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进展 ›› 2000, Vol. 15 ›› Issue (4): 406 -414.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2000.04.0406

综述与评述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史 斗,郑军卫   
  1.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 收稿日期:2000-01-13 修回日期:2000-04-05 出版日期:2000-08-01
  • 通讯作者: 史斗(1942-),男,陕西白水人,研究员,主要从事能源资源的情报分析研究。

REVIEW OF ENERGY RESOURCE DEVELOPMENTAL STRATEGIES IN CHINA

SHI Dou, ZHENG Jun-wei   

  1. The Scientific Information Center fo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CAS,Lanzhou 730000,China
  • Received:2000-01-13 Revised:2000-04-05 Online:2000-08-01 Published:2000-08-01

介绍了我国能源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程度及其与世界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了我国在能源问题上存在的“三大”、“三少”矛盾。依据能源生产的全球化进程和消费的天然气化趋势,分析了调整和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实现能源替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综合众多专家的观点认为,我国必须实行品种优质化、多元化的用能发展战略。研究了实行这一战略的资源和技术保证条件。提出:我国应充分发挥水能资源优势,提高水电比重;开发西部天然气资源,扩大天然气消费份额;利用国外油气资源,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发展洁净煤技术,加速煤炭清洁利用;加快太阳能利用技术研究和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替代作准备;建立节能型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

In this paper, Chinese energy resources, productions and utilization are compared with the world. Three main contradictions about Chinese energy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oo. Based on the process that energy production globalizes step by step and the tendency of gas consuming, the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Chinese energy policy change and completion are analyzed. China must build up excellent and multiple energy supply system. China must use water potential energy more to reduce coal consume ratio, develop cleaning coal method to speed the process of cleaning-coal utilization and accelerate the study of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to prepare reborn energy utilization policy in future. China must build up the energy supply and consume system that can save energy most.

中图分类号: 

[1]阎长乐.中国能源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17~19.
[2]王慧炯,甘师俊,李善同,等.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3~29.
[3]陈书通,朱跃中.“八五”以来我国能源结构变化及问题分析[J].中国能源,1997,(11):9~13.
[4]杨朝红.利用国际油气资源,改善我国能源结构[J].中国能源,1998,(11):12~16.
[5]孙茂远.煤层气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及其发展要素[J].中国能源,1999,(4):4~6.
[6]顾京文.1988~1998年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J].国际石油经济,1999,7(5):49.
[7]苏彪,田春荣.1997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1998,6(2):6~13.
[8]田春荣.1998年中国石油进出口贸易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1999,7(2):13~20.
[9]王文学.资源与财富大国[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
[10]郎一环.加快西部开放开发积极利用中亚油气资源[J].中国能源,1997,(5):36~40.
[1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12]金世雄,姜瑗.中国煤炭资源形势分析及合理开发利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1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委交通能源司.中国能源·97白皮书[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
[15]薛新民.我国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初步设想[J].中国能源,1997,(4):24~27.
[16]戴金星.我国天然气资源及其前景[J].天然气工业,1999,19(1):3~6.
[17]21st WGC组委会.第21届世界天然气大会内容简介[J].穆巧婷,辛小萍译.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9,10(5):49~50.
[18]20st WGC组委会.走向2000年的世界管道天然气——国际天然气联合会研究报告[J].穆巧婷译.天然气地球科学,1997,8(5~6):32~36.
[19]佟印珍.1997年世界天然气贸易量及消费量[J].国际石油经济,1999,7(1):50.
[20]周凤起,周大地.中国中长期能源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1]王志东.我国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意见[J].中国能源,1997,(3):22~26.
[22]孙斌,赵庆波,李玉忠.中国煤层气资源及勘探策略[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8,9(6):1~10.
[23]妥进才.深层油气勘探现状与研究进展[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9,10(6):6~10.
[24]李小地.中国深部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初探[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4,21(1):34~39.
[25]妥进才,王先彬,周世新,等.深层油气勘探现状与研究进展[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9,10(6):1~8.
[26]张子枢.浅论水溶气[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5,6(5):29~34.
[27]史斗,郑军卫.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开发现状和前景[J].地球科学进展,1999,14(4):330~336.
[28]关德师,牛嘉玉,郭丽娜,等.中国非常规油气地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5.101~120.
[29]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编.中国能源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30]张仲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加快我国水电开发的建议[J].中国能源,1998,(6):1~6.
[31]柯丹,王春暖.世界发电能源构成分析[J].中国能源,1997,(9):44~48.
[32]杨春旭.中国电力工业50年回眸[J].中国能源,1999,(9):3~8.
[33]隗斌贤.经济增长中能源障碍及其对策[J].中国能源,1997,(1):42~44.
[34]周北驹.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J].中国能源,1997,(3):16~18.
[35]张雷.中国能源供应战略的调整[J].中国能源,1999,(3):12~14.
[36]张孝松.我国与世界天然气消费比较及其启示[J].中国能源,1998,(12):26~31.
[37]黄毅诚.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38]侯邦安,郭慧敏.1996~1997年我国能源供需形势分析与预测[J].中国能源,1997,(6):15~18.
[39]李吟天.改善我国大气环境加快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J].中国能源,1997,(7):22~25.
[40]崔成.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与进出口战略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能源,1998,(4):8~12.
[41]齐中英.我国能源资源配置国际化问题分析[J].中国能源,1997,(11):5~8.
[42]李树清.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分享海外石油资源[J].中国能源,1997,(9):20~22.
[43]周大地.21世纪中国能源发展的两个重要战略问题——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4.41~43.
[44]朱念.上海地区燃气化工程发展概要[J].中国能源,1998,(10):11~14.
[45]《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46]高亮.从“持续发展”战略着眼,加快清洁能源发电建设[J].中国能源,1998,(12):15~19.
[47]赵孟军,周兴熙,卢双舫.塔里木盆地——富含天然气的盆地[J].天然气工业, 1999,19(2):13~18.
[48]计通.1993~1997年中国各油气田天然气产量[J].国际石油经济,1998,6(2):50.
[49]欧阳霆.1995和1996年世界天然气储产量[J].国际石油经济,1997,5(5):53~54.
[50]李文.1997和1998年世界天然气储产量[J].国际石油经济,1999,7(4): 52~53.
[51]Morita Koji.亚洲液化天然气市场透视[J].高峰译.天然气地球科学,1997,8(5~6):37~43.
[52]范维唐.世界煤炭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能源,1998,(9):1~5.
[53]宁明栋.煤炭的清洁使用及发展洁净煤技术战略[J].中国能源,1999,(2):45~47.
[54]陈斌.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投资市场及其发展[J].中国能源,1997,(3):45~47.
[55]刘家澄.汕头风力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J].中国能源,1998,(5):37~40.

[1] 王奕佳,刘焱序,宋爽,傅伯杰. 水—粮食—能源—生态系统关联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7): 684-693.
[2] 魏梦美,符素华,刘宝元. 青藏高原水力侵蚀定量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7): 740-752.
[3] 范成新, 刘敏, 王圣瑞, 方红卫, 夏星辉, 曹文志, 丁士明, 侯立军, 王沛芳, 陈敬安, 游静, 王菊英, 盛彦清, 朱伟. 20年来我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4): 346-374.
[4] 吴佳梅,彭秋志,黄义忠,黄亮. 中国植被覆盖变化研究遥感数据源及研究区域时空热度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9): 978-989.
[5] 李侠祥, 刘昌新, 王芳, 郝志新. 中国投资对“一带一路”地区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6): 618-631.
[6] 刘凯,聂格格,张森. 中国 19512018年气温和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11): 1113-1126.
[7] 谢彦君, 任福民, 李国平, 王铭杨, 杨慧. 影响中国双台风活动气候特征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1): 101-108.
[8] 郝志新,吴茂炜,张学珍,刘洋,郑景云. 过去千年中国年代和百年尺度冷暖阶段的干湿格局变化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1): 18-25.
[9] 蒋诗威,周鑫. 中国东南地区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夏季风降水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7): 697-705.
[10] 高峰,赵雪雁,宋晓谕,王宝,王鹏龙,牛艺博,王伟军,黄春林. 面向 SDGs的美丽中国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3): 295-305.
[11] 蒋俊霞,杨丽薇,李振朝,高晓清. 风电场对气候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10): 1038-1049.
[12] 张宸嘉, 方一平, 陈秀娟.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9): 969-982.
[13] 夏军, 左其亭, 韩春辉. 生态水文学学科体系及学科发展战略[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7): 665-674.
[14] 陈亮, 段建平, 马柱国. 大气环流形势客观分型及其与中国降水的联系[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4): 396-403.
[15] 王建, 车涛, 李震, 李弘毅, 郝晓华, 郑照军, 肖鹏峰, 李晓峰, 黄晓东, 钟歆玥, 戴礼云, 李红星, 柯长青, 李兰海. 中国积雪特性及分布调查[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1): 12-15.
阅读次数
全文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