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秦瑞,史贵涛,陈振楼. 大气硝酸盐中氮氧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2): 124-139. |
[2] |
王学界, 章新平, 张婉君, 张新主, 罗紫东. 全球降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GCM模拟空间分布的比较[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9): 983-995. |
[3] |
牛耀龄, 龚红梅, 王晓红, 肖媛媛, 郭鹏远, 邵凤丽, 孙普, 陈硕, 段梦, 孔娟娟, 王国栋, 薛琦琪, 高雅洁, 洪迪. 用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探索全球大洋玄武岩、深海橄榄岩成因和地球动力学的几个重要问题[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2): 111-127. |
[4] |
林杰, 庄广胜, 王成善, 戴紧根. 叶蜡单体氢同位素古高程计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9): 894-906. |
[5] |
张乾柱, 陶贞, 高全洲, 马赞文. 河流溶解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 2015, 30(1): 50-59. |
[6] |
罗维均, 王世杰, 刘秀明. 喀斯特洞穴系统碳循环的烟囱效应研究现状及展望
*[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12): 1333-1340. |
[7] |
洪义国. 硝酸盐氮氧稳定同位素分馏过程记录的海洋氮循环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3, 28(7): 751-764. |
[8] |
杨吉龙,韩冬梅,苏小四,肖国强,赵长荣,宋庆春,汪娜. 环境同位素特征对滨海岩溶地区海水入侵过程的指示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12): 1344-1352. |
[9] |
李仁成,谢树成,顾延生. 植硅体稳定同位素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8): 812-819. |
[10] |
孙自永,程国栋,马瑞,甘义群. 雾水的D和
18O同位素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23(8): 794-802. |
[11] |
胡耀武,Michael P.Richards,刘武,王昌燧. 骨化学分析在古人类食物结构演化研究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23(3): 228-235. |
[12] |
李清,王家生,王晓芹,陈祈,陈洪仁. IODP 311航次底栖有孔虫碳稳定同位素对天然气水合物地质系统的指示[J].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23(11): 1161-1166. |
[13] |
马金珠,黄天明,丁贞玉,W.M.Edmunds. 同位素指示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地下水补给来源[J].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22(9): 922-930. |
[14] |
杨耀民,石学法,刘季花,王立群. 海洋环境Fe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21(11): 1171-1179. |
[15] |
林田;郭志刚;杨作升. 类脂化合物单体碳稳定同位素在古气候环境研究中的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8): 910-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