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风平, 陈云如. 深部生物圈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12): 1277-1286. |
[2] |
杨守业,王权. 冲绳海槽中部热液活动与IODP 331航次初步成果[J].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12): 1282-1289. |
[3] |
史培军,李 宁,叶谦,董文杰,韩国义,方伟华. 全球环境变化与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4): 428-435. |
[4] |
曲建升,葛全胜,张雪芹. 全球变化及其相关科学概念的发展与比较[J].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23(12): 1277-1284. |
[5] |
刘燕华,葛全胜,方修琦,张雪芹. 全球环境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J].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21(4): 346-351. |
[6] |
冯军;李江海;牛向龙. 现代海底热液微生物群落及其地质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7): 732-739. |
[7] |
党宏月;宋林生;李铁刚;秦蕴珊. 海底深部生物圈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12): 1306-1313. |
[8] |
赵生才. 中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10): 1153-1156. |
[9] |
童庆禧. 空间对地观测与全球变化的人文因素[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1): 1-005. |
[10] |
刘燕华;葛全胜;张雪芹. 关于中国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研究发展方向的思考[J].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19(6): 889-895. |
[11] |
陈泮勤. 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18(6): 974-979. |
[12] |
StevenD'Hondt. 大洋钻探对洋底以下生命的探索[J].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18(5): 759-763. |
[13] |
郑度,陈述彭. 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J].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16(5): 599-606. |
[14] |
孙枢,李晓波. 我国资源与环境科学近期发展战略刍议[J].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16(5): 726-733. |
[15] |
陈宜瑜. IGBP未来发展方向[J].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16(1): 1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