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构造漏水隐患及水安全
张虎才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500

作者简介:张虎才(1962-),男,陕西凤翔人,教授,主要从事湖泊沉积和环境变化研究.E-mail:zhanghc@niglas.ac.cn

摘要

滇池不仅是云贵高原最大的浅水湖泊,对于维系昆明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同时也是储有超过15亿m3高度富营养化的劣五类水质的巨型水体。滇池湖泊污染与富营养化治理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其高度富营养化的劣质水体灾害性扩散将产生重大的生态环境影响。历史记录、水下地形、区域地质构造和地层沉积年代学研究均证明滇池至少于1764年曾发生过非气候因素的构造漏水事件,可能与滇池中部2个漏斗或其中之一相关。从漏斗底部地形形态和沉积物变形特征分析,其中一个处于於堵至崩塌阶段,另一个却处在休眠至缓慢发育阶段,一旦由于水位上升水体压力增大、或地震诱发地下断裂通道(包括喀斯特溶洞)贯通,则可发生灾害性构造漏水事件,滇池高度富营养化污水就必然扩散或有可能通过地下通道注入抚仙湖,引起联动生态环境效应,直接造成占国家9%以上战略淡水资源的深度长期污染、威胁国家水安全。开展滇池漏斗水流变化检测预警、通过地球物理探测确定地下破碎带或通道、采取工程措施堵塞漏水通道刻不容缓。

关键词: 滇池; 构造漏水; 湖泊污染; 生态环境; 水安全
中图分类号:P3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2016)08-0849-09
The Potential Endangers of the Tectonic Lake Water Leakage from Dianchi and Water Security
Zhang Hucai
The Plateau Lake Ecology and Global Chang, School of Tourism and Physical Geographic Scienc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China
Abstract

Dianchi or Lake Dian is the largest shallow water lake on the Yunnan-Guizhou Plateau, which is not only crucial to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of Kunming, the famous city with four springs, but also contains almost 1.5×109 m3 highly polluted water. The management of the lake pollution and eutrophication will be a long-lasting hard work and the sudden diffusion of such highly polluted water can lead to catastrophic eco-environmental problems.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underwater topographic features, regional geological tectonics and the chronology of the sediment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at one time the water leaked out in Dianchi, which is in consistent with the historical record of 1764 AD. This water leak event resulted in two funnels in the center of Dianchi. The sedimentary feature and the deformation properties indicated that the slope of one funnel collapsed, which means it was blocked, but the other one was under development or in dormancy. When the pressure induced from the water level changed or the earthquakes occurred, the underwater channel could be open or connected, a catastrophic water leakage might be induced. The highly polluted lake water would possibly flow to Lake Fuxian and pollute almost 9% national strategic fresh water resource, resulting in an eco-environmental event and endangering the national water security. Therefore, to monitor the water flowing situation, detect the position and direction of the channel, block the channel and prevent possible lake water leakage are the priority and urgent measurements at present.

Keyword: Dianchi; Tectonic lake water leakage; Lake water contamin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ter security.
1 引言

滇池位于云南省中部, 处于长江、红河、珠江3大水系分水岭地带, 地理坐标为24° 39'56″~25° 01'32″N, 102° 35'42″~102° 47'19″E, 素有春城之称的昆明即位于滇池之滨。滇池曾被称为昆明湖、昆明池等。

滇池是云南面积大于30 km2的八大湖泊中湖泊和流域面积最大的一个湖泊(原为九大湖泊, 由于人为泄水造田致使杞麓湖面积从2012年2月之前的33.53 km2锐减至2013年4月的21.8 km2, 到2015年也仅维持在23 km2, 故不再有九大湖泊), 也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2009年1月实测湖面高程1 887.37 m时对应的湖泊面积为298.05 km2, 最大水深11.32 m、平均水深4.98 m(云南省环保厅公布数据分别为1 887.4 m, 298.05 km2, 11.35 m, 5.01 m)。根据2013年4月20日landsat8 OLI数据, 滇池流域面积为2 849.23 km2, 此时滇池湖泊面积为298.48 km2。2013年9月牛栏江引水工程开启, 滇池水位随之有所上升。

滇池呈南北向展布, 南北最大长度为39.4 km, 东西最大宽度为12.7 km, 其周长为161.6 km。整个湖体形似人胃, 东北部天然沙堤俗称“ 海埂” 将滇池分为南北两部分, 海埂以南称外海, 是滇池的主体部分, 海埂以北被称为草海, 又称西湖、青草湖。

滇池流域降雨年内分配不均, 形成干湿分明的雨季和旱季, 雨季为5~10月, 干季为11月至次年4月。雨季平均降水量达895.7 mm, 占全年降水量的88.99%; 干季占10%~12%。干季低温干旱、风大。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小, 因此湖泊水位年内变化大而年际变化不大。

滇池入湖河流(实为河渠)众多, 有南盘江、海源、金汁、银汁、白沙、宝象、马料、昆阳、柴河等大小20多条河流从四周源源补给, 其中以纵贯南北、穿越昆明市区的南盘江为最大。滇池西南又称为“ 海口” 出水口, 在此水流入螳螂川, 经安宁、富民、禄劝, 向北汇入金沙江, 因此滇池属于金沙江水系, 因此滇池也被归为长江流域重要的高原湖泊。

滇池所在昆明盆地从自然地理环境可分为山地丘陵、淤积坝子和水域3个地理单元。由于主要涵水区山地丘陵水库、渠道修建、淤积坝区农业与城镇化快速扩展和湖区营养物质和污染物的持续快速积累, 富营养化严重[1, 2], 虽经过治理, 入湖污染物数量持续下降、湖泊生态有所改善[3], 但并未有效解决问题, 多年投巨资治理效果不佳, 水质的改善主要发生在草海[4], 作为滇池主体的外海形势依然严峻, 蓝藻爆发常态化。虽然2013年9月引牛栏江水入湖以期改善滇池生态环境, 但是否会达到预期效果还有待观察。主要原因有:①在未深入了解湖泊发展演化规律、特别是湖流特征及变化的情况下注水并不一定达到想象的结果; ②简单地注入无污染的河水并不意味着富营养化物质及其他污染物质数量的减少, 这是由于滇池富营养化物质总量远远大于藻类及其他生物需要或可消耗的量; ③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这并不意味着湖泊自净功能的恢复。

近年来作者在对云南湖泊进行综合分析和实地考察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滇池中部水深在局部存在有悖于正常湖泊沉积“ 补凹於平” 的异常变深现象, 出现局部水深快速增加, 形成漏斗状下陷, 当地群众称之为“ 海眼” 。通过分析认为其位于2组近南北(也称普渡河— 西山断裂)和东西断裂构造带的交汇点。若如此, 很可能滇池正在发生或曾经发生过漏水而且这种可能依然存在, 这对于滇池、昆明市甚至整个省区都是十分重大的生态与水安全隐患, 同时, 这样一个巨大的高度污染水体最终流向哪里并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与效应, 这不但是需要高度关注和研究的科学问题, 也是一个预测和防治灾害性生态环境事件的管理和社会问题。为此, 作者通过历史文献查阅、水下地形及沉积间断分析、沉积地层变形、沉积物地球化学变化方面开展研究, 探讨滇池地质构造与漏水的关系, 分析未来漏水隐患及其可能的危害, 为进一步开展漏水通道探测、实施工程防治打下基础。

2 材料和方法
2.1 历史记录查阅及订正

以《云南省气象灾害史料》关于滇池干涸这一记录为起点, 对昆明及周边县州地方志进行查阅, 以期获得相互印证的历史记录证据。具体查阅的有民国《昆明县志》、道光《昆阳州志》、《寻甸州志》及嘉庆《楚雄县志》。希望通过历史资料的查阅和分析, 搞清滇池干涸记录时间及前3~5年是否存在气候异常, 厘定是否为气候原因导致滇池干涸。

2.2 漏斗附近水下地形测量及短岩心提取

2012年, 作者与青岛海洋研究设备服务公司合作对滇池漏斗进行了位置及水下地形变化的探测, 此次探测使用仪器为英国GeoAcoustics公司生产的GeoSwath Plus 相干声纳浅水多波束综合测量系统。所使用的系统具有250 kHz频率、100 m水深的探测能力和12倍水深的测量覆盖, 横向分辨率1.2 cm。 2015年, 与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探公司再次合作进行了探测, 使用仪器为美国R2Sonic LLC生产的Sonic2024多波束探测系统, 该系统具有200 ~ 400 kHz的频率, 探测水深100 m, 具有1.25 cm的分辨率。短岩心用常规重力钻提取, 在实验室用配套系统以0.5 cm间距进行分样, 冷冻干燥封装待分析。目的是:精确绘制漏斗形态、深度及底部起伏变化; 搞清沉积过程、沉积连续(间断)性, 分析元素及地球化学变化过程、特征及幅度等。

2.3 地层浅剖面测量

2012年, 在南京大学的帮助下, 作者利用英国GeoAcoustics公司生产的GeoPulse脉冲声源浅底层剖面仪对漏斗进行了沉积地层变化探测, 该系统发射频率100 ms, 发射功率350 J。2014年, 在青岛海洋研究设备服务公司帮助下再次进行探测, 使用仪器为英国AAE公司(Applied Acoustic Engineering Ltd.)生产的S-Boom系统, 该系统为与CSP-S1250震源组成的高分辨率地层穿透的单道地震地层剖面系统, 其带宽可达300 Hz~1.2 kHz, 配套CSP-N震源可以提供2 000 J/s的放电速率, 具有25 cm的地层剖面分辨率。探测漏斗形态变化与地层的关系、地层变形的空间分布特征, 探索漏水通道。

2.4 年代学研究及地球化学分析

本研究对2个短岩心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进行了210Pb-137Cs年代测定并进行解译和结果分析, 其目的是确定与检验漏斗附近水下地形变化与未有明显变化之间近代沉积速率的变化和差异; 对3个短岩心共计8个样品在美国Beta实验室进行了AMS 14C年代测定, 测量物质为全样有机质, 实验室提供AMS 14C年龄、校正日历年龄(2s cal. a) 和有机质 δ13C数据。利用AMS 14C年龄来探讨与210Pb-137Cs年龄序列之间的关系和沉积间断的位置; 对4个短岩心在云南师范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实验室以0.5 cm为间距进行了有机质含量分析(其中DC-1为烧失量)和CaCO3含量分析。其中碳酸盐含量采用气量法测定, 其重复测量误差小于± 1%。测试中每隔10个样品进行一次标样测试, 标样为纯度99.9%的碳酸钠, 误差范围控制在1%以下。分析沉积速率及沉积间断的年龄及持续时间。

总有机碳含量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另外, DC-1岩心进行了烧失量法实验, 将样品放入坩锅中于烘箱中干燥, 冷却至室温后用分析天平称重, 然后送入马弗炉, 在550 ℃下烧5 h, 待马弗炉温度降至200 ℃左右时, 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 待坩埚降至室温后再次称重, 烧失部分重量占干样重量的百分比为烧失量(LOI =Loss On Ignition)。分析碳酸盐、有机质与湖泊沉积过程的关系、湖水物质积累及地球化学平衡。

3 结果
3.1 历史记录

昆明历史气候记录记载:1764年滇池干涸。对于这条记载追溯相关记录有民国《昆明县志》卷七五行“ 滇池水枯” 、道光《昆阳州志》卷二祥异有“ 昆池水枯” 。然而, 同时在道光《寻甸州志》卷二十六记有1764年寻甸县“ 岁歉。七月, 淫雨伤禾。秋冬, 米价增倍。” 嘉庆《楚雄县志》卷一祥异记载有楚雄“ 秋大熟” 。研究结果显示1761— 1770年昆明气温相对之前陡然升高, 10年际冬季平均气温升至8.56 ℃, 较前10年突然增高达 0.7 ℃以上; 1761— 1770年昆明是18~19世纪最暖的时期, 其冬季也是1761— 1860年平均气温序列中相对比较平稳的一个时期[5, 6], 在云南500年来气候变化史上, 1770— 1830年是第二个温暖的时期[7]。结合中国历史时期气候资料[8~10]可知公元1764年及前几年昆明及周边地区无特别连续大旱气象事件发生。而2009— 2012年昆明大旱[11]尚未导致滇池水位大幅下降以致干涸, 可以肯定虽然公元1764年滇池干涸或者水位大幅降低、面积减少应当是历史事实, 但至少与气候关系不大, 因为仅是因为气候干旱导致滇池干涸在极端气象条件下以最大潜蒸发量计也需要3~5年的时间。

3.2 构造变形及水深突变

滇池流域地质构造十分复杂, 除主要影响和控制滇池演化近南北向的普渡— 西山大断裂(Fa, 图1a)外, 还有导致滇池形态发生严重错位的近东西向断裂Fb和其他正在发育的断裂系统。西山— 普渡大断裂Fa以垂直运动为特征, 引起昆明西山的相对隆升和滇池盆地的相对下沉; 而Fb则以水平位移为特点, 导致北盘地块向东位移, 而南盘则相对向西位移, 形成滇池南北不对称。

Fa和Fb 2组断裂系统在滇池中部相交, 其交汇点正是滇池漏斗出现的位置(图1中十字形标点), 因此断裂构造体系与漏斗相关、产生必然的成因联系。由于在该点发生构造漏水, 使得标高1 882.4 m(图1中浅蓝)、1 881.9 m(中蓝)、1 881.4 m(深蓝)水位等高线(对应于标高1 887.4 m时水深分别为5 m, 5.5 m和6 m等值线)发生变形, 这种变形与湖泊基本形态关系不大而与漏水点相关。随着漏水的持续, 最终在非气候因素状况下滇池水位下降至1 881.4 m左右, 致使滇池形成水深不足1 m、面积39 km2的湿地, 应是历史记录的1764年滇池干涸的结果。对应于这个过程, 晋城镇— 新街镇冲— 洪积扇逐步发育, 在滇池因漏水使得水位最低时出现河流冲积可达漏斗附近的线状沉积分布(图1b)。

滇池构造漏水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滇池几近干涸。在1764年的这个事件发生之后, 漏水还有不同期次的发生, 主漏水点也发生位移, 结果形成2个漏斗(M, S, 图2)。从2个漏斗形态及深度变化分析, 漏斗M的范围、深度均比S大; 从地层断面来看, M漏斗坡面较直但S坡面已经发生坍塌(图2, B)。地球物理数据明确无误的指示漏斗S已经处于休眠或者堵塞状态, 目前已经不再活动。但是漏斗M处于微弱活动或发展阶段, 存在重新打开并发生漏水的可能。

图1 滇池水深与漏斗的关系
(a)滇池及漏水点与断裂构造的关系及湖泊等深线; (b)漏水后滇池的范围和冲洪积发育演化过程
Fig.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ter depth and the funnels
(a)Dianchi, the lake water leakage site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main faults; (b)The remain scope of Dianchi after water leakage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fluvial-alluvial fans

图2 滇池漏斗形态及深度变化(A)、沿NNE-SSW测线获得的浅成剖面和漏斗断面(B)
DC1, DC4, DC5, DC6为短岩心提取点(其中DC1在DC6以南, 出本图范围)
Fig.2 The patterns and depth changes of the funnels in Dianchi (A), the profile along the NNE-SSW (B)
DC1, DC4, DC5 and DC6 indicate the coring sites(among them DC1 and DC6 are not shown here because they are out the scope of the figure)

3.3 沉积变化

沉积变化证据主要表现在漏斗附近地层出现突然的变化。这个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沉积上部以具有强烈硫化氢气味的黑色淤泥沉积和其下硬度较大、颜色以棕色为主的黏土沉积(表1), 而且在黑色淤泥和棕色黏土沉积之间均为具有剥蚀痕迹存在的不整合接触。另外, 在湖泊区广泛存在湖底沉积硬底或硬壳层, 这个硬壳层的形成与湖泊水位降低、沉积干化有关, 对于湖泊后期沉积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它不但会改变湖底物理— 生物化学— 化学作用过程, 也会影响湖流及湖泊底部沉积过程, 导致湖水中物质保持悬浮状态, 使得沉积作用减弱、水体中固体和溶解态物质量积累, 湖泊自净能力下降甚至功能丧失。

表1 滇池漏斗附近短岩心信息及描述(位置参见图2) Table 1 The information for coring sites and their description (also see Fig.2)
3.4 地层年代序列及沉积间断

对滇池漏斗附近2个短岩心进行120Pb-137Cs测年结果显示, DC1短岩心黑色淤泥底部年代为公元1931年(图3), DC4黑色淤泥底部年代仅为1963年(图4图5)。DC5, DC6黑色淤泥下部AMS 14C年代晚于1950年(图5, 表2)。对于黑色淤泥下部棕色黏土沉积进行AMS 14C测年结果显示(图5, 表2), 棕色黏土沉积在年代学上无论如何也不能与上覆黑色淤泥为连续过渡沉积, 由于漏水过程中存在侵蚀作用, 不能获得棕色淤泥终止沉积的时间, 但是如果认为这个时间在1764年也无可辩驳, 因为这个时间点包含在一个较长的沉积间断时间内。

以上几个钻孔岩心的年代数据均指示在1931— 1963年以后, 漏斗附近才继续开始湖相沉积。同时, 分析结果显示CaCO3和TOC(LOi烧失量)含量在沉积间断前后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在间断以下的棕色黏土沉积中, 4个短岩心均表现为极低并稳定的有机质含量和缺失CaCO3的特征。通过云南湖泊大量的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得出, 当湖泊沉积中CaCO3含量为零时, 表明此时湖泊处于外流状态。这就意味着在棕色黏土沉积时期, 滇池长期处于外流状态, 自从滇池发生过构造漏水后水位重新上升并形成稳定湖泊状态后, 至少在1931年以来滇池就处于封闭或基本封闭状态, CaCO3含量以较微弱的程度上升, 但有机质含量迅速持续增加。这种增加过程可能与湖周持续加强的人类活动相关, 与湖泊发生的持续、快速和未逆转的富营养化作用相关联。

图3 226Ra, 210Pb (210Pbex= 210Pb-226Ra) 和137Cs活度及滇池沉积岩心(DC1)120Pb-137Cs年龄Fig.3 The activities of 226Ra, 210Pb (210Pbex= 210Pb-226Ra), and 137Cs and possible 120Pb-137Cs time series of the DC1 core from Dianchi

图4 226Ra, 210Pb (210Pbex= 210Pb-226Ra) 和137Cs活度及滇池沉积岩心(DC4)120Pb-137Cs年代序列Fig.4 The activities of 226Ra, 210Pb (210Pbex= 210Pb-226Ra), and 137Cs and possible 120Pb-137Cs time series of the DC4 core from Dianchi

图5 滇池漏斗附近短岩心DC1, DC4, DC5, DC6碳酸盐、有机质含量变化及其AMS 14C测年
· 为120Pb-137Cs年龄
Fig.5 The CaCO3 and TOC contents of core DC1, DC4, DC5 and DC6, and AMS 14C dates
· is 120Pb-137Cs ages

表2 滇池漏斗附近短岩心AMS 14C测年结果 Table 2 AMS 14C dates of the short cores
4 讨论

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极端气候和气象事件的频繁发生和强度的不断增大[12], 并对我国水资源产生重大影响[13]。同样, 人类活动不仅对水资源的供需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陆地水循环也会形成重大冲击[14]。滇池自形成以来历经变迁, 经过了漫长的地质时期。自湖周出现人类以后便开始了人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过程。但基本结果是随着人口的增多表现为人进湖退, 伴随着这个进程, 湖泊面积出现断崖式缩小。具有代表性的时期除了元初张立道使役泄水圩田、明朝数次疏浚通流、清朝除疏浚以外, 还有修建涵闸调水之举[15]; 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规模的围湖造田运动则最终决定了滇池现代基本形态特征, 虽然当时愿望是好的, 但也为今日滇池生态环境问题埋下隐患。

滇池过去曾发生过构造漏水事件, 而且这个漏水过程也持续了相当一个阶段。漏斗M的形态清楚地指示其有可能在近期会再次发生大尺度的构造漏水, 而且, 漏斗底部高分辨率的地形探测结果也清楚地表明了这一推论(图6)。分析发现, 漏斗M底部不但存在漏水点, 而且沉积物由北向南发生宽10~15 m的蠕动变形(图6中箭头所指方向)。从图6可以看出, 漏斗M底部起伏不大、比较平缓, 在如此平缓的地方发生如此规模的水下蠕动位移, 唯一的可能就是蠕动体前缘有沉积物发生下沉运动, 而这种下沉作用的发生就可能与漏斗出现一定质量的漏水相关。从高分辨率探测结果分析, 这个漏水爆发点发生在30 m× 30 m规模上,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新的构造漏水能量积累可能已经达到临界状态。

滇池一旦发生构造漏水, 将直接影响到昆明市及整个盆地的水文过程和能量平衡, 导致区域气候发生突变, 昆明市和整个区域生态环境出现根本性变化, 构造漏水将直接导致大面沉积有高度污染的沉积物及有毒微生物的暴露和扩散, 引起环境灾害。不仅如此, 一个更危险的信号是滇池构造漏水极有可能流向抚仙湖, 这不仅因为滇池构造漏水点距抚仙湖直线距离不足30 km, 该区主要为碳酸岩地层, 而呈贡一代地质勘探揭露碳酸岩地层中发育2~3层溶洞系统; 另外, 滇池水位高于抚仙湖165 m左右, 满足距离短并具有相当的水压动力条件。一旦滇池15亿m3的储水大部分流入抚仙湖, 将导致抚仙湖水位上升10~14 m, 造成抚仙湖周围大部分近湖建筑及设施的淹没,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更有甚者, 高度富营养化和污染的滇池劣五类水质将彻底污染国家9%以上的战略淡水资源, 造成重大水安全问题。因此, 不论漏水流向何处, 加强滇池漏水点水流动变化检测、采取工程措施进行处理刻不容缓。这不仅是一种使命, 也更是一种责任。

图6 滇池漏斗(M)底部形态与沉积变化Fig.6 The bottom of the funnel M and the sediment movements

5 结论

滇池存在灾害性构造漏水隐患, 从地质学的角度来讲毋容置疑。不仅有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 也有未来发生的证据与信号。同时, 云南属石灰岩广布和喀斯特最发育的地区之一, 又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 降雨分布不均、雨季降水量较大且集中, 水热组合使得溶蚀作用强烈, 集中降水易于形成洪水灾害; 再次, 云南地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变形十分强烈地带[16, 17], 高山峡谷纵横、地形起伏巨大、断裂构造十分发育, 断块发育、地质结构破碎, 喀斯特溶洞和地下暗河十分普遍; 最后, 云南属于地震频发地区, 如果昆明地区发生较强地震, 很有可能引起断裂活动发生位移, 导致地下溶洞或断裂贯通, 造成滇池灾害性漏水事件。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 可能导致的直接结果将是滇池的消亡和昆明市及云南省生态环境及水安全的灾难性事件。

与其他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一样, 有效和准确预测及预防不仅在理论上、就是在现实中也是缺乏可行性的。但是, 这绝不等于就不会发生。对漏水点水流及水动力变化进行监测, 通过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寻找地下裂隙或通道并通过工程途径进行堵塞不但可行, 也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轻视、无视甚至排斥这种灾害或者漠视其发生可能性都是无益的、有害的, 甚至是犯罪的, 因为这种情况一旦发生, 其即时损失和危害将是巨大的, 引起的长期生态环境联动效应也将是不可估算的。防患于未然、消除隐患于孕育过程之中才是科学正确的态度与行动。

致 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顾兆炎研究员团队帮助210Pb-137Cs年代测定; 与青岛海洋仪器公司唐宝玉、臧立龙高级工程师、南京大学Wuennemann B及张永战博士进行合作; 国家气候中心张德二研究员给予了热情支持;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探公司曾宪强高级工程师和陈思宇、姚伟工程师提供了帮助和有益讨论, 并提供最新的探测数据与图件; 本实验室团队成员付出了辛勤工作, 在此对这些人员一并表示感谢。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Wang Hongmei, Chen Yan. Change trend of eutrophication of Dianchi Lake and reason analysis in recent 20 year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 2009, 28(3): 57-60.
[王红梅, 陈燕. 滇池近20a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J]. 环境科学导刊, 2009, 28(3): 57-60. ] [本文引用:1]
[2] Zhang H C. Can water hyacinth clean highly polluted water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2, 3: 340-341. [本文引用:1]
[3] Li Zhongjie, Zheng Yixin, Zhang Dawei, et al. Impacts of 20-yea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n aquatic environment of Lake Dianchi Basin[J]. Journal of Lake Sciences, 2012, 24(6): 875-882.
[李中杰, 郑一新, 张大为, . 滇池流域近20年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J]. 湖泊科学, 2012, 24(6): 875-88. ] [本文引用:1]
[4] He Jia, Xu Xiaomei, Yang Yan, et al. Problems and affects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water environment in Lake Dianchi[J]. Journal of Lake Sciences, 2015, 27(2): 195-199.
[何佳, 徐晓梅, 杨艳, . 周鸿斌. 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与存在问题[J]. 湖泊科学, 2015, 27(2): 195-199. ] [本文引用:1]
[5] Yang Yuda. The preliminary study in reconstructing the mean winter temperature in Kunming during 1721-1900 A. D. [J].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2007, 22(1): 17-31.
[杨煜达. 清代昆明地区(1721—1900年) 冬季平均气温序列的重建与初步分析[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7, 22(1): 17-31. ] [本文引用:1]
[6] Yang Y D, Man Z M, Zheng J Y. Reconstruction of the starting time series of rainy season in Yunnan and the evolvement of summer monsoon during 1711-1982[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7, doi: DOI:10.1007/s11442-007-0212-9. [本文引用:1]
[7] Chen Zongyu. The Pand ect of Yunnan Clinate[M]. Beijing: Meteorological Press, 2001: 91-95.
[陈宗瑜. 云南气候总论[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1: 91-95. ] [本文引用:1]
[8] CNMA (Chinese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Adiministration). Yearly Charts of Dryness/Wetness in China for the Last 500-year Period (A Brief Introduction)[Z]. Beijing: Chinese Cartographic Publishing House, 1981.
[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Z]. 北京: 地图出版社, 1981. ] [本文引用:1]
[9] Xie Mingen, Cheng Jiangang, Fan Bo.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Yunnan[J].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2004, 13(5): 40-47.
[解明恩, 程建刚, 范菠. 云南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J].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13(5): 40-47. ] [本文引用:1]
[10] Liu Dongsheng, Zhang Hucai. Reconstruction the historical drought and flood disasters from 1322 to 2013 AD in Kunming[J]. Yunna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Research, 2015, 27(6): 8-14, 32.
[刘东升, 张虎才. 昆明1322年至2013年旱涝历史的重建[J]. 云南地理研究, 2015, 27(6): 8-14, 32. ] [本文引用:1]
[11] Tao Yun, Zhang Wancheng, Duan Changchun, et al. Climatic causes of continuous drought over Yunnan Province form 2009 to 2012[J].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2014, 36(6): 866-874.
[陶云, 张万城, 段长春, . 云南2009—2012年4年连旱的气候成因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4, 36(6): 866-874. ] [本文引用:1]
[12] Yu Xixian.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Dianchi Lake[J]. Yunna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Research, 1999, 11(1): 7-15.
[于希贤. 滇池历史地理初步研究[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9, 11(1): 7-15. ] [本文引用:1]
[13] Hu Yichang, Dong Wenjie, He Yong. Progress of the study of 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event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7, 22(10): 1 066-1 075.
[胡宜昌, 董文杰, 何勇. 21世纪初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22(10): 1 066-1 075. ] [本文引用:1]
[14] Tang Qiuhong, Huang Zhongwei, Liu Xingcai, et al. Impacts of human water use on the large-scale terrestrial water cycle[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15, 30(10): 1 091-1 099.
[汤秋鸿, 黄忠伟, 刘星才, . 人类用水活动对大尺度陆地水循环的影响[J]. 地球科学进展, 2015, 30(10): 1 091-1 099. ] [本文引用:1]
[15] Xia Jun, Liu Chunzhen, Ren Guoyu.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of the climate change impact on the water resource of China[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11, 26(1): 1-12.
[夏军, 刘春蓁, 任国玉. 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影响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1): 1-12. ] [本文引用:1]
[16] Copley A.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of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ational, 2008, 174: 1 081-1 100, doi: DOI:10.1111/j.1365-246X.2008.03853.x. [本文引用:1]
[17] Molnar P, Lyon-Caen H. Fault plane solutions of earthquakes and active tectonic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margins[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ational, 1989, 99: 123-153.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