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进展 ›› 1989, Vol. 4 ›› Issue (2): 32 -35.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1989.02.0032
学科发展与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出版日期:
Online:
Published:
本文认为N/Q界限是地质年代表中的一个时间等时界面:而由气候地层学原则所确定的N/Q界限并不是一个等时界面,从而导致各地区N/Q界限的答案各异。应该放弃“新生代以来首次气候恶化”这个标堆,而以人类的诞生作为第四纪的开始,采用与人类的出现阶段相伴随相协调的生物发展阶段(生物地层学原则)来划分N/Q界限。
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译丛》1984第1期(国外第四纪下限问题专号) 2、阎顺《第四纪地质研究进展简介》,《干旱区地理》1986第3期 3、张宗枯《当前国际第四纪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译丛》1984第1期 4、郭永志《北美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及其地层》,《国外第四纪地质》1983第2期 5、郭永志《第四纪地层研完新进展》,《国外第四纪地质》1984第4期 6、郭永志((日本第四纪地质研究概况》,《国外第四纪地质》1985第J期 7、.B.I'opy6esa,几.n.Kapay.}oHa《苏联远东地区南部更新世和全新世的植物气候地层》,(同6) 8、辞祥熙《陕西渭南湭河三门组Q12与兰田组N22间的一个新层位》,《第三届全国第四纪学术会议论文集》 9、陶书华《山西第四纪冰川与冰期的初步划分》,《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一) 10、孙殿卿、吴浩锡、浦庆余《关于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工作的几点意见》,(同8) 11、钱方、马醒华、吴锡浩《关于中国第四纪地层划分的地磁极性界线》,《中国第四纪冰川冰缘学术讨论会文集》 12、周慕林《论红崖冰期》(同8) 13、李长吉供稿《中国第四纪下限学术讨论会在并举行》,《山西地质》1986第2期 14、黄培华、陆仲康、任振纪、朱风冠《中国东部第四纪自然珠境演化及庐山“冰层”堆积时期的自然环境研究》,《地理学报》19 87第、4期· 15、G.Pasini,M.L .Cola longo《关于费里卡上第三系/第四系界限层型剖面的研究现状》19 82(同J) 16、南京大学《中国第四纪冰川与冰期问题》 17、景才瑞《漫话人生代与第四纪》,《地球》1987第;1期 18、杨怀仁《第四纪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