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进展 ›› 1989, Vol. 4 ›› Issue (6): 21 -36.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1989.06.0021
学科发展与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出版日期:
Online:
Published:
首次提出地球上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匀主要与太阳系的起源有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的慢,主要分别由E群、H群,L群、LL群和C群陨石物质组成的星子装合而成、由此造成行星性横向不均匀性及馒表层矿产资源不均匀性的基础。由于不同元素在各类星子中分布的不均匀性程度不同,它们对超大型矿床密集区的控制也不一样。富含成矿元素的星子被吸积于上地慢表层,形成了原始矿源区。当地壳形成后,大陆岩石圈没有被软流层的甘流作用均匀化,虽经几十亿年的地质作用改造,这一原始矿源区依然存在.通过分析不同群的球拉陨石组分等特征,并结合成矿时代、成矿带及成矿作用改造特征等,可以甘超大型矿床密集区进行远景预测。
1、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矿床地质研究所主编,1987,国外主要有色金属矿产,冶金工业出版社。 2、地质部情报研究所,1980,国外矿产资源概况,内部资料。 3、吉林陨石雨论文集编辑组,1979,吉林陨石雨论文集,科学出版社. 4、李春显、郭令智、朱夏等,1986,板块构造基本问题,地震出版社。 5、胡受奚等,1982,矿床学,地质出版社。 6、涂光炽等,1984,地球化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7、南京大学地质系,1979,地球化学(修订本),科学出版社。 8、柳志青,1980,脉状钨矿床成矿预测理论,科学出版社。 9、柳志青,1987,太阳系化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10、Brian Mason,1979,Data of Geochemistry Sixth Edition,United States Goverment Printing Office,Washing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