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11): 1189-1201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2019.11.1189

基金项目管理与成果介绍

2019年度环境地球科学学科项目评审与成果分析

刘羽,, 王军, 李慧, 徐奴文, 张士秀, 周志祥, 王书兵, 蒲生彦, 吴国灿, 董紫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地球科学部,北京 100085

收稿日期: 2019-09-24   修回日期: 2019-10-15   网络出版日期: 2019-12-30

Received: 2019-09-24   Revised: 2019-10-15   Online: 2019-12-30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刘羽(1966-),女,湖南涟源人,研究员,主要从事自然科学基金环境地球科学领域项目管理工作.E-mail:liuyu@nsfc.gov.cn

摘要

着重分析了2019年度环境地球科学学科各类项目申请受理、评议和资助情况,并指出了申请和评议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总结了2018年底该学科项目结题完成情况以及主要学科方向取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环境地球科学 ; 项目评审 ; 资助成果

PDF (3057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刘羽, 王军, 李慧, 徐奴文, 张士秀, 周志祥, 王书兵, 蒲生彦, 吴国灿, 董紫君. 2019年度环境地球科学学科项目评审与成果分析. 地球科学进展[J], 2019, 34(11): 1189-1201 DOI:10.11867/j.issn.1001-8166.2019.11.1189

1 2019年度项目申请和受理情况

1.1 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019年度,环境地球科学学科共受理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青年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地区基金)申请3 936项。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申请比例约为4.5∶4.5∶1(图1)。其中,面上项目1 753项,青年基金1 781项,地区基金402项。

图1

图1   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申请数


1.1.1 申请项目依托单位分布

2019年度申请本学科的依托单位共有736家,其中申报量达到20项及以上的依托单位有38家。按申报类型分类,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申请的依托单位数分别为442,581和106家。

申请项目数位列前10位的依托单位的申请项目总数为430项,占本领域总申请项目数的10.8%(表1),其余726家依托单位共申请3 506项,占比为89.2%。位列前10位的依托单位中,高校和科研院所分别为6所和4所。按地区分布归类,东部、中部和西部各占6所、2所和2所。

表1   项目依托单位申请项目数量前10

序号依托单位面上项目/项青年基金/项地区基金/项合计/项占比/%
合计262168043010.8
1成都理工大学33270601.5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37180551.4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1170481.2
4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4210451.1
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5190441.1
6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5130381.0
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070370.9
8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18190370.9
9华中农业大学2680340.9
10长安大学13190320.8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1.1.2 项目申请人年龄分布

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申请人年龄分布在26~68岁(表2)。其中,26~40岁占总申请人数的72.3%,充分显示了在环境地球科学学科研究队伍中,中青年学者是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从事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图2图3)。青年基金的申请人平均年龄为33岁,其中31~35岁的占61.7%,这些是本学科领域未来蓬勃发展的后备人才。就面上项目和地区基金而言,36~40岁年龄段申请数量居总申请量年龄分布的首位,占比分别为33.0%和32.3%。

表2   项目申请人年龄分布列表

年龄段/岁面上项目/项青年基金/项地区基金/项合计/项占比/%
合计1 7531 7814023 936100.0
26~307426844111.2
31~352841 099571 44036.6
36~4057825613096424.5
41~45432-10453613.6
46~50214-452596.6
51~55155-411965.0
56~6060-14741.9
61~6522-2240.6
66~701-120.1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图2

图2   学科项目申请人年龄所占比例


图3

图3   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申请人年龄分布


1.1.3 申请项目学科分布

在环境地球科学11个二级学科中,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申请项目数量最多的3个二级学科分别为土壤学(D0701)1 409项、污染物行为过程及其环境效应(D0708)618项和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D0705)397项,三者总和占总申请量的62%(图4)。

图4

图4   申请项目学科分布


1.1.4 申请项目初审和同行评议概况

根据《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因项目申请人或参加人申请手续不完备而不予受理的项目共46项,占申报总数的1.2%,其中面上项目20项,青年基金14项,地区基金12项。不予受理的主要原因为:申请人或参与人职称前后不一致;合作研究单位漏盖公章,或其名称和公章不一致;在职研究生未提供导师同意函;申请书缺页或缺项,以及简历撰写不规范、信息不全;申请书缺少必要证明文件或文件不合格等。

为应对当前环境地球科学学科交叉越来越突出的新形势,对通过初审的3 890项申请项目均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SIS)送同行专家进行评议,依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和3类项目管理办法,借助智能指派功能从同行专家库中选择5名专家进行通讯评议,根据《2019年度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工作意见》,同一依托单位的通讯评审专家不得超过一人,5位函评专家来自5个不同单位。同行评议意见返回率为100%。

1.2 重点项目

2019年拟在“地球观测与信息提取的新理论、技术和方法”等12个领域资助重点项目92项,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3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5年。2019年度地球科学部共接受重点项目申请555项。其中,环境地球科学学科(申请代码为D07)共受理138项,分布在以下9个领域:“地球观测与信息提取的新理论、技术和方法”、“地球环境演化与生命过程”、“矿产资源和化石能源形成机理”、“地表环境变化过程及其效应”、“土、水资源演变与可持续利用”、“地球关键带过程与功能”、“天气、气候与大气环境过程、变化及其机制”、“全球环境变化与地球圈层相互作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和灾害的影响”。

申报“人类活动对环境和灾害的影响”领域重点项目共91项(占地学部555项的16.4%),来自56个依托单位(表3)。申报本领域重点项目3项及以上的依托单位共8个(占14.2%),申报28项(占30.8%),答辩8项(占28.6%)(表4),另有14项答辩来自其他单位,总资助数15项。在地球科学部三处的11个二级分支学科方向中有8个分支学科的项目与会答辩(表5)。

表3   “人类活动对环境和灾害的影响”领域重点项目概况

单位隶属依托单位数量/个依托单位数量占比/%申请数量/项申请数量占比/%
合计56100.091100.0
高等院校4173.27178.0
科研院所1526.82022.0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表4   “人类活动对环境和灾害的影响”领域重点项目依托单位情况

序号依托单位申请数量/项答辩数量/项
合计288
1中国矿业大学62
2北京大学41
3合肥工业大学31
4华东师范大学30
5山东大学30
6同济大学31
7浙江大学32
8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31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表5   “人类活动对环境和灾害的影响”领域重点项目学科分布情况

学科代码一、二级学科方向申请数量/项答辩数量/项答辩占申请比例/%
合计912224.2
D0101自然地理学3
D0102人文地理学9111.1
D0105区域可持续发展2
D0203矿物学11100.0
D0213水文地质1
D0214工程地质6233.3
D0413工程测量学1
D0513大气化学与大气环境3
D0701土壤学4
D0702环境水科学2150.0
D0703环境大气科学6233.3
D0705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30826.7
D0706环境地质学2
D0707环境地球化学7457.1
D0708污染物行为过程及其环境效应9222.2
D07011区域环境质量与安全5120.0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1.3 人才类科学基金项目

1.3.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019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杰青项目)共受理申请项目75项,根据项目申报依托单位分析:来自高校的41项,占54.7%;来自中国科学院各校所的29项,占38.7%;来自其他院所的共5项,占6.6%(图5)。

图5

图5   2019年度杰青项目申报依托单位分布情况


申请人年龄总体呈梯次分布(图6):第一梯队为43~45岁的申报人,是申报主力军,共37位,尤其以44岁申请者人数最多,这与邻近杰青项目申报截止年龄具有一定相关性;第二梯队为39~42岁,共35位,整体数量有所下降,但呈现波形分布,波峰在41岁;第三梯队为38岁以下,仅3人,人数较少。在第二梯队与第三梯队中不乏有已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优青项目)、青年千人、青年拔尖人才、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人才类项目的青年学者,这种阶梯式分布体现了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也表明国家越来越注重对青年人才的培养。

图6

图6   2019年度杰青项目申请人年龄分布情况


从申报项目的二级学科分布来看(图7),申请项目数量最多的3个二级学科分别为土壤学(D0701)31项,占41.0%;环境地球化学(D0707)9项,占12.0%;污染物行为过程及其环境效应(D0708)8项,占11.0%。申报数量最少的二级学科为环境地质学(D0706)1项,其次为第四纪环境(D0709),环境变化与预测(D0710)和区域环境质量与安全(D0711),均为2项。这充分体现了目前环境地球科学的研究热点,但同时也暴露了本领域优秀人才存在一定的学科发展不均衡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扶持力度和学科导向。

图7

图7   2019年度杰青项目申报学科分布情况


2019年度地球科学部资助杰青项目32项,资助直接经费7 350万元,其中环境地球科学学科5项通过答辩,占学部总数的15.6%。5位通过答辩的青年学者年龄最小者为39岁,最大者45岁,平均年龄为43岁。这也充分体现出目前人才类项目竞争的激烈性。

1.3.2 优青项目

2019年度是设立优青项目的第九年,地球科学部拟资助38项,其中环境地球科学学科拟资助9项,资助直接经费1 170万元。

2019年度申报环境地球科学(D07)的优青项目共计123项,占学部总申请量(592项)的20.8%。其中,来自高等院校的申请数量为75项,占总申请量的61.0%。从依托单位分布看,申请项目来自69个依托单位,以高等院校为主,占单位总数量的65.2%(表6)。申报本学科优青项目3项及以上依托单位共13家(占18.8%),共申报52项(占43.3%),参加答辩11项(占52.4%)。另有10项来自其他单位(表7)。

表6   优青项目依托单位分布情况

单位隶属依托单位数量/个依托单位数量占比/%申请数量/项申请数量占比/%
合计69100.0123100.0
高等院校4565.27561.0
科研院所2434.84839.0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表7   优青项目依托单位申报数量排名

序号依托单位申请数量/项答辩数量/项
1南京大学72
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6
3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52
4北京大学41
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2
6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41
7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41
8复旦大学3
9暨南大学3
10同济大学31
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31
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3
13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3
合计5211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申请人年龄主要集中在35~38岁。其中男性97人,占78.9%;女性26人,占21.1%(表8)。参与答辩的21人中,男性20人,约占95.2%;女性1人,约占4.8%(图8表8)。

表8   优青项目最后2年申请人数和答辩人数

性别出生年份申请人数答辩人数答辩占申请数比例/%
1981年(38岁)24625.0
1982年(37岁)26519.2
1979年(40岁)600
1980年(39岁)500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图8

图8   优青项目申请人性别分布情况


参加会评答辩项目的二级学科分布情况为土壤学(D0701)6项,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D0705)4项,环境大气科学(D0703)和污染物行为过程及其环境效应(D0708)各3项,区域环境质量与安全(D0711)2项,环境水科学(D0702)、环境生物学(D0704)和环境地球化学(D0707)各1项。

2 2019年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送审及资助情况

2.1 项目上会原则

根据同行评议情况对项目进行了排序和分类,遴选推荐送审项目原则为:按平均分、综合评价、资助意见排序;面上项目大于等于3.2分,青年基金大于等于3.2分,地区基金大于等于3.0分;有3个不予资助的项目不推荐;根据推荐上会的指标数推荐,基本控制在140%~160%;尽量选择分数拐点进行分割;同等情况下,综合考虑推荐“特优”、“优”和“优先资助”多的项目及“不予资助”少的项目。

根据以上原则,遴选推荐送审面上项目647项,为拟资助面上项目数的152%;青年基金635项,为拟资助青年基金的155%;地区基金91项,为拟资助地区基金的154%。所有项目均无逆序推荐送审情况。

2.2 上会情况分析

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相似度检查系统”检查发现的高相似度基金项目申请,分以下情形从严处理。当年在地球科学部申请的基金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项目之间整体相似率、摘要、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中任一项大于等于40%的申请,列入备查项目;当年在地球科学部申请的项目与往年未获资助项目申请人不同,且整体相似率、摘要、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中任一项相似度大于等于50%,同时两份申请书不是同一申请人的,列入备查项目。经“项目相似度检测系统”检查发现本学科有9项上会项目存在问题,需由评审组重点甄别判定。

此外,项目申请人中2019年在地球科学部申请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杰青项目、优青项目、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并获专业评审组资助建议的,科学处将及时向评审组报告,供评审组参考。

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总体上会率为33.7%。根据送审原则,各学科项目上会率存在一定差别,其中环境大气科学(D0703)申请项目上会率高于40%;第四纪环境(D0709)和区域环境质量与安全(D0711)申请项目上会率低于30%,其他学科项目上会率为30%~40%(表9图9)。

表9   各学科申报和上会项目数

申报学科申报项目数/项上会项目数/项上会率/%
合计3 9361 32633.7
土壤学(D0701)1 40947533.7
环境水科学(D0702)2929733.2
环境大气科学(D0703)1576541.4
环境生物学(D0704)1966131.1
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D0705)39713534.0
环境地质学(D0706)401435.0
环境地球化学(D0707)38614738.1
污染物行为过程及其环境效应(D0708)61820933.8
第四纪环境(D0709)742229.7
环境变化与预测(D0710)1033130.1
区域环境质量与安全(D0711)2647026.5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图9

图9   各学科项目上会率统计


2.3 2019年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资助情况

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资助计划按照学部确定的资助计划分配方案执行(表10)。对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及地区基金,在会议评审时要把握研究项目系列和人才项目系列的不同定位和资助政策,充分尊重同行评议意见,着重从宏观战略和综合分析评判角度遴选项目,评审会上重点讨论同行评议或评审组专家有争议的项目。建议资助经费不允许超过申请经费。对建议资助经费超过200万元(含)的面上项目,评审组需专门提出书面意见,由委务会议逐项审批。

表10   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资助计划

送审及资助计划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地区基金
送审项目数/项1 7531 781402
资助计划资助项数/项42641159
经费额度/万元26 07510 2892 376
平均资助强度/万元61.2125.0340.27
资助率/%24.3123.1014.74

注:面上项目资助计划中含小额预研项目2项,资助率按申 请项目(含不予受理项目)数计算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3 2019年度项目申请及评议过程中暴露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建议

3.1 2019年度项目申请及评议过程中暴露的突出问题

(1)高达46项申请未能通过形式审查,数量偏多,这反映出部分申请人没有认真领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的要求,对于申报书填写中的细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较多的申请书中出现了申请人或参与人简表和个人简历的职称信息前后不一致的情况。部分申请书中参与人简历未严格按照模板的格式要求填写,或者漏填导师等信息。还有少数申请人先后采用不同的身份申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在重点项目申请中,要高度重视未正确填写领域名称而被初筛的情况。在项目指南中,地球科学部专门用黑体字特别提醒申请人,申请书“附注说明”栏,请务必填写以上12个“领域名称”之一。重点项目是跨学科管理,领域协调人需要通过“领域名称”检索出本领域的所有项目。如果“领域名称”填写错误或填写成领域的“重点资助的研究方向”名称,协调人无法检索到该项目。

(3)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在积极推进同行评议智能指派。智能指派能否高效准确,与研究方向和关键词的设立、评审专家库专家填报信息是否准确密切相关。环境地球科学是新组建的学科,一方面,二级申请代码需要进一步细化,相对应的研究方向和关键词需要开展专项研究,届时希望环境领域的科学家积极支持和参与;另一方面,部分专家没有及时更新自然科学基金委ISIS库里的信息,智能指派时,难以匹配。

(4)人才项目申请存在所提供数据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如共同通讯作者标注成唯一通讯作者等。为避免学术不端,2020年环境地球科学学科将对申请杰青项目和优青项目的申请书中的代表论著与论文清单进行抽查,对于拟推荐上会答辩项目进行全面核查。建议函评专家在评审杰青项目和优青项目时,对提供的代表论著给予关注。

(5)在通讯评审中,部分专家未能在收到评审通知后及时做出“接受指派”或“拒绝指派”的决定。还有一些专家未能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及时返回评审意见。

(6)个别通讯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撰写过于简单,或者意见过于笼统。还有少量专家把不同申请书的评审意见填写错误等情况。

3.2 针对突出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2)申请人应认真阅读所填报项目类型的填报说明。申请书的撰写必须严格按照申请提纲完成,申请人和主要参与人的个人简历填写应真实规范,并对申请书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特别是如果曾经使用过其他身份证件,必须在简历中进行说明。

(4)评审专家应认真阅读通知评审的邮件内容,了解相关的评审要求,特别是关于评审的保密原则和回避原则,确保评审的公正性。

(5)专家应自行保存好基金系统的登录名和密码,需要时可通过登录界面重置密码。基金申请书的打开密码在专家登录系统后查阅评议项目的界面上。

(6)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在继续全面推进专家辅助指派系统的使用。请专家及时更新个人信息中的“研究领域”,以便今后工作人员可以严格高效地按照规范和评审人的研究领域指派适宜的申请人。

(7)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在全面推进专家信誉管理档案的建立。对于无正当理由“超期”拒绝评议项目或评审意见过于简单、空泛、草率等情况,会影响专家信誉。

(8)评审人请确保“通信地址”的准确性,以便评审结束后能够及时收到自然科学基金委发放的专家咨询费。

4 2018年底结题项目发表成果情况

4.1 2018年底结题项目成果统计

环境地球科学学科在2019年2月受理了2018年底结题的各类项目结题报告共895份,包括:青年基金422份,主要为2015年度批准项目;面上项目375项,主要为2014年度批准项目;地区基金78项,主要为2014年度批准项目;优青10项,为2015年度批准项目。此外,还完成了2018年度结题的重点项目(10项)专家结题评议验收工作。

根据项目结题报告提供的数据,2018年底结题的各类基金项目共发表SCI/SSCI收录论文4 213篇(包括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平均每个项目4.7篇(表11)。项目执行期间获得杰青项目资助5人、优青项目资助7人;共培养博士研究生373名、硕士研究生1 138名。举办国际学术会议21次,在国际学术会议做特邀报告107人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2018年度结题项目还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49项。

表11   2018年度结题项目论文发表情况(单位:篇)

论文发表情况

项目类别

项目数SCI/SSCI论文EI论文
论文数平均数论文数平均数
合计8954 2134.77570.8
重点项目1031631.610110.1
优青项目1011811.810.1
面上项目3752 3186.24061.1
青年基金4221 2893.12000.5
地区基金781552.0490.6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4.2  2018年底结题项目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

4.2.1 土壤学

(1)土壤圈形成与演化(D070101)。阐明了红土形成过程中铁同位素分馏的规律,发现土壤铁同位素的分馏,主要受氧化还原驱动。轻铁的优先还原迁移,是铁同位素分馏的主要原因(胡雪峰,41471174)。构建了包含1 509个剖面(6 070个土样)的土壤光谱数据库,覆盖全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中的12个土纲、31个亚纲、87个土类、213个亚类(解宪丽,41471175)。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土壤混合矿物风化的盐基离子和硅化学计量关系的实验方法;量化了植物生长对盐基离子和硅循环以及土壤酸化的贡献;进一步明确了亚热带地区土壤自然酸化的机理(杨金玲,41471176)。从高强度人类活动对土壤资源产生重要影响角度出发,提取的人类活动因子与土壤属性之间的关系,构建适宜人类活动密集区的土壤推测模型(杨琳,41471178)。

(2)土壤物理学(D070102)。通过对海涂土壤进行结构改良,丰富了土壤孔隙结构,抑制水分蒸发,提升土壤水分渗透性能,降低盐渍土盐分含量,增强了土壤保水能力(余东立,41471180)。秸秆还田能够促使土壤团聚体粒径由53~250 μm向250~2 000 μm转移。土壤有机碳主要包含在250~2 000 μm和53~250 μ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激发式秸秆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张丛志,41471182)。阐明了高产红壤性水稻土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发现高肥力水稻土在不同尺度上均具有更高的大孔隙度,且以生物性孔隙为主;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改良土壤结构(周虎,41471183)。揭示了再生水灌溉对亚热带典型4种土类(红壤、水稻土、紫色土和潮土)土壤水分及盐分的累积规律,发现再生水中化学成分浓度越高,土壤斥水持续时间越长,斥水性差异性越显著;土壤盐分含量、粉粒含量和pH值是红壤斥水性的关键影响因素(王辉,41471185)。稻田土壤抗破碎能力、涨缩性能、伸展系数、下陷阻力、抗张强度和贯穿阻力均与有机碳投入量呈显著正相关(尧水红,41471187)。

(3)土壤化学(D070103)。提出并证实了氧化铁导带介导的微生物到硝酸盐的电子传递机制; 构建了微生物活体细胞色素c定量测试的漫透射光谱法、铁还原菌与电子穿梭体间电子传递热力学模型、铁还原菌驱动的六价铬还原动力学模型(刘同旭,41522105)。发现添加碳源会造成土壤中的低氧或厌氧微域,启动反硝化作用,且碳氮比越高,生成的气态产物中N2比重越大(巨晓棠,41471190)。从结构、演化及其界面反应特性上阐明了水铁矿的土壤化学行为,发现颗粒细小水铁矿具有强的表面效应,Si是阻碍产物结晶和生长的主要原因,水铁矿主要通过电化学机制催化Mn(II)和O2在表面进行电子传递(冯雄汉,41471194)。阐明了土壤腐殖物质化学结构及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关系,发现不同腐殖物质组分对金属离子吸附贡献率为富里酸>胡敏酸>胡敏素及铁结合胡敏素>黏粒结合胡敏素>不溶性胡敏素(张晋京,41471196)。评估了中国重要丛生竹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对总储量的贡献(约为9.17×105 t C),指出丛生竹竹林年龄和海拔是影响土壤植硅体碳的主要因子(姜培坤,41471197)。DOC的吸附和解吸主要受土壤矿物类型影响(蒙脱石>针铁矿和混合矿物>高岭石);DOC的组分受土壤利用类型的影响,如DOC中的芳香性组分比例在旱田中变化不显著,但在水田中显著减少(苏以荣,41471199)。提出了土壤锂的水溶态、有效态和全态的提取方法与技术,为研究干旱区土壤锂行为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田长彦,41471200)。

(4)土壤生物学(D070104)。发现青藏高原土壤微生物功能基因结构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敏感,运用模型模拟发现微生物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CO2通量的贡献至少达到37%,对CH4通量的贡献高达80%(杨云锋,41471202)。构建了中国数十个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巨蚓科蚯蚓物种阶元及种群阶元的系统发育树,发现中国巨蚓科主要类群的祖先起源于中南半岛,于白垩纪末期至新生代初期进入中国,在新生代得以繁荣发展(邱江平,41471204)。发现种植硝化抑制功能牧草能够减缓土壤N2O/NO排放、提高有机质潜力;提出种植臂型草比假俭草更有利于促进土壤矿化速率而降低土壤硝化能力(丁维新,41471207)。发现绿洲扩张方式灌溉管理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土壤食物网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在混播灌木林中地栖甲虫的多样性显著高于纯灌木林;玉米/春小麦间作套种的害虫生物防治功能显著优于单作(李锋瑞,41471210)。明确了伊枯菌素和丰宁素合成基因参与抑制青枯菌功能;筛选高效根际促生、溶磷菌株10多株,其中X3,J5为高效产生长素的巨大芽孢杆菌;建立了浇灌植株根际的施菌技术,在促进田间玉米产量等方面取得了预期效果(蔡燕飞,41471214)。发现土壤微生物通过活性微生物群落(异化代谢)和微生物死亡残体(同化代谢)调控并贡献了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梁超,41471218)。成功克隆菌根真菌中的砷解毒还原酶基因(RiarsC)和甲基转移酶基因(RiMT-11),在分子水平上明确了菌根真菌具有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并甲基化为低毒的二甲基砷的能力;证明了菌根真菌具备产生并挥发三甲基砷的能力;菌根真菌能提高宿主植物磷转运蛋白基因MtPT4和金属硫蛋白基MsMT2的表达;菌根真菌能降低非菌根植物根系的砷含量,提高其对砷的耐受(张莘,41471219)。

(5)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D070105)。发现壤中流是风化花岗岩侵蚀坡地坡面总氮流失的主要途径,流失比例可达91.26%~99.61%;坡地磷素流失以坡面径流携带流失为主;在大雨强情况下,坡面径流中总碳流失量都随着雨强的增大而增大,而壤中流中总碳流失量在减小(张丽萍,41471221)。提出并确定了低覆盖度下调控坡沟系统侵蚀的植被优化配置格局,草带上边缘距坡顶的距离与下边缘距沟道底部的距离之比为0.571~1.200,为植被调控侵蚀最优布设区域(李鹏,41471226)。发现黄土土质对溅蚀、片蚀和细沟侵蚀产沙特征影响显著;片蚀稳定侵蚀速率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DV)、降雨强度(I)、单位水流功率(P)和有机质含量(SOM)(孙莉英,41471229)。发现大雨强降雨对土壤入渗、产流、产沙起促进作用。土壤侵蚀程度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程度因土壤类型而异,且受降雨强度的影响。对于褐土、红壤和赤红壤,平均入渗速率随着侵蚀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黄褐土和砖红壤,土壤入渗速率的大小受降雨强度的影响(蔡崇法,41471231)。提出植被类型的选择在退耕还林(草)实施过程中是构建土壤水文功能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用土壤高光谱数据证明了S-index是一个有效的反映土壤物理和化学质量的综合土壤质量指数,并进一步新构建了仅以土壤容重与有机碳为输入变量的S-index神经网络估算模型(R2=0.81),有益于S-index指数在区域尺度上的应用(徐宪立,41471233)。

(6)土壤肥力与土壤养分循环(D070106)。明确了稻田系统田面水—自然生物膜—沉积物“三相”界面对反硝化的贡献,沉积物对反硝化的贡献远大于上覆水贡献,自然生物膜对反硝化的贡献居于沉积物与上覆水之间,其通过影响上覆水和沉积物的理化性质间接影响反硝化;与生物炭相比,硝化抑制剂更有利于增加谷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夏永秋,41471238)。发现黑土微团聚体中具有较高的脂肪族、芳香族、含烷氧结构的物质,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稳定性,而大于2 mm团聚体有机质结构趋于脂肪化和简单化,有机质稳定性降低(乔云发,41471240)。筛选出了影响活血丹药材品质的土壤主控因子,确定了高品质活血丹的土壤条件(刘丽,41471243)。低分子量水溶性有机物(LMW-DOM)施入红壤后,柠檬酸钠和谷氨酸钠可将碳酸氢钠提取态有机磷矿化后向易利用的树脂交换态磷转化,而葡萄糖则将其向难利用的氢氧化钠提取态磷转化(柳勇,41471246)。提出深层土壤和表层土壤一样都可以作为重要的土壤碳汇,特别是在高肥力土壤上,深层土壤固碳潜力不容忽视;而在低肥力土壤上,土壤培肥尤其显得重要(李建伟,41471248)。发现化肥与有机物料配施存在降低肥料氮利用率的风险(尤以配施秸秆更甚),由于外源碳的田间促进微生物对氮素的固持,造成土壤供氮与作物需氮同步性的降低,进而导致作物产量降低和氮肥当季利用率的下降(宇万太,41471250)。

(7)土壤污染与修复(D070107)。获得了新型的修复植物,明确了转基因苜蓿植株联合PCBs降解菌(Pseudomonas sp. DN2)对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能,初步阐明了修复过程中的根际微生态响应机制(任何军,41471252)。获悉了有机溶剂和离子态助剂体系下土壤石油烃的传质行为、界面吸附特性及去除过程,揭示了离子态助剂对实现高浓度石油烃相对洁净萃取过程的内在影响机制(隋红,41471258)。研发了以氯化钠为支持电解质、镀钌钛合金电极为阳极原位产生氧化剂(ClO-)去除有机污染物(石油烃)的技术,去除率最高可达67%(仓龙,41471261)。指出脱氯的同时进行苯环裂解是Fe-Zn双金属在球磨过程中对DDT降解的主要原因;建立了Fe-Zn双金属机械化学球磨技术体系(宋静,41471262)。建立Cr(VI)经土壤淋溶、包气带输移、到达含水层全过程的迁移转化模型,确定土壤环境基准值及关键参数赋值范围(白利平,41471266)。构建了“土壤—腐殖质/电子供体/电子受体/Fe(III)-2,4-D”厌氧反应体系,揭示水稻土中2,4-D还原转化的微生物机制(黄德银,41471267)。发现土壤DOM(富里酸、胡敏酸)对生物炭表面官能团修饰和微孔覆盖作用是老化生物炭吸附有机污染物能力衰减的关键因素;发现溶解性黑炭在土壤中吸附可促进土壤界面DOM高O/C组分被优先吸附,而芳香化组分被保留在溶液中,并造成土壤界面DOM分子多样性降低(罗磊,41471269)。

(8)土壤质量与食物安全(D070108)。发现硒代蛋氨酸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及其与硒酸根的相对比例是控制硒处理促进或抑制镉在油菜地上部累积的关键因素;在分蘖期和孕穗期对水稻叶面喷施硒肥(15 g Se/hm2),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稻籽粒对硒的累积,降低水稻籽粒镉含量(李花粉,41471271)。成功筛选获得多株阻控作物吸收重金属的细菌菌株, 如:Serratia liquefaciens CL-1,Bacillus thuringiensis X30,B. megaterium H3,B. amyloliquefaciens P29和Cupriavidus necator Q2-8等,建立功能菌株阻控小白菜、生菜、辣椒、茄子、萝卜等蔬菜以及油菜、小麦、水稻等作物吸收重金属的技术,能够显著降低20%以上作物体内Pb,Cd和As含量,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营养品质(何琳燕,41471273)。

4.2.2 环境水科学(D0702)

揭示了全湖流场对季风、湖陆风和台风的响应机制,阐明了太湖风浪时空分布特征及掀沙模式,确定了风浪引起的底泥悬浮的判定标准,研发了风浪监测设备、计算方法和预报模式,改进了自主研发的湖泊水动力—生态三维数值模型,研发了湖泊蓝藻水华和湖泛监测和预警系统,并将之应用于太湖和钱塘江蓝藻水华或湖泛的监测预警(吴挺峰,41471021)。从空间和时间上准确量化乐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径流的扰动,建立了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水力耦合数学模型, 实现了水文模型与水力学数学模型在流域尺度上的耦合(杨小柳,41471017)。阐明不同再生水入渗条件下由于水—岩作用而产生的孔隙介质变异和再生水DOM在运移过程中产生的分离效应等因素对目标POCs吸附和迁移的影响机理(毕二平,41472231)。较系统研究了砷氧化微生物生物膜的形成过程、活性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揭示了不同砷氧化细菌在砷胁迫下生存方式的多样性,构建了具有应用前景的砷氧化细菌生物膜反应器(曾宪春,41472219)。

4.2.3 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D0705)

揭示滨海软土在应力和渗流耦合作用下的响应机理,开发可分析开挖与抽水施工流固耦合的非线性多尺度数值方法,阐明基坑群施工过程的致灾机理与灾变规律,提出融合力学分析和监测数据的多参数灾变评估理论,建立深大基坑群施工过程诱发工程地质灾害的动态评估与预警控制平台(王建华,41330633)。阐明污染物对天然土体物理、化学、力学性状的影响规律与机制,分析污染物对天然土体损伤及其灾变影响的基本特征,提出评价污染场地的特征指标,建立污染土的工程分类体系,提出复合重金属污染土体的固化稳定处理技术方法,建立有机污染土体的曝气法与气相抽取法控制处理理论与设计方法(刘松玉,41330641)。提出工程应用角度的南海珊瑚礁分类方法,揭示珊瑚礁沉积物本源性质及其形成规律,提出考虑颗粒破碎的珊瑚礁工程地质评价方法、基础选型及地基处治方案(汪稔,41330642)。研发用于路基粗颗粒土土水特征曲线测试的大直径体积压力板仪,提出粗颗粒土双进气值土水特征曲线及渗透系数的表达式,揭示强降雨条件下路基水分分布规律及路基水囊形成机理,提出路基结构层和防排水设计建议(陈仁朋,41472244)。建立了裂隙岩体不均匀冻胀模型,提出裂隙岩体冻胀性分级标准和分级方法,建立了考虑裂隙岩体不均匀冻胀性的寒区隧道冻胀力计算理论,有效地提高寒区隧道的设计和冻害防治的水平(夏才初,41472248)。提出用于描述滑坡体碎裂化情况的定量化参数,建立用于描述高速滑坡碎裂化过程的力学模型,提出滑坡冲击铲刮效应的作用机制及其对运动放大效应的影响,提出用于估算滑坡运动距离、速度演化及滑坡体积规模放大等灾害参数的经验性公式(周家文,41472272)。定量研究节理面力学参数弱化过程,建立反映节理强度参数弱化及剪涨效应的本构方程,提出一种节理面本构方程的积分算法,解决节理面强度弱化导致的数值解不稳定问题,研制反映节理面剪切变形过程中强度弱化行为的有限元程序,形成求解节理面问题的一种新方法(王水林,41472289)。实现了岩石细观两种类型破坏—颗粒以及颗粒之间黏结同时破坏的模拟,探索细观接触强度率相关性对于岩石宏观率相关性的影响(吴志军,41502283)。

4.2.4 环境地质学(D0706)

系统揭示了深部无烟煤储层CO2-ECBM有效性机理,发现深部无烟煤储层CO2可注性变化受控于煤储层特征差异性及其煤岩应力应变(负)效应与地球化学反应(正)效应,CO2注入煤层后的竞争吸附-CO2置换CH4-CH4解吸是深部煤层CO2封存的主要机制(桑树勋,41330638)。发现将地下环境氧气转化为羟自由基主要受控于氧气与还原性物质(主要为二价铁)的有效接触,提出了地下环境氧气转化为羟自由基以非生物途径转化(有害)物质的水文地球化学概念模型(袁松虎,41522208)。揭示煤焦化过程挥发性卤代烃成分以氯甲烷和氯苯为主,占总量的85%(何秋生,41472311)。发现酚氧化酶在Fe-OM的生成和转化过程中具有特殊作用:很可能促进了Fe-OM的生成,而不仅仅是传统认知的酚降解作用。酚酸类物质可以显著影响Fe-OM的转化和再循,泥炭沼泽中真菌及其分泌的酶可能对Fe-OM的转化和再循环影响更大(向武,41472316)。提出沉水植物和微生物的光合作用是岩溶水生系统C-N耦合循环的主要控制过程。岩溶地表水生系统中微生物通过C-N耦合循环不仅将DIC转变为DOC,而且将DOC转变为RDOC(惰性有机碳),从而形成长久的碳汇(蒋勇军,41472321)。

4.2.5 环境地球化学(D0707)

为解决干湿古气候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方法。识别出了黄土高原冰期结束时期出现的极端干旱事件,并进一步提出与热带海区的海—气相互作用有关。以长江中游的地质记录为突破点,并结合其他地区的记录,提出了中国东部地区的三极干湿古气候的模态,并提出了驱动机制,为预测未来东部地区的长期气候变化提供了依据(谢树成,41330103)。以卤代有机污染物(PCB及卤代阻燃剂)为目标化合物,以鸡为模式生物,通过食物暴露,系统研究了相关污染物在成鸡体内的组织分配、转化及向鸡蛋中传递的过程,增进人们对该类化合物在鸡中的累积和转化方面的认识,为进一步开展这些化合物鸟的胚胎毒性研究及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了依据(罗孝俊,41473102)。通过比较不同的矿物质、不同晶型的同种矿物质以及不同形状的矿物质对全氟化合物吸附的影响,了解全氟化合物在地下水系统中与周边矿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和机理;揭示矿物组分特别是纳米尺寸的矿物在地下水系统中对全氟化合物迁移转化的影响(王飞,41503087)。对硫素在矿区不同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等生物地球化学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阐明了尾矿氧化过程中再氧化机理;搞清富含SO42-的AMD进入河流中矿区水体、悬浮物/沉积物和稻田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和迁移转化过程;揭示了矿区水体、沉积物和稻田环境中微生物菌群、优势菌及主要功能菌的作用机制;从矿区源头、流域到稻田土壤厘清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制(党志,41330639)。

4.2.6 污染物行为过程及其环境效应(D0708)

研究了富营养化对POPs地球化学过程的间接影响,发现蓝藻水华间接影响超越了生物泵效应,为生物泵理论提供重要补充。增加了对富营养化与POPs耦合关系的认识以及富营养化间接危害的认识(戴玉强,41471400)。开发了一种采样效率较高且较稳定的载KCl-石英颗粒采样管并进行了实地环境应用,提出光照在大气颗粒态汞还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为进一步理解大气汞光致还原反应过程和大尺度区域传输过程模拟提供重要基础(童银栋,41501517)。研究了抗生素抗性基因在对虾养殖环境及对虾肠道中的污染特征及养殖对虾肠道传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优势菌群,为政府部门制订相关抗生素使用规范、生态环境安全及水产品质量安全规范提供科学依(苏浩昌,41501529)。研究发现地下渗滤系统硝化反硝化作用是氮去除的主导作用,成果将为地下渗滤系统强化脱氮技术的研究和关键运行参数的调控提供理论基础,为彻底解决地下渗滤系统氮去除能力差的难题打下基础(潘晶,41471394)。

4.2.7 第四纪环境(D0709)

重建了过去25 ka以来西南印度洋的水汽变化历史(宁有丰,41472140)、热带地区35万年以来的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郑卓,41472143)、中亚干旱区晚冰期和全新世时段的风沙演化和干湿变化历史(隆浩,41472144)及闽浙过去2 000年来台风演变序列(周鑫,41472149)。发现华北末次间冰期开始于(129.4±0.3) ka BP,与中国南方石笋记录一致(谭明,41472150)。指出千年尺度气候事件的变化幅度在不同指标间有明显差异,东亚季风存在显著8-4 ka和3-1 ka两个周期组分,分别对应于6 ka周期的H事件和以1.5 ka周期的D-O旋回(孙有斌,41472163)。发现西伯利亚高压是控制亚洲粉尘远距离传输的主要控制因子(许冰,41472152)。提出第四纪北半球冰盖增长引起的大气海洋反馈,是影响第四纪轨道时间尺度气候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张仲石,41472160);进一步确定青藏高原隆升对东亚夏季风轨道尺度气候的放大作用(李新周,41472162)。

发现季风气候影响下的沙漠—黄土过渡带的沙地面积的扩展和收缩和区域植被格局的变化都与早期人群的繁盛和衰败有着密切的关系(鹿化煜,41472138)。发现菵草可能是稻田特有杂草,扇形植硅体龟裂纹纹饰可以提供一个可靠方法确定野生稻或驯化稻(吴妍,41472145)。建立了茶叶植钙体提取和分析流程及鉴定方法,建立了区分黍子和野黍子植硅体的鉴定标志,建立了植硅体提纯测年的标准流程,获得了我国最早的茶叶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藏地区的证据,揭示了约1万年前水稻在长江下游开始驯化,探讨了青铜时代晚期丝绸之路沿线乱杂岗子遗址先民的农作物栽培策略,鉴定出了我国最古老的芦苇编织物(张健平,41472154)。重建了淮河上中游史前农业模式演化与农业经济形成过程及区域差异,进一步建立与完善了该地区特有的现生可食用植物淀粉粒数据库(张居中,41472148)。发现石英光释光测年技术可以对高原东部黄土进行有效测年(杨胜利,41472147);首次通过释光信号计算得出了岩石的风化剥蚀速率,提出了用释光信号指示漂砾搬运、埋藏过程的新方法(刘进峰,41472161)。

4.2.8 环境变化与预测(D0710)

采用孢粉分析为主有机地球化学和常规指标为辅的多指标分析,重建了青藏高原东部过去90万年植被与气候变化历史,揭示了冰期—间冰期周期在青藏高原的表现,间冰期的气候变化强度、持续时间及间冰期内部多千年尺度的波动特征(赵艳,41330105)。选取人类扰动剧烈、涉及区域饮用水安全、台风等极端天气频发的亚热带中尺度近海流域—九龙江流域为代表性流域,剖析了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对河流氮输出的相对贡献,系统阐释亚热带中尺度近海流域河流氮输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黄金良,41471154)。在年代际—数百年尺度上,研究我国西风区和季风区的高山湖泊过去2 000年气候变化的基本过程和特征,揭示了我国中纬度东、西部温度变化的异同(陈建徽,41471162)。通过补充收集历史土地利用/覆盖资料,更新“中国历史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库”,揭示过去300年毁林/造林引起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定量分析森林覆盖变化对气候变化趋势和变率的影响,阐明影响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张学珍,41471171)。通过吉林小龙湾和广东湖光岩玛珥湖20 ka BP以来20~30年高分辨率的孢粉记录建立我国南—北方典型区域的植被演替序列,量化我国南—北方20 kaBP以来的气候变化过程,探讨影响我国南—北方气候环境变化的可能因素和驱动机制(徐德克,41471166)。

4.2.9 区域环境质量与安全(D0711)

(1) 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估 构建刺槐林健康等级空间分布反演模型,模拟30年来刺槐林生长时空变化,由此分析刺槐衰退机理,解析刺槐林地水盐动态模式及其刺槐生长状况的生态响应(王红,41471419)。以西北典型河谷城市为研究区域,以小于等于6岁不同年龄与民族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儿童多介质多途径铅暴露定量分析为核心,分析环境介质土壤、灰尘、大气、饮用水及儿童膳食中铅污染与儿童血铅水平,阐明多介质环境铅暴露与儿童血铅定量关系及特征,建立儿童呼吸、手口和皮肤的暴露参数,确定儿童多途径铅暴露量,评价预测儿童血铅污染与铅暴露的区域风险(李小平,41471420)。构建“广义LIBERTY”叶片模型和考虑地形参数的“D-SAILE”模型,研究基于二者耦合模型的南方丘陵地区高等级公路路域植被生理生化信息反演,并以反演的植被生化参数为基础,构建路域植被退化定量遥感监测评价理论框架体系,实现路域植被退化状况的监测评价(郭云开,41471421)。分析煤矿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给出定量健康诊断结果,及时发布系统状态警情,进行网格化生态脆弱性评估。设定不同发展情景,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SD)仿真不同发展水平下对应的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状态,从系统压力和生态修复角度提出矿区的优化对策(陈广洲,41471422)。

(2)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公共安全 从时空两个维度入手,以农业旱灾风险为例,构建一个完整的灾害风险尺度观,研究多源灾害数据的时空尺度融合、灾害风险量度的时空尺度变换和灾害风险区划的时空尺度转换三大核心技术,利用模型开展农业旱灾风险时空尺度推绎的实证研究,制作出多时空尺度的旱灾风险评估区划图,为支撑农业保险产品创新、推进农业保险的精细化服务(赵思健,41471426 )。以地下空间洪水入侵的动力学过程为研究主线,发展非完全开放地下空间内水流、气流、行人流多场动力耦合洪水传播理论,创建基于液—气—人三场耦合地下空间洪水传播数值模拟模型,建立城市地下空间洪灾多元动态耦合云评估方法,为城市地下空间防洪减灾提供基础理论和科学技术支撑(刘永志,41471427)。基于灾害系统理论,引入极端气候事件作为致灾因子的突变因素,针对我国旱灾发生的时空特征,选取5个旱灾发生典型区,结合历史重大旱灾案例的灾情数据,在“分区孕灾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以极端气候事件作为突变致灾因子,探讨不同区域极端气候事件对农户适应性的影响机制(潘东华,41471428)。针对堆积层滑坡的特性,基于渗流及结构破坏理论建立震后松散堆积体滑坡在降雨条件下的地质模型,并通过实时监测系统对真实滑坡进行监测,提出基于该模型的预警方法(田宏岭,41471429)。在研究农业干旱形成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基于物理的耦合分布式水文模型和微波遥感模型构建适用于农业干旱监测面特点的新型分布式水文—遥感模型,形成具有长期水文过程意义并同时满足微波散射/辐射瞬时观测的一致性土壤水分产品,并基于该土壤水分产品构建旱灾灾情诊断评价方法体系(王大成,41471430)。

(3) 重大工程活动的影响 以江苏省潮间带风电场为例,重点研究不同类型风机基础和防冲刷保护层在不同空间尺度及其垂直高度所附着的生物群落的时空演替规律,探索风电场人工鱼礁效应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揭示出影响风电场人工鱼礁生态效应发挥的关键机制和原理,通过与其他自然或者人工礁体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风电场人工鱼礁潜在的生态和经济社会效益(邹欣庆,41471431)。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丹江口水库河岸带为研究区域,揭示河流水流规律、河岸带水文变化特征、植被建成的关键生态过程三者间的耦合与反馈机制,最终形成满足社会经济用水前提下的生态调水策略,并为生态水文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宋艳暾,41471432)。选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消落带为研究对象,分析反季节水位波动、外源径流冲刷共同作用下消落带形貌及景观变化规律,以颗粒浓度变化为轴线,探讨不同陆域景观背景的影响、磷素迁移过程对消落带坡面形貌及景观变化的响应、反季节水位波动下消落带磷素的行为趋势,研究固体浓度效应的微观机理及颗粒浓度变化与磷素的迁移转化特征的关系,阐明侵蚀作用下消落带磷素迁移转化机制(张亮,41471433)。

(4) 生态恢复及其环境效应 以绿洲边缘人工固沙植被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开展人工植被自组织过程的研究,阐明自组织格局形成的生态—水文过程相互作用机理(赵文智,41471435)。以黄土高原地带性白羊草群落为对象,在野外径流小区模拟天然白羊草群落结构和梯度N添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人工降雨和变坡水槽冲刷方法阐明氮升高影响草地产流、产沙和养分流失的过程和机制,预测氮沉降对白羊草群落特征、土壤性质和水土流失过程的潜在影响(刘国彬,41471438)。采用室内控制实验与野外原位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揭示荒漠绿洲苦豆子种群形成与扩散生理机制,及放牧对物种多样性与种群扩散的影响(蒋高明,41471441)。针对我国南亚热带地区N沉降不断上升的现实,以在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对象,揭示林冠氮沉降对土壤有机碳输入、不同组分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及不同活性土壤有机碳响应的敏感性,阐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总量、形态特征和稳定性对氮沉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响应规律及变化机理(旷远文,41471443)。基于大尺度野外调查、多样点观测试验和遥感数据,分析区域尺度土壤养分与喀斯特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探究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子,阐明不同地质背景下土壤养分随植被恢复的变化特征,揭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积累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通过养分添加试验和土壤种子库萌发试验,探讨植物群落结构对土壤养分库特征的差异响应,阐明土壤养分对植物群落构建和生产力形成的影响,揭示土壤养分与植被的协同演变机制(王克林,41471445)。

参考文献

刘羽, 张倩茹, 王军,.

2018年度环地球科学领域项目评审与资助成果

[J].地球科学进展,2018,33(12):1 297-1 304.

刘羽刘哲李军.

2017年度地球科学部评审工作综述

[J].中国科学基金,2018, 32(1):23-30.

刘羽刘哲李军.

2016年度地球科学部评审工作综述

[J].中国科学基金, 2017, 31(1):21-25.

刘羽刘哲李军.

2015年度地球科学部基金项目评审工作综述

[J].中国科学基金,2015, 29(6):413-417.

刘羽刘哲李喜安.

2014年度地球科学部基金项目评审工作综述

[J].中国科学基金,2014, 28(6):419-423.

刘羽刘哲李喜安.

2013年度地球科学部基金评审工作综述

[J].中国科学基金,2013,27(6):339-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