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单森,齐远志,罗春乐,付文静,薛跃君,王旭晨. 中国主要河流输送陆源碳的同位素特征及影响因素[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9): 948-961. |
[2] |
温学发,张心昱,魏杰,吕斯丹,王静,陈昌华,宋贤威,王晶苑,戴晓琴. 地球关键带视角理解生态系统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机制[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5): 471-479. |
[3] |
马晓旭,刘传联,金晓波,张洪瑞,马瑞罡. 长链烯酮在古大气二氧化碳分压重建的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3): 265-274. |
[4] |
罗中原,李江涛,贾国东. 深水珊瑚的食物及其地球化学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12): 1234-1242. |
[5] |
黄咸雨,张一鸣. 脂类单体碳同位素在湖沼古环境和古生态重建中的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1): 20-33. |
[6] |
张海龙, 陶舒琴, 于蒙, 赵美训. 生物标志物单体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11): 1193-1203. |
[7] |
药瑛, 孙樯. 应用于流体包裹体CO
2碳同位素组成的拉曼光谱定量研究探讨[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10): 1032-1040. |
[8] |
黄思静, 李小宁, 武文慧, 张萌, 胡作维, 刘四兵, 黄可可, 钟怡江. 显生宙海相碳酸盐高
δ
13C时期的古海洋学[J]. 地球科学进展, 2015, 30(11): 1185-1197. |
[9] |
刘贤赵, 张勇, 宿庆, 田艳林, 全斌, 王国安. 现代陆生植物碳同位素组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12): 1341-1354. |
[10] |
陈雅丽,储雪蕾,张兴亮,翟明国. 纳米离子探针分析在地球早期生命研究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13, 28(5): 588-596. |
[11] |
黄可可,黄思静,兰叶芳,胡作维. 早三叠世海相碳酸盐碳同位素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3, 28(3): 357-365. |
[12] |
向 荣,刘 芳,陈 忠,颜 文,陈木宏. 冷泉区底栖有孔虫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2): 193-202. |
[13] |
章伟艳,金海燕,张富元,赵国军,杨克红,李宏亮,白有成,高为利. 长江口—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不同粒级沉积有机碳分布特征[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11): 1202-1209. |
[14] |
金海燕,翦知湣. 南海北部ODP 1144站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有孔虫稳定同位素古气候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22(9): 914-921. |
[15] |
李祥辉,陈云华,徐宝亮,AkihiroKano,ChizuruTakashima. 新生代深海冷水碳酸盐泥丘成因及IODP 307航次初步研究结果[J].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22(7): 666-6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