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行星空间物理
魏勇1,4, 戎昭金1, 钟俊1, 柴立晖1, 乐新安1, 刘立波1, 于晟2, 朱日祥3, 万卫星1
1.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北京 100085
3.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4.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作者简介:魏勇(1981-),男,河南平舆人,研究员,主要从事行星空间物理研究.E-mail:weiy@mail.iggcas.ac.cn

摘要

空间物理学日趋成熟,既丰富了人类对地球和行星空间的认识,也引申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一些涉及行星演化问题的解决倚赖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探索,要求研究者从行星地球的视角出发,把地球视为一个从地核到磁层的多圈层耦合系统。作为系统外层环节的空间环境,其中的问题可通过比较行星研究的思路找到突破口。基于学科交叉的比较行星空间物理研究将是未来空间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阐述比较行星空间物理研究的思路和必要性,梳理研究现状,并展望研究前景。

关键词: 空间物理; 磁层; 电离层; 行星; 比较行星学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2017)01-0015-06
Comparative Planetary Space Physics
Wei Yong1,4, Rong Zhaojin1, Zhong Jun1, Chai Lihui1, Yue Xin’an1, Liu Libo1, Yu Sheng2, Zhu Rixiang3, Wan Weixing1
1.Key Laboratory of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2.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085,China
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ithospheric Evolutio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4.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 China

First author:Wei Yong (1981-), male, Pingyu County, He’nan Province, Professor. Research areas include planetary space physics and geomagnetism.E-mail:weiy@mail.iggcas.ac.cn

Abstract

It has been 60 years since the space physics as new branch of geophysics started to grow in 1957 when the space age was opened by a small satellite called sputnik. The knowledge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pace has been significantly extended and deepened, but the questions we are facing today are more challenging. A consensus reached is that we have to regard the Earth (planet) as an integrated system including all spheres from the inner core to the magnetosphere, and we should try to investigate some questions standing on the ground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especially those questions related to Earth’s (planetary) evolution. Space environment as the outer part of a planetary system, commonly exists in all planets but also exhibits strong diversity. Here, we introduce the short history of basic ideas and methods of comparative study, the advantages on understanding of some issues of global scale, and the prospect from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Keyword: Space physics; Magnetosphere; Ionosphere; Planet; Comparative planetology.
1 空间物理研究的挑战和机遇

空间物理学主要研究空间环境中的物理过程, 其发展得益于人们对于空间中各种现象的好奇心所驱动的探索行为。纵观数千年来世界各地文明流传下来的史料, 围绕极光、气辉、慧尾、黑子等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空间现象, 观测记录数量愈益丰富, 认知思辨水平逐渐提高, 衍生出多种具有地域特色的人与自然文化体系, 并以神话、传说、礼仪、哲学等形式传承至今。尤其是封建时代的中华文明, 长期推崇“ 天人合一” 的理念, 使得包括空间现象在内的各种“ 天象” 成为影响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 极光和慧尾等现象往往与民族兴衰、王朝更迭、邦交征伐等重大历史事件联系起来[1]。由于观测和记录行为具有政治严肃性, 许多较为显著的现象被详细记录下来, 成为了解空间环境长期变化的重要参考资料。例如, 公元1645— 1715年欧洲和亚洲的极光观测记录同时大幅减少, 成为孟德尔极小期存在的重要佐证[2]

空间物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依赖观测技术的进步。尽管地面观测已持续数千年, 人们始终无法知晓空间中物理过程的触发、发展和变化机理。直到最近100多年, 磁强计、电离层测高仪等地面观测设备的持续运行, 探空气球、火箭和大功率雷达技术的不断进步, 使得人们终于告别裸眼观测的时代, 本质上提高了认知空间的能力。20世纪50年代末期, 人造卫星及其搭载的场和粒子探测仪器实现了空间实地探测, 促成了空间物理研究的飞跃, 使其能够从地球物理、大气物理、天文等学科的交叉状态中发展起来, 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3]。时至今日, 空间物理研究者已经掌握了地球空间环境中各个区域的电磁场和粒子的平均特征及其最主要的变化规律, 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背后的主要物理过程; 对行星际空间的平静和扰动状态也有了全局性的了解, 并具备了初步的预报能力; 对太阳系其他行星的空间环境有了基本认识, 并能够归纳出其与地球空间环境的主要异同之处。如果把理论体系架构的基本完善作为学科成熟的标志, 那么可以认为空间物理学正处在一个接近成熟的阶段。

当前空间物理发展阶段具有与其他学科同阶段的类似特征。表面上看, 经过数十年的观测数据和相关知识的积累, 论文产出量加速增长, 研究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实际上是研究难度持续增加, “ 瓶颈效应” 越来越明显。可以从空间探测和研究行为两方面来理解这一特征。

从空间探测来看, 主要体现在从基于单卫星计划的“ 普查” 式研究过渡到基于多卫星计划的针对性研究。20世纪60年代前后属于早期探索阶段, 地球空间的广袤区域中充满了未知, 单颗卫星在运行过程中通常可以产生多个重要发现, 甚至包括意外发现。借助单颗卫星探测的方法基本实现了空间大尺度电磁场和等离子体状态的普查, 确定了各区域的标志性特征, 并勾勒出其基本变化规律。同时也了解到, 空间中的场和粒子存在各种尺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化, 而单卫星探测并不能对其进行区分, 于是不得不引入各种假设来简化问题。为了突破这一瓶颈, 必须采用多卫星同时探测的方式。欧洲太空局在2000年发射了Cluster卫星簇, 4颗卫星联合观测将以亚暴为代表的全球尺度问题和以磁场重联为代表的微小尺度问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中国在2003— 2004年实施了“ 双星计划” , 并与Cluster联合形成6星联测。美国航空航天局2007年发射包含5颗卫星的THEMIS计划, 针对亚暴问题进行研究; 2015发射包含4颗卫星的MMS计划对磁场重联问题进行研究。不难看出, 这些多卫星探测计划通常设计用来解决较为具体的重要科学问题。

从研究行为来看, 主要体现在对研究者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研究能力受限于研究者的知识宽度、理论架构、逻辑思辨力、思维习惯、数据敏感度、工作经验等方面。早期探索时期的工作方式注重于在解读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其难点在于太阳风— 磁层— 电离层— 中高层大气耦合链中单个因果关系的猜测与识别; 而现阶段科学发现的产出方式则更倾向于从理论出发, 锁定证实或证伪的关键环节, 然后有目的地寻找对应的观测数据, 其难点不仅包括因果关系的猜测与识别, 更在于对现有理论的深刻认识和对观测数据的精准理解。这些特征对研究者和研究者共同体的时间和精力构成挑战, 其最优选择必然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 清楚认识研究特长, 选择最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重大进展的研究方向。

进一步讲, 空间物理现阶段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投入产出比的持续下降。就空间探测而言, 卫星平台和载荷的造价越来越高昂, 却旨在解决少数关键科学问题; 就研究行为而言, 研究者的入门专业训练内容逐渐增加,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创新难度加大, 而做出重要科学发现的几率却不如以前。当然, 这仅仅是从学科发展共性的角度来论述。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讲则很不同, 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正是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 例如, 磁场重联的解决不仅有助于理解整个太阳系乃至宇宙中磁化等离子体中的能量转化方式, 还可能帮助缓解未来能源危机。持续增加对传统研究的投入始终是主流之策。

研究人员认为, 当前一些重要的空间物理学前沿问题必须通过突破学科壁垒来取得进展。传统的空间物理研究着眼于空间环境中所发生的过程, 但一些重要过程的驱动因素或控制因素来自于空间环境之外。例如, 空间环境参数长期变化问题。众所周知, 地磁场与太阳风相互作用形成磁层, 同时地磁场也是控制磁层和电离层等离子体运动的基本物理场之一。现代地磁观测显示, 自1840年以来地磁场偶极矩持续衰减了约10%[4]; 对电离层近百年的观测数据分析发现, 偶极矩的衰减引起了电离层的变化[5]。而古地磁学研究进一步表明, 地磁发电机至少已存在了42亿年[6], 在此期间偶极矩存在各种时间尺度和各种幅度的涨落[7]。尤为引人注目的是, 地磁极性倒转期间, 偶极矩强度可下降1个量级或更甚, 且平均持续时间近万年。这种地磁场变化会对空间环境造成怎样的变化?空间环境的变化是否又影响了地球的演化?对于这些重大问题, 依赖于观测数据的传统空间物理研究方法不再适用, 因为空间环境的主要参数, 如磁层的尺度、电离层F2层峰高等不会在岩石、树轮等常见介质中记录下来, 且目前也未发现其他任何可以记录下这些信息的介质。这些属于空间物理学的问题实际上挑战了空间物理学自身, 惟有打破学科壁垒, 借助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才有可能找到答案。

空间物理学现阶段的难题给学科本身的发展形成挑战, 同时也带来机遇。现代科学史反复证明, 一个学科的日趋成熟能够对邻近学科产生促进作用, 而被促进的学科亦可加速该学科的发展, 学科间交叉融合, 互相促进, 形成了现代科学的发展脉络。如今学科分支繁杂程度达到历史顶峰, 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者都必须通过自身的彻底专业化才能开展有效研究。因此, 学科交叉和研究者跨领域合作, 是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 也必然是未来的主要趋势。空间环境是地球多圈层系统的最外层, 又是日地关系链的中间环节, 其在地球科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空间物理学的日渐成熟为理解地球系统的运行和演化规律提供了必要条件, 其与地球科学其他分支学科的交叉融合也必然会推动自身和整个地球科学的发展。

2 “ 行星地球” 视角下的空间物理学

“ 行星地球” 视角在本质上是地球系统科学的思路, 即将地球视为一个多圈层耦合的复杂系统, 各圈层通过物理、化学和动力学过程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转化和循环, 并作为一个整体系统, 与外界保持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化。这一看似自然的观点并非研究者头脑里固有, 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形成, 且当前并没有得到研究者的普遍重视。正如早期地质学家出于研究方便考虑, 倾向于在距离居住地较近的区域采样, 早期空间物理学家也倾向于在工作地附近建立观测台站, 研究当地的空间环境特征。这种选址方式显然在经费支持、能源供给、设备维护等方面具有优势, 为长期持续观测创造了便利条件。由于1600年Gilbert就在《De Magnete》一书中指出地磁场是一个全球性现象, 组织全球台站联测成为一些研究者的选择。例如, 1882— 1883年和1932— 1933年2次国际极地年, 1957— 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 都产生了丰硕成果。全球协作催生和强化了将地球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观点。时至今日, 研究者已普遍接受, 空间物理中的许多现象, 比如中低纬电离层等离子体分布特征和南大西洋异常区的内磁层结构, 由于受到局地地磁场强度、倾角和偏角的控制, 确实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特性。但是, 长期的知识积累也让研究者认识到, 整个空间环境是一个全球尺度的结构, 其中等离子体的分布状态和运动规律也主要受地磁场全球位形的影响。“ 全球化” 视角早已成为空间物理研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简言之, 对地球的认识和研究是一个从“ 局部到整体” 的过程。

人们对行星的研究则是从“ 整体到局部” 。当1609年伽利略把10倍放大能力的望远镜对准天空时, 行星才从一个亮点变成有表面细节的天体。20世纪下半叶, 人造飞船对行星空间的实地探测和遥感探测使得行星空间环境最先被详细了解。截至目前, 人造飞行器仅在月球、火星、金星、土卫六和彗星67P/C-G 5个地外天体上进行过表面实地勘测, 而地质学常用的人工采样只在月球上实现过。由于观测能力的限制, 对行星的研究不得不从一开始就试图从整体上理解, 特别是其与地球的异同之处。随着系外行星不断被发现, 天文学研究者已经习惯于将系外行星与太阳系行星做对比, 尤其是与地球对比来评估系外行星的宜居性。

“ 行星地球” 视角是将地球内部和空间的各个圈层都视为一个耦合的整体系统。事实上, 空间环境中的多圈层耦合思想在最近20~30年已深入人心。电离层— 中高层大气耦合、磁层— 电离层耦合、太阳风— 磁层— 电离层耦合等名词不仅成为许多学术论文的关键词, 也经常被用来命名论文专辑、学术会议、会议专辑、学术团体、探测项目、研究计划等。但是, 磁层、电离层、中高层大气等诸多圈层的耦合发生在同一个背景物理场中, 即地磁场。地磁场起源于液态地球外核中的地磁发电机过程, 而发电机过程又受到其外侧的地幔和其内侧的内核状态的影响。换言之, 地球的内部过程决定了地磁场的状态。地磁场不仅定义了地球空间环境的时空范围, 调控绝大部分空间等离子体运动过程, 决定太阳风能量输入效率以及磁层内能量的存储和释放, 并且其本身也能通过磁场重联的方式实现磁能向粒子动能和热能的转化。在空间物理学发展历史中, 研究者关注的物理过程的时间尺度通常较短, 如磁重联过程的时间尺度为秒, 亚暴过程的为小时, 磁暴过程的为天, 涉及到太阳活动水平的为年。在这种时间尺度下, 地磁场被默认为是稳定的背景场, 地磁发电机过程的变化确实可不予考虑。但在面对前述的空间环境参数长期变化问题时, 即在百年或更长的时间尺度上, 发电机过程必须被考虑进来。于是, 地球内部和外部空间环境应当被视为一个耦合的整体系统, 内部的发电机和太阳是决定空间过程的最主要的2个因素。从空间环境中的多圈层耦合到整个地球系统的多圈层耦合, 是地球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实际上, 包含空间环境在内的地球多圈层耦合的思想已有比较长的历史。早在1963年, 加拿大地球物理学家Uffen[8]发表了一篇题为《Influence of the Earth’ s core on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life》的论文, 指出地核发电机会通过空间物理过程对生命的起源与演化造成影响。他从1959年地球辐射带的发现得到启发, 提出了大胆的猜想:在地磁倒转时期, 地球磁场减弱为零并持续几千年, 于是被捕获在辐射带中的高能粒子被“ 倾倒” 于地面, 造成生物灭绝。文中他又进一步引申推测道:在地核形成之前, 地磁场不可能存在, 太阳高能粒子对地面的轰击将阻止生命形成。这一猜想引发了持续十多年的研究热潮, 但随着小行星撞击说的提出而式微[9]。同时期空间物理学处于探索发现期, 研究者们大多被空间中各区域的新颖的观测数据所吸引, 虽然也有少量探索性工作发表[9], 但多圈层耦合的思想并未被广泛重视。当然, 这并非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因为当时空间物理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探明空间各区域的磁场和等离子体状态以及建立基本理论体系, 而非我们现在所遇到的空间环境参数长期变化等问题, 且古地磁学等其他相关学科也远未成熟, 尚不具备开展大规模交叉研究的必要条件。当前“ 行星地球” 视角之所以显得重要和必要, 也正是空间物理学现阶段特征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所决定的。

3 比较行星空间物理

比较行星空间物理是指基于“ 行星地球” 视角的空间物理学的对比和交叉研究。把地球视为一颗行星, 而非我们的“ 家园” ; 把太阳系中所有行星及其卫星, 甚至系外行星, 视为同等重要的研究样本, 是比较行星空间物理研究思路的基本出发点。比较行星空间物理主要关注以下2个方面:

3.1 行星空间环境多样性

比较行星空间物理研究方法曾在行星空间探索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地球空间物理研究起步较早, 知识积累远多于行星空间, 借助地球空间的知识来对比理解行星空间, 是行星空间研究的重要方法。相比地球, 行星探测计划的技术难度大、造价高, 并且远距离数据传输效率低, 造成观测数据少且质量较差。使用少量数据研究全球尺度结构比较困难, 研究者通常希望通过与地球或其他行星空间物理的知识框架对比来增加可用信息量, 并以此为根据做理论假设。例如, 地球电离层的Chapman理论比较成熟, 金星和火星的电离层的观测特征大致符合这一理论, 研究者对Chapman理论加以调整, 使之能更好地描述观测特征, 形成了金星和火星电离层的理论框架[10]。这种研究思路也同样用于不同行星、行星卫星和彗星之间, 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 极大促进了对彗星、金星和火星3种无磁星体的空间探索。事实上, 这种比较研究的思路, 暗含了一个假设, 即被对比研究的对象存在明显共性。

经过数十年的探索, 研究人员已经知道, 太阳系各行星的空间环境的确存在许多共性。对于共性的认识不仅提升了行星空间物理本身的知识水平, 更构成了理解深时和深空问题的重要基础。近年来, 对于地球生命和宜居性的思考让研究者们对各行星的特性的研究兴趣快速升温。相应地, 空间环境多样性也成为空间物理学的关注热点。根据演绎逻辑所主张的思维规律, 如果想要找出某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对比该特性出现和不出现2种情况下与之同步变化的控制参量。因此, 通过多行星对比研究, 才有望探知各行星空间环境特性的成因及效应。

对于行星科学研究者而言, 在掌握了共性的基础上, 研究空间环境多样性不仅有助于研究人员把握太阳系各行星空间环境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还能帮助探索和理解系外行星。对于地球科学研究者而言, 共性研究提供了理解地球空间环境演化的知识框架, 而对多样性的准确把握则能进一步促进理解。如第1部分所述及, 地磁场存在各种时间尺度的变化。初步研究表明, 地磁场的变化能够引发空间环境变化。例如, 自1840年人们开始对地磁场进行连续的常规观测以来, 地磁偶极磁场强度平均每百年衰减5%~7%。理论研究发现地磁场的快速衰减直接导致向阳面磁层顶每百年收缩约2 000 km[11]。而发生在时间更为久远的地磁场大幅度变化, 如地磁倒转、磁极漂移等情况, 并没有空间观测资料记录下来, 无从得知当时的空间环境, 更无法推测其对地球演化的影响。对于这些困难问题, 比较行星空间物理研究方法则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例如, 水星的内禀偶极磁场偶极距仅为地球的万分之五, “ 信使号” 卫星对水星空间环境的探测表明弱磁层空间环境更容易受太阳风及行星际磁场的控制, 辐射带和等离子层等区域明显消失, 动力学特征及磁层结构显著区别于当前地球空间环境特征。水星空间环境的研究为理解弱地磁时期空间环境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观测依据, 而对大磁矩外行星, 如土星和木星的空间环境观测研究又为理解历史上强地磁时期空间环境提供了另一个极端情况。再例如, 在地磁倒转期间, 对于非偶极位形时期的地球空间环境既无实际观测, 又缺乏理论支持。而火星空间模型研究和实地观测为理解该时期地球空间环境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通过火星空间模型的研究应用到地球, 发现在地磁倒转期间太阳风能够驱使更多的氧离子逃逸, 较当前地球磁层氧离子逃逸率上升3~4个量级, 因而有学者提出猜想认为这会导致地球空间环境的恶化并最终降至诱发生物大灭绝的阈值[12]

3.2 行星空间与内部的关联及协同演化过程

今天所看到的行星空间环境的多样性, 无疑是历经数十亿年演化而来的。磁层起源于内部的发电机, 电离层是由高层大气电离而来, 而大气又是行星去气过程的结果。随着发电机与去气过程的演化, 行星空间环境必然随之改变。行星的表面水经由空间过程逃逸损失, 可能造成行星整体水储量显著减少。而地球内部含水量减少则会对板块俯冲、岩浆活动、地幔对流、岩石圈地幔与克拉通演化、成矿作用、深源地震等一系列地球化学和地球动力学过程都产生重要影响[13]。所以, 行星空间与内部可视为一个整体, 具有协同演化的特点。

行星空间受到内部过程的影响, 通过对空间磁场、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的探测和研究有可能推测出行星内部的活动过程, 甚至演化历史。这些研究一方面可围绕磁场展开。对太阳系内行星空间环境磁场的测量, 发现存在内部发电机过程的天体有水星、地球、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木卫三等。而火星虽不存在全球磁场, 但其表面存在的剩余岩石磁场表明, 其历史上很可能存在过发电机活动过程[14]。也有学者类比地磁倒转, 大胆假设火星当前正处于磁极倒转过程中[15]。金星不存在全球磁场, 表面剩余岩石磁场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观测证据, 至少表明金星当前并不存在发电机。另一方面可围绕空间物质成分展开。例如, 通过对金星高层大气成分的探测, 有学者发现金星目前仍然存在火山活动[16]。由于水对行星内部动力学过程和演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7], 行星总体水储量的增损为理解行星演化提供了关键线索。水分子在电离层离解并逃逸的过程具有明显的质量分馏效应, 通过对金星、火星和地球大气中氢同位素比例(D/H)的测定和对比, 发现金星和火星大气中的D/H比例相比地球要高得多, 这成为金星和火星曾经发生剧烈水逃逸过程的最有力证据[18]

行星内部动力学过程也存在被空间过程影响的可能。例如, 在所有太阳系行星中, 水星弱磁场受太阳风压缩效应最为明显。较为直接的结果是变化的太阳风动压会导致行星内核产生感应电流[19]。当前的水星空间环境研究已提供了内核感应电流的间接观测证据, 并且该感应电流产生的感应磁场明显增强了对水星的保护[20]。而该感应作用则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水星内部介质的电导率。因此, 利用行星空间观测研究结果能够为理解行星内部的动力学活动研究提供新的手段和研究思路。但是, 这一方面的研究并未受到足够重视, 探索性研究才刚刚开始。

如果将行星内部与空间视为一个协同演化的系统, 那么行星的多样性体现了各行星演化路径和演化阶段的差异。对比研究不同行星内部— 空间耦合系统的目的在于理解过去和预测未来。如果地磁发电机停止, 地球会不会变成今天的火星, 如果会, 又需要多长时间?类似的问题, 只有通过多行星对比才有可能找到线索。

4 结 语

本文阐述了比较行星空间物理研究的发展背景、内容和意义。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目的是了解地球系统运行的规律。空间环境作为地球多圈层耦合系统的重要环节, 目前尚未发现有介质能够记录其在地质时间尺度的变化。比较行星空间物理研究可以利用太阳系行星空间环境的多样性来解决这一问题, 因而必然成为空间物理学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随着嫦娥系列计划的实施和首个火星探测计划的立项, 我国行星科学研究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2016年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行星物理研究也进入了有组织和规模化的阶段。在此背景下, 阐述对比较行星空间物理研究的思考和认识, 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Huang Yinong. Ten 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Social Astronomy[M].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04.
[黄一农. 社会天文学史十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 [本文引用:1]
[2] Eddy J A. The maunder minimum[J]. Science, 1976, 192(4 245): 1 189-1 202. [本文引用:1]
[3] Wang Shui. Review and prospect of space physics[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1, 16(5): 664-670.
[王水. 空间物理学的回顾和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16(5): 664-670. ] [本文引用:1]
[4] Gubbins D, Jones A L, Finlay C C. Fall in Earth’s magnetic field is erratic[J]. Science, 2006, 312(5 775): 900-902. [本文引用:1]
[5] Yue Xin’an, Liu Libo, Wan Weixing, et al. Modeling the effects of secular variation of geomagnetic field orientation on the ionospheric long term trend over the past century[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08, 113: A10301, doi: DOI:10.1029/2007JA012995. [本文引用:1]
[6] Tarduno J A, Cottrell R D, Davis W J, et al. A Hadean to Paleoarchean geodynamo recorded by single zircon crystals[J]. Science, 2015, 349(6 247): 521-524. [本文引用:1]
[7] Macouin M, Valet J P, Besse J. Long-term evolution of the geomagnetic dipole moment[J].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2004, 147(2/3): 239-246. [本文引用:1]
[8] Uffen R. Influence of the Earth’s core on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life[J]. Nature, 1963, 198: 143-144, doi: DOI:10.1038/19814360. [本文引用:1]
[9] Wei Yong, Wan Weixing. Fifty-year investigation of the causal relation between geomagnetic reversal and mass extinc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2014, 57(11): 3 841-3 850.
[魏勇, 万卫星. 地磁倒转与生物灭绝因果关系研究五十年[J]. 地球物理学报, 2014, 57(11): 3 841-3 850. ] [本文引用:2]
[10] Withers P. A review of observed variability in the dayside ionosphere of Mars[J].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2009, 44(3): 277-307. [本文引用:1]
[11] Zhong Jun, Wan Weixing, Wei Yong, et al. Increasing exposure of geosynchronous orbit in solar wind due to decay of Earth’s dipole field[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14, 119(12): 9 816-9 822. [本文引用:1]
[12] Wei Yong, Pu Zuyin, Zong Qiugang, et al. Oxygen escape from the Earth during geomagnetic reversals: Implications to mass extinction[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14, 394: 94-98. [本文引用:1]
[13] Zhang Zhigang, Zhang Chi, Geng Ming. Equations of state for aqueous solutions under mantle conditions[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2016, 59(6): 1 095-1 106.
[张志刚, 张驰, 耿明. 地幔条件下富水流体状态方程[J]. 中国科学: D辑, 2016, 46(5): 569-581. ] [本文引用:1]
[14] Acuña M, Connerney J, Ness N, et al. Global distribution of crustal magnetization discovered by the mars global surveyor MAG/ER experiment[J]. Science, 1999, 284(5 415): 790-793. [本文引用:1]
[15] Glassmeier K H, Musmann G, Vocks C, et al. Mars—A planet in magnetic transition?[J].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2000, 48(12/14): 1 153-1 159. [本文引用:1]
[16] Marcq E, Bertaux J L, Montmessin F, et al. Variations of sulphur dioxide at the cloud top of Venus’s dynamic atmosphere[J]. Nature Geoscience, 2013, 6(1): 25-28. [本文引用:1]
[17] Zheng Yongfei, Chen Renxu, Xu Zheng, et al. The transport of water in subduction zones[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2016, 59(4): 651-681.
[郑永飞, 陈仁旭, 徐峥, . 俯冲带中的水迁移[J]. 中国科学: D辑, 2016, 46(3): 253-286. ] [本文引用:1]
[18] Lammer H, Kasting J F, Chassefiere E, et al. Atmospheric escape and evolution of terrestrial planets and satellites[J]. Space Science Reviews, 2008, 139(1/4): 399-436. [本文引用:1]
[19] Heyner D, Wicht J, Gomez-Perez N, et al. Evidence from numerical experiments for a feedback dynamo generating mercury’s magnetic field[J]. Science, 2011, 334(6 063): 1 690-1 693. [本文引用:1]
[20] Zhong Jun, Wan Weixing, Wei Yong, et al. Compressibility of Mercury’s dayside magnetosphere[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5, 42(23): 10 135-10 139.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