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图尔盖盆地Karabulak油田基底碳酸盐岩储层结构复杂、孔隙空间类型多样、非均质性极强,利用单一的常规测井方法对该类储层进行识别一直是测井解释的难点。利用深侧向电阻率、声波时差、密度、补偿中子等多条常规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进行重构,并结合改进后的曲线变化率法,总结出了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孔洞型储层和缝洞型储层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响应规律,提出了一种针对研究区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测井评价新方法。应用这一方法对研究区的X1、X2井开展储层划分与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类型主要为缝洞型。通过与试油结论和成像测井识别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提出的方法准确识别出了裂缝、孔洞发育的地层,显著提高了对研究区缝洞识别的效率和精度。
中图分类号:
[1] |
柳保军, 张向涛, 颜晖, 吴宇翔, 谢世文, 石宁, 陈淑慧, 向绪洪.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碎屑岩—碳酸盐岩混源型深水峡谷体系特征与控制因素[J]. 地球科学进展, 2024, 39(5): 532-548. |
[2] |
蔡长娥,陈鸿,尚文亮,倪凤玲. 牙形石(U-Th)/He热定年技术的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9): 924-932. |
[3] |
杜江民,龙鹏宇,杨鹏,丁强,胡秀银,李伟,柏杨,盛军. 中国陆相湖盆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及其成藏条件[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1): 52-69. |
[4] |
王宇航, 朱园园, 黄建东, 宋虎跃, 杜勇, 李哲. 海相碳酸盐岩稀土元素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9): 922-932. |
[5] |
王小垚, 曾联波, 魏荷花, 孙建芳, 史今雄, 徐翔, 曹东升, 陆诗磊. 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储集体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8): 818-832. |
[6] |
陈科贵, 刘思序, 王兆峰, 张翼飞. 基于曲线重构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识别研究——以南图尔盖盆地Karabulak油田Pz层为例*[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11): 1154-1160. |
[7] |
王龙, KhalidLatif, MuhammadRiaz, 刘晓晔. 微生物碳酸盐岩的成因、分类以及问题与展望——来自华北地台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的启示[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10): 1005-1023. |
[8] |
黄奇波, 覃小群, 刘朋雨, 张连凯, 苏春田. 非岩溶水和硫酸参与溶蚀对湘南地区地下河流域岩溶碳汇通量的影响[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3): 307-318. |
[9] |
董爱国, 朱祥坤. 表生环境中镁同位素的地球化学循环[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1): 43-58. |
[10] |
罗维均, 王世杰, 刘秀明. 喀斯特洞穴系统碳循环的烟囱效应研究现状及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12): 1333-1340. |
[11] |
张兴波,蒋勇军,邱述兰,曹敏,胡毅军. 农业活动对岩溶作用碳汇的影响:以重庆青木关地下河流域为例[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4): 466-476. |
[12] |
葛云锦,陈勇,周瑶琪,周振柱. 实验模拟碳酸盐岩储层包裹体对油气充注的响应[J].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10): 1050-1056. |
[13] |
黄思静,Hairuo QING,胡作维,王春梅,郜晓勇,邹明亮,王庆东. 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和白云岩成因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J].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22(5): 495-503. |
[14] |
王勇. “白云岩问题”与“前寒武纪之谜”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21(8): 857-862. |
[15] |
刘燕学;柳永清;旷红伟. 一种严格受控于环境和时间的特殊碳酸盐岩——臼齿构造碳酸盐岩[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7): 71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