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婉彬,鄢春华,张晓楠,邱国玉. 城市化对地下水水量、水质与水热变化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5): 497-512. |
[2] |
李修仓,姜彤,吴萍. 水分再循环计算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10): 1029-1040. |
[3] |
李浩杰,李弘毅,王建,郝晓华. 河冰遥感监测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10): 1041-1051. |
[4] |
谢正辉,陈思,秦佩华,贾炳浩,谢瑾博. 人类用水活动的气候反馈及其对陆地水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与挑战[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8): 801-813. |
[5] |
汤秋鸿,刘星才,李哲,运晓博,张学君,于强,李俊,张永勇,崔惠娟,孙思奥,张弛,唐寅,冷国勇. 陆地水循环过程的综合集成与模拟[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2): 115-123. |
[6] |
马忠, 苏守娟, 龙爱华, 张晓霞. 塔里木河流域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8): 833-841. |
[7] |
曲建升, 肖仙桃, 曾静静. 国际气候变化科学百年研究态势分析
*[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11): 1193-1202. |
[8] |
李育, 刘媛. 干旱区内流河流域长时间尺度水循环重建与模拟——以石羊河流域为例[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7): 731-743. |
[9] |
史培军, 王爱慧, 孙福宝, 李宁, 叶涛, 徐伟, 王静爱, 杨建平, 周洪建. 全球变化人口与经济系统风险形成机制及评估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8): 775-781. |
[10] |
吴炳方, 邢强. 遥感的科学推动作用与重点应用领域[J]. 地球科学进展, 2015, 30(7): 751-762. |
[11] |
黄邦钦, 柳欣. 边缘海浮游生态系统对生物泵的调控作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15, 30(3): 385-395. |
[12] |
艾丽坤, 王晓毅. 全球变化研究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协同方法的探讨[J]. 地球科学进展, 2015, 30(11): 1278-1286. |
[13] |
汤秋鸿, 黄忠伟, 刘星才, 韩松俊, 冷国勇, 张学君, 穆梦斐. 人类用水活动对大尺度陆地水循环的影响[J]. 地球科学进展, 2015, 30(10): 1091-1099. |
[14] |
王连喜, 吴建生, 李琪, 顾嘉熠, 薛红喜. AquaCrop作物模型应用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5, 30(10): 1100-1106. |
[15] |
房启飞, 张虎权. 地球系统变化对叠层石衰减影响的研究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9): 1003-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