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球地质记录的比对,国际人类世工作组建议20 世纪中期(约1950 年)为人类世的起始时间,四海龙湾沉积物曾被列为“人类世界线层型剖面”的候选地质体之一。但在1950 年以前,人类已较深刻地影响了四海龙湾周围地区的环境。通过重建四海龙湾沉积物900 年以来的总有机碳、总有机碳和总氮的摩尔比(C/N)、δ13Corg和Ca/Ti,以及硅酸盐矿物主要元素Si、Al 和K含量的历
史序列,平均分辨率约为10 年,以气候变化为背景,探究该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发现人类活动从1850 年开始显著增强,在此之前的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指标变化大体符合自然规律。1850—1950年指标的变化反映出快速增长的人口破坏了植被,导致风化加剧,地表环境的演变脱离了自然轨道,表明人类活动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但这段时期的变化只是局地信号;1950 年后,C/N
持续下降及δ13Corg持续负移,反映出在新政府和先进生产力的条件下,四海龙湾周围地区的环境状态再次发生改变,这与全球地质环境的加速变化同步,可以支持国际人类世工作组所提出的“20 世纪中期是人类世的起始时间”。
中图分类号:
[1] |
孙信尧, 张科, 林琪, 沈吉. 定量转换函数在人类世湖泊水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24, 39(5): 504-518. |
[2] |
陈斐然, 刘珠江, 陆永潮, 魏富彬, 李飞, 郭金才, 苏泽昕. 川东北地区中—上二叠统层序地层格架内多重地质事件耦合的富有机质页岩成因模式[J]. 地球科学进展, 2024, 39(5): 519-531. |
[3] |
江鸿, 韩永明, 刘卫国, 曹蕴宁, 胡婧, 樊会敏, 刘博. 四海龙湾沉积物多指标反映人类活动从1850年开始显著增强[J]. 地球科学进展, 2024, 39(1): 82-95. |
[4] |
周卫健, 赵雪, 陈宁. 中国人类世科学研究新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4, 39(1): 1-11. |
[5] |
吴亚妮, 陈旸, 王野, 莫朋军, 高伟斌. 210Pb同位素在人类世沉积物定年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24, 39(1): 71-81. |
[6] |
张晓闻, 臧淑英, 孙丽. 近40年东北地区积雪日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系[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9): 958-968. |
[7] |
韩增林, 尚颜颜, 郭建科, 王绍博. 东北地区港口内陆空间可达性综合测度[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5): 502-512. |
[8] |
刘学, 张志强, 郑军卫, 赵纪东, 王立伟. 关于人类世问题研究的讨论[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5): 640-649. |
[9] |
王亚平,黄 耀,张稳. 中国东北三省1960—2005年地表干燥度变化趋势[J].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23(6): 619-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