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夏柳青, 张敏, 吴喻祥. 煤系烃源岩中高丰度三环萜烷的组成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 地球科学进展, 2025, 40(4): 424-438. |
| [2] |
杨丽华, 刘池洋, 代双和, 周义军, 毕明波, 刘永涛. 鄂尔多斯盆地古峰庄地区断裂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10): 1039-1051. |
| [3] |
薛春玲, 戴霜, 陈中阳, 汪卫国. 亚洲奥陶系牙形刺生物地层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1): 29-44. |
| [4] |
汪智军,殷建军,蒲俊兵,袁道先. 钙华生物沉积作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6): 606-617. |
| [5] |
李向东,陈海燕,陈洪达.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桌子山地区上奥陶统拉什仲组深水复合流沉积[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12): 1301-1315. |
| [6] |
张创, 罗然昊, 张恒昌, 周雪, 王成龙, 邢华, 钱成. 中等地温场、长深埋期石英砂岩类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度演化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下石盒子组为例[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7): 744-756. |
| [7] |
李向东, 阙易, 郇雅棋. 桌子山中奥陶统克里摩里组下段薄层状石灰岩垂向序列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3): 276-291. |
| [8] |
郑庆华, 柳益群.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4+5致密油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J]. 地球科学进展, 2015, 30(1): 78-90. |
| [9] |
赵春红, 李强, 梁永平, 许亮, 王维泰, 卢海平, 唐春雷. 北京西山黑龙关泉域岩溶水系统边界与水文地质性质[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3): 412-419. |
| [10] |
曹青,赵靖舟,赵小会,张涛,王宝清. 鄂尔多斯盆地宜川—黄陵地区马家沟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013, 28(7): 819-828. |
| [11] |
马 强,姬丙艳,张亚峰,任文恺,代 璐,黄秉雄. 青海东部土壤及生物体中硒的地球化学特征[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10): 1148-1152. |
| [12] |
李相博,付金华,陈启林,刘显阳,刘化清,郭彦如,完颜容,廖建波,魏立花,黄军平. 砂质碎屑流概念及其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深水沉积研究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3): 286-294. |
| [13] |
林春明, 张霞, 周健, 徐深谋, 俞昊, 陈召佑.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J].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2): 212-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