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丹,姜亦飞,王先桥,王素芬,何恩业,张蕴斐. 我国马尾藻金潮生态动力学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7): 753-762. |
[2] |
邓文文, 王荣, 刘正文, 郑文秀, 张晨雪. 模型揭示的浅水湖泊稳态转换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1): 83-94. |
[3] |
赵仁杰,鄢全树,张海桃,关义立,葛振敏,袁龙,闫施帅. 全球俯冲沉积物组分及其地质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8): 789-803. |
[4] |
张佳伟,李汉敖,张会平,徐心悦. 青藏高原新生代南北走向裂谷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8): 848-862. |
[5] |
黄婉彬,鄢春华,张晓楠,邱国玉. 城市化对地下水水量、水质与水热变化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5): 497-512. |
[6] |
李岩瑛,蔡英,张春燕,曾婷,杨吉萍. 西北东部季风过渡区夹卷率与夏季风的动力学关系[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12): 1316-1327. |
[7] |
张绍云,董玉祥. 海岸沙地风蚀坑形态—动力学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10): 1028-1037. |
[8] |
牛耀龄, 龚红梅, 王晓红, 肖媛媛, 郭鹏远, 邵凤丽, 孙普, 陈硕, 段梦, 孔娟娟, 王国栋, 薛琦琪, 高雅洁, 洪迪. 用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探索全球大洋玄武岩、深海橄榄岩成因和地球动力学的几个重要问题[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2): 111-127. |
[9] |
李建平, 赵 森, 李艳杰, 汪 雷, 孙 诚. 扰动位能在东亚夏季风变化中的作用研究现状及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2): 115-125. |
[10] |
陆志翔, 肖洪浪, 邹松兵, 任娟, 张志强. 黑河流域近两千年人—水—生态演变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5, 30(3): 396-406. |
[11] |
邹学勇, 张春来, 程宏, 亢力强, 吴晓旭, 常春平, 王周龙, 张峰, 李继峰, 刘辰琛, 刘博, 田金鹭. 土壤风蚀模型中的影响因子分类与表达[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8): 875-889. |
[12] |
张正偲, 董治宝. 风沙地貌形态动力学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6): 734-747. |
[13] |
陈为佳, 何登发, 桂宝玲. 宽裂谷的构造样式与成因机制[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3): 344-351. |
[14] |
刘慧, 苏纪兰.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理论与实践[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2): 275-284. |
[15] |
吴园涛. 海洋生物高值利用研究进展与发展战略思考[J]. 地球科学进展, 2013, 28(7): 829-8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