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白玲,宋博文,李国辉,江勇. 喜马拉雅造山带地震活动及其相关地质灾害[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6): 629-639. |
[2] |
田自强, 王勇生, 胡召齐, 白桥. 大别造山带内部变沉积岩锆石LA-ICP MS U-Pb定年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9): 945-957. |
[3] |
王晓先, 张进江, 王佳敏. 喜马拉雅早古生代岩浆事件:以吉隆和聂拉木眼球状片麻岩为例[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4): 391-402. |
[4] |
丁汝鑫,王利,许长海,周祖翼. 大别造山带与毗邻沉积盆地间剥蚀沉积关系的裂变径迹热史模拟定量对比[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8): 942-946. |
[5] |
戴朝成,郑荣才,朱如凯,翟文亮,高红灿. 四川类前陆盆地须家河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其研究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2): 172-180. |
[6] |
李江海,侯贵廷,刘守偈. 早期碰撞造山过程与板块构造: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机遇和挑战[J].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21(8): 843-848. |
[7] |
周建波;程日辉;刘鹏举;刘建辉. 浅变质岩在示踪大别—苏鲁造山带大陆板块俯冲与折返过程中的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19(5): 736-742. |
[8] |
杨坤光,刘强. 花岗岩构造与侵位机制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17(4): 546-550. |
[9] |
武红岭,董树文. 大别造山带构造超压形成的碰撞力学机理[J].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16(4): 478-483. |
[10] |
吴运高,李继亮,樊敬亮. 造山带逆冲推覆构造研究的主要新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15(4): 426-433. |
[11] |
肖文交,周火兆秀,杨振宇,赵西西. 大别—郯庐—苏鲁造山带复合旋转拼贴作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15(2): 147-153. |
[12] |
程胜高,吴登定,陈德兴. 中国中央造山带资源环境态势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14(5): 487-491. |
[13] |
陈冠宝,徐树桐,石永红. 皖南变质岩区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和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14(2): 140-146. |
[14] |
周鼎武,张成立,刘颖宇. 大陆造山带基底岩块中的基性岩墙群研究——以南秦岭武当地块为例[J].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13(2): 151-156. |
[15] |
冯益民. 祁连造山带研究概况——历史、现状及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1997, 12(4): 307-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