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亚锋,芦晓明,朱海峰,梁尔源. 高山树线的调查与研究方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1): 38-51. |
[2] |
康健,陈列锰,宋谢炎,戴智慧,郑文勤. 金川超大型
Ni-Cu-(
PGE)矿床橄榄石微量元素特征及地质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4): 382-398. |
[3] |
林祖苇,赵新福,熊乐,朱照先. 胶东三山岛金矿床黄铁矿原位微区微量元素特征及对矿床成因的指示[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4): 399-413. |
[4] |
夏军, 左其亭, 韩春辉. 生态水文学学科体系及学科发展战略[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7): 665-674. |
[5] |
李哲, 陈永柏, 李翀, 郭劲松, 肖艳, 鲁伦慧. 河流梯级开发生态环境效应与适应性管理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7): 675-686. |
[6] |
黄柯, 朱明田, 张连昌, 李文君, 高炳宇. 磁铁矿LA-ICP-MS分析在矿床成因研究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3): 262-275. |
[7] |
黄从俊, 李泽琴. 拉拉IOCG矿床萤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015, 30(9): 1063-1073. |
[8] |
曹 剑,吴 明,王绪龙,胡文瑄,向宝力,孙平安,施春华,鲍海娟. 油源对比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9): 925-937. |
[9] |
黄建国,李虎杰,李文杰,董 磊. 贵州戈塘金矿萤石微量元素特征及钐—钕测年[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10): 1087-1093. |
[10] |
宫进忠. 华北地区人类文化遗址的地球化学环境演变[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10): 1153-1160. |
[11] |
陈莹,庄国顺,郭志刚. 近海营养盐和微量元素的大气沉降[J].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7): 682-690. |
[12] |
姜苏,李院生,马红梅,安春雷. 环境中高氯酸盐的来源、污染现状及其分析方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6): 617-624. |
[13] |
方雪梅,王建设,戴家银. 全氟类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及其生态毒理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5): 543-551. |
[14] |
尹锴,赵千钧,赵煜. 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应用的思考[J].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4): 444-450. |
[15] |
秦养民,谢树成,顾延生,王军霞,周修高. 第四纪环境重建的良好代用指标——有壳变形虫记录与古生态学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23(8): 803-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