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形成

展开
  •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武汉 430079
李德仁, 男, 1939 年 12月出生, 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从事航测遥感和地球信息系统的研究。

收稿日期: 1998-03-09

  网络出版日期: 1998-08-01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集成理论与关键技术"(编号: 49631050) 资助。

THE FORMATION OF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Expand
  • Wuhan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Wuhan 430079

Received date: 1998-03-09

  Online published: 1998-08-01

摘要

从分析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全球变化监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出发,回顾了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产生的背景,提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定义及内涵,概括了学科当前的发展状况,提出了现阶段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最后,展望了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

本文引用格式

李德仁,李清全 . 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形成[J].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 13(4) : 319 -326 .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1998.04.0319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fter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GSIS) and global change monitoring &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background of GSIS generation and a definition of GSIS are presented. Then, its content and development is summarized. The main research tasks in GSIS are introduced. Finally, the future of GSIS is prospected.

参考文献

[1] 王之卓.从一个测绘工作者看GIS学科的兴起.见: 林辉主编.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前景.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1. 8-11.
[2] 陈述彭, 曾杉.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球信息科学.地理研究, 1996, 15(2): 1-10.
[3] 李德仁.当前国际GIS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RS、GIS、GPS的集成与应用. 北京: 测绘出版社, 1995. 24-43.
[4] 李德仁. 关于地理信息理论的若干思考.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7,22(2):93-95.
[5] 李德仁. 论地理信息学的形成和发展.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5,20(增刊):18-22.
[6] 周成虎, 鲁学军. 对地球信息科学的思考. 香山科学会议交流材料, 1997. 3-11.
[7] 杨崇俊, 赵霈生. 从地球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看地球信息科学产生的必然性. 香山科学会议交流材料, 1997, 12-15.
[8] Goodchild F. Future Directions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Proceeding of Geo-Informatics '95 Hong Kong, 1995.
[9] Goodchild 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IJGIS, 1992,6(1):31-45.
[10] NCGIA. Advanc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A Proposal to NSF, November,1995.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