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旭明,李来峰,王浩贤,王野,陈旸. 土壤中次生与碎屑组分的差异性剥蚀[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8): 826-838. |
[2] |
田少华,肖国桥,杨欢. GDGTs在黄土古环境重建中的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5): 465-477. |
[3] |
武雪超, 郝青振, Marković Slobodan B, 付玉, 娜米尔, 宋扬, 郭正堂. 多瑙河黄土与古环境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4): 363-377. |
[4] |
温学发,张心昱,魏杰,吕斯丹,王静,陈昌华,宋贤威,王晶苑,戴晓琴. 地球关键带视角理解生态系统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机制[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5): 471-479. |
[5] |
吴泽燕,章程,蒋忠诚,罗为群,曾发明. 岩溶关键带及其碳循环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5): 488-498. |
[6] |
黄恩清,孔乐,田军. 冷水珊瑚测年与大洋中—深层水碳储库[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12): 1243-1251. |
[7] |
王宇航, 朱园园, 黄建东, 宋虎跃, 杜勇, 李哲. 海相碳酸盐岩稀土元素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9): 922-932. |
[8] |
刘江艳, 张昌民, 尹太举, 朱锐, 侯国伟. 涌潮沉积研究现状及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1): 66-74. |
[9] |
王瑞, 余克服, 王英辉, 边立曾. 珊瑚礁的成岩作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3): 221-233. |
[10] |
许子娟, 左昕昕, 范百龄, 丁新泉, 张晓东, 李子川, 闫翠香, 宋照亮. 植硅体圈闭碳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2): 151-159. |
[11] |
汪品先. 巽他陆架——淹没的亚马逊河盆地?[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11): 1119-1125. |
[12] |
贾国东. 冰期出露的巽他陆架:重要的陆地碳储库?[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11): 1157-1162. |
[13] |
聂红涛, 王蕊, 赵伟, 罗晓凡, 祁第, 鹿有余, 张远辉, 魏皓. 北冰洋太平洋扇区碳循环变化机制研究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挑战[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10): 1084-1092. |
[14] |
胡玉, 陈建徽, 王海鹏, 吕飞亚, 魏国英. 基于摇蚊的古环境和古气候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8): 870-884. |
[15] |
焦念志, 李超, 王晓雪. 海洋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7): 668-6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