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田凤云,吴成来,张贺,林朝晖. 基于
CAS-ESM2的青藏高原蒸散发的模拟与预估[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8): 797-809. |
[2] |
范小杉. 国际社会对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误区的研讨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6): 616-624. |
[3] |
覃荣高,邱仁敏,黎明,曹广祝,王金生,仵彦卿. 包气带—含水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2): 111-123. |
[4] |
韩瑞玲,路紫,姚海芳. 航空碳排放环境损害评估方法的动态化转换、应用与比较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7): 688-696. |
[5] |
时连强,郭俊丽,刘海江,叶清华. Argus系统在我国海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5): 552-560. |
[6] |
李文龙,高燕. MEMS传感器在锚杆加固边坡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4): 439-448. |
[7] |
江笑薇, 白建军, 刘宪锋. 基于多源信息的综合干旱监测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3): 275-287. |
[8] |
张春灌,李想,袁炳强,宋立军. 地球磁异常(
EMAG2)数据中海域资料质量评估[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3): 288-294. |
[9] |
陈泽青,刘诚,胡启后,洪茜茜,刘浩然,邢成志,苏文静. 大气成分的遥感监测方法与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3): 255-264. |
[10] |
黄强,陈子燊,唐常源,李绍峰. 珠江流域重大干旱事件时空发展过程反演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10): 1050-1059. |
[11] |
胡雨豪, 袁路, 马东涛, 李梅. 泥石流次声警报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6): 606-613. |
[12] |
高兴军, 徐薇薇, 余义常, 李艳然, 李蕾. 智能化学示踪剂技术及其在油藏监测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5): 532-544. |
[13] |
黄存瑞, 王琼. 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早期信号捕捉及应对策略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11): 1105-1111. |
[14] |
邵全琴, 樊江文, 刘纪远, 杨帆, 刘华, 杨秀春, 许明祥, 侯鹏, 郭兴健, 黄麟, 李愈哲. 重大生态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11): 1174-1182. |
[15] |
周洪建, 王曦.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内容的国际对比——基于《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和PDNA系统的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10): 1030-1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