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cognition logic of “Man and Nature Form a Community of Life”: implication, dilemma and construction path
5
2020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 [1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 在历史认知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论断经历了多个阶段,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均存在局限性[32 ] ,并未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超越了二者的局限,强调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谐共生,尊重自然的主体地位与反馈作用,同时凸显了自然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主张人类发展应在生态红线范围内,遵循自然发展规律,选择适宜的实践方式,满足彼此的价值诉求[1 ] . ...
... 通过梳理祁连山甘肃片区历史发展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政策实施与制度设定,结合相关研究成果[1 ,9 ,43 -44 ] ,祁连山甘肃片区人与自然的作用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图2 ). ...
... (3)绿色发展转型阶段(21世纪初至今),趋向人与自然协同发展,重视要素系统的趋同发展.矿山、耕地、森林、湿地、草原和冰川等系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的系统规划与实施[5 ] ,扭转了生态环境系统的逆向演替.各项系统规划与项目实施过程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协同共生理念.因此,该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协调,人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要素系统趋向二元协同发展.随着人与自然的发展趋同,未来将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共生,满足双方的价值诉求[1 ] .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承认逻辑:意蕴、困境及构建路径
5
2020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 [1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 在历史认知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论断经历了多个阶段,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均存在局限性[32 ] ,并未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超越了二者的局限,强调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谐共生,尊重自然的主体地位与反馈作用,同时凸显了自然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主张人类发展应在生态红线范围内,遵循自然发展规律,选择适宜的实践方式,满足彼此的价值诉求[1 ] . ...
... 通过梳理祁连山甘肃片区历史发展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政策实施与制度设定,结合相关研究成果[1 ,9 ,43 -44 ] ,祁连山甘肃片区人与自然的作用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图2 ). ...
... (3)绿色发展转型阶段(21世纪初至今),趋向人与自然协同发展,重视要素系统的趋同发展.矿山、耕地、森林、湿地、草原和冰川等系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的系统规划与实施[5 ] ,扭转了生态环境系统的逆向演替.各项系统规划与项目实施过程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协同共生理念.因此,该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协调,人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要素系统趋向二元协同发展.随着人与自然的发展趋同,未来将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共生,满足双方的价值诉求[1 ] . ...
Innovative research on “Life Commun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methodology
1
2021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科学方法论视野中“生命共同体”的创新性研究
1
2021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paths about the principle of ‘taking mountains, rivers, forests, farmlands, lakes, and grasslands as a life community’
3
2019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 (2)时空整体性包括区域空间整体性和时间尺度整体性.区域空间整体性体现在祁连山甘肃片区纵贯11个县区包含多种地貌,对祁连山甘肃片区需要进行整体治理,避免因行政单元分割导致生态破坏[3 ] ;时间尺度整体性体现在人类发展理念与方式不断演变,自然资本存量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动态变化,因此,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的实践发展也应在时间尺度上整体考量,依据现阶段生命共同体的发展实际构建未来实践路径(图2 ). ...
... 首先,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中要素系统具有显著的流动差异,在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过程中存在高低差异和动态性[3 -4 ] .其次,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观、人类实践的发展观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不断改变,祁连山人类活动的作用方式与强度也在发生变化(图2 )[5 ] .祁连山甘肃片区的生态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工程推动生命共同体从无序开发和生态整治向绿色发展转变,其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系统间的耦合关系也体现出动态特征. ...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原则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3
2019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 (2)时空整体性包括区域空间整体性和时间尺度整体性.区域空间整体性体现在祁连山甘肃片区纵贯11个县区包含多种地貌,对祁连山甘肃片区需要进行整体治理,避免因行政单元分割导致生态破坏[3 ] ;时间尺度整体性体现在人类发展理念与方式不断演变,自然资本存量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动态变化,因此,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的实践发展也应在时间尺度上整体考量,依据现阶段生命共同体的发展实际构建未来实践路径(图2 ). ...
... 首先,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中要素系统具有显著的流动差异,在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过程中存在高低差异和动态性[3 -4 ] .其次,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观、人类实践的发展观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不断改变,祁连山人类活动的作用方式与强度也在发生变化(图2 )[5 ] .祁连山甘肃片区的生态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工程推动生命共同体从无序开发和生态整治向绿色发展转变,其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系统间的耦合关系也体现出动态特征. ...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elements in the mountains-rivers-forests-farmlands-lakes-grasslands life community: using Changbai Mountains as an example
2
2019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 首先,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中要素系统具有显著的流动差异,在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过程中存在高低差异和动态性[3 -4 ] .其次,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观、人类实践的发展观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不断改变,祁连山人类活动的作用方式与强度也在发生变化(图2 )[5 ] .祁连山甘肃片区的生态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工程推动生命共同体从无序开发和生态整治向绿色发展转变,其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系统间的耦合关系也体现出动态特征. ...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要素关联性分析——以长白山地区为例
2
2019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 首先,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中要素系统具有显著的流动差异,在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过程中存在高低差异和动态性[3 -4 ] .其次,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观、人类实践的发展观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不断改变,祁连山人类活动的作用方式与强度也在发生变化(图2 )[5 ] .祁连山甘肃片区的生态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工程推动生命共同体从无序开发和生态整治向绿色发展转变,其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系统间的耦合关系也体现出动态特征. ...
System governance on the mountain river forest farmland lake grassl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approaches
4
2020
... 首先,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中要素系统具有显著的流动差异,在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过程中存在高低差异和动态性[3 -4 ] .其次,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观、人类实践的发展观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不断改变,祁连山人类活动的作用方式与强度也在发生变化(图2 )[5 ] .祁连山甘肃片区的生态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工程推动生命共同体从无序开发和生态整治向绿色发展转变,其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系统间的耦合关系也体现出动态特征. ...
... (3)绿色发展转型阶段(21世纪初至今),趋向人与自然协同发展,重视要素系统的趋同发展.矿山、耕地、森林、湿地、草原和冰川等系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的系统规划与实施[5 ] ,扭转了生态环境系统的逆向演替.各项系统规划与项目实施过程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协同共生理念.因此,该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协调,人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要素系统趋向二元协同发展.随着人与自然的发展趋同,未来将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共生,满足双方的价值诉求[1 ] . ...
... 梳理甘肃祁连山历史实践发展可以发现,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等项目工程的实施使祁连山逐渐趋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耦合关联与生命共同体发展的协同发展[5 ] .但科学分类实施中开发建设项目(采矿、水电站、旅游等)的退出、天然草地恢复与禁牧管理制度等引发了生计风险与民生问题[45 -46 ] .《甘肃发展年鉴》[49 -53 ] 数据显示,2017年祁连山沿山11个县区(除永登县外)生态环境治理前后地方GDP下滑,甘州区农业产值下滑35.39%,阿克塞县GDP下滑44.48%,天祝县接待旅游人数减少50.05万人次.2020年,阿克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天祝县GDP相较于2016年分别下滑了33.31%、10.15%和2.24%,依赖于矿产、水电资源开发及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县区生态治理后经济增长均受到遏制.2017年甘州区农业总产值下滑19.93%,2019年较2016年增加18.69%,快速扭转了下滑趋势. ...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和谐共生是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产品供给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可,遵循自然发展客观规律,通过人类实践实现自然价值作用的发挥与人的多元需求的满足.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通过培育自然资本、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向绿色发展转型、建设美丽中国,最终实现生态文明[5 ] .因此,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是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如何由协同发展转为协同共生发展,尤其是选择与培育符合区域协同共生理念、产业经济和居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高质量产业形态是未来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发展的核心问题. ...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
4
2020
... 首先,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中要素系统具有显著的流动差异,在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过程中存在高低差异和动态性[3 -4 ] .其次,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观、人类实践的发展观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不断改变,祁连山人类活动的作用方式与强度也在发生变化(图2 )[5 ] .祁连山甘肃片区的生态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工程推动生命共同体从无序开发和生态整治向绿色发展转变,其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系统间的耦合关系也体现出动态特征. ...
... (3)绿色发展转型阶段(21世纪初至今),趋向人与自然协同发展,重视要素系统的趋同发展.矿山、耕地、森林、湿地、草原和冰川等系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的系统规划与实施[5 ] ,扭转了生态环境系统的逆向演替.各项系统规划与项目实施过程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协同共生理念.因此,该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协调,人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要素系统趋向二元协同发展.随着人与自然的发展趋同,未来将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共生,满足双方的价值诉求[1 ] . ...
... 梳理甘肃祁连山历史实践发展可以发现,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等项目工程的实施使祁连山逐渐趋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耦合关联与生命共同体发展的协同发展[5 ] .但科学分类实施中开发建设项目(采矿、水电站、旅游等)的退出、天然草地恢复与禁牧管理制度等引发了生计风险与民生问题[45 -46 ] .《甘肃发展年鉴》[49 -53 ] 数据显示,2017年祁连山沿山11个县区(除永登县外)生态环境治理前后地方GDP下滑,甘州区农业产值下滑35.39%,阿克塞县GDP下滑44.48%,天祝县接待旅游人数减少50.05万人次.2020年,阿克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天祝县GDP相较于2016年分别下滑了33.31%、10.15%和2.24%,依赖于矿产、水电资源开发及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县区生态治理后经济增长均受到遏制.2017年甘州区农业总产值下滑19.93%,2019年较2016年增加18.69%,快速扭转了下滑趋势. ...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和谐共生是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产品供给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可,遵循自然发展客观规律,通过人类实践实现自然价值作用的发挥与人的多元需求的满足.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通过培育自然资本、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向绿色发展转型、建设美丽中国,最终实现生态文明[5 ] .因此,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是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如何由协同发展转为协同共生发展,尤其是选择与培育符合区域协同共生理念、产业经济和居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高质量产业形态是未来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发展的核心问题. ...
Life community health evaluation of mountains, rivers, forests, farmland and lakes—taking Hongfeng Lake as an example
2
2019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 [6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以红枫湖区域为例
2
2019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 [6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constructional pathway of the concept of “man and nature are the community of life”
3
2020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 (1)结构整体性体现在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中人与自然是互惠共生、对立统一的整体.人的生存与发展是逻辑起点[33 ] ,人类依存于自然环境且具有主观能动性,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实践的物质基础[7 ] .如图2 所示,实践活动将祁连山自然与人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互动的有机整体.人类主导的自然系统开发会导致2种结果,包括负面环境影响(冰川萎缩、植被退化和地质灾害等)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良性互动.同时,祁连山结构整体性还表现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各要素的协同作用和有机联系,它们构成了一个耦合的有机整体,验证了“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一生命共同体有机整体性的科学论断[19 ] . ...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认可自然环境的价值和人的主导性.人的生存与发展是逻辑起点,体现了生命共同体中人的价值主体性[33 ] .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发展追求区域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作用关系(图2 )[7 ] .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引导自然环境的绿色发展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祁连山甘肃片区发展过程中,人类实践从无序开发到有意识的生态修复,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转型,充分反映了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科学内涵与建构路径
3
2020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 (1)结构整体性体现在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中人与自然是互惠共生、对立统一的整体.人的生存与发展是逻辑起点[33 ] ,人类依存于自然环境且具有主观能动性,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实践的物质基础[7 ] .如图2 所示,实践活动将祁连山自然与人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互动的有机整体.人类主导的自然系统开发会导致2种结果,包括负面环境影响(冰川萎缩、植被退化和地质灾害等)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良性互动.同时,祁连山结构整体性还表现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各要素的协同作用和有机联系,它们构成了一个耦合的有机整体,验证了“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一生命共同体有机整体性的科学论断[19 ] . ...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认可自然环境的价值和人的主导性.人的生存与发展是逻辑起点,体现了生命共同体中人的价值主体性[33 ] .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发展追求区域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作用关系(图2 )[7 ] .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引导自然环境的绿色发展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祁连山甘肃片区发展过程中,人类实践从无序开发到有意识的生态修复,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转型,充分反映了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
China’s exploration on building a life community—theoretical origin, logic and practice
1
2020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生命共同体建设的中国探索: 理论渊源、逻辑与实践
1
2020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On the inner logic of human and natural life community: from external coexistence to harmonious coexistence
2
2022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 通过梳理祁连山甘肃片区历史发展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政策实施与制度设定,结合相关研究成果[1 ,9 ,43 -44 ] ,祁连山甘肃片区人与自然的作用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图2 ). ...
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内在逻辑:从外在共存到和谐共生
2
2022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 通过梳理祁连山甘肃片区历史发展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政策实施与制度设定,结合相关研究成果[1 ,9 ,43 -44 ] ,祁连山甘肃片区人与自然的作用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图2 ). ...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coping with climate change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1
2022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1
2022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forest, wetland, grassland and cropland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cosystem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in Wuliangsuhai watershed
1
2019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基于生态系统评价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体系构建研究——以乌梁素海流域为例
1
2019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Systematic diagnosis of ecological problems and comprehensive zoning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for an integrated ecosystem of mountains-rivers-forests-farmlands-lakes-grasslands in Shaanxi Province
1
2019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问题系统诊断与保护修复综合分区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1
2019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Theory of mountain river forest farmland lake grass system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research
1
2018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原理与生态保护修复研究
1
2018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Research on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system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full-array ecosystems
1
2019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理论支撑体系研究
1
2019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Study on the unified standard system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mountain-river-forest-farmland-lake-grass
1
2019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统一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标准体系研究
1
2019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A technical framework for ecosystem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2
2021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 (1)多要素的整体协同修复挑战.“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复杂的生态系统[18 ] ,治理修复时需要保持其整体性和系统性,并遵循其内在作用规律[27 ] .但历史治理中对生态系统要素耦合关联及内在机理认识不足,导致治理项目设计缺乏有机联系[16 ] ,治理工程的叠加设计未能有效形成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最终影响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未来生态治理工程应继续强调多要素的整体性与系统性,需要面对生命共同体的复杂结构、内在作用及动态演替带来的挑战. ...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框架研究
2
2021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 (1)多要素的整体协同修复挑战.“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复杂的生态系统[18 ] ,治理修复时需要保持其整体性和系统性,并遵循其内在作用规律[27 ] .但历史治理中对生态系统要素耦合关联及内在机理认识不足,导致治理项目设计缺乏有机联系[16 ] ,治理工程的叠加设计未能有效形成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最终影响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未来生态治理工程应继续强调多要素的整体性与系统性,需要面对生命共同体的复杂结构、内在作用及动态演替带来的挑战. ...
Distribution and technical strategie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projects for mountains-rivers-forests-farmlands-lakes-grasslands
1
2019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布局及技术策略
1
2019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Multi-target and inter-area linkage protection and repair mode of mountain-river-forest-farmland-lake-grass around Beijing and Tianjin
2
2019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 (1)多要素的整体协同修复挑战.“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复杂的生态系统[18 ] ,治理修复时需要保持其整体性和系统性,并遵循其内在作用规律[27 ] .但历史治理中对生态系统要素耦合关联及内在机理认识不足,导致治理项目设计缺乏有机联系[16 ] ,治理工程的叠加设计未能有效形成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最终影响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未来生态治理工程应继续强调多要素的整体性与系统性,需要面对生命共同体的复杂结构、内在作用及动态演替带来的挑战. ...
环京津山水林田湖草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修复模式
2
2019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 (1)多要素的整体协同修复挑战.“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复杂的生态系统[18 ] ,治理修复时需要保持其整体性和系统性,并遵循其内在作用规律[27 ] .但历史治理中对生态系统要素耦合关联及内在机理认识不足,导致治理项目设计缺乏有机联系[16 ] ,治理工程的叠加设计未能有效形成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最终影响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未来生态治理工程应继续强调多要素的整体性与系统性,需要面对生命共同体的复杂结构、内在作用及动态演替带来的挑战. ...
The connotation, problems and innovation of life community of mountains, rivers, forests, farmlands, lakes, grasslands and human
2
2018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 (1)结构整体性体现在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中人与自然是互惠共生、对立统一的整体.人的生存与发展是逻辑起点[33 ] ,人类依存于自然环境且具有主观能动性,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实践的物质基础[7 ] .如图2 所示,实践活动将祁连山自然与人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互动的有机整体.人类主导的自然系统开发会导致2种结果,包括负面环境影响(冰川萎缩、植被退化和地质灾害等)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良性互动.同时,祁连山结构整体性还表现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各要素的协同作用和有机联系,它们构成了一个耦合的有机整体,验证了“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一生命共同体有机整体性的科学论断[19 ] . ...
山水林田湖草—人”生命共同体的内涵、问题与创新
2
2018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1 ] ,也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2 ] .目前,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1 ] 和“山水林田湖草”2个层面[3 -6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研究多侧重于哲学层面,包含内涵阐释[7 ] 、理论渊源梳理[8 ] 、内在逻辑辨析[9 ] 及实践路径建构[10 ] 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现有研究除了要素关联[4 ] 、服务功能[11 ] 、系统修复[12 ] 与健康评价[6 ] 等实证研究外,更多聚焦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修复[13 ] ,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支撑[14 ] 、标准体系构建[15 ] 、技术框架与工程布局规划[16 -17 ] 以及多目标跨区联动保护[18 ] 等多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为生命共同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存在哲学理论缺乏实证衔接的问题,过度聚焦自然子系统耦合关联与生态修复而忽视人的主导性与价值需求[19 ] .因此,从哲学层面引入实证,尊重区域差异性,深入辨析实践发展动态过程,对生命共同体研究至关重要. ...
... (1)结构整体性体现在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中人与自然是互惠共生、对立统一的整体.人的生存与发展是逻辑起点[33 ] ,人类依存于自然环境且具有主观能动性,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实践的物质基础[7 ] .如图2 所示,实践活动将祁连山自然与人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互动的有机整体.人类主导的自然系统开发会导致2种结果,包括负面环境影响(冰川萎缩、植被退化和地质灾害等)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良性互动.同时,祁连山结构整体性还表现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各要素的协同作用和有机联系,它们构成了一个耦合的有机整体,验证了“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一生命共同体有机整体性的科学论断[19 ] . ...
Zoning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 Qilian Mountain area, China
1
2021
... 祁连山作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中“北方防沙带”的核心区[20 ] ,人类活动的强度、频率和方式,极易引发生命共同体的分级响应[21 -22 ]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单一要素[23 -25 ] 和生态系统修复[26 -28 ] 等方面,对各要素的整体性、系统性认识不足.因此,系统认知祁连山生命共同体是当前解决祁连山生态系统问题的关键[29 ]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和问题,本文聚焦祁连山甘肃片区,旨在通过辨析生命共同体的本质内涵与特征,系统梳理其人地关系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识别主要挑战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
Mapping and evaluating human pressure changes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2
2021
... 祁连山作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中“北方防沙带”的核心区[20 ] ,人类活动的强度、频率和方式,极易引发生命共同体的分级响应[21 -22 ]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单一要素[23 -25 ] 和生态系统修复[26 -28 ] 等方面,对各要素的整体性、系统性认识不足.因此,系统认知祁连山生命共同体是当前解决祁连山生态系统问题的关键[29 ]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和问题,本文聚焦祁连山甘肃片区,旨在通过辨析生命共同体的本质内涵与特征,系统梳理其人地关系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识别主要挑战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
... 多层次性体现在景观系统的层次性与交互作用.层次性表现在不同景观系统单元的层次性,或者几种单元在空间上的层次性[24 ,28 ] .交互作用的层次性则表现在生命共同体内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互通具有多层次[21 -22 ] ,包括不同要素系统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要素系统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中人类活动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要素系统的作用与反馈,以及人类实践与要素系统的作用与反馈. ...
Analysis on internal mechanisms of the life community of mountain, river, forest, field, lake and grass at watershed scale
2
2021
... 祁连山作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中“北方防沙带”的核心区[20 ] ,人类活动的强度、频率和方式,极易引发生命共同体的分级响应[21 -22 ]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单一要素[23 -25 ] 和生态系统修复[26 -28 ] 等方面,对各要素的整体性、系统性认识不足.因此,系统认知祁连山生命共同体是当前解决祁连山生态系统问题的关键[29 ]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和问题,本文聚焦祁连山甘肃片区,旨在通过辨析生命共同体的本质内涵与特征,系统梳理其人地关系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识别主要挑战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
... 多层次性体现在景观系统的层次性与交互作用.层次性表现在不同景观系统单元的层次性,或者几种单元在空间上的层次性[24 ,28 ] .交互作用的层次性则表现在生命共同体内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互通具有多层次[21 -22 ] ,包括不同要素系统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要素系统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中人类活动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要素系统的作用与反馈,以及人类实践与要素系统的作用与反馈. ...
流域尺度上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内在机制分析
2
2021
... 祁连山作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中“北方防沙带”的核心区[20 ] ,人类活动的强度、频率和方式,极易引发生命共同体的分级响应[21 -22 ]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单一要素[23 -25 ] 和生态系统修复[26 -28 ] 等方面,对各要素的整体性、系统性认识不足.因此,系统认知祁连山生命共同体是当前解决祁连山生态系统问题的关键[29 ]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和问题,本文聚焦祁连山甘肃片区,旨在通过辨析生命共同体的本质内涵与特征,系统梳理其人地关系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识别主要挑战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
... 多层次性体现在景观系统的层次性与交互作用.层次性表现在不同景观系统单元的层次性,或者几种单元在空间上的层次性[24 ,28 ] .交互作用的层次性则表现在生命共同体内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互通具有多层次[21 -22 ] ,包括不同要素系统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要素系统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中人类活动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要素系统的作用与反馈,以及人类实践与要素系统的作用与反馈. ...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driving factors affecting Human Appropri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on (HANPP)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China
1
2021
... 祁连山作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中“北方防沙带”的核心区[20 ] ,人类活动的强度、频率和方式,极易引发生命共同体的分级响应[21 -22 ]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单一要素[23 -25 ] 和生态系统修复[26 -28 ] 等方面,对各要素的整体性、系统性认识不足.因此,系统认知祁连山生命共同体是当前解决祁连山生态系统问题的关键[29 ]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和问题,本文聚焦祁连山甘肃片区,旨在通过辨析生命共同体的本质内涵与特征,系统梳理其人地关系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识别主要挑战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
Spatial and temporal analyses of vegetation changes at multiple time scales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1
2021
... 多层次性体现在景观系统的层次性与交互作用.层次性表现在不同景观系统单元的层次性,或者几种单元在空间上的层次性[24 ,28 ] .交互作用的层次性则表现在生命共同体内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互通具有多层次[21 -22 ] ,包括不同要素系统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要素系统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中人类活动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要素系统的作用与反馈,以及人类实践与要素系统的作用与反馈. ...
Vegetation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s in the Qilian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3
2022
... 祁连山作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中“北方防沙带”的核心区[20 ] ,人类活动的强度、频率和方式,极易引发生命共同体的分级响应[21 -22 ]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单一要素[23 -25 ] 和生态系统修复[26 -28 ] 等方面,对各要素的整体性、系统性认识不足.因此,系统认知祁连山生命共同体是当前解决祁连山生态系统问题的关键[29 ]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和问题,本文聚焦祁连山甘肃片区,旨在通过辨析生命共同体的本质内涵与特征,系统梳理其人地关系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识别主要挑战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
...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跨青海和甘肃两省,东西长约1 000 km,南北宽约300 km,包括山地、沟谷和盆地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 951~5 786 m,年均降水量30~600 mm[27 ] .祁连山是我国三大内陆河(黑河、疏勒河、石羊河)的发源地和黄河流域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孕育了多种陆地生态系统[25 ,27 ] ,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复杂生态景观格局[30 -31 ] (图1 ).祁连山甘肃片区涉及兰州、武威、金昌、张掖和酒泉五市的11个县区.自2016年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虽然提升了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但也激化了生态区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且理论研究和治理工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思考,因此冰川萎缩、水源涵养功能降低、植被退化、区域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依然严峻[25 -27 ] . ...
... [25 -27 ]. ...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3
2022
... 祁连山作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中“北方防沙带”的核心区[20 ] ,人类活动的强度、频率和方式,极易引发生命共同体的分级响应[21 -22 ]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单一要素[23 -25 ] 和生态系统修复[26 -28 ] 等方面,对各要素的整体性、系统性认识不足.因此,系统认知祁连山生命共同体是当前解决祁连山生态系统问题的关键[29 ]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和问题,本文聚焦祁连山甘肃片区,旨在通过辨析生命共同体的本质内涵与特征,系统梳理其人地关系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识别主要挑战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
...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跨青海和甘肃两省,东西长约1 000 km,南北宽约300 km,包括山地、沟谷和盆地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 951~5 786 m,年均降水量30~600 mm[27 ] .祁连山是我国三大内陆河(黑河、疏勒河、石羊河)的发源地和黄河流域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孕育了多种陆地生态系统[25 ,27 ] ,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复杂生态景观格局[30 -31 ] (图1 ).祁连山甘肃片区涉及兰州、武威、金昌、张掖和酒泉五市的11个县区.自2016年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虽然提升了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但也激化了生态区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且理论研究和治理工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思考,因此冰川萎缩、水源涵养功能降低、植被退化、区域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依然严峻[25 -27 ] . ...
... [25 -27 ]. ...
Evaluation of the policy-driven ecological network in the Three-North Shelterbelt region of China
1
2022
... 祁连山作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中“北方防沙带”的核心区[20 ] ,人类活动的强度、频率和方式,极易引发生命共同体的分级响应[21 -22 ]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单一要素[23 -25 ] 和生态系统修复[26 -28 ] 等方面,对各要素的整体性、系统性认识不足.因此,系统认知祁连山生命共同体是当前解决祁连山生态系统问题的关键[29 ]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和问题,本文聚焦祁连山甘肃片区,旨在通过辨析生命共同体的本质内涵与特征,系统梳理其人地关系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识别主要挑战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about mountains-rivers-forests-farmlands-lakes-grasslands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4
2019
...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跨青海和甘肃两省,东西长约1 000 km,南北宽约300 km,包括山地、沟谷和盆地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 951~5 786 m,年均降水量30~600 mm[27 ] .祁连山是我国三大内陆河(黑河、疏勒河、石羊河)的发源地和黄河流域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孕育了多种陆地生态系统[25 ,27 ] ,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复杂生态景观格局[30 -31 ] (图1 ).祁连山甘肃片区涉及兰州、武威、金昌、张掖和酒泉五市的11个县区.自2016年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虽然提升了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但也激化了生态区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且理论研究和治理工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思考,因此冰川萎缩、水源涵养功能降低、植被退化、区域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依然严峻[25 -27 ] . ...
... ,27 ],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复杂生态景观格局[30 -31 ] (图1 ).祁连山甘肃片区涉及兰州、武威、金昌、张掖和酒泉五市的11个县区.自2016年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虽然提升了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但也激化了生态区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且理论研究和治理工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思考,因此冰川萎缩、水源涵养功能降低、植被退化、区域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依然严峻[25 -27 ] . ...
... -27 ]. ...
... (1)多要素的整体协同修复挑战.“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复杂的生态系统[18 ] ,治理修复时需要保持其整体性和系统性,并遵循其内在作用规律[27 ] .但历史治理中对生态系统要素耦合关联及内在机理认识不足,导致治理项目设计缺乏有机联系[16 ] ,治理工程的叠加设计未能有效形成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最终影响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未来生态治理工程应继续强调多要素的整体性与系统性,需要面对生命共同体的复杂结构、内在作用及动态演替带来的挑战. ...
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探索与实践
4
2019
...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跨青海和甘肃两省,东西长约1 000 km,南北宽约300 km,包括山地、沟谷和盆地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 951~5 786 m,年均降水量30~600 mm[27 ] .祁连山是我国三大内陆河(黑河、疏勒河、石羊河)的发源地和黄河流域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孕育了多种陆地生态系统[25 ,27 ] ,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复杂生态景观格局[30 -31 ] (图1 ).祁连山甘肃片区涉及兰州、武威、金昌、张掖和酒泉五市的11个县区.自2016年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虽然提升了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但也激化了生态区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且理论研究和治理工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思考,因此冰川萎缩、水源涵养功能降低、植被退化、区域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依然严峻[25 -27 ] . ...
... ,27 ],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复杂生态景观格局[30 -31 ] (图1 ).祁连山甘肃片区涉及兰州、武威、金昌、张掖和酒泉五市的11个县区.自2016年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虽然提升了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但也激化了生态区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且理论研究和治理工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思考,因此冰川萎缩、水源涵养功能降低、植被退化、区域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依然严峻[25 -27 ] . ...
... -27 ]. ...
... (1)多要素的整体协同修复挑战.“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复杂的生态系统[18 ] ,治理修复时需要保持其整体性和系统性,并遵循其内在作用规律[27 ] .但历史治理中对生态系统要素耦合关联及内在机理认识不足,导致治理项目设计缺乏有机联系[16 ] ,治理工程的叠加设计未能有效形成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最终影响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未来生态治理工程应继续强调多要素的整体性与系统性,需要面对生命共同体的复杂结构、内在作用及动态演替带来的挑战. ...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the southern slope of Qilian Mountain from 2000 to 2015
2
2020
... 祁连山作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中“北方防沙带”的核心区[20 ] ,人类活动的强度、频率和方式,极易引发生命共同体的分级响应[21 -22 ]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单一要素[23 -25 ] 和生态系统修复[26 -28 ] 等方面,对各要素的整体性、系统性认识不足.因此,系统认知祁连山生命共同体是当前解决祁连山生态系统问题的关键[29 ]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和问题,本文聚焦祁连山甘肃片区,旨在通过辨析生命共同体的本质内涵与特征,系统梳理其人地关系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识别主要挑战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
... 多层次性体现在景观系统的层次性与交互作用.层次性表现在不同景观系统单元的层次性,或者几种单元在空间上的层次性[24 ,28 ] .交互作用的层次性则表现在生命共同体内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互通具有多层次[21 -22 ] ,包括不同要素系统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要素系统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中人类活动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要素系统的作用与反馈,以及人类实践与要素系统的作用与反馈. ...
2000—2015年祁连山南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
2
2020
... 祁连山作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中“北方防沙带”的核心区[20 ] ,人类活动的强度、频率和方式,极易引发生命共同体的分级响应[21 -22 ]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单一要素[23 -25 ] 和生态系统修复[26 -28 ] 等方面,对各要素的整体性、系统性认识不足.因此,系统认知祁连山生命共同体是当前解决祁连山生态系统问题的关键[29 ]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和问题,本文聚焦祁连山甘肃片区,旨在通过辨析生命共同体的本质内涵与特征,系统梳理其人地关系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识别主要挑战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
... 多层次性体现在景观系统的层次性与交互作用.层次性表现在不同景观系统单元的层次性,或者几种单元在空间上的层次性[24 ,28 ] .交互作用的层次性则表现在生命共同体内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互通具有多层次[21 -22 ] ,包括不同要素系统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要素系统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中人类活动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要素系统的作用与反馈,以及人类实践与要素系统的作用与反馈. ...
Discussion on ecological management of Horqin Sandy Land under the concept of “a living community of montains, waters, forests, farmlands, lakes, grasslands and sandylands
1
2022
... 祁连山作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中“北方防沙带”的核心区[20 ] ,人类活动的强度、频率和方式,极易引发生命共同体的分级响应[21 -22 ]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单一要素[23 -25 ] 和生态系统修复[26 -28 ] 等方面,对各要素的整体性、系统性认识不足.因此,系统认知祁连山生命共同体是当前解决祁连山生态系统问题的关键[29 ]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和问题,本文聚焦祁连山甘肃片区,旨在通过辨析生命共同体的本质内涵与特征,系统梳理其人地关系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识别主要挑战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下的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
1
2022
... 祁连山作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中“北方防沙带”的核心区[20 ] ,人类活动的强度、频率和方式,极易引发生命共同体的分级响应[21 -22 ]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单一要素[23 -25 ] 和生态系统修复[26 -28 ] 等方面,对各要素的整体性、系统性认识不足.因此,系统认知祁连山生命共同体是当前解决祁连山生态系统问题的关键[29 ]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和问题,本文聚焦祁连山甘肃片区,旨在通过辨析生命共同体的本质内涵与特征,系统梳理其人地关系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识别主要挑战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
The dynamic changes of ecology landscape patterns of the priority area of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in Qilian Mountain
1
2018
...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跨青海和甘肃两省,东西长约1 000 km,南北宽约300 km,包括山地、沟谷和盆地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 951~5 786 m,年均降水量30~600 mm[27 ] .祁连山是我国三大内陆河(黑河、疏勒河、石羊河)的发源地和黄河流域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孕育了多种陆地生态系统[25 ,27 ] ,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复杂生态景观格局[30 -31 ] (图1 ).祁连山甘肃片区涉及兰州、武威、金昌、张掖和酒泉五市的11个县区.自2016年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虽然提升了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但也激化了生态区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且理论研究和治理工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思考,因此冰川萎缩、水源涵养功能降低、植被退化、区域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依然严峻[25 -27 ] . ...
祁连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1
2018
...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跨青海和甘肃两省,东西长约1 000 km,南北宽约300 km,包括山地、沟谷和盆地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 951~5 786 m,年均降水量30~600 mm[27 ] .祁连山是我国三大内陆河(黑河、疏勒河、石羊河)的发源地和黄河流域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孕育了多种陆地生态系统[25 ,27 ] ,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复杂生态景观格局[30 -31 ] (图1 ).祁连山甘肃片区涉及兰州、武威、金昌、张掖和酒泉五市的11个县区.自2016年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虽然提升了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但也激化了生态区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且理论研究和治理工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思考,因此冰川萎缩、水源涵养功能降低、植被退化、区域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依然严峻[25 -27 ] . ...
The relationship of climate change and landscape pattern with ecosystem carbon storage: a case study from the Qilian Mountains
1
2022
...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跨青海和甘肃两省,东西长约1 000 km,南北宽约300 km,包括山地、沟谷和盆地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 951~5 786 m,年均降水量30~600 mm[27 ] .祁连山是我国三大内陆河(黑河、疏勒河、石羊河)的发源地和黄河流域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孕育了多种陆地生态系统[25 ,27 ] ,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复杂生态景观格局[30 -31 ] (图1 ).祁连山甘肃片区涉及兰州、武威、金昌、张掖和酒泉五市的11个县区.自2016年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虽然提升了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但也激化了生态区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且理论研究和治理工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思考,因此冰川萎缩、水源涵养功能降低、植被退化、区域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依然严峻[25 -27 ] . ...
气候变化及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碳储存的耦合关系——以祁连山为例
1
2022
...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跨青海和甘肃两省,东西长约1 000 km,南北宽约300 km,包括山地、沟谷和盆地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 951~5 786 m,年均降水量30~600 mm[27 ] .祁连山是我国三大内陆河(黑河、疏勒河、石羊河)的发源地和黄河流域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孕育了多种陆地生态系统[25 ,27 ] ,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复杂生态景观格局[30 -31 ] (图1 ).祁连山甘肃片区涉及兰州、武威、金昌、张掖和酒泉五市的11个县区.自2016年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虽然提升了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但也激化了生态区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且理论研究和治理工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思考,因此冰川萎缩、水源涵养功能降低、植被退化、区域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依然严峻[25 -27 ] . ...
Paradigmatic shift of ecological philosophy: from ecocentrism to non-centralism—enlightenment from the ecological philosophy of the southwest Ethnic Minorities
1
2019
... 在历史认知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论断经历了多个阶段,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均存在局限性[32 ] ,并未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超越了二者的局限,强调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谐共生,尊重自然的主体地位与反馈作用,同时凸显了自然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主张人类发展应在生态红线范围内,遵循自然发展规律,选择适宜的实践方式,满足彼此的价值诉求[1 ] . ...
生态哲学的范式转换:从生态中心主义到无中心主义——从西南少数民族生态哲学中得到的启示
1
2019
... 在历史认知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论断经历了多个阶段,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均存在局限性[32 ] ,并未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超越了二者的局限,强调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谐共生,尊重自然的主体地位与反馈作用,同时凸显了自然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主张人类发展应在生态红线范围内,遵循自然发展规律,选择适宜的实践方式,满足彼此的价值诉求[1 ] . ...
On the integral logic of Xi Jinping’s concept of life community
2
2021
... (1)结构整体性体现在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中人与自然是互惠共生、对立统一的整体.人的生存与发展是逻辑起点[33 ] ,人类依存于自然环境且具有主观能动性,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实践的物质基础[7 ] .如图2 所示,实践活动将祁连山自然与人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互动的有机整体.人类主导的自然系统开发会导致2种结果,包括负面环境影响(冰川萎缩、植被退化和地质灾害等)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良性互动.同时,祁连山结构整体性还表现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各要素的协同作用和有机联系,它们构成了一个耦合的有机整体,验证了“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一生命共同体有机整体性的科学论断[19 ] . ...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认可自然环境的价值和人的主导性.人的生存与发展是逻辑起点,体现了生命共同体中人的价值主体性[33 ] .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发展追求区域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作用关系(图2 )[7 ] .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引导自然环境的绿色发展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祁连山甘肃片区发展过程中,人类实践从无序开发到有意识的生态修复,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转型,充分反映了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
论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整体性逻辑
2
2021
... (1)结构整体性体现在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中人与自然是互惠共生、对立统一的整体.人的生存与发展是逻辑起点[33 ] ,人类依存于自然环境且具有主观能动性,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实践的物质基础[7 ] .如图2 所示,实践活动将祁连山自然与人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互动的有机整体.人类主导的自然系统开发会导致2种结果,包括负面环境影响(冰川萎缩、植被退化和地质灾害等)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良性互动.同时,祁连山结构整体性还表现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各要素的协同作用和有机联系,它们构成了一个耦合的有机整体,验证了“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一生命共同体有机整体性的科学论断[19 ] . ...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认可自然环境的价值和人的主导性.人的生存与发展是逻辑起点,体现了生命共同体中人的价值主体性[33 ] .祁连山甘肃片区生命共同体发展追求区域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作用关系(图2 )[7 ] .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引导自然环境的绿色发展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祁连山甘肃片区发展过程中,人类实践从无序开发到有意识的生态修复,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转型,充分反映了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
A study of forest damage and changes in Qilian Mountain area in history period
1
2000
... 森林生态系统是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护祁连山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34 -35 ] .1949—1976年,由于“牧业下山,农业上山”“以粮为纲”的片面号召,人类实践以“毁林开荒、毁草种粮”为主,森林面积锐减,水源涵养功能下降(图4 ).其后,祁连山森林资源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先后被确立为国家重点水源涵养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践从盲目砍伐转向以封山育林为主的正向保护.但祁连山前山区的开垦仍然导致林地面积持续减少.21世纪以来,祁连山区先后实施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上游祁连山生态恢复等生态工程[36 ] ,森林面积增加[35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37 ] . ...
历史上祁连山区森林的破坏与变迁考
1
2000
... 森林生态系统是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护祁连山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34 -35 ] .1949—1976年,由于“牧业下山,农业上山”“以粮为纲”的片面号召,人类实践以“毁林开荒、毁草种粮”为主,森林面积锐减,水源涵养功能下降(图4 ).其后,祁连山森林资源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先后被确立为国家重点水源涵养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践从盲目砍伐转向以封山育林为主的正向保护.但祁连山前山区的开垦仍然导致林地面积持续减少.21世纪以来,祁连山区先后实施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上游祁连山生态恢复等生态工程[36 ] ,森林面积增加[35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37 ] . ...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 in Qilian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2
2015
... 森林生态系统是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护祁连山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34 -35 ] .1949—1976年,由于“牧业下山,农业上山”“以粮为纲”的片面号召,人类实践以“毁林开荒、毁草种粮”为主,森林面积锐减,水源涵养功能下降(图4 ).其后,祁连山森林资源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先后被确立为国家重点水源涵养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践从盲目砍伐转向以封山育林为主的正向保护.但祁连山前山区的开垦仍然导致林地面积持续减少.21世纪以来,祁连山区先后实施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上游祁连山生态恢复等生态工程[36 ] ,森林面积增加[35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37 ] . ...
... [3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37 ] . ...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成效分析
2
2015
... 森林生态系统是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护祁连山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34 -35 ] .1949—1976年,由于“牧业下山,农业上山”“以粮为纲”的片面号召,人类实践以“毁林开荒、毁草种粮”为主,森林面积锐减,水源涵养功能下降(图4 ).其后,祁连山森林资源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先后被确立为国家重点水源涵养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践从盲目砍伐转向以封山育林为主的正向保护.但祁连山前山区的开垦仍然导致林地面积持续减少.21世纪以来,祁连山区先后实施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上游祁连山生态恢复等生态工程[36 ] ,森林面积增加[35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37 ] . ...
... [3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37 ] . ...
Cooperative governanc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a case study of Qilian Mountains
3
2018
... 森林生态系统是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护祁连山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34 -35 ] .1949—1976年,由于“牧业下山,农业上山”“以粮为纲”的片面号召,人类实践以“毁林开荒、毁草种粮”为主,森林面积锐减,水源涵养功能下降(图4 ).其后,祁连山森林资源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先后被确立为国家重点水源涵养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践从盲目砍伐转向以封山育林为主的正向保护.但祁连山前山区的开垦仍然导致林地面积持续减少.21世纪以来,祁连山区先后实施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上游祁连山生态恢复等生态工程[36 ] ,森林面积增加[35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37 ] . ...
... (2)区域空间的整体系统修复存在障碍.祁连山甘肃片区东西跨度大、行政区域多,修复工程不能是区域空间的简单拼接,否则会破坏整体景观,不利于协同共生阶段生态产业空间配置.目前,地方政府对横向环境协作的重视程度不够[47 ] ,行政区划之间的矛盾模糊了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的权责边界[36 ] ,导致跨域生态环境治理不能有效协作.因此,需要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实现区域空间的完整性设计与地理单元内生态保护修复措施的有机联系,合理布局生态保护修复措施、明确修复预期目标. ...
... (3)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修复难题.历史上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多依赖于国家与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参与不足,资源利用行为主体(如开发建设项目企业和农牧民等)积极性不高,存在“政府失灵”和“自愿失效”问题[36 ] ,传统单一的主导主体治理模式难以实现生命共同体的长效治理.因此,构建祁连山生命共同体的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修复体系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48 ] . ...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以祁连山为例
3
2018
... 森林生态系统是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护祁连山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34 -35 ] .1949—1976年,由于“牧业下山,农业上山”“以粮为纲”的片面号召,人类实践以“毁林开荒、毁草种粮”为主,森林面积锐减,水源涵养功能下降(图4 ).其后,祁连山森林资源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先后被确立为国家重点水源涵养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践从盲目砍伐转向以封山育林为主的正向保护.但祁连山前山区的开垦仍然导致林地面积持续减少.21世纪以来,祁连山区先后实施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上游祁连山生态恢复等生态工程[36 ] ,森林面积增加[35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37 ] . ...
... (2)区域空间的整体系统修复存在障碍.祁连山甘肃片区东西跨度大、行政区域多,修复工程不能是区域空间的简单拼接,否则会破坏整体景观,不利于协同共生阶段生态产业空间配置.目前,地方政府对横向环境协作的重视程度不够[47 ] ,行政区划之间的矛盾模糊了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的权责边界[36 ] ,导致跨域生态环境治理不能有效协作.因此,需要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实现区域空间的完整性设计与地理单元内生态保护修复措施的有机联系,合理布局生态保护修复措施、明确修复预期目标. ...
... (3)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修复难题.历史上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多依赖于国家与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参与不足,资源利用行为主体(如开发建设项目企业和农牧民等)积极性不高,存在“政府失灵”和“自愿失效”问题[36 ] ,传统单一的主导主体治理模式难以实现生命共同体的长效治理.因此,构建祁连山生命共同体的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修复体系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48 ] . ...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forest, wetland, grassland and cropland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cosystem services: a case study in Dongting Lake watershed
1
2019
... 森林生态系统是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护祁连山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34 -35 ] .1949—1976年,由于“牧业下山,农业上山”“以粮为纲”的片面号召,人类实践以“毁林开荒、毁草种粮”为主,森林面积锐减,水源涵养功能下降(图4 ).其后,祁连山森林资源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先后被确立为国家重点水源涵养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践从盲目砍伐转向以封山育林为主的正向保护.但祁连山前山区的开垦仍然导致林地面积持续减少.21世纪以来,祁连山区先后实施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上游祁连山生态恢复等生态工程[36 ] ,森林面积增加[35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37 ] . ...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以洞庭湖流域为例
1
2019
... 森林生态系统是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护祁连山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34 -35 ] .1949—1976年,由于“牧业下山,农业上山”“以粮为纲”的片面号召,人类实践以“毁林开荒、毁草种粮”为主,森林面积锐减,水源涵养功能下降(图4 ).其后,祁连山森林资源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先后被确立为国家重点水源涵养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践从盲目砍伐转向以封山育林为主的正向保护.但祁连山前山区的开垦仍然导致林地面积持续减少.21世纪以来,祁连山区先后实施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上游祁连山生态恢复等生态工程[36 ] ,森林面积增加[35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37 ] . ...
Changes of forest resources in north slope of Qilian Mountains
2
2014
... 森林生态系统是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护祁连山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
[34 -35 ] .1949—1976年,由于“牧业下山,农业上山”“以粮为纲”的片面号召,人类实践以“毁林开荒、毁草种粮”为主,森林面积锐减,水源涵养功能下降(
图4 ).其后,祁连山森林资源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先后被确立为国家重点水源涵养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践从盲目砍伐转向以封山育林为主的正向保护.但祁连山前山区的开垦仍然导致林地面积持续减少.21世纪以来,祁连山区先后实施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上游祁连山生态恢复等生态工程
[36 ] ,森林面积增加
[35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
[37 ] .
图4 祁连山甘肃片区北坡森林资源利用与生态治理过程(数据来自参考文献[38 ]) Forest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management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Qilian Mountains of Gansu Province (data from reference [38 ])Fig. 4 ![]()
4.3 矿业开发与治理祁连山矿业实践可以追溯至1947年,20世纪50~60年代采矿规模相对较小,环境地质问题较少;70~80年代,甘肃省矿业步入高峰发展时段[39 ] (图5 );90年代,矿山开采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无序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该阶段区域资源优势被视为战略性的经济优势,矿业实践活动显著造成自然环境的负向反馈,人与自然的和谐度较低. ...
... [
38 ])
Fig. 4 ![]()
4.3 矿业开发与治理祁连山矿业实践可以追溯至1947年,20世纪50~60年代采矿规模相对较小,环境地质问题较少;70~80年代,甘肃省矿业步入高峰发展时段[39 ] (图5 );90年代,矿山开采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无序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该阶段区域资源优势被视为战略性的经济优势,矿业实践活动显著造成自然环境的负向反馈,人与自然的和谐度较低. ...
祁连山北坡森林资源变迁
2
2014
... 森林生态系统是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护祁连山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
[34 -35 ] .1949—1976年,由于“牧业下山,农业上山”“以粮为纲”的片面号召,人类实践以“毁林开荒、毁草种粮”为主,森林面积锐减,水源涵养功能下降(
图4 ).其后,祁连山森林资源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先后被确立为国家重点水源涵养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践从盲目砍伐转向以封山育林为主的正向保护.但祁连山前山区的开垦仍然导致林地面积持续减少.21世纪以来,祁连山区先后实施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上游祁连山生态恢复等生态工程
[36 ] ,森林面积增加
[35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
[37 ] .
图4 祁连山甘肃片区北坡森林资源利用与生态治理过程(数据来自参考文献[38 ]) Forest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management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Qilian Mountains of Gansu Province (data from reference [38 ])Fig. 4 ![]()
4.3 矿业开发与治理祁连山矿业实践可以追溯至1947年,20世纪50~60年代采矿规模相对较小,环境地质问题较少;70~80年代,甘肃省矿业步入高峰发展时段[39 ] (图5 );90年代,矿山开采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无序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该阶段区域资源优势被视为战略性的经济优势,矿业实践活动显著造成自然环境的负向反馈,人与自然的和谐度较低. ...
... [
38 ])
Fig. 4 ![]()
4.3 矿业开发与治理祁连山矿业实践可以追溯至1947年,20世纪50~60年代采矿规模相对较小,环境地质问题较少;70~80年代,甘肃省矿业步入高峰发展时段[39 ] (图5 );90年代,矿山开采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无序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该阶段区域资源优势被视为战略性的经济优势,矿业实践活动显著造成自然环境的负向反馈,人与自然的和谐度较低. ...
Discuss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big mine and big open” and “quick flow with water” in mining industry
1
1984
... 祁连山矿业实践可以追溯至1947年,20世纪50~60年代采矿规模相对较小,环境地质问题较少;70~80年代,甘肃省矿业步入高峰发展时段[39 ] (图5 );90年代,矿山开采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无序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该阶段区域资源优势被视为战略性的经济优势,矿业实践活动显著造成自然环境的负向反馈,人与自然的和谐度较低. ...
采矿业实行“大矿大开”“有水快流’的探讨
1
1984
... 祁连山矿业实践可以追溯至1947年,20世纪50~60年代采矿规模相对较小,环境地质问题较少;70~80年代,甘肃省矿业步入高峰发展时段[39 ] (图5 );90年代,矿山开采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无序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该阶段区域资源优势被视为战略性的经济优势,矿业实践活动显著造成自然环境的负向反馈,人与自然的和谐度较低. ...
Application of MAPGIS in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zoning in Gansu Province
1
2008
... 21世纪以来,甘肃省开始重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此类问题相对有所缓和[40 ] .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不到位等因素造成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依然严重.2017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行动后祁连山矿山实践转变至趋向协同阶段,人类活动相继退出,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增强. ...
MAPGIS在甘肃省矿山地质环境分区中的应用
1
2008
... 21世纪以来,甘肃省开始重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此类问题相对有所缓和[40 ] .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不到位等因素造成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依然严重.2017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行动后祁连山矿山实践转变至趋向协同阶段,人类活动相继退出,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增强. ...
Review of local hydropower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in Gansu Province
1
1999
... 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农村小水电供电建设[41 ] ,随后该工程快速发展(图5 ),但由于缺乏流域水资源整体规划,导致建设期和运行期出现诸多生态问题[42 ] .2000年后,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得到重视,但未批先建、水保设施未实施或验收等水电开发问题依然存在.2017年整改行动以来,通过科学分类处置,关停项目并实施生态恢复治理工程,规范运行项目,全面实施生态流量监测与预警管理等措施,初步实现科学开发利用,水电开发实践步入趋同阶段. ...
甘肃省地方水电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
1
1999
... 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农村小水电供电建设[41 ] ,随后该工程快速发展(图5 ),但由于缺乏流域水资源整体规划,导致建设期和运行期出现诸多生态问题[42 ] .2000年后,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得到重视,但未批先建、水保设施未实施或验收等水电开发问题依然存在.2017年整改行动以来,通过科学分类处置,关停项目并实施生态恢复治理工程,规范运行项目,全面实施生态流量监测与预警管理等措施,初步实现科学开发利用,水电开发实践步入趋同阶段. ...
Integrated analysis of hydroelectric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building periods in upper Minjiang River
1
2008
... 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农村小水电供电建设[41 ] ,随后该工程快速发展(图5 ),但由于缺乏流域水资源整体规划,导致建设期和运行期出现诸多生态问题[42 ] .2000年后,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得到重视,但未批先建、水保设施未实施或验收等水电开发问题依然存在.2017年整改行动以来,通过科学分类处置,关停项目并实施生态恢复治理工程,规范运行项目,全面实施生态流量监测与预警管理等措施,初步实现科学开发利用,水电开发实践步入趋同阶段. ...
岷江上游水电开发不同阶段所引发问题的综合分析
1
2008
... 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农村小水电供电建设[41 ] ,随后该工程快速发展(图5 ),但由于缺乏流域水资源整体规划,导致建设期和运行期出现诸多生态问题[42 ] .2000年后,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得到重视,但未批先建、水保设施未实施或验收等水电开发问题依然存在.2017年整改行动以来,通过科学分类处置,关停项目并实施生态恢复治理工程,规范运行项目,全面实施生态流量监测与预警管理等措施,初步实现科学开发利用,水电开发实践步入趋同阶段. ...
The co-evolution of the view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the view of development
1
2007
... 通过梳理祁连山甘肃片区历史发展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政策实施与制度设定,结合相关研究成果[1 ,9 ,43 -44 ] ,祁连山甘肃片区人与自然的作用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图2 ). ...
人与自然的关系观与发展观的协同演进
1
2007
... 通过梳理祁连山甘肃片区历史发展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政策实施与制度设定,结合相关研究成果[1 ,9 ,43 -44 ] ,祁连山甘肃片区人与自然的作用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图2 ). ...
Enchantment, disenchantment and re-enchantment: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its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1
2020
... 通过梳理祁连山甘肃片区历史发展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政策实施与制度设定,结合相关研究成果[1 ,9 ,43 -44 ] ,祁连山甘肃片区人与自然的作用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图2 ). ...
附魅、祛魅与返魅:人与自然关系之逻辑演进及其生态启示
1
2020
... 通过梳理祁连山甘肃片区历史发展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政策实施与制度设定,结合相关研究成果[1 ,9 ,43 -44 ] ,祁连山甘肃片区人与自然的作用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图2 ). ...
Tightening ecological management facilitates green development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1
2019
... 梳理甘肃祁连山历史实践发展可以发现,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等项目工程的实施使祁连山逐渐趋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耦合关联与生命共同体发展的协同发展[5 ] .但科学分类实施中开发建设项目(采矿、水电站、旅游等)的退出、天然草地恢复与禁牧管理制度等引发了生计风险与民生问题[45 -46 ] .《甘肃发展年鉴》[49 -53 ] 数据显示,2017年祁连山沿山11个县区(除永登县外)生态环境治理前后地方GDP下滑,甘州区农业产值下滑35.39%,阿克塞县GDP下滑44.48%,天祝县接待旅游人数减少50.05万人次.2020年,阿克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天祝县GDP相较于2016年分别下滑了33.31%、10.15%和2.24%,依赖于矿产、水电资源开发及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县区生态治理后经济增长均受到遏制.2017年甘州区农业总产值下滑19.93%,2019年较2016年增加18.69%,快速扭转了下滑趋势. ...
祁连山绿色发展:从生态治理到生态恢复
1
2019
... 梳理甘肃祁连山历史实践发展可以发现,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等项目工程的实施使祁连山逐渐趋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耦合关联与生命共同体发展的协同发展[5 ] .但科学分类实施中开发建设项目(采矿、水电站、旅游等)的退出、天然草地恢复与禁牧管理制度等引发了生计风险与民生问题[45 -46 ] .《甘肃发展年鉴》[49 -53 ] 数据显示,2017年祁连山沿山11个县区(除永登县外)生态环境治理前后地方GDP下滑,甘州区农业产值下滑35.39%,阿克塞县GDP下滑44.48%,天祝县接待旅游人数减少50.05万人次.2020年,阿克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天祝县GDP相较于2016年分别下滑了33.31%、10.15%和2.24%,依赖于矿产、水电资源开发及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县区生态治理后经济增长均受到遏制.2017年甘州区农业总产值下滑19.93%,2019年较2016年增加18.69%,快速扭转了下滑趋势. ...
Status and suggestions 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Qilian Mountains
1
2017
... 梳理甘肃祁连山历史实践发展可以发现,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等项目工程的实施使祁连山逐渐趋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耦合关联与生命共同体发展的协同发展[5 ] .但科学分类实施中开发建设项目(采矿、水电站、旅游等)的退出、天然草地恢复与禁牧管理制度等引发了生计风险与民生问题[45 -46 ] .《甘肃发展年鉴》[49 -53 ] 数据显示,2017年祁连山沿山11个县区(除永登县外)生态环境治理前后地方GDP下滑,甘州区农业产值下滑35.39%,阿克塞县GDP下滑44.48%,天祝县接待旅游人数减少50.05万人次.2020年,阿克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天祝县GDP相较于2016年分别下滑了33.31%、10.15%和2.24%,依赖于矿产、水电资源开发及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县区生态治理后经济增长均受到遏制.2017年甘州区农业总产值下滑19.93%,2019年较2016年增加18.69%,快速扭转了下滑趋势. ...
祁连山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1
2017
... 梳理甘肃祁连山历史实践发展可以发现,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等项目工程的实施使祁连山逐渐趋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耦合关联与生命共同体发展的协同发展[5 ] .但科学分类实施中开发建设项目(采矿、水电站、旅游等)的退出、天然草地恢复与禁牧管理制度等引发了生计风险与民生问题[45 -46 ] .《甘肃发展年鉴》[49 -53 ] 数据显示,2017年祁连山沿山11个县区(除永登县外)生态环境治理前后地方GDP下滑,甘州区农业产值下滑35.39%,阿克塞县GDP下滑44.48%,天祝县接待旅游人数减少50.05万人次.2020年,阿克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天祝县GDP相较于2016年分别下滑了33.31%、10.15%和2.24%,依赖于矿产、水电资源开发及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县区生态治理后经济增长均受到遏制.2017年甘州区农业总产值下滑19.93%,2019年较2016年增加18.69%,快速扭转了下滑趋势. ...
The study on the collective action of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 cross-boundar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the case study of Qilian Mountain
1
2019
... (2)区域空间的整体系统修复存在障碍.祁连山甘肃片区东西跨度大、行政区域多,修复工程不能是区域空间的简单拼接,否则会破坏整体景观,不利于协同共生阶段生态产业空间配置.目前,地方政府对横向环境协作的重视程度不够[47 ] ,行政区划之间的矛盾模糊了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的权责边界[36 ] ,导致跨域生态环境治理不能有效协作.因此,需要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实现区域空间的完整性设计与地理单元内生态保护修复措施的有机联系,合理布局生态保护修复措施、明确修复预期目标. ...
跨域生态环境协作治理中的集体行动:以祁连山区域生态治理为例
1
2019
... (2)区域空间的整体系统修复存在障碍.祁连山甘肃片区东西跨度大、行政区域多,修复工程不能是区域空间的简单拼接,否则会破坏整体景观,不利于协同共生阶段生态产业空间配置.目前,地方政府对横向环境协作的重视程度不够[47 ] ,行政区划之间的矛盾模糊了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的权责边界[36 ] ,导致跨域生态环境治理不能有效协作.因此,需要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实现区域空间的完整性设计与地理单元内生态保护修复措施的有机联系,合理布局生态保护修复措施、明确修复预期目标. ...
Pluralistic co-governanc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Qilian Mountain national park
1
2021
... (3)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修复难题.历史上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多依赖于国家与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参与不足,资源利用行为主体(如开发建设项目企业和农牧民等)积极性不高,存在“政府失灵”和“自愿失效”问题[36 ] ,传统单一的主导主体治理模式难以实现生命共同体的长效治理.因此,构建祁连山生命共同体的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修复体系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48 ] . ...
祁连山国家公园多元共治体系建构探析
1
2021
... (3)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修复难题.历史上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多依赖于国家与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参与不足,资源利用行为主体(如开发建设项目企业和农牧民等)积极性不高,存在“政府失灵”和“自愿失效”问题[36 ] ,传统单一的主导主体治理模式难以实现生命共同体的长效治理.因此,构建祁连山生命共同体的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修复体系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48 ] . ...
1
2017
... 梳理甘肃祁连山历史实践发展可以发现,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等项目工程的实施使祁连山逐渐趋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耦合关联与生命共同体发展的协同发展[5 ] .但科学分类实施中开发建设项目(采矿、水电站、旅游等)的退出、天然草地恢复与禁牧管理制度等引发了生计风险与民生问题[45 -46 ] .《甘肃发展年鉴》[49 -53 ] 数据显示,2017年祁连山沿山11个县区(除永登县外)生态环境治理前后地方GDP下滑,甘州区农业产值下滑35.39%,阿克塞县GDP下滑44.48%,天祝县接待旅游人数减少50.05万人次.2020年,阿克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天祝县GDP相较于2016年分别下滑了33.31%、10.15%和2.24%,依赖于矿产、水电资源开发及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县区生态治理后经济增长均受到遏制.2017年甘州区农业总产值下滑19.93%,2019年较2016年增加18.69%,快速扭转了下滑趋势. ...
1
2017
... 梳理甘肃祁连山历史实践发展可以发现,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等项目工程的实施使祁连山逐渐趋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耦合关联与生命共同体发展的协同发展[5 ] .但科学分类实施中开发建设项目(采矿、水电站、旅游等)的退出、天然草地恢复与禁牧管理制度等引发了生计风险与民生问题[45 -46 ] .《甘肃发展年鉴》[49 -53 ] 数据显示,2017年祁连山沿山11个县区(除永登县外)生态环境治理前后地方GDP下滑,甘州区农业产值下滑35.39%,阿克塞县GDP下滑44.48%,天祝县接待旅游人数减少50.05万人次.2020年,阿克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天祝县GDP相较于2016年分别下滑了33.31%、10.15%和2.24%,依赖于矿产、水电资源开发及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县区生态治理后经济增长均受到遏制.2017年甘州区农业总产值下滑19.93%,2019年较2016年增加18.69%,快速扭转了下滑趋势. ...
Ecological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project of mountains, waters, forests, farmlands, lakes, and grasslands in the Qilian Mountain area of Qinghai
1
2024
... 梳理甘肃祁连山历史实践发展可以发现,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等项目工程的实施使祁连山逐渐趋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耦合关联与生命共同体发展的协同发展[5 ] .但科学分类实施中开发建设项目(采矿、水电站、旅游等)的退出、天然草地恢复与禁牧管理制度等引发了生计风险与民生问题[45 -46 ] .《甘肃发展年鉴》[49 -53 ] 数据显示,2017年祁连山沿山11个县区(除永登县外)生态环境治理前后地方GDP下滑,甘州区农业产值下滑35.39%,阿克塞县GDP下滑44.48%,天祝县接待旅游人数减少50.05万人次.2020年,阿克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天祝县GDP相较于2016年分别下滑了33.31%、10.15%和2.24%,依赖于矿产、水电资源开发及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县区生态治理后经济增长均受到遏制.2017年甘州区农业总产值下滑19.93%,2019年较2016年增加18.69%,快速扭转了下滑趋势. ...
青海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成效评估
1
2024
... 梳理甘肃祁连山历史实践发展可以发现,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等项目工程的实施使祁连山逐渐趋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耦合关联与生命共同体发展的协同发展[5 ] .但科学分类实施中开发建设项目(采矿、水电站、旅游等)的退出、天然草地恢复与禁牧管理制度等引发了生计风险与民生问题[45 -46 ] .《甘肃发展年鉴》[49 -53 ] 数据显示,2017年祁连山沿山11个县区(除永登县外)生态环境治理前后地方GDP下滑,甘州区农业产值下滑35.39%,阿克塞县GDP下滑44.48%,天祝县接待旅游人数减少50.05万人次.2020年,阿克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天祝县GDP相较于2016年分别下滑了33.31%、10.15%和2.24%,依赖于矿产、水电资源开发及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县区生态治理后经济增长均受到遏制.2017年甘州区农业总产值下滑19.93%,2019年较2016年增加18.69%,快速扭转了下滑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