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增暖与趋冷变化阶段江淮汛期气旋气候特征对比研究
王坚红1, 丁晓敏1, 薛峰2, 苗春生1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44
2.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北京 100081

作者简介:王坚红(1956-),女,上海人, 教授,主要从事大气与海洋动力学研究.E-mail:1597706505@qq.com

摘要

对1948—2014年67年的江淮地区5~7月气温序列,利用EOF、功率谱和非线性映射法进行气候阶段客观划分,可分为3个时长近似的气候阶段:气温趋势下降阶段(1948—1970年)、气温趋势上升阶段(1971—1994年)和气温趋势缓升阶段(1995—2014年),它们的气候特征可用特定气温指数定量表达。其次,对各阶段江淮气旋统计特征与各阶段气温变化趋势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气旋年平均发生频数,生命期大于48 h的气旋,各类气旋数量 (深厚型,浅薄型和底层型),以及气旋路径(纬向型,经向型和打转型)的特征演变,均有明显响应阶段性气温变化的表现,阶段气温的趋冷抑制江淮气旋的活动,而阶段气温的增暖促进了气旋的发展、维持与活跃,并引导气旋位置的北进。对气旋结构特征的合成分析显示, 在气旋结构中的气旋中心强度、温度梯度、气旋急流最大风速, 气旋水汽通量通道的强度、长度、位置以及表征气旋斜压性的气旋冷暖气团的强度、厚度和北进南退位置等特征的演变, 均与阶段内环境气温的趋冷、增暖、缓升相对应。这些结果清晰显示在环境气温下降趋冷阶段,气温变化减弱了气旋的结构强度, 抑制了气旋的活跃性, 在环境气温增温和缓升阶段,气温变化加强了气旋结构的稳定成长与增强,并维持了气旋的活跃性。

关键词: 气温阶段划分; 趋冷与增暖; 江淮气旋; 统计特征与合成结构; 气温演变影响
中图分类号:P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2017)02-0160-14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Jianghuai Cyclones in Rainfall Season between Warming and Cooling Stages
Wang Jianhong1, Ding Xiaomin1, Xue Feng2, Miao Chunsheng1
1.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n Forecast and Evalua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Key Laboratory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njing 210044, China
2.National Meteorological Center of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1, China

First author:Wang Jianhong(1956-), female, Shanghai City, Professor. Research areas include atmospheric and oceanographic dynamics.E-mail:1597706505@qq.com

Abstract

By EOF, Power spectrum and nonlinear mapping methods, the temperature time series of May to July in Jianghuai river basins from 1948-2014 (67 years) were objectively divided into several climate stages. The time serie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climate stages with similar lengths: the stage with its air temperature trend going downwards stage (1948-1970); the stage with its air temperature trend going upwards (1971-1994) and the stage with its air temperature trend going gentle upwards (1995-2014). Their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can be quantified by a special climate index. Then, the sta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Jianghuai cyclones in the three climate stag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ooling or warming tren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aracteristic evolutions of the frequency of yearly average of Jianhuai cyclones, the cyclones with their life cycles in the area longer than 48h, the cyclones with three types of thickness, shallow and bottom shape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cyclone height, the cyclones with three kinds of zonal, meridional, and circular trajectory, responded to the temperature changing trends in the three climate stages. The cooling trends of the stage temperature restrained the activity of Jianghuai cyclones, and the warming trends of the stage temperature promoted the cyclone’s development, maintaining, activity, and also led cyclone moving towards to north further. The composite analysis of cyclone structures showed that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enter intensity, temperature grads, the maxima velocity of jet of the cyclones, and the intensity, length and position of the vapor flux passage of the Jianghuai cyclones, also the intensity, thickness, the positions of the warm and cold air masses within the cyclones, all responded to the trend change of stage temperature including cooling, warming and gentle warming. The results show clearly that temperature cooling reduces the intensity of cyclone structures and restrains the activity of cyclones in the temperatures trend down stage. The temperature warming enhances the stable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ing of cyclone structure,and maintains the activity of cyclones in the temperature warming stages.

Keyword: Division of climate stages; Cooling and warming; Jianghuai cyclones; Sta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 Temperature evolution influence.
1 引言

江淮气旋是造成江淮地区暴雨的重要天气系统, 气旋发展强烈时还伴随大风天气。汛期江淮气旋非常活跃, 是局地暴雨和连续性强降水的关键影响系统, 因此江淮气旋的预测预警是汛期暴雨预报的基础。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江淮气旋的特征、结构、生命期、活动范围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研究气候变化对温带气旋活动的影响在国内外已有一系列的工作, McCabe等[1]对1959— 1997年北半球的温带气旋在冬季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随着年代延展, 中纬度冬季气旋发生频率明显下降, 高纬度气旋频数则显著增加; 此外, 在中高纬度地区风暴强度有所增加; 风暴频率的变化与冬季北半球的温度变化一致, 验证了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北半球风暴的轨迹向北移动的假设; Orsolini等[2]利用一个海洋— 大气耦合气候模式, 结合一个拉格朗日的气旋跟踪方法, 调查了欧亚大陆北部和北极地区在当前气候环境下夏季气旋及其到第21世纪末气候情境下的变化。结果显示, 未来气旋总数量减少3%~4%, 但北冰洋及其邻近沿海地区港口的夏季气旋暴雨有一些增多与增强, 这与欧亚大陆及其北部海洋之间的纬向风和经向温度梯度的增加一致; Lambert 等[3]使用参与IPCC AR4(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气候模式, 模拟未来碳排放情境下中纬度气旋活动, Akperov等[4] 和 Zappa等[5] 使用了CMIP5气候模式分析了北大西洋和欧洲的温带气旋的未来特征; Akperov等[6]利用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了北极地区在21世纪末的气旋及其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他们的分析均显示, 北半球中高纬度气旋活动对气候变化中的环境气温变化有明显的对应变化, 包括暖期的增多和冷期的减少; 国内在全球变暖对热带气旋尤其是西太平洋台风的影响研究较多, 对全球变暖对热带气旋活跃性的促进, 都给予了肯定[7~12] 。关于江淮气旋, 苗春生等[13]基于区域气候模式 RegCM4(Regional Climate Model Version 4.0)的模拟与预估结果, 对2种温室排放情景下未来中国汛期的江淮暴雨低涡特征进行预估。结果显示:在RCP8.5情境下, 暴雨低涡比例明显大于RCP4.5情景, 低涡发展高度增加, 以700 hPa为主, 生命期达3天的增多, 强度增强, 最大暖区厚度范围显著伸展。

为深入认识江淮气旋对环境气温增暖与变冷的不同气候阶段的响应, 本文使用NCEP/NCAR Reanalysis I数据资料对1948— 2014年67年汛期(5~7月)的江淮气旋活动进行动态统计和合成分析, 探讨不同气温变化阶段中江淮气旋主要特征演变及其活动规律。首先根据1948— 2014年江淮地区5~7月的气温序列, 利用EOF时间演变序列和时间功率谱分析, 以及非线性映射法, 对67年序列划分出气温下降、气温上升以及气温缓升的3个气温变化阶段, 并通过气温指数区分表达3个阶段的气温主要特征。通过调查和对比在3个不同气温变化阶段的江淮气旋活动参数和结构参数, 获得阶段性气温变化与江淮气旋基本活动特征演变的对应关系与可能的影响。 进一步通过合成分析比较在这3个阶段的气温演变环境中江淮气旋的基本动力、热力和湿度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 探讨在气温冷暖不同变化趋势下, 环境气温对江淮气旋生成和发展的影响机理。

2 资料与方法

本文应用NCEP/NCAR(2.5° × 2.5° )的再分析数据集, 时间尺度为1948— 2014年, 共27层:气候阶段划分使用的数据集为月平均的气温数据; 合成分析使用每天6 h一次的数据集, 涉及的变量有气温、位势高度、经向风、纬向风、相对湿度、比湿, 垂直速度等。

本文应用EOF分析、功率谱分析、非线性映射分析、统计概率分析、合成诊断等方法。其中, EOF分析、功率谱分析、非线性映射分析等方法用于区域气温变化阶段的划分, 统计概率分析方法用于江淮气旋的特征统计分析, 合成分析和诊断方法用于江淮气旋的合成结构分析。江淮气旋的识别方法是在研究区域内(图1), 对再分析资料进行地面至500 hPa 各高度层流场分析, 对绘制的各层流场图, 依据是否有闭合的气旋式环流, 判断和识别低涡, 低涡垂直尺度以闭合环流发生的最高高度层来确定。起始识别出涡旋的时间即为低涡出现的时间, 并依此计算气旋生命史。

诊断分析采用气旋合成法[14], 基本方法为:以地面气旋中心为x, y坐标的原点, 以该点为中心向东、西、南、北4个方向各取4个格点(每个格距为2.5个纬度或经度), 再把每个阶段典型气旋在上述范围内相应各气象要素的格点值相加求平均, 得到合成资料。纬圈方向作为x轴, 经圈方向作为y轴, 取向东和向北为正。

图1 江淮流域区域范围Fig.1 Area of Jianghuai river basins

3 气候阶段的确定与阶段特征

为了解江淮流域所研究时段67年5~7月1 000 hPa气温序列的阶段性特点, 利用NCEP/NCAR月平均气温的再分析资料, 首先做区域的时间序列EOF主模态分解。并对67年的5~7月平均气温作江淮区域的区域平均, 得到1948— 2014年(共67年) 5~7月的气温序列, 对比分析2种时间序列的特点与共性。

3.1 1948— 2014年5~7月平均气温阶段性分析

对江淮流域67年的5~7月1 000 hPa月平均气温做EOF分解, 前3个模态分别占75.1%, 14.2%和4.4%, 因此主要分析第1, 2模态的时空特征(占比近90%, 图2a, c, d)。第1, 2模态的空间分布(图2c, d)纬向性显著, 第1模态冷势力较强, 第2模态暖势力北进, 强经向梯度在113° E和120° E附近。它们的时间序列图如图2a所示, 时间序列中正的大值, 指示该空间分布模态强盛, 时间序列的负值, 指示该模态偏弱或不显著。2条时间序列的特征显示:1948— 2014年的67年时段大概可以显示为3个阶段:1948— 1970年, 第1主成分与第2主成分的强度均在上升, 且逐渐强势; 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第1主成分偏强(多在0值以上), 第2主成分偏弱(多在0值以下); 而从90年代中期到2014年:第1主成分弱势, 不显著, 第2主成分偏强。再对比图2b的区域平均气温序列, 从图2中也可以看出, 对应EOF的主模态时间序列的大致3阶段, 67年区域平均气温序列也显示3个不同的气温变化阶段。它们的时段与EOF的主成分时段类似。70年代之前, 气温逐步下降, 70年代至90年代, 气温逐渐升高, 90年代中期之后, 气温保持在高位。

图2 1948— 2014年5~7月月平均气温及EOF时空分布
(a) 时间序列(第1, 2模态); (b)区域平均气温序列; (c), (d)EOF空间模态(第1, 2模态)
Fig.2 The monthly temperature series and EOF spatial and temporal modes from May to July in 1948 to 2014
(a) EOF time series (EOF1 and EOF2); (b) The reginal average air temperature series; (c), (d)EOF spatial modes (EOF1 and EOF2)

对上述前2个模态EOF的时间序列做功率谱分析(图3), 结果显示EOF的2个模态的时间序列都对应有20年左右的一个周期, 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67年不是一个10年的年代整数, 同时大致的20年周期, 对60这个数可划分为每20年一个阶段, 而其余的7年如何分到3个阶段中?因此需要进一步解决。

图3 1948— 2014年EOF1和EOF2时间序列的功率谱Fig.3 Power spectrum of time series of EOF1 and EOF2 from 1948 to 2014

3.2 气温变化阶段的具体划分

根据上述分析, 进一步对气温的变化阶段进行具体年数划分, 方法如下:考虑到气候特征应是要素较长时段的综合特征, 结合EOF主模态和功率谱分析结果, 对67年的气温序列划分为3个阶段, 每阶段长度应至少20年。由于是67年, 因此在20年基础长度上的3个阶段会出现不同年数长度的多种分段可能。采用二阶多项式方程拟合气温阶段序列(线性拟合过于粗略, 并且不易区分各阶段的差异特征, 三阶多项式为波状, 造成同一阶段中同时存在上升与下降的相反趋势), 则方程中有平方项、单次项及常数项, 考虑所划分的每个气候阶段, 要素变化趋势应尽可能线性, 即变化趋势在每一阶段中尽可能一致。则对应时间段的趋势线方程中的平方项应经可能小, 即曲率项尽可能小。

(1) 采用对温度阶段做趋势线拟合时, 趋势线的表达式为:

Y=a× X2+b× X+c (1)

当表达式中平方项的系数小(即公式1中的a值尽可能的小), 说明趋势线的弯曲性小, 则其线性变化特征比较显著。

(2) 对3个阶段不同年数划分的趋势表达式的二次项系数a进行排列组合与分析(表1), 以便选取最小a值对应的年数阶段趋势线。

表1 阶段长度分类列表及拟合曲线2项式系数a Table 1 Stage length classification list and fitting curve 2-item coefficient a

表1显示, 当第1阶段取23年, 第2阶段取24年, 第3阶段取20年的情况下, 三阶段的3个趋势线均具有最小的a值。即在此种分段下, 各阶段的趋势拟合线的线性特征较强, 曲线性(在一个阶段中气温变化既有上升又有下降)最弱。由此获得67年可分为3个气温变化阶段:1948— 1970年共23年; 1971— 1994年共24年; 1995— 2014年共20年。

进一步, 对这3个气温变化阶段的气温演变趋势进行特征对比, 以确定3个阶段的特征的主要差异。根据上述结果, 分析拟合曲线演变趋势(图4): 江淮地区1948— 2014年67年的3个不同的气温变化阶段中, 1948— 1970(23年):气温趋势下降阶段; 1971— 1994(24年):气温趋势上升阶段; 1995— 2014(20年):气温趋势上升变缓阶段(图4)。

图4 各气候阶段5~7月平均气温序列Fig.4 The mean temperature series from May to July in each climate stage

3.3 气温变化阶段特征指数分析

分析三阶段气温趋势的各自特征, 参考非线性映射法, 对气温序列特征进行具体的定量化分析, 运用气温曲线指数, 分别对不同阶段时间序列进行气温指数TI计算:

TI(1000 hPa)=(Tn-T1)× (Tmax-TminΔ T (2)

公式(2)中Tn为阶段趋势线末端值, T1为阶段趋势线起始值, Tmax为阶段序列中最大值, Tmin为阶段序列中最小值。Δ T(变化速率)为气温序列值中后一年值减前一年值的均方根:

Δ T= i=1n(Ti+1-Ti)2n-1(3)

这样, 描述各阶段气温特征的气温指数公式(2)包含3项: 各阶段气温趋势变化倾向(公式(2)中右侧第1项)、气温变化幅度项(公式(2)中右侧第2项)、变化速率项(公式(2)中右侧第3项)。再将3个值相乘, 获得各气候阶段气温指数(TI) 特征(表2)。

通过TI指数计算, 不同气温变化阶段的多项气温演变特征可进行降维定量比较。如表2中最后一行数值所示, 第1阶段(1948— 1970年)TI指数为-2.5, 很好地指示气温趋势为明显的下降(图4a); 第2阶段(1971— 1994年)TI指数为1.15, 指示这一阶段气温趋势明显上升(图4b), 上升的斜率较第一阶段弱(升温幅度小于前阶段的降温幅度); 第3阶段(1995— 2014年)TI指数为0.42, 相比上一阶段, 上升趋势明显减缓(图4c)。

表2 气温变化阶段指数列表 Table 2 Temperature trend stage index list

3.4 3个阶段气温EOF分析

对3个阶段1 000 hPa的5~7月平均气温进行EOF分析, 得到图5, 即3个阶段的主模态空间分布特征。可见在第1阶段空间分布主要为全场负值偏冷, 降温梯度自南向北, 从图4的时间序列看, 在整个阶段呈现一个气温下降的趋势; 第2阶段气温有了显著的增暖, 主要为全区域正值暖区(中心值为0.25), 暖中心位于区域中部, 这个阶段气温有一个上升的趋势; 第3阶段也为正值区, 暖中心值范围明显大于第2阶段, 暖中心位置偏北, 气温处于高位。 时间序列显示的气温变化比较平缓, 升降趋势不明显。

3.5 3个阶段内气温次级阶段演变特征

为了后续探讨江淮气旋在阶段内的特征演变以及与阶段气温变化特征的对应状态, 将每个气温变化阶段进一步划分为2个次级阶段, 以便通过对比次级阶段气温变化特征、分析江淮气旋的次级阶段演变特征, 进而获得气旋与环境气温两者在各主阶段中的变化对应关系。将3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内划分为2个小阶段, 第1阶段为前12年、后11年2个阶段, 第2和3阶段分别平均分为12年、12年和10年、10年的小阶段。对6个气温变化阶段分别求出其平均气温, 如图6 所示。图6显示在第1阶段前后2个小阶段气温具下降趋势, 前后2个阶段相差0.8 ℃(图6a), 而第2, 3大阶段中前后2个阶段的气温具上升趋势, 其中第2大阶段后一个次阶段较前一个次阶段气温增加0.4 ℃, 第3大阶段中后一个次阶段较前一个次阶段气温增加0.3 ℃, 这与3个大阶段的气温变化指数TI(表2)所显示的特征相吻合。 这样的次级阶段划分, 便于后续气旋活动特征统计和对比。

图5 3个阶段5~7月平均气温的EOF1(1 000 hPa)空间分布Fig.5 EOF1 of seasonal(5~7 month) average temperature of in three stages(1 000 hPa)

图6 3个阶段内次级阶段的平均气温对比Fig.6 Mean temperature features in secondary stages in three climate stages

4 各气温变化阶段气旋统计特征
4.1 气旋定义与筛选

根据气象学定义[9], 对产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内(图1框区), 生命史大于或等于12 h, 具有明显冷暖锋结构的低值气旋系统, 称为江淮气旋。

本文研究区域为江淮地区(110° ~126° Ε , 27° ~36° N), 统计的时间段为1948— 2014年67年的汛期(5~7月)。根据江淮气旋定义, 结合NCEP/NCAR的逐6 h再分析数据, 若江淮气旋从发生到在区域中消失维持在 3个连续时刻 (间隔2个6 h, 即12 h) 以上, 并且对应气旋的低值闭合等值线达到2圈, 则筛选为研究所用的江淮气旋。筛选的气旋还经过了MICAPS系统客观天气图产品气旋的对比核查, 结果基本一致。

4.2 各气温变化阶段气旋统计特征

4.2.1 江淮气旋发生频数统计

表3所示, 1948— 2014年67年间5~7月江淮气旋共发生754例, 其中第1阶段(1948— 1970年:气温趋势下降阶段)23年中有181例, 年平均发生7.9例; 第2阶段(1971— 1994年:气温趋势上升阶段)24年中有303例, 年平均12.6例; 第3阶段(1995— 2014年:气温处于高位, 变化趋势上升变缓阶段)20年中发生了267例, 年平均13.4例; 显然, 气温上升阶段的江淮气旋发生更为频繁。环境气温尤其是下垫面的增暖, 对气旋的发生与活跃更为有利。

考虑阶段中的气温变化影响, 对3个阶段中次级阶段的气旋发生数量也进行了统计(表4), 结果显示在气温上升的第2和第3阶段, 气旋发生的年平均数均显示第2次阶段高于第1次阶段。即气旋年平均数的增加与这2个阶段的气温趋势增暖变化特征一致。第1阶段虽然气旋数量在前后2个次级阶段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但是数量是显然地低于其他2个气温增暖阶段。整体上第3阶段的气旋年平均数最大, 第 1阶段年平均数最小, 气旋数量最少, 也表现出了气温变化与江淮气旋发生频数变化趋势的相似与一致。

表3 不同气温变化阶段气旋发生频数对比 Table 3 Comparison of cyclone frequencies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 trend Stages
表4 不同气温变化阶段各个细分阶段气旋发生频数对比 Table 4 Comparison of cyclone frequencies at different secondary stages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 trend stages

4.2.2 江淮气旋生命史统计

关于3个不同气温变化阶段气旋生命史特征, 统计结果显示, 生命史为12 h的气旋数量最多, 12~24 h的次之, 然后是24~48 h和48~72 h, 大于72 h的最少。大多数江淮气旋的生命史在48 h以内, 3个阶段的占比都在90%以上(表5), 而长于48 h的气旋比例小得多, 但在气温上升阶段生命史大于48 h的气旋频数明显增加。因此, 气温上升阶段对应更多气旋具有更长的生命长度。显示环境增暖有利于气旋的维持。

表5 各气温变化阶段区域内气旋生命史百分比分布表 Table 5 Percentage distribution of cyclone life cycle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 trend stages

次级阶段的生命史对比特征, 也表现出与阶段气温变化趋势的一致性。第1阶段内后一个次阶段的长生命史(> 48 h)的年平均气旋数明显小于前一个次阶段, 显示随着环境气温的降低, 气旋不易维持长生命期; 在增暖的第2和第3阶段, 长生命史气旋数量随气温增暖有增多(如在第三阶段), 或者保持不减少(如在第2阶段, 表6)。江淮地区位于温带冷暖气团交汇纬度, 通常春季暖气团势力的增强与北抬, 增加江淮地区的斜压性, 更有利于引起更多气旋活动。

表6 3个阶段内次级阶段的生命史统计 Table 6 Cyclone life cycle statistics of secondary stage in three stages

4.2.3 江淮气旋伸展高度统计

对1948— 2014年67年5~7月江淮气旋的伸展高度进行统计, 首先根据气旋伸展高度, 将汛期气旋分为3类, 伸展到500 hPa或以上的为深厚型, 伸展到850~700 hPa为浅薄型, 仅伸展到1 000~925 hPa为底层型。3类气旋中浅薄气旋数量最多, 占总数的62.18%, 深厚型和底层型数量较少, 分别占百分比为19.44%和18.38%。依据3类气旋, 对比3个阶段的统计结果, 发现气旋在3个阶段的伸展高度特征为:①深厚型的数量, 在气温增暖的阶段数量增加。②浅薄型在各阶段均占比最大, 说明江淮汛期气旋是一类浅薄型系统。浅薄型气旋较深厚型多2~3倍。在气温增暖的阶段, 其数量显著增加。③底层型数量也相对较少, 大体与深厚型的数量相当。在气温增暖的阶段, 其数量也较偏冷阶段显著增加。

江淮气旋的类型主要为浅薄气旋, 讨论各气温细分阶段的浅薄型气旋的数量变化状况, 如表7所示。表7显示浅薄型气旋发生的年平均数和3个阶段的气温趋势变化较为符合, 第1阶段的前后2个次级阶段, 浅薄型气旋发生的年平均数有减少, 与气温降低趋势一致, 而在第2和3阶段, 浅薄型气旋发生的年平均数的确有增加的趋势, 尤其第2阶段增加趋势较为明显。显示了气温的阶段变化增暖与转冷状况与浅薄气旋生成数量变化的一致性。

表7 3个阶段内次级阶段的浅薄型气旋统计 Table 7 The shallow-type cyclone statistics of the secondary stage in the three temperature trend stages

4.2.4 江淮气旋路径统计

对67年汛期江淮气旋的路径进行统计, 发现江淮汛期气旋移动路径可大致分为3种类型:纬向路径(图7a)、经向路径(图7b)和打转路径(图7c)。统计显示, 江淮汛期气旋的路径主要为纬向路径, 其中纬向路径占比50.8%, 打转路径占比33.51%, 经向路径占比较少, 为15.69%。绝大部分路径移动方向为由西向东或东北, 少数向东南方向移动。

在3个阶段中, 3种路径的气旋数量均随阶段气温的降低和增暖有增减。其中经向型对暖气团的北上与势力扩展响应最为一致, 如表8所示。

图7 江淮气旋路径类别图
(a)纬向路径; (b)经向路径; (c)打转路径
Fig.7 Classification of cyclone paths
(a) Zonal path; (b) Meridional path; (c) Rotation path

表8 3类路径江淮气旋在3个阶段中的数量统计 Table 8 The statistics on three types of cyclone paths in three temperature stages

将江淮区域进行纬向分区, 分为3条纬带区:

南区:27° ~30° N; 中区:30° ~33° N; 北区:33° ~36° N。统计每一例气旋发展过程中移动到的最北点在三纬带的落区, 得到每个分区到达最北的气旋的年平均数(表9)。第1阶段中北区气旋发生的年平均数在后次阶段较前次阶段有所减少, 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 与该阶段气温演变呈下降趋势一致; 在第2阶段到达北区的气旋数的次阶段趋势是增加的, 与图5中暖中心区域位置偏北相符。显示前2个阶段的气旋北上数量的变化趋势和气温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 而第3阶段由于暖中心在北区扩展, 到达北区的气旋数量整体有增加, 尤其是在第1次阶段, 数量增加显著, 但随着时间演变, 到第2次阶段并没有表现出数量上的持续增长, 但与到达中区和南区的气旋数量相比, 占比仍然保持在高位。总体上, 气旋北上数量的增减与气温主阶段特征对应, 随气温升高, 暖气团北移, 对气旋活动范围具有引导作用。同时由于江淮气旋的形成受温带锋区影响, 上述结果显示出暖气团的强势主导温带锋区的活跃性, 进而促进江淮气旋的发生发展与活动范围。

表9 3个阶段内次级阶段的气旋路径最北点年平均统计* Table 9 Statistics of the farthest north point of the cyclone path in the three stages
5 合成气旋特征

由上述统计分析可知, 江淮汛期气旋主要为浅薄型气旋(QBX), 因此对3个阶段内以及各个次级阶段内的QBX型典型气旋的合成场进行分析, 主要分析它的要素配置, 热力结构, 以及水汽特征。

5.1 温压风场特征

在3个大阶段中, 合成气旋的温压风场分布特征响应阶段气温基本状态, 从第1阶段到第3阶段:气旋强度呈现出递增的趋势, 气旋地面中心位势高度值从第1阶段的1 440 gpm 一直降低到第3阶段的1 410 gpm , 气旋中心高度值的减弱与环境暖气团势力增强, 气柱增暖拉伸, 造成低层减压的构成有关。气旋位势高度梯度的强度也有明显增加; 气旋中心气温有增高趋势, 从15 ℃升高到16 ℃, 气温梯度也有所增强; 锋区加大, 影响风速也明显增强, 气旋最大风速值从第1阶段的10 m/s增加到第3阶段的14 m/s; 其中, 第1阶段到第2阶段的增强变化最为显著, 气旋强度, 中心气温和风速的增加明显, 而第2阶段到第3阶段的升势不是很显著, 但第3阶段气旋要素强度继续维持旺盛。

对3个大阶段的中次级阶段的温压风场特征进行分析, 调查在各阶段中, 气旋特征的演变与阶段气温变化趋势的关系。第1阶段内(图8a, b):阶段气温是降低趋冷的, 在前后2个次阶段内后一阶段较前一阶段气旋强度明显减弱(中心位势高度值从1 420 gpm 升高为1 450 gpm ), 位势高度梯度减小, 区域内气温梯度减小, 最大风速减小(从12 m/s减小为10 m/s), 显示偏冷的环境下, 不利于或是抑制江淮气旋的活跃。第2阶段内(图8c, d):阶段气温是增暖的, 后一阶段较前一阶段气旋强度明显增强(中心高度值从1 420 gpm 降低为1 400 gpm ), 位势高度梯度增加, 区域整体气温升高, 最大风速增加(从12 m/s增大为16 m/s), 显示偏暖的环境有利于江淮气旋的活跃与发展。第3阶段内(图8e, f):阶段气温整体偏高, 变化趋势为缓升及维持。此阶段后一个次阶段较前一次阶段气旋强度也是增强的, 但幅度小于第2阶段(高度值从1 410 gpm 降低为1 400 gpm), 高度梯度增加, 区域整体气温升高, 最大风速增加(从14 m/s增大为16 m/s), 显示气温偏暖, 有利于气旋维持活跃性。

图8 次级阶段内QBX气旋温度、位势高度和风场合成图(850 hPa)
阴影为风速, 单位:m/s; 黑色实线为位势高度, 单位:gpm; 红色虚线为气温, 单位:℃
Fig.8 The composite graph of QBX cyclone’ s air temperature、potential height and wind speed in the secondary stage (850 hPa)
The shadow is the wind speed, unit: m/s; The black solid line is the potential height, unit: gpm; The red dotted line is the air temperature, unit:℃

5.2 水汽特征

水汽特征不仅有利于气旋降水的增强, 也有利于在气旋中上层释放凝结潜热, 从中层增强气旋。对3个大阶段汛期合成气旋的水汽特征进行分析。分析显示, 从第1大阶段到第3大阶段水汽通量明显增加, 最大值从12 g/(hPa· m· s)增加到18 g/(hPa· m· s), 追踪技术确定的水汽通道也有所增强。其中, 从第1大阶段到第2大阶段的增强较为显著, 第2大阶段到第3大阶段的变化不是很明显, 但在第3大阶段水汽通道位置明显北移。

在3个大阶段的次级阶段内, 水汽特征也表现出了与气温变化相似的趋势, 暖气团由南向北推进, 更暖气团携带更多的水汽。图9中阴影显示水汽通量, 矢量场为水汽输送。第1大阶段内(图9 a, b):后一个次阶段较前一次阶段水汽通量有所减少, 最大值从14 g/(hPa· m· s)减小到12 g/(hPa· m· s) , 追踪的水汽通道强度也有所减弱; 第2大阶段内(图9 c, d):后一次阶段较前一次阶段水汽通量显著增加, 最大值从16 g/(hPa· m· s)增加到20 g/(hPa· m· s), 追踪的水汽通道尺度也显著加宽拉长, 水汽输送更强; 第3大阶段内(图9 e, f):前后2个次阶段水汽通量和水汽输送强度相当, 但水汽通量强中心向北移动。

5.3 热力结构特征

对比分析3个大阶段的合成气旋温度纬向偏差垂直剖面, 即将气旋中心温度沿经过中心的纬线, 依次减去各经向的平均值, 获得气旋中心与外围气温的差异。分析发现3个大阶段的合成气旋均为中心西侧为正, 中心东侧为负值, 说明江淮气旋结构的斜压性, 在气旋式旋转气流的引导下, 东侧暖气团北上, 温度高于气旋中心(中心值减东侧值为负)。西侧冷气团南下气温低于气旋中心(中心值减西侧值为正)。从第1大阶段到第3大阶段合成气旋内部暖气团势力表现出第1大阶段冷暖势力以中心为界, 较为平衡。在第2大阶段暖气团势力增厚, 强度明显增强, 冷气团势力减弱。在第3大阶段暖势力向西侧扩展, 气旋中心处于暖气团中, 冷气团势力进一步减弱, 因此偏差强度减小。

对3个大阶段的次级阶段, 分别做了合成气旋纬向偏差和经向偏差垂直剖面图。对于纬向偏差, 图10显示了江淮气旋的冷暖气团交汇的斜压性结构(图10中蓝色负值为中心值低于周围气温, 红色正值为中心值高于环境气温)。在第1大阶段的第2个次阶段中的暖势力(图10b中低层的蓝色)比第1次阶段向东收缩, 强度也减弱; 而冷气团势力(图10b中的红色)比第1个次阶段增强, 并东移控制了气旋中心。冷中心将对气旋加压, 抑制气旋发展。因此在第1阶段, 随着气温下降趋冷, 气旋活跃性降低。在第2大阶段, 暖势力(图1c, d中的蓝色)比第1阶段明显增厚, 显示该阶段自南向北的暖势力增强。在第2个次阶段暖气团势力中心较第1个次阶段上升, 同时气旋西侧的冷气团在中下层的势力较第1个次阶段显著减弱, 冷势力移向高层, 显示中低层气旋自北向南的气流减弱, 对冷气团的引导能力不强。因此在第2大阶段, 随着气温的增暖, 尤其是从中层增暖, 对气旋发展有促进作用。在第3大阶段, 暖势力向气旋中心扩展, 在第2个次阶段的中低层冷势力较第1个次阶段强度减弱(图10e, f中的红色), 气旋中暖气团的活跃, 有利于气旋中心减压。因此相对于第3大阶段气温的缓增状况, 气旋因暖势力控制中心, 中心减压, 有利于气旋的活跃与维持。 经向偏差垂直剖面图显示了气旋中心与气旋南北环境的温差。在第1大阶段:2个次阶段显示了南侧暖势力逐渐减弱南退, 北侧冷气团影响气旋中心, 易造成气旋中心加压, 不利气旋发展。在第2大阶段的2个次级阶段显示南侧暖气团逐步北抬, 减小了气旋中心与暖气团的温差; 第3大阶段的2个次级阶段显示南侧暖势力不断增强, 在气旋中暖气团的厚度不断增加。因此后2个大阶段的气温上升有利于增强和维持气旋的活跃。而第1大阶段的气温下降趋冷, 对气旋中心的加压, 抑制了气旋活跃性。

图9 次级阶段内QBX气旋水汽通量合成图(850 hPa)
图中阴影为水汽通量, 单位:g/(hPa· m· s); 黑色矢量箭头为水汽通道, 单位:m/s; 粗矢量箭头表征水汽输送强轴
Fig.9 The composite graph of QBX cyclone’ s water vapor flux in the secondary stage (850 hPa)
Shadow is for water vapor flux, unit: g/(hPa· m· s); Black vector arrow is for water vapor channel, unit:m/s; Bold vector arrow is for the largest water vapor channel, unit:m/s

图10 次级阶段内QBX气旋温度纬向偏差垂直剖面图
图中阴影为温度纬向偏差, 单位:℃
Fig.10 The vertical profile of air temperature zonal mean deviation in the secondary stages
Shadow and line are all for air temperature zonal mean deviation, unit:℃

6 结语

根据上述分析, 可归纳为如下结论:

(1) 对1948— 2014年67年的江淮地区5~7月气温序列, 利用EOF和功率谱分析, 以及非线性映射法进行气温序列的气候阶段划分。 对此类非完整年代际的67年时序, 可客观地分为时长近似但年数不等的3个气候阶段, 各阶段具有的特点为, 第1阶段:1948— 1970的23年, 气温逐渐趋冷, 气温趋势线具下降形式; 第2阶段: 1971— 1994的24年, 气温逐渐增暖, 气温趋势线具上升形式; 第3阶段1995— 2014的20年, 气温维持偏暖, 气温趋势线具缓变微升。 这些阶段特征可通过气温指数定量计算和明确表达, 3个阶段的气温指数分别为:-2.5, 对应下降趋势; +1.15, 对应上升趋势; +0.42, 对应缓升趋势。而对应3个阶段的EOF主模态空间分布为整个江淮区域在气温下降阶段为偏冷负值, 温度梯度自南向北; 在气温增暖阶段为整个区域偏暖正值, 暖中心位于区域中部; 在气温缓升阶段为整个区域偏暖正值, 暖中心范围更大, 位置偏北, 区域气温处于高位。

(2) 依据所划分的3个气温变化阶段, 对各阶段的汛期江淮气旋进行特征统计, 统计结果显示出了江淮气旋特征对气温趋冷及增暖演变的响应。在气旋发生数量方面, 3个阶段的气旋年平均数分别为7.9, 12.6和13.4。而在各阶段内, 气旋数演变显示了气温趋冷时抑制气旋发生, 气温增暖时气旋数量也随之增加。在气旋生命史方面, 大多数江淮气旋的生命史在48 h以内, 长于48 h的气旋比例较小, 但在气温趋冷阶段, 此类气旋数量明显减少, 而气温增暖时, 此类气旋频数也随着明显增加。在气旋伸展高度方面, 针对气旋特征, 依伸展高度分为深厚型、浅薄型和底层型3类, 其中浅薄型占总数的62.18%, 在3个阶段内浅薄型气旋发展数量演变与阶段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另2类气旋在气温增暖阶段明显增加, 气温趋冷时受到抑制。在气旋北进位置方面, 依气旋的路径, 可主要分为纬向型、经向型和打转型3类。其中纬向型占比大于50%。在3个阶段中, 3种路径的气旋数量均随阶段气温的降低减少和增暖有增加。其中经向型随暖气团的北上与势力扩展向北推进的响应最为明显。

(3) 对气旋结构特征的合成分析显示, 阶段气温的趋冷与增暖的变化对气旋热力动力和湿度结构

有明显的影响。在气旋结构中的气旋中心强度、温度梯度、气旋急流最大风速都对各阶段的气温演变有相应的响应变化; 在气旋水汽通道方面, 水汽通量通道的强度、长度、位置也均响应阶段内气温趋冷与增暖的变化; 在江淮气旋的热力斜压性方面, 以气旋中心与气旋结构中经向和纬向冷暖气团势力对比, 都显示气旋范围冷暖气团2种势力的强度、厚度以及北进南退位置的演变均与气候阶段内环境气温的趋冷、增暖、缓升相符合。这些结果清晰显示在气温下降趋冷阶段, 气温变化减弱了气旋的结构强度, 抑制了江淮气旋的活跃性, 在气温增温和缓升阶段, 气温变化加强了气旋结构的稳定成长, 增强和维持了气旋的活跃性。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McCabe G J, Clark M P, Serreze M C. Trends in Northern hemisphere surface cyclon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J]. Journal of Climate, 2001, 14(12): 2 763-2 768. [本文引用:1]
[2] Orsolini Y J, Sorteberg A. Projected changes in Eurasian and Arctic summer cyclones under global warming in the Bergen climate model[J]. Atmospheric and Ocean Science Letters, 2009, 2(1): 62-67. [本文引用:1]
[3] Lambert S J, Fyfe J C. Changes in winter cyclone frequencies and strengths simulated in enhanced greenhouse warming experiments: Results from the models participating in the IPCC diagnostic exercise[J]. Climate Dynamics, 2006, 26(7): 713-728. [本文引用:1]
[4] Akperov M G, Mokhov I I. Estimates of the sensitivity of cyclonic activity in the troposphere of extra-tropical latitudes to changes in the temperature regime[J]. Izvestiya,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Physics, 2013, 49(2): 113-120. [本文引用:1]
[5] Zappa G, Len C S, Kevin I H, et al. A multimodel assessment of future projections of North Atlantic and European extratropical cyclones in the CMIP5 climate models[J]. Journal of Climate, 2013, 26: 5 846-5 862, doi: DOI:10.1175/JCLI-D-12-00573.1 [本文引用:1]
[6] Akperov M, Mokhov I, Rinke A, et al. Cyclones and their possible changes in the Arctic by the end of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from regional climate modelsimulations[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2015, 122: 85-96, doi: DOI:10.1007/s00704-014-1272-2. [本文引用:1]
[7] Zhang Ying, Wang Huijun. A projection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related to typhoon activities[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10, 68(4): 539-549.
[张颖, 王会军. 全球变暖情境下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活动背景场气候变化的预估[J]. 气象学报, 2010, 68(4): 539-549. ] [本文引用:1]
[8] Ma Liping, Chen Lianshou, Xu Xiangd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global tropicalcyclone activities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6, 22(2): 147-154.
[马丽萍, 陈联寿, 徐祥德. 全球热带气旋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特征[J].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22(2): 147-154. ] [本文引用:1]
[9] Tian Rongxiang. Influence of clmiatic warm ing in Southern Hem isphere on tropical cyclone of northwestern Pacific Ocean[J].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2005, 14(4): 25-29.
[田荣湘. 南半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影响[J].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14(4): 25-29. ] [本文引用:1]
[10] Zhao Haikun.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y Change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D].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赵海坤. 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变化机理研究[D]. 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 ] [本文引用:1]
[11] Wang Chao. The Influence of Global Warming on the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D].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王超. 全球变暖对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的影响[D]. 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 ] [本文引用:1]
[12] Lei Xiaotu, Xu Ming, Ren Fumin.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effect of global warming on Typhoon activity[J]. Journal of Meteorology, 2009, 67(5): 679-688.
[雷小途, 徐明, 任福民. 全球变暖对台风活动影响的研究进展[J]. 气象学报, 2009, 67(5): 679-688. ] [本文引用:1]
[13] Miao Chunsheng, Xu Fangzhu, Wang Jianhong, et al. Huai valley under two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scenarios[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6, 40(2): 257-270.
[苗春生, 徐方姝, 王坚红, . 两种温室排放情景下中国汛期江淮暴雨低涡特征研究[J]. 大气科学, 2016, 40(2): 257-270]. [本文引用:1]
[14] Wang Jianhong, Niu Dan, Ren Shuyuan,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ndevelopmeng of different deep Jianghuai Rivers cyclones entering the sea and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factors[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15, 31(6): 744-756.
[王坚红, 牛丹, 任淑媛, . 不同深厚气旋入海发展中环境因子作用对比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15, 31(6): 744-756. ]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