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原世伟, 李新, 杜二虎. 多主体建模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9): 899-910. |
[2] |
魏梦美,符素华,刘宝元. 青藏高原水力侵蚀定量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7): 740-752. |
[3] |
范成新, 刘敏, 王圣瑞, 方红卫, 夏星辉, 曹文志, 丁士明, 侯立军, 王沛芳, 陈敬安, 游静, 王菊英, 盛彦清, 朱伟. 近
20年来我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4): 346-374. |
[4] |
陈仁升, 沈永平, 毛炜峄, 张世强, 吕海深, 刘永强, 刘章文, 房世峰, 张伟, 陈春艳, 韩春坛, 刘俊峰, 赵求东, 郝晓华, 李如琦, 秦艳, 黄维东, 赵成先, 王书峰. 西北干旱区融雪洪水灾害预报预警技术: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3): 233-244. |
[5] |
贺缠生, 田杰, 张宝庆, 张兰慧. 土壤水文属性及其对水文过程影响研究的进展、挑战与机遇[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2): 113-124. |
[6] |
吴佳梅,彭秋志,黄义忠,黄亮. 中国植被覆盖变化研究遥感数据源及研究区域时空热度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9): 978-989. |
[7] |
李侠祥, 刘昌新, 王芳, 郝志新. 中国投资对“一带一路”地区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6): 618-631. |
[8] |
刘凯,聂格格,张森. 中国
1951—
2018年气温和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11): 1113-1126. |
[9] |
康世昌, 郭万钦, 吴通华, 钟歆玥, 陈仁升, 许民, 陈金雷, 杨瑞敏. “一带一路”区域冰冻圈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1): 1-17. |
[10] |
谢彦君, 任福民, 李国平, 王铭杨, 杨慧. 影响中国双台风活动气候特征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1): 101-108. |
[11] |
郝志新,吴茂炜,张学珍,刘洋,郑景云. 过去千年中国年代和百年尺度冷暖阶段的干湿格局变化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1): 18-25. |
[12] |
蒋诗威,周鑫. 中国东南地区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夏季风降水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7): 697-705. |
[13] |
高峰,赵雪雁,宋晓谕,王宝,王鹏龙,牛艺博,王伟军,黄春林. 面向
SDGs的美丽中国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3): 295-305. |
[14] |
张宸嘉, 方一平, 陈秀娟.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9): 969-982. |
[15] |
王金平, 曲建升, 马金珠.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虚拟水研究发展态势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6): 653-6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