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魏泽勋, 徐腾飞, 方越, 王晶, 秦秉斌, 胡石建, 李颖, 聂珣炜, 张志祥, 李志, 曹智勇, 马强.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洋际交换及其气候效应的观测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24, 39(8): 788-800. |
[2] |
丁一汇, 柳艳菊, 徐影, 吴萍, 薛童, 汪靖, 石英, 张颖娴, 宋亚芳, 王朋岭. 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中国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趋势、成因及预估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23, 38(6): 551-562. |
[3] |
郝志新,吴茂炜,张学珍,刘洋,郑景云. 过去千年中国年代和百年尺度冷暖阶段的干湿格局变化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1): 18-25. |
[4] |
程佳佳, 王成金, 刘卫东. 西北地区交通优势度格局及空间分异[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2): 192-205. |
[5] |
张强, 姚玉璧, 李耀辉, 罗哲贤, 张存杰, 李栋梁, 王润元, 王劲松, 陈添宇, 肖国举, 张书余, 王式功, 郭铌, 白虎志, 谢金南, 杨兴国, 董安祥, 邓振镛, 柯晓新, 徐国昌. 中国西北地区干旱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减灾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15, 30(2): 196-211. |
[6] |
尹金方, 王东海, 翟国庆. 区域中尺度模式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特征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2): 238-249. |
[7] |
郭铌,管晓丹. 植被状况指数的改进及在西北干旱监测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22(11): 1160-1176. |
[8] |
李耀辉;;赵建华;薛纪善;陈德辉;沈学顺;王红;陈勇. 基于GRAPES的西北地区沙尘暴数值预报模式及其应用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9): 999-1011. |
[9] |
龙爱华;徐中民;张志强. 虚拟水理论方法与西北4省(区)虚拟水实证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19(4): 577-584. |
[10] |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加快西北地区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J].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15(5): 489-498. |
[11] |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 关于21世纪初期加快西北地区发展的若干建议[J].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15(1):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