[1] |
向书旗, 陈静, 游超. 中国植被火燃烧格局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25, 40(2): 207-220. |
[2] |
张井勇. 面向碳中和的气候变化预估与风险研究新框架[J]. 地球科学进展, 2025, 40(1): 15-20. |
[3] |
陈梦佳, 白炜, 张成铭, 刘文艳, 高泽永. 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水—热—碳循环过程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5, 40(1): 82-98. |
[4] |
袁星, 周诗玙, 马凤, 王钰淼, 郝奕, 梁妙玲, 陈李楠. 气候和下垫面变化下骤旱形成演变机制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4, 39(9): 877-888. |
[5] |
魏泽勋, 徐腾飞, 方越, 王晶, 秦秉斌, 胡石建, 李颖, 聂珣炜, 张志祥, 李志, 曹智勇, 马强.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洋际交换及其气候效应的观测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24, 39(8): 788-800. |
[6] |
刘锦波, 张勇, 刘时银, 王欣, 蒋宗立. 青藏高原及周边石冰川识别、冰储量及动力学过程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4, 39(4): 391-404. |
[7] |
倪杰, 吴通华, 张雪, 朱小凡, 陈杰, 杜宜臻. 1979—2022年三江源地区大气冻融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24, 39(12): 1299-1310. |
[8] |
兰措. 气候变化背景下陆面模式研究进展及不足[J]. 地球科学进展, 2024, 39(1): 46-55. |
[9] |
丁一汇, 柳艳菊, 徐影, 吴萍, 薛童, 汪靖, 石英, 张颖娴, 宋亚芳, 王朋岭. 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中国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趋势、成因及预估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23, 38(6): 551-562. |
[10] |
许茜, 效存德, 冯雅茹, 杜志恒, 王磊, 魏志强. 微生物介导的热融湖碳循环关键过程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3, 38(5): 470-482. |
[11] |
李耀辉, 于敬磊, 谷娟, 桑文军, 靳晓琳, 黄玉. 民航飞行CO2 排放及其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 2023, 38(1): 9-16. |
[12] |
陈小刚, 李凌, 杜金洲. 红树林和盐沼湿地间隙水交换过程及其碳汇潜力[J]. 地球科学进展, 2022, 37(9): 881-898. |
[13] |
陈亚宁, 李玉朋, 李稚, 刘永昌, 黄文静, 刘西刚, 冯梅青. 全球气候变化对干旱区影响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22, 37(2): 111-119. |
[14] |
柴磊, 王小萍. 青藏高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现状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22, 37(2): 187-201. |
[15] |
韩林生, 王祎.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展望及对我国的启示[J]. 地球科学进展, 2022, 37(11): 1157-1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