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进展 ›› 1992, Vol. 7 ›› Issue (6): 71 -.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1992.06.0071

新学科·新技术·新发现 上一篇    下一篇

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一门新的综合性大地构造学理论
毕华   
  1.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410013
  • 收稿日期:1991-12-23 出版日期:1992-11-01
  • Received:1991-12-23 Online:1992-11-01 Published:1992-11-01


[1]陈国达.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与学雏议.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2,(1)

[2]陈国达.总结过去、开创未来(代序).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1(4)

[3]陈国达.地洼学说的理论结构和发展纲领.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1,(4)

[4]陈国达.活化(地洼)构造理论的历史回顾与发展现状(一)—地壳演化及成矿的递进律.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91,(5)

[5]陈国达.活化(地洼)构造理论的历史回顾与发展现状(二)—壳体演化运动的力源机制.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91,(5)

[1] 张鹏, 袁洪林, 徐建, 高莲凤, 张振国, 杨策. 印尼海区浮游有孔虫壳体Mg/Ca值的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5): 494-502.
[2] 乔培军,王婷婷,翦知湣. 利用有孔虫壳体B/Ca比值再造古海水pH值及[CO 2- 3]的潜力[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6): 686-693.
[3] 范昌福,王宏,裴艳东,Koeniger Paul,李延河. 牡蛎壳体的同位素贝壳年轮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2): 163-173.
[4] 李建如. 有孔虫壳体的Mg/Ca比值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8): 815-822.
[5] 陈国达. 造盆作用及成矿盆地的历史——动力综合分类建议[J]. 地球科学进展, 1993, 8(3): 30-36.
[6] 陈国达. 地洼学说的理论结构和发展纲领[J]. 地球科学进展, 1991, 6(5): 16-24.
阅读次数
全文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