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进展 ›› 1991, Vol. 6 ›› Issue (6): 31 -36.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1991.06.0031

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国大气臭氧探测技术的进展现状
王庚辰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00029
  • 收稿日期:1991-04-16 出版日期:1991-11-01
  • 通讯作者: 王庚辰
  • Received:1991-04-16 Online:1991-11-01 Published:1991-11-01

较全面地评述了我国大气臭氧探测技术的进展现状,重点综述了近地面和对流层自由大气中臭氧浓度的化学发光、紫外吸收以及激光等探测技术,臭氧总量探测,臭氧探空仪,用于平流层、中层大气臭氧研究的球载臭氧分析仪,激光、微波等技术,指出80年代是我国臭氧探测技术走向全面发展的时期,建立我国大气臭氧的立体观测技术系统是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目标。

[1] Ny Tsi-Ze, Choong Plaw, Chin, Journn. Phys.,1933, Vol.1, p.158.
[2] Owne in the Atmosphere, Proceedings of the Quadrennial Ozone Symposium 1988 and Troposphetic Ozone Workshop, Ed. By R. D. Bo jkov, P, Fabian, A. Deepak Publishing, 1989.
[3] 大气臭氧等微量气体探测技术和方法研讨会(1990年10月30日-11月1日),报告文摘,北京.
[4] 洪少贤等.峨眉山大气臭氧的时空分布规律.环境科学研究,1988年第1期,PP. 31-37.
[5] 孔琴心.日环食期间地面臭氧和太阳辐射.中国日环食观测研究文集.科学出版社,1990.
[6] Fu Jiming et al.,Global and Regional Envirovmental Atmospheric Chemistry, Proc. ICGREAC, Beijing, China, May 3-10, 1989, p. 180.
[7] GSH-210型化学发光式臭氧分析仪,北京分析仪器厂,1983年.
[8] Wang Gengchen et al.,Annual report, IAP. Academia, Sinica, Vol. 9, No. 1, 1990. p. 97.
[9] 巴里斯基,N.  N,胡仁超等,地球物理学报,1961年10卷1期,1-16.
[10] 彭玉茹等.1980年2月16日中国云南日食观测文集.科学出版社,1983年,174-177.
[11] 张仲谋等.1981年7月31日中国漠河日食观测文集.科学出版社,1987.第41页.
[12] 赵延亮.1987年9月23日中国日环食观测研究文集.科学出版社,1990, 972-474.
[13] Wei Dingwen et al.,ibid as [2],p.177.
[14] 毛节泰.气象,1989年15卷第12期.
[15] Hsueh Chingyu et al.,.Proc. of ICGREAC, 89, Beijing, 1989, p. 398-402.
[16] 王英鉴.同[3], 9页.
[17] 王庚辰等.气象学报,1983年41卷第2期,236-241.
[18] Lu Daren et al.,Quadrennial Ozone Symposium, August 8-13, 1988, Abstracts, p256, Univ. of Gottingen, FRG.
[19] 王鹏举等.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1988年3卷第1期,46页.
[20] 王明星.大气科学,5卷,3期,1981年,318页.
[21] 管冈君等.同[11], 48页.
[22] 曾庆存.大气红外遥感原理。科学出版社,1974.
[23] 王英鉴等.科学通报,1990年35卷第24期,1880页.
[24] Gotz F. W. P. et al,Proc. Roy. Soc.,Lodon, A145, 1934, p. 416-446.
[25] 魏鼎文.大气科学(特刊),1988年,271页.
[26] 孔琴心等.同[3], 12页.
[27] Wang Gengchen et al.,Publications of Yunnan observatory, Special Issue 1,1989, p. 230.
[28] 荆其一.大气科学(特刊). 1988年,341页.
[29] 王庚辰等.同[3], 15页.
[30] 胡欢陵.同[3], 8页.
[31] 曾琴等.科学通报,1990年35卷第11期,838-840.
[32] Wang Yingjian, Proc. ISSP, 86, 6-007, Beijing, China, 1986.
[33] 王英鉴等.空间物理与探测技术,1988年3卷第2期,125页.
[34] 马延华等.空间物理与探测技术,1989年4卷第1期,84页.
[35] 张仲谋等同[3], 14页.
[36] 邵鸿生等.空间物理与探测技术,1986年1卷第1期,27页.
[37] 张仲谋等.空间物理与探测技术,1990年5卷第2期,144页.
[38] 王英鉴等.大气科学(即将发表).

[1] 王革丽,吕达仁,杨培才. 人类活动对大气臭氧层的影响[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3): 331-337.
[2] 王庚辰;孔琴心;陈洪滨;宣越健;万小伟. 北京上空大气臭氧垂直分布的特征[J].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19(5): 743-748.
阅读次数
全文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