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田凤云,吴成来,张贺,林朝晖. 基于
CAS-ESM2的青藏高原蒸散发的模拟与预估[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8): 797-809. |
[2] |
拓守廷,温廷宇,张钊,李阳阳. 大洋钻探计划运行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6): 632-642. |
[3] |
马鹏飞,刘志飞,拓守廷,蒋璟鑫,许艺炜,胡修棉. 国际大洋钻探科学数据的现状、特征及其汇编的科学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6): 643-662. |
[4] |
于德永,郝蕊芳.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8): 804-815. |
[5] |
吴泽燕,章程,蒋忠诚,罗为群,曾发明. 岩溶关键带及其碳循环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5): 488-498. |
[6] |
汪品先. 未雨绸缪——迎接大洋钻探学术新计划的制定[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12): 1229-1235. |
[7] |
林间, 徐敏, 周志远, 王月. 全球俯冲带大洋钻探进展与启示[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12): 1253-1266. |
[8] |
王风平, 陈云如. 深部生物圈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12): 1277-1286. |
[9] |
赵玉龙, 刘志飞. 等积体在全球大洋中的空间分布及其古环境意义——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对全球等深流沉积研究的贡献[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12): 1287-1296. |
[10] |
董文杰, 袁文平, 滕飞, 郝志新, 郑景云, 韦志刚, 丑洁明, 刘昌新, 齐天宇, 杨世莉, 阎东东, 张婧. 地球系统模式与综合评估模型的双向耦合及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12): 1215-1219. |
[11] |
安培浚, 张志强, 王立伟. 地球关键带的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12): 1228-1234. |
[12] |
张学珍, 于志博, 郑景云, 郝志新.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气候与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5, 30(11): 1198-1209. |
[13] |
程国栋, 肖洪浪, 傅伯杰, 肖笃宁, 郑春苗, 康绍忠, 延晓冬, 王毅, 安黎哲, 李秀彬, 陈宜瑜, 冷疏影, 王彦辉, 杨大文, 李小雁, 张甘霖, 郑元润, 柳钦火, 邹松兵.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4): 431-437. |
[14] |
孙枢. 10年来中国IODP专家委员会工作简要回顾[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3): 317-321. |
[15] |
汪品先. 我国参加大洋钻探的近十年回顾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3): 322-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