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盛表 . 油气化探的新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1990 , 5(5) : 53 -58 .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1990.05.0053
[1] 杨育斌,我国油气化探事业的回顾与展望,油气化探,第5期,P 2, 1987。
[2] 邵震、程志纯,油气地球化学勘查的进展与动向,当代地质科学技术进展,P 106-108 1988。
[3] 郑用华、朱永安,河南泌阳南阳凹陷油气地球化学异常的勘探实践,油气化探,第6期,P 9-13,1988。
[4] 张金来,山东东明地区水化学法油气化探与效果,油气化探,第6期,P67-71,1988.
[5] 张金来,油气化探异常效应成因类型模式及其勘探意义,油气化探,第4期,P 13-14,1987。
[6] Duchsherer ,△C地球化学方法找油气探例,周其译,油气化探,第4期,P27,1987。
[7] J. J. Sigalave,地球化学在评价潜在的油气资源中的应用,李敏译,油气化探,第4期,1987。
[8] 崔秀荣,吸附烃的油气地球化学意义,油气化探,第5期,P48, 1987。
[9] 石毓珵、王思芳,油气化探的理论与实践,油气化探,第7期,P1,1988。
[10] 阮天健,油气化探的进展,地质科技情报 Vol. 8 , No. 1 , 1978, 1989。
[11] 吴学明,浅谈应用汞指标普查石油与天然气,油气化探,第5期,P67, 1987。
[12] 奥尔顿V.加拉赫,碘:油藏的一种探头元素,程席法译,油气化探,第1期,P37-38,1986。
[13] 王栽明,石油普查中放射性同位素222Rn测量及其效果,油气化探,第7期,P110-116,1988。
[14] 李锡平,黑龙江省Sr、Ba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田关系,油气化探,第6期,P.129-132,1988。
[15] 李贵友、伍思杭,微量轻烃的分析,油气化探,第7期,P109, 1988。
[16] 章复康、张义钢,天然气研究中的稳定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第7期,P71, 1988。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