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61911年华北饥荒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气候、灾害、收成的关系
萧凌波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Famin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mate, Disaster, Harvest in North China During 1736-1911
Lingbo Xiao
表1 基于语义差异的饥荒等级划分标准
Table 1 Quantification of famine grade based on 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等级123
原始描述饥、荒、赈(给种籽)、民艰于食(乏食)、路有流民等大饥、大荒(奇荒)、民不聊生(民不堪命、饥民众多)、人食树皮(草根、观音土)、民有菜色(饥色)、流离(较大规模的迁徙)、流亡载道(哀鸿遍野、十室九空)、卖儿鬻女、聚众抢夺(吃大户、求赈)、间有死者(死者无几)人相食、饿死者无算(转沟壑者无算、瘗尸无算、死者枕藉)、死××人(有具体数字)、饿死者十之四五(二三、七八)、亘古(近古、百余年)未见此奇荒
严重程度判断发生粮食短缺,民众节衣缩食、政府发放赈济、零星的人口迁徙普遍而严重的饥荒,区内所有人口都受到波及,开始造成零星的人口死亡与一定程度的社会秩序混乱,更多的人则通过寻找代食品、跨区迁徙以至卖儿鬻女来求得生存最重要的关键词是人相食,代表饥荒已经发展到极端严重程度,造成大量人口损失以及伦理道德、社会秩序的崩溃
记录县次1 5931 0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