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减轻灾害风险平台的前沿话题与展望——基于2017年全球减灾平台大会的综述与思考
周洪建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北京 100124

作者简介:周洪建(1980-),男,山东新泰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灾害风险与损失评估研究.E-mail:zhouhongjian@ndrcc.gov.cn

摘要

在扼要介绍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第五届全球减轻灾害风险平台大会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综合《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国际议程和国内外减轻灾害风险领域开展的相关工作,阐述了当前全球减轻灾害风险平台的前沿话题和未来展望。认为:理解灾害风险、灾害风险防范、提升恢复力和不同国际议程的协调统一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减轻灾害风险领域的热门和前沿话题,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利益攸关方的广泛合作与深度参与将成为未来减灾力量的主要模式。多灾种耦合诱发的巨灾风险防范科技攻关、区域性减灾平台搭建与技术和信息共享、减轻灾害风险的相关体制机制优化完善和提升对社区、弱势群体和地方服务能力等将成为中国减灾领域科学研究、业务实践、管理理念和成果应用上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减灾平台; 恢复力; 风险防范; 仙台框架; 适应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P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2017)07-0688-08
Hot-topics and Prospects of Global Platform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Based on 2017 Global Platform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in Cancun, Mexico
Zhou Hongjian
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Center of China,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Beijing 100124, China

First author:Zhou Hongjian(1980-), male, Xintai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Associate professor. Research areas include natural disaster risk and loss assessment.E-mail:zhouhongjian@ndrcc.gov.cn

Abstract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Fifth Session of Global Platform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which was held in Cancun, Mexico, organized by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 (UN/ISDR) and hosted by the Government of Mexico from 22 May to 26 May 2017, was firstly provided. Combined with “Sendai Framework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015-2030”, “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related work on natural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t global, regional, country and local scales, some hot-topics and prospects of global platform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were put forward. Some findings were concluded, consisting of understanding disaster risk, disaster risk governance, building and enhancing resilience to disasters, coherence between the Sendai Framework,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CCA). Implementing the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DRR) through cross-sectoral collaboration, removing barriers and promoting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 in DRR and other types of partnership among multi-stakeholders will become the main force pattern of DRR in the near future. Large-scale disaster risk governance caused by multi-hazards (disaster cluster), disaster chain and disaster compound will be the main tren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of DRR. Building regional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platform ( e.g.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and sharing the technologies and information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will be the main contents of DRR practices. Building and optimization of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on DRR will be the trend of DRR idea. Improving and enhancing the support to communities, vulnerable groups and locals on DRR will be the main trend in DRR achievements’ application and demonstration in China.

Keyword: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platform; Resilience; Risk governance; Sendai framework;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1 引言

2017年5月22~26日, 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 UN/ISDR)在墨西哥坎昆举办了第五届全球减轻灾害风险平台大会(5th Session of Global Platform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来自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国际机构和社会组织等6 000余名代表出席了这届盛会。由UN/ISDR主办的全球减灾风险平台大会, 分别于2007年、2009年、2011年和2013年在瑞士日内瓦举办了前四届, 2015年3月在日本仙台举办了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 通过并发布了《2015— 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以下简称《仙台框架》)[1], 提出了七大全球目标和包括理解灾害风险, 加强灾害风险治理、管理灾害风险, 投资于减少灾害风险、提高抗灾能力, 加强备灾以做出有效响应, 并在复原、恢复和重建中让灾区“ 重建得更好” 等在内的四大优先行动领域。本届平台大会的主题是落实《仙台框架》— — 从承诺到行动。本文依据作者参加这一盛会的所见所闻, 以及会后阅读相关文献资料, 在介绍会议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阐述了当前全球减轻灾害风险平台的前沿话题与未来展望。

2 第五届全球减灾平台大会的主要内容

第五届全球减灾平台大会内容丰富、交流形式多样, 包括领导人论坛、全体会议、特别会议、部长级圆桌会议、工作会议、边会、特别活动等7个主要类型、2天的预备会议和星火讲坛(Ignite Stage), 还有150多个国家和组织参加的市场活动与展览, 其中, 前5个类型的会议和论坛基本是由UN/ISDR和墨西哥政府组织实施, 边会和预备会议则主要由国际组织、地区组织、相关国家的科研机构或大学、相关国家的社会组织等组织实施。据初步统计, 大会期间200余人次在各类会议(不包括预备会议、星火讲坛)上做了专题报告, 超过2 000人次参与相关议题讨论。大会以《仙台框架》所提出的4个优先行动领域和七大全球目标为核心议题, 从不同空间尺度(区域、国家、地方、社区)、不同利益攸关方视角(政府、企业、社会、弱势群体等)、不同灾害过程与响应(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恢复重建)、不同灾害风险管理过程(理解风险、评估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不同领域(政策、技术、风险知识、文化遗产等)、不同热点关键词(仙台框架、可持续发展目标、气候变化适应、恢复力(Resilience)等)分别阐释全球范围内减轻灾害风险方面所取得的全面进展(表1)[2]

表1 第五届全球减灾平台大会热门论题与讨论专题 Table 1 Hotspots and themes discussed at the 2017 GP of DRR
3 全球减轻灾害风险平台的前沿话题
3.1 理解灾害风险

《仙台框架》借鉴了《2005— 2015年兵库行动框架(HFA):构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力》中确保国家和其他利益攸关方工作连续性的要素, 并根据磋商会和谈判过程中的呼吁推出了众多创新成果, 其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强调灾害风险管理而非灾害管理。灾害风险管理政策与实践要全面理解灾害风险形成要素, 包括脆弱性(vulnerability)、能力(capacity)、人员与资产的暴露程度(exposure)、致灾因子(hazard)特点与孕灾环境(environment), 在此基础上, 科学、合理地评估灾害风险, 并利用这些知识推动防灾减灾以及制定和执行适当的备灾和高效响应措施。

全球诸多机构和组织都在关注灾害风险和灾害风险评估, 发展和应用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灾害风险定义、评估方法和模型(表2), 并在全球尺度上绘制了国家单元甚至更为精细单元的灾害风险地图(表3); 同时, 在社区层面, 如何指导居民正确理解灾害风险, 有效防范灾害风险也有诸多优秀的做法与案例, 如中国自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开始创建的“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10]、国外普遍流行的“ 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 [11]、美国的“ 减灾型社区活动” 计划[12]、日本神户的“ 防灾福址社区” [13] 以及印度尼西亚的“ 社区洪水减灾方案” [14]等。

表2 全球20个较为知名的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模型工具) Table 2 The first 20 risk models and modelling tools at the global scale
表3 近年来全球尺度自然灾害风险地图(地图集)情况 Table 3 Global natural disaster risk map (Atlas) in recent years

分析发现:①尽管对灾害风险的理解目前尚未达成完全一致, 但对灾害风险形成的基本要素, 诸如脆弱性、暴露性、致灾因子、孕灾环境等之间较为复杂相互作用的认识是一致的, 由此产生基本类似、但又有所差异的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模型工具)。②灾害风险地图作为表达灾害风险理解和客观评估的主要形式, 受到全球学者的极大关注并对重点灾种开展风险评估, 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灾害风险程度进行排名; 而对于多灾种、灾害链等综合风险已引起关注, 并进行了相关尝试性评估。③社区作为防范灾害风险的最前线, 提升社区理解灾害风险的能力至关重要, 利用社区传统、本土和地方知识及实践经验补充科学知识, 更好地理解灾害风险, 中国及相关国家已在此方面开展了相关尝试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3.2 灾害风险防范(Disaster risk governance)

《仙台框架》指出, 国家、区域和全球各级灾害风险防范对于切实有效地进行灾害风险管理非常重要, 需要在部门内部和各部门之间制订明确的构想、计划、职权范围、指南和协调办法, 还需要相关利益攸关方的参与; 有必要加强灾害风险防范, 促进防灾、减灾、备灾、应急、恢复和重建, 并促进各机制和机构之间的协作和伙伴关系[1]。灾害风险防范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全面关注,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s Programme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IHDP)框架下的“ 综合风险防范” 科学计划[15]已完成第一执行期, 并取得了包括“ 灾害风险转入— 转出” 模型、“ 巨灾应对经验与教训” 等一批重大成果。灾害风险防范已成为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共同研究并付诸实践的新领域。

灾害风险防范也可看作是各利益攸关方在地方、国家和区域各层面上相互协调来管理和减轻灾害风险的方法, 这迫切需要各方在灾害风险防范领域开展各类投资, 以逐步实现减灾从“ 以政府为组织中心” 的方式向“ 以社区为组织对象” 的全盘方法的转变。本届大会的讨论中提出有效的灾害风险防范的三大关键问题, 即:国家立法的作用、加强横纵向整合以及进展评估, 明确要从国家法律的层面和高度理解灾害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并给出行为规范, 也阐明了问责制对于有效防范灾害风险的重要意义; 加强横纵向资源整合、力量统筹对于灾害风险防范至关重要, 比如, 现阶段中国的灾害风险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等; 进展评估主要是增加灾害风险防范工作的透明度, 督促各利益攸关方尽职尽责做好相关工作。

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密切合作、青年群体的深度参与、灾害风险防范中的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包容性和以人为本(重点关注弱势群体, 比如:老人、儿童、残疾人、妇女, 最不发达国家, 极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减灾策略等也是灾害风险防范讨论中涉及相对较多的话题。

3.3 提升恢复力(Resilience)

恢复力也被称作恢复性、韧性、弹性、御灾力等, 众多说法不一[16]。按照UN/ISDR给出的界定, 御灾力是指暴露于致灾因子下的系统、社区或社会及时有效地抵御、吸纳和承受灾害的影响, 并从中恢复的能力, 包括保护和修复必要的基础工程及其功能, 是一种受到打击时的“ 承受力” 或“ 恢复力” [17]。《仙台框架》明确指出, 公共和私营部门的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措施投资于预防和减少灾害风险, 可有效加强个人、社区、国家及其资产在经济、社会、卫生和文化方面的御灾力(恢复力)[1]。要实现这一目标, 各利益攸关方要密切协助, 政府部门要制定和执行减灾的战略、政策、规划和法律法规, 加大在学校和医院以及有形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 采取结构性、非结构性和实用的预防和减少灾害风险措施; 增强企业以及对整个供应链生计和生产性资产的保护, 确保服务连续性, 并将灾害风险管理纳入商业模式和实践; 通过社区参与等办法, 加强对包容性政策和社会安全网络机制的设计和实施, 以消除贫穷, 设法持久解决灾后阶段的问题, 增强受灾程度尤为严重受灾者的恢复能力。

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恢复力提升, 关键基础设施的恢复力, 风险转移和保险与恢复力提升, (农村)社区恢复力, 青少年参与减灾与恢复力, 农业恢复力, 企业恢复力, 文化遗产和原住民知识与恢复力提升等也是提升灾害恢复力讨论中涉及相对较多的话题。

3.4 《仙台框架》、可持续发展议程与适应气候变化

要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减轻灾害风险至关重要。2015年9月,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明确提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169个相关具体目标。《仙台框架》和适应气候变化成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点目标集, 涉及3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23个相关具体目标, 重点涵盖:建设具备恢复力的基础设施, 向非洲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财政、技术和技能支持提升减灾能力, 大幅提升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普及度, 建设具备恢复力的城市与人类社区, 妇女、青年、地方社区、边缘化社区、穷人和处境脆弱群体的减灾能力提升, 加强抵御和适应气候相关灾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加强气候变化减缓、适应、减少影响和早期预警等方面的教育和宣传等[18]。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 如何有效适应气候变化, 减轻灾害风险, 达到地方、国家、区域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是各方都在高度关注的话题。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认识到并重申, 人类迫切需要减轻灾害风险; 《仙台框架》追求各大国际议程的协调统一, 并明确了所有层面的整合措施; 与《仙台框架》相关联目标的共同指标表明, 在消除贫困、气候变化适应措施以及加强城市和人类居住地的恢复力方面尤其具有相关性。

4 未来展望

《仙台框架》发布实施以来, 在UN/ISDR的倡导下, 世界各国根据国情和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形势, 采取多种途径管理灾害风险、适应气候变化, 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严重, 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面临严峻的灾害风险形势, 如何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 有限减轻灾害风险, 如期实现《仙台框架》提出的七大目标,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成为摆在政府、学者、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多利益攸关方面前的紧迫而现实的课题。基于作者参与第五届全球减轻灾害平台大会的经历和从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业务实践, 从以下4个方面提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减轻灾害风险方面的发展展望。

(1) 减灾科学研究上将更关注多灾种耦合诱发的巨灾风险防范。近年来, 中国重特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对受灾地区经济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其中灾害群、灾害链、灾害遭遇现象导致的灾害累加与叠加都可明显放大致灾的程度, 形成巨灾风险[19]。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增高, 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承灾体集聚化程度提高, 区域经济社会关联更加密切, 区域性甚至全球性产业链导致地区经济脆弱性升高[20]; 与此同时, 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依然较高, 而与此相对的承灾体抗震设防水平仍然不高, 种种情况均对未来防范巨灾风险提出了严峻挑战。接下来, 巨灾风险形成机理, 灾害群、灾害链、灾害遭遇等诱发巨灾的动力学、非动力学模型, 巨灾风险的评估与预警, 防范巨灾风险的关键技术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大量深入的科学研究, 并积极学习借鉴国际相关领域的先进理念与技术方法, 逐步形成从巨灾风险基础理论、评估与预警技术到风险防范的顶层模式设计等系列理论与方法体系。

(2) 减灾业务实践上将更关注区域性减灾平台搭建与技术和信息共享。减轻灾害风险平台的目的是提升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的科学性, 增强风险信息的可用性与普及度, 交流减轻灾害风险的做法与经验等。从本文前述内容可以发现, 国际上已有很多成熟的减灾平台, 要么侧重于风险评估、要么侧重于信息采集与共享, 或者侧重于决策服务, 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中国作为全球灾害高风险地区之一, 某些特定地区、部分地方层面的相关减灾平台或技术已有部分研究成果, 但国家层面的减灾平台尚未搭建。接下来, 按照《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 2020年)》[21]部署的重大项目, 分步骤建设国家自然灾害风险与损失综合评估业务平台, 开展全国县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 实现从国家到社区尺度灾害风险与损失权威信息的生产、共享与服务, 有效支撑各层级减灾决策。

(3) 减灾管理理念上将更关注减轻灾害风险的相关体制机制优化完善。2016年1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2], 明确提出减灾理念要“ 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 并强调要处理好涉灾部门间、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与市场的关系, 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减轻风险的前提是理解并评估风险[23], 掌握风险的时空规律和不确定性特征, 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分担等减轻灾害风险的各阶段、全过程梳理相关体制机制, 优化建立责任明确、分工合理的灾害风险防范的体制机制。

(4) 减灾成果应用上将更关注对社区、弱势群体和地方服务能力的提升。减轻灾害风险是一个系统工程, 政府、企业、社会在其中担当不同角色并发挥作用。然而, 中国过去多年的减灾工作经验表明, 多数减灾领域的相关成果以服务政府决策为主, 较少地直接服务于基层社区、企业等群体。社区作为减灾的一线成员, 企业作为财富高度密集的群体代表, 弱势群体作为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表征, 如何减轻这些群体面临的灾害风险、提升其自身的减灾能力, 是检验一个国家或地区减灾效果的重要指标。本届减灾平台大会上, 有超过20个会场在讨论社区、地方、弱势群体的减灾话题, 并提出要将更多资源用于老年人、儿童、妇女、残疾人和社区层面的减灾活动, 要提升妇女在减灾和恢复力建设工作中的领导地位, 要加强农村社区的减灾恢复力, 加强并鼓励青少年深度参与减灾等倡议[2]。接下来, 在减灾相关科技研发、业务能力建设、体制机制优化等方面, 要紧密结合社区、弱势群体和地方的减灾能力提升需求, 加强自然灾害认知中的文化因素分析, 开展灾害文化和地方性知识融合研究[24], 将更多的研究力量和资源、更多的研发成果共享, 切实有序提升其减灾能力。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UN/ISDR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 Sendai Framework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2015-2030[EB/OL]. [2017-06-10]. http://www.unisdr.org/files/43291_sendaiframeworkfordrren.pdf. [本文引用:3]
[2] UN/ISDR. Program of 2017 Global Platform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EB/OL]. [2017-06-10]. http://www.unisdr.org/conferences/2017/globalplatform/en/program. [本文引用:2]
[3] UN/ISDR. Global Assessment Report o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2013[EB/OL]. [2017-06-10]. http://www.preventionweb.net/english/hyogo/gar/2013/en/home/index.html. [本文引用:1]
[4] UN/ISDR. Global Assessment Report o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2015[EB/OL]. [2017-06-10]. http://www.preventionweb.net/english/hyogo/gar/2015/en/home/index.html. [本文引用:1]
[5] Shi Peijun, Kasperson Roger. World Atlas of Natural Disaster Risk[M]. Beij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15. [本文引用:1]
[6]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 Global Risk Map[EB/OL]. [2017-06-10]. http://globalriskmap.nicta.com.au/. [本文引用:1]
[7]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 Global Risks Report[EB/OL]. [2017-06-10]. https://www.weforum.org/reports/global-risks. [本文引用:1]
[8]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UNU). World Risk Report[EB/OL]. [2017-06-10]. http://www.WorldRiskReport.org. [本文引用:1]
[9] UN/ISDR. Global Assessment Report o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tlas[EB/OL]. [2017-06-10]. http://www.preventionweb.net/english/hyogo/gar/atlas/. [本文引用:1]
[10] Zhou Hongjian, Zhang Weixing. Comparison of community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model: Analysis from Chinese comprehensive disaster-reduction demonstration communities and CBDRM communities[J].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2013, 28(2): 120-126.
[周洪建, 张卫星.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模式的对比研究——以中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与国外社区为例[J]. 灾害学, 2013, 28(2): 120-126. ] [本文引用:1]
[11] ADPC (Asian Disaster Preparedness Center). Critical Guidelines on Community-based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EB/OL]. [2017-06-10]http://www.humanitarianforum.org/data/files/resources/759/en/C2-ADPC_community-based-disaster-risk-managementv6.pdf. [本文引用:1]
[12] FEMA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Building A Disaster Resistant Community: Project Impact[EB/OL]. [2017-06-10]http://desastres.usac.edu.gt/documentos/pdf/eng/doc13139/doc13139.htm. [本文引用:1]
[13] Murosaki Y. Disaster Prevention State of Communities in Japan[M]. Kobe, Japan: Kobe University, 1999. [本文引用:1]
[14] ADRC (Asian Disaster Reduction Center). Community-Based Flood Mitigation Project: The Case of Band ung City/Indonesia. Project Report, No. 1[EB/OL]. [2017-06-10]http://www.adrc.asia/publications/Cooperative_projects/Indonesia/no_1.htm. [本文引用:1]
[15] Shi P, Jaeger C, Ye Q. Integrated Risk Governance: Science Plan and Case Studies of Large-scale Disasters[M]. Beij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12. [本文引用:1]
[16] Liu Jing, Shi Peijun, Ge Yi, et al. The review of disaster resilience research[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6, 21(2): 211-218.
[刘婧, 史培军, 葛怡, . 灾害恢复力研究进展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21(2): 211-218. ] [本文引用:1]
[17] UN/ISDR. 2009 UN/ISDR Terminology o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EB/OL]. [2017-06-10]http://www.unisdr.org/we/inform/terminology. [本文引用:1]
[18] UN (United Nations). 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B/OL]. [2017-06-10]https://sustainabledevelopment.un.org/post2015/transformingourworld/. [本文引用:1]
[19] Shi Peijun, Lili, Wang Ming, et al. Disaster system: Disaster cluster, disaster chain and disaster compound[J].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2014, 23(6): 1-12.
[史培军, 吕丽莉, 汪明, . 灾害系统: 灾害群、灾害链、灾害遭遇[J]. 自然灾害学报, 2014, 23(6): 1-12. ] [本文引用:1]
[20] Shi Peijun, Wang Aihui, Sun Fubao, et al. A study of global change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system risk forming mechanism and assessment[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16, 31(8): 775-781.
[史培军, 王爱慧, 孙福宝, . 全球变化人口与经济系统风险形成机制及评估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8): 775-781. ] [本文引用:1]
[21]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lan 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2016-2020)[EB/OL]. [2017-06-10]http: //www. gov. cn/zhengce/content/2017-01/13/content_5159459. htm.
[国务院办公厅.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EB/OL]. [2017-06-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3/content_5159459.htm.] [本文引用:1]
[22]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tate Council. Opinions on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Disaster Prevention, Disaster Reduction and Disaster Relief. [EB/OL]. [2017-06-10]http: //www. mca. gov. cn/article/zwgk/fyg/201701/20170100002946. shtml.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EB/OL]. [2017-06-10]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fyg/201701/20170100002946.shtml.] [本文引用:1]
[23] Shi Peijun, Kong Feng, Ye Qian, et al. Disaster risk science development and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u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14, 29(11): 1 205-1 211.
[史培军, 孔锋, 叶谦, . 灾害风险科学发展与科技减灾[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11): 1 205-1 211. ] [本文引用:1]
[24] Sun Lei, Su Guiwu. Research on cultural dimension of natural disaster: A literature review[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16, 31(9): 907-918.
[孙磊, 苏桂武. 自然灾害中的文化维度研究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9): 907-918. ]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