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中溶解有机质的光谱表征:从流域到深海
|
郭卫东, 王超, 李炎, 瞿理印, 郎目晨, 邓永彬, 梁清隆
|
Characterization of Aquat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by Spectral Analysis: From Watershed to Deep Ocean
|
Weidong Guo, Chao Wang, Yan Li, Liyin Qu, Muchen Lang, Yongbin Deng, Qinglong Liang
|
|
表1 CDOM与FDOM的主要光谱示踪参数
|
Table 1 Summary for spectral index of chromophoric and fluorescent DOM
|
|
参数类型 | 光谱参数及符号 | 指示意义 | 参考文献 |
---|
定量指标 | 吸收系数aCDOM(λ) | CDOM特定波长(254 nm, 280 nm, 325 nm, 412 nm, 443 nm等)发色团的丰度 | [14,15] | 荧光组分强度(IB,IT,IA,IC,IM) | 类蛋白质(B峰、T峰)、类腐殖质(A峰、C峰、M峰)的荧光强度 | [3,7,16] | 定性指标 | 光谱斜率(S)或光谱斜率比(SR) | DOM相对分子量,数值越大分子量越低 | [11] | 比吸收系数SUVA254 | DOM芳香度 | [17] | 腐殖化指数(HIXa,HIXb) | DOM腐殖化程度 | [18,19] | 自生源指数(BIX)或新鲜度指数(β∶α) | 现场生物活动产生FDOM的相对贡献 | [20,21] | 荧光指数(FI) | DOM的来源(约1.4陆源为主,约1.9微生物来源为主) | [22] | 类腐殖质与类色氨酸组分比值(C∶T;IC∶IT) | DOM自生源/人为源与陆源的相对贡献,数值越低自生源或人为源贡献越大 | [23,24] | 类蛋白质组分比值(B∶T) | 海洋DOM的微生物可降解性 | [25] | 类腐殖质组分比值(M∶C) | 生物活动新生成DOM的贡献,或光降解程度 | [26,27,28] | 比荧光强度(spC,spM,spT等) | 单位碳含量时的荧光团丰度 | [2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