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朝飞. 中国生态危机的挑战与思考. 中国环境管理, 1998, (1): 7- 10. [2] 慈龙骏. 我国荒漠化发生机理与防治对策.第四纪研究, 1998, (2): 97-105. [3] 余作岳, 彭少麟. 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7. [4] Jordan W R, Gilpin J D, Aber J D, et al. Restoration ecology: A synthetic approach to ecological resear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5] Hobbs R J. 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restoration ecology. Restoration ecology, 1996, 4( 2) : 93- 110. [6] Higgs E S. What is goo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onservation Biology, 1997, 11(2): 338-348. [7] 宋永昌. 生态恢复是生态科学的最终试验. 中国生态学会通讯, 1997, (4): 4-5. [8] 周国逸. 关于恢复生态学.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8, 20(1): 52-54. [9] 章家恩, 徐琪. 生态退化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水土保持通报,1997,17(6):46- 53. [10] 彭少麟. 恢复生态学与植被重建. 生态科学, 1996, 15(2): 26-31. [11] 马世骏主编. 中国生态学发展战略研究第1集.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1. [12] 赵桂久, 刘燕华, 赵名茶.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恢复技术研究(第1集、第2集).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1995. [13] 中国科协学会部编. 中国土地退化防治研究.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14] 陈领. 生命学科资助项目与环境科学研究. 生命科学, 1997, 9(5): 231-232. [15] 沈善敏.我国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提高生产力途径研究.应用生态学报, 1996, 7(3): 332- 336. [16] 曹月华, 赵士洞编. 世界环境与生态系统监测和研究网络.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 [17] 吴钦孝, 杨文治.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持续发展.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18] 周国逸. 生态系统水热原理及其应用.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7. [19] 史德明. 关于侵蚀土壤退化及其机理. 土壤, 1996, 28(3):140-144. [20] 赵其国. 我国红壤的退化问题. 土壤, 1995, 27(6): 281- 285. [21] 金争平,史培军.黄河黄甫川流域土壤侵蚀系统模型和治理模式.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2. [22] 李建东, 郑慧莹.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治理及其生物生态机理.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 [23] 张新时, 高琼主编. 信息生态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7.170-196. [24]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5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 [25] 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第4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26] 朱震达, 刘恕. 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9. [27] 刘新民, 赵哈林. 科尔沁沙地风沙环境与植被.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7. [28] 刘新民, 赵哈林主编. 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研究. 兰州: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29] 黄培佑.重建以胡杨为主体的荒漠植被,整治塔里木河流域生境.塔里木河流域资源、环境及其管理.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1998. [30] 黄培佑.塔里木盆地胡杨分布区的消退和林地更新复壮的初步研究.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86, 10(4): 302-309. [31] 张鹤年.塔克拉马干沙漠南缘——绿洲过渡带生态环境区综合治理技术与试验示范研究.干旱区研究, 1995, 12(4): 1-9. [32] 任继周, 朱兴运.中国河西走廊草地农业的基本格局和它的系统相悖——草地退化的机理初探.草业学报, 1995, 4(1): 69-79. [33] 任继周, 万长贵.系统耦合与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草业学报, 1994, 3(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