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雄, 祝意青, 申重阳, 赵云峰. 2019年甘肃夏河
MS 5.7地震前后重力场异常特征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5): 510-519. |
[2] |
刘玉虎,曹春辉,李瑞磊,朱建峰,徐文,黄兰,栾颖. 边界断裂时空差异演化对断陷盆地的控制作用——以松辽盆地南部伏龙泉断陷为例[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1): 79-87. |
[3] |
王坚红,张萌,任淑媛,王兴,苗春生. 太行山脉地形坡度对下山锋面气旋暴雨影响模拟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7): 717-730. |
[4] |
陈云浩, 吴佳桐, 王丹丹. 广义地表热辐射方向性计算机模拟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6): 555-567. |
[5] |
黄飞鹏, 任俊杰, 吕延武, 赵俊香. 东昆仑断裂带秀沟段晚第四纪滑动速率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3): 321-332. |
[6] |
沈巍, 许清海, 李建勇, 李曼玥, 张攀攀, 卢静瑶. 山区小流域花粉植被土地利用的关系:定量检测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9): 972-982. |
[7] |
张 勇, 戎志国, 闵 敏. 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热红外通道在轨场地辐射定标方法精度评估[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2): 171-179. |
[8] |
韩雨, 牛漫兰, 朱光, 吴齐, 李秀财, 王婷. 郯庐断裂带肥东段早白垩世中期走滑运动的年代学证据[J]. 地球科学进展, 2015, 30(8): 922-939. |
[9] |
陈鹏, 施炜. 南秦岭造山带韧性剪切系中—晚侏罗世运动学分析与力学机制探讨[J]. 地球科学进展, 2015, 30(1): 69-77. |
[10] |
邵秋丽, 赵进平. 北欧海深层水的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1): 42-55. |
[11] |
徐小波,屈春燕,单新建,马超,张桂芳,孟秀军. 基于PS-InSAR技术的断裂带地壳形变实验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4): 452-459. |
[12] |
罗胜元,何生,王浩. 断层内部结构及其对封闭性的影响[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2): 154-164. |
[13] |
姚云军,程洁,赵少华,贾坤,谢先红,孙亮. 基于热红外遥感的农田蒸散估算方法研究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12): 1308-1318. |
[14] |
王洪聚,刘保华,李西双. 晚更新世以来渤海南部海域断裂活动性[J].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5): 556-564. |
[15] |
孙维君,秦翔,徐跃通,吴秀平,刘宇硕,任贾文.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辐射各分量年变化特征[J].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3): 347-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