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缓解黄河断流的对策与建议

  • 刘瑞 ,
  • 赵东军 ,
  • 王丽娟 ,
  • 郑喜糰 ,
  • 秦善 ,
  • 王长秋 ,
  • 鲁安怀
展开

网络出版日期: 1999-02-01

摘要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咨询活动,在1997 年11 月向国务院提交的《中国水问题的出路》咨询建议中,明确指出“水问题将成为21 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重大问题”。
鉴于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黄河断流时间年趋延长,断流河段不断延伸,断流频次不断增加,1998 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将黄河断流问题作为重点咨询内容,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与40 余位有关专家共商缓解黄河断流对策。7 月上旬,两院院士、专家对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陕西、宁夏四省区20 余个市、地、县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分别与四省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黄河水利委员会百余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当地干部等进行了6 次座谈,在广泛听取各级政府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缓解黄河断流的对策与建议》。
《建议》详细说明了黄河下游断流的严峻态势,强调黄河下游的频繁断流不仅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生产,更为严重的是黄河下游长期处于小流量或断流状态,使淤积在下游河道内泥沙的主要位置由滩地转向主河槽;而淤积则使黄河中下游尤其是下游防汛日益困难,洪灾威胁在逐年加剧。一旦遭遇特大洪水,将会再次出现黄河决口改道的灾难。
《建议》指出“黄河断流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而以人为因素为主”。一方面,黄河水资源“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引用水量超过黄河负载能力,这是造成断流的直接原因,而缺乏统一管理,水资源浪费严重是断流的根本原因。
院士、专家一致认为,必须高度重视和警惕黄河断流的隐患,及早采取措施,对黄河险情加紧研究和提防,结束人为因素对黄河造成的危害。建议在“国家统管、依法治理”、“重点实行引黄渠灌区节水”和“加快西线调水前期工作与增加黄河干流水量调蓄能力”几方面采取措施。通过“建立统一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统一管理;制定《黄河法》确立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在重点实行引黄灌区节水的同时调整水价,加强经济调控;加快西线调水,增加黄河干流水量调蓄能力并将西线增补黄河水的可能性研究列入“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本文引用格式

刘瑞 , 赵东军 , 王丽娟 , 郑喜糰 , 秦善 , 王长秋 , 鲁安怀 . 关于缓解黄河断流的对策与建议[J].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 14(1) : 1 -3 .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1999.01.0001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