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泽燕,章程,蒋忠诚,罗为群,曾发明. 岩溶关键带及其碳循环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5): 488-498. |
[2] |
周浙昆, 周忠和, 王怿. 陆地生态系统与地球环境的协同演化[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7): 682-688. |
[3] |
安培浚, 张志强, 王立伟. 地球关键带的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12): 1228-1234. |
[4] |
程国栋, 肖洪浪, 傅伯杰, 肖笃宁, 郑春苗, 康绍忠, 延晓冬, 王毅, 安黎哲, 李秀彬, 陈宜瑜, 冷疏影, 王彦辉, 杨大文, 李小雁, 张甘霖, 郑元润, 柳钦火, 邹松兵.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4): 431-437. |
[5] |
王卷乐, 林海, 冉盈盈, 周玉洁, 宋佳, 杜佳. 面向数据共享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分类探讨[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2): 265-274. |
[6] |
曲建升,葛全胜,张雪芹. 全球变化及其相关科学概念的发展与比较[J].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23(12): 1277-1284. |
[7] |
葛全胜,王芳,陈泮勤,田砚宇,程邦波. 全球变化研究进展和趋势[J].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22(4): 417-427. |
[8] |
周小刚,罗云峰,吕克解. NSF用于地球环境观测系统的设施[J].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22(4): 428-432. |
[9] |
金亚秋. 复杂自然环境时空定量信息的获取与融合处理的理论与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22(2): 111-125. |
[10] |
吕克解,周小刚. “地球系统探测新原理与新技术”优先领域与地球系统科学[J].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21(10): 1097-1100. |
[11] |
王毅. 新一代对地观测系统的发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9): 980-989. |
[12] |
马福臣;林海;黄鼎成;张志强;姚玉鹏. 从地球过程到人地和谐——关于地球系统研究科学战略的思考[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5): 490-498. |
[13] |
孙枢. 对我国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若干思考[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1): 6-010. |
[14] |
李明;侯春梅;张志强;迟秀丽. 地球系统科学中海洋研究:未来10年海洋全球变化研究前景 ———IGBP与 SCOR提出建立新的“海洋计划”[J].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19(6): 918-920. |
[15] |
李延梅;张志强;巩杰. 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计划———QUEST计划介绍[J].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19(6): 921-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