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对大陆架划界的影响——以日本为例
黄文星, 朱本铎, 刘丽强, 张金鹏
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 广州 510760

作者简介:黄文星(1985-),男,广东梅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构造地貌、海底命名、大陆架划界研究.E-mail:jackyhwxing@163.com

摘要

对日本大陆架划界案相关海域的海底地理实体命名进行动态跟踪,结果显示日本在大陆架划界案提交前后,命名了坂东海盆(Bando Basin),删除了半月海槽(Hangetsu Trough)新月海穴(Shingetsu Hole)和冲大东海槽(Oki-Daito Trough),修改了小笠原海底高原(Ogasawara Plateau)和冲大东海脊(Oki-Daito Ridge)附近的命名方案,这些命名和更名动作违背了一般的命名更名规则,其目的是扩展其大陆架边界。建议加强海底地理实体命名与海洋权益相关关系的研究工作,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海底地理实体命名; 大陆架划界; 日本划界案
中图分类号:P71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2016)08-0811-09
The Influence of Undersea Feature Naming on Delimitation of Continental Shelf: A Case Study of Japan
Huang Wenxing, Zhu Benduo, Liu Liqiang, Zhang Jinpeng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Mineral Resourc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Guangzhou 510760,China
Abstract

Base on the tracing study on the Japanese undersea feature naming activity, this study shows that, Japan has named Bando Basin, removed Hangetsu Trough, Shingetsu Hole and Oki-Daito Trough, and altered some features names near Ogasawara Plateau and Oki-Daito Ridge, before and after the submission for Delimitation in outer limits of continental shelves. Contrary to the general undersea feature naming rule, these actions aim to extend its continental shelf boundari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naming undersea feature and marine right and interest should be enhanced.

Keyword: Undersea Feature Naming; Delimitation of Continental Shelf; Japan.
1 引言

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可以制造命名实体与命名国有紧密联系的印象, 通过命名确定某些实体属性还可以为实现进一步的权利主张提供支撑[1]。张东奇等[2]探讨了海沟和海槽在大陆架划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结合挪威海沟、帝汶海槽、北海大陆架、缅因湾等案例进行分析, 认为国际法院承认或至少不拒绝海沟和海槽在大陆架划界上是一个应该加以考虑的重要因素。王琦等[1]从传统法律理论角度探讨了海底命名与主权和权利之间的关系, 指出海底命名工作中将涉及的海底地理实体的属性确认为大陆领土的自然延伸(如海底高地)有利于沿海国实现外大陆架划界主张。黎明碧等[3]探讨了洋脊规则对大陆架划界的影响, 指出沿海国通过制造舆论, 试图影响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对洋脊属性的判断, 争取扩大其外大陆架的主张。

对日本大陆架划界案相关海域的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动态跟踪结果显示, 在日本大陆架划界案提交前后, 日本在相关海域, 如茂木海山(Mogi Seamount)、小笠原海底高原、冲大东岛(Okidaito-jima)和冲之鸟礁(Okinotorishima)附近有密集的命名和更名动作。本文将探讨日本命名和更名动作对其大陆架划界的影响。

2 日本大陆架划界案及其审议结果简介

日本自1983年开始开展大陆架调查, 2008年11月正式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其划界案, 涉及海区包括日本主要岛屿以南和东南的7个海区, 分别为茂木海山区、冲大东海脊南部区、四国海盆区、小笠原海底高原区、九州— 帕劳海脊南部区、南鸟岛区和南硫磺岛区, 提出的外大陆架面积达74.7万km2, 约为日本陆地国土面积的2倍。2009年8月,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决定成立小组委员会着手审议日本划界案。2012年6月委员会完成了对日本划界案的审议并公布了委员会的建议意见(图1)。以下将重点介绍日本在2008年前后有密集命名和更名活动的茂木海山区、小笠原海台区、冲大东海脊南部区和九州— 帕劳海脊南部区。

图1 日本大陆架划界主张Fig.1 Map of the seven regions of the submission of Japan

2.1 茂木海山区

茂木海山位于日本本州岛东南, 伊豆— 小笠原海沟(Izu-Ogasawara Trench)中段, 日本平顶海山西南部。日本认为茂木海山区是Shichito-Io To海岭上陆地(如八丈岛)的水下延伸。其提交的关键坡脚点位于茂木海山的东坡坡脚, 认为茂木海山属于陆坡的一部分, 主要理由是茂木海山发育于伊豆— 小笠原海沟中, 其与伊豆— 小笠原岛弧的外陆坡下部相连的“ 鞍部” 高出南北两侧海沟800 m[4](图2)。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注意到, 海沟东侧的海盆、陆坡和海山海丘等都具有深海海底的典型特征, 并且所谓“ 鞍部” 的水深远大于其提出的关键坡脚点的水深, 不能证明茂木海山与伊豆— 小笠原岛弧在地形上是连续的。据此,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认为该区的关键坡脚点应该位于海沟内, 而不能落在属于深海海底的茂木海山东部。这样一来, 坡脚点外扩60海里的包络线均没有超过200海里, 表明该区没有外大陆架[5]

图2 茂木海山区简图Fig.2 Overview map of the Mogi Seamount region

2.2 小笠原海底高原区

小笠原海底高原区位于伊豆— 小笠原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的交界处。日本划界案认为小笠原海底高原区的大陆边缘包括伊豆— 小笠原岛弧、上田海脊(Uyeda Ridge)和“ 小笠原海底高原” , 它们共同构成了以父岛(Chichi-Jima)为代表的陆块的大陆架自然延伸[4](图3)。伊豆— 小笠原岛弧靠近岛屿, 多位于200海里内; 上田海脊的情况与茂木海山区的情况类似, 最后被否决[5]

日本主张“ 小笠原海底高原” 外大陆架区由西部、东部和东南部3个区域构成, 其中西部为类海底高原区, 位于马里亚纳海沟和伊豆— 小笠原海沟的连接处, 与伊豆— 小笠原岛弧相碰撞, 水深在3 000 m至不足2 000 m之间, 其实际范围相当于2011年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Sub-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 Names, SCUFN)确定的小笠原海隆(Ogasawara Rise); 东区为迈克逊海脊(Michelson Ridge), 由斯穆特平顶海山(Smoot Guyot)、卡斯托平顶海山(Castor Guyot)、波勒克斯平顶海山(Pollux Guyot)和多个山嘴(Spur)组成; 东南部为相对独立的Haru-No-Nanakusa海山群, 该海山群由7座海山组成。日本将三者视为整体, 并认为适用海底高地(Submarine Elevations)的划界规则, 在划界案中同时采用了距离限制线(即领海基线外推350海里)和深度限制线(2 500 m等深线外推100海里)[4]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认为Haru-No-Nanakusa海山群没有出露成为岛屿, 是典型深海海底的一部分, 不属于大陆架的自然延伸, 首先否定了东南部与Haru-No-Nanakusa海山群相关的坡脚点。其次委员会认为东部的迈克逊海脊不属于海底高地, 而属于海底洋脊(Submarin Ridge)。《海洋法公约》第76条对大陆架做了详细的规定, 指出了海底高地、海底洋脊、深海洋脊(Ocean Ridge)三者在外大陆架划界中的不同权利。海底高地可以选择距离限制线或深度限制线; 海底洋脊只能采用距离限制线; 深海洋脊则不属于大陆架的自然延伸。东部的迈克逊海脊属于海底洋脊, 只能采用距离限制线[5]。最终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在该区核可的面积减少为12.2万km2, 是原来20万km2的53%[3]

图3 小笠原海底高原区简图Fig.3 Overview map of the Ogasawara Plateau region

2.3 冲大东海脊南部区

冲大东海脊南部区位于菲律宾海盆北部的冲大东岛附近。日本划界案认为该区分为北部的冲大东海脊和南部的冲大东海隆(Oki-Daito Rise)两部分, 是冲大东岛的水下延伸。日本在该区提交的4个关键坡脚点, 均位于冲大东海隆南部, 沿着南冲绳断崖(Minami-Okinawa Escarpment)分布(图4)。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根据日本提供的水深资料和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认为冲大东隆起主体部分和日本主张的南部区域在地形上连续性差, 地质上不连续。2011年3月6日, 日本重新提交关键坡脚点的坐标位置并获得委员会认可[5]。最终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核可面积为0.37万km2, 约为日本主张的3.8万km2的10%[3]

需要说明的是, 2008年日本大陆架划界案中并未提交该区北部沿着冲大东海脊往东延伸的外大陆架界限, 原因在于日本主张冲之鸟礁具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权利, 冲大东海脊往东即进入日本所谓的冲之鸟礁专属经济区, 不存在外大陆架划界问题。2012年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决议事实上否定了冲之鸟礁存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基础。日本下一步可能沿着冲大东海脊往东扩展其外大陆架。

图4 冲大东岛区域简图Fig.4 Overview map of the Okidaito-Jima region

2.4 冲之鸟礁相关区域

日本大陆架划界案中, 与冲之鸟礁有关的区块有九州— 帕劳海脊南部区、四国海盆区和南硫磺岛区(图1)。

九州— 帕劳海脊南部区以冲之鸟礁为基点主张了面积约25.5万km2的外大陆架。日本以冲之鸟礁为基点主张外大陆架, 其前提必须是冲之鸟礁拥有主张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权利基础。《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第3款规定, 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维持其自身经济活动的岩礁不应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冲之鸟礁只是高潮时露出海面不足10 km2的礁石, 显然不具有主张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权利。因此, 日本提出划界案后, 中国和韩国先后向联合国提交外交照会, 对日本关于冲之鸟礁的专属经济区和外大陆架主张提出质疑, 并要求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不对日本划界案涉及冲之鸟礁部分采取行动。最后委员会在建议中明确:冲之鸟礁法律地位的问题得到解决之前, 委员会无法就建议草案中关于九州— 帕劳海脊南部区块的内容做出裁定。该决定表明委员会没有认可冲之鸟礁是岛屿, 更没有认可日本以冲之鸟礁为基点主张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3]

四国海盆区块和南硫磺岛区都是以冲之鸟礁外推200海里线为边界。审议结果显示南硫磺岛区块没有延伸到冲之鸟礁的200海里线, 与冲之鸟礁无关; 四国海盆区块依据东西两侧的大陆边缘向中部延伸, 也与南部的冲之鸟礁无关[3]。理论上在不借助冲之鸟礁的情况下, 四国海盆区块还可以顺着九州— 帕劳海脊往南延伸, 这是日本在冲之鸟礁岛屿地位不能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情况下, 下一步扩张其外大陆架的方案之一。

3 海底地名命名、更名及其对大陆架划界的影响
3.1 茂木海山区

该区主要发育的地理实体有伊豆— 小笠原海沟、茂木海山、坂东海盆、房总海底峡谷(Boso Canyon)、胜浦海盆(Katsuura Basin)、胜浦海底峡谷(Katsuura Canyon)和茂木海底扇(Mogi Fan)(图2), 其中伊豆— 小笠原海沟由美国1933年调查发现, 茂木海山由日本2001年命名。其余实体名称均为日本2008年命名。

值得注意的是, 日本命名的所谓“ 坂东海盆” 属于伊豆— 小笠原海沟的一部分, 中间以茂木海山相隔。海沟指形态狭长且非对称的海底洼地, 往往与俯冲作用有关。海盆指长宽大致相等的海底洼地[6]。一般在地貌分级分类中, 海沟与海盆同属于一级地貌[7, 8], 两者不应该出现隶属包含关系。2016年最新的通用大洋水深制图(General Bathymetric Chart of the Oceans, GEBCO)地名词典库中收录了229个海盆和38个海沟地名, 作者核实后发现该区海盆与海沟的隶属关系是唯一的特例, 而坂东海盆这种在海沟中由海山阻隔而成的局部洼陷地貌在海沟中极为常见, 在地貌上并无特殊性, 一般不独立命名, 局部洼陷水深大约6 000 m时, 多命名为深渊, 如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挑战者深渊。

茂木海山与发育于西太平洋的其他海山具有类似的特征, 随着板块运动往西俯冲到伊豆— 小笠原海沟附近, 其与岛弧之间还存在一个低洼的鞍部, 说明海山尚未完全俯冲拼贴到岛弧之上, 不属于岛弧的自然延伸。2001年日本对该海山进行命名。2008年日本以茂木海山为界, 将伊豆— 小笠原海沟北段命名为坂东海盆, 其目的是强调茂木海山的凸起地貌特征, 夸大该海山在地貌分界中的作用, 制造茂木海山与西部岛弧相连的假象, 为其茂木海山区的大陆架主张提供支撑, 但其命名却违背了同一级别地貌不能相互包含隶属的命名规则, 与该区的客观地貌事实不符。

3.2 小笠原海底高原区

该区的命名争论起始于2001年, 直到 2011年才确定最终命名方案。最终方案中将该区划分为东西两部分, 西部命名为小笠原海隆、东部命名为迈克逊海脊; 小笠原海隆的北部命名为小笠原海底高原; 迈克逊海脊由斯穆特平顶海山、卡斯托平顶海山、波勒克斯平顶海山以及宇田山嘴等组成; 同时, 日本要求在小笠原海隆、迈克逊海脊和小笠原海底高原3个实体名称条目的备注栏中注明:“ 在很多文献中把小笠原海底高原、小笠原海隆和迈克尔逊海脊合称为小笠原海底高原” , 并且构成迈克逊海脊的3个平顶海山也被要求注明日本国内使用的名称(图3表1)。

最终方案中出现了海底高原、海隆、海脊3种地貌类型相互嵌套重叠的现象, 是当前海底地名最复杂和混乱的地区。命名争论过程如下:2001年日本提交了半泽海山(Hanzawa Seamount)、片山海山(Katayama Seamount)、小笠原海隆、矢部海底高原(Yabe Plateau)、须田海脊(Suda Ridge)、宇田山嘴(Uda Spur)的命名方案。这些命名中只有宇田山嘴被接受, 其余被挂起的原因在于这些实体在1990年版的美国海底地名辞典(ACUFN)和1985年版的马梅里克斯(Mammerickx)海图中曾命名[9], 对应名称见表1。2006— 2007年日本提出将整个区域命名为小笠原海底高原, 并给出了4个坐标点[10, 11]。2010年日本将其原来命名的矢部海底高原更名为矢部海山, 并提出以小笠原海隆命名西部区域; 同时坚持以小笠原海底高原命名整个区域[12]

表1 小笠原海底高原区的命名更名历史 Table 1 Undersea features naming history near Ogasawara Plateau

长达10年的命名争论, 最终出现了同一级别地理实体(海底高原、海脊、海隆)边界相互重叠嵌套的不合理现象, 可以说, 争论没有让实体命名更加清晰, 反而更加混乱。日本一再坚持将该区统称为小笠原海底高原, 与其大陆架划界主张有关。日本2008年提交的划界案中, 在本区同时使用了距离限制线和深度限制线。事实上, 只有大陆架的自然延伸, 如海隆、海底高原等才具有同时采用2种限制线的权利。日本将本区统称为小笠原海底高原, 就是想在命名上制造本区为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假象。最终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依据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区分了东西两区不同的地质地貌属性, 明确与迈克逊海脊相关的关键坡脚点只能采用距离限制线方案, 大大缩小了日本在本区的外大陆架主张范围。

3.3 冲大东岛附近区域

该区主要由冲大东海隆、冲大东海底高原和冲大东海脊3部分组成, 其命名经历了复杂的过程。

2001年日本将冲大东海脊分为冲大东(北)海脊(Oki-Daito(North) Ridge)和冲大东(南)海脊(Oki-Daito(South) Ridge), 并将分隔2个海脊的实体命名为冲大东海槽; 将冲大东岛所在的隆起区(即2011年命名的冲大东海底高原)命名为冲大东海隆(Oki-Daito Rise); 将冲大东(南)海脊东端的一个小型洼陷命名为新月海穴[9]

2002年日本海底地名委员会提出将冲大东(北)海脊、冲大东(南)海脊和冲大东海隆3个实体并称为冲大东海脊。经讨论, SCUFN认为3个实体属不同的实体类型, 未接受冲大东海脊的命名提案[13]

2010年, 日本再次提交冲大东海脊提案, 坚持将整个区域称为冲大东海脊; 同时日本还提出修改冲大东海隆的位置坐标, 欲将原仅代表冲大东海底高原的范围扩大到西侧整个隆起区, 即包含了2011年命名的冲大东海隆和冲大东海底高原。经讨论, SCUFN认为该区域存在海脊、海隆和海底高原3个不同的实体, 日本委员将在下次会议分别提交命名提案。同年, SCUFN接受了日本删除冲大东(北)海脊、冲大东(南)海脊的申请[12]

2011年日本重新提交冲大东海隆、冲大东海脊和冲大东海底高原的命名提案, 最终将冲大东岛及其所在的北部隆起区命名为冲大东海底高原; 将冲大东岛南部的隆起区命名为冲大东海隆; 将大东岛东部称为冲大东海脊, 同时删除冲大东(北)海脊、冲大东(南)海脊和冲大东海槽。日本将整个区域定名为冲大东海脊的提案仍未被接受, 但日本坚持在其国内出版的海图中标注这一名称。另外, 日本提出删除新月海穴, 其理由是2001年提交的图件有错误[14]

日本修改本区西部命名方案的主张可能与其2008年提交的大陆架划界案有关。2008年日本划界案中将整个西部区域都划为冲大东海隆的一部分(图4), 认为是冲大东岛的水下延伸。而当时SCUFN中收录的冲大东海隆只包含冲大东岛所在的隆起区。2010年提出调整冲大东海隆范围坐标, 将其扩大到整个西部区域, 目的可能是为其划界案提供佐证!最终日本为大陆架划界提供的关键坡脚点坐标与日本为SCUFN提供的冲大东海隆南部拐点坐标基本重合(图4), 也印证了这一推断。

日本提出删除的本区东部冲大东(北)海脊、冲大东(南)海脊、冲大东海槽和新月海穴都是2001年日本命名的。日本在提出删除冲大东(北)海脊、冲大东(南)海脊、冲大东海槽时, 并未否定这些实体的客观存在[14]。删除新月海穴的理由是新月海槽的地形不明显, 原提交水深图有问题[14], 但对比日本前后提交的数据即可发现新月海穴是客观存在的, 其高差为300~400 m[15]。日本之所以删除这些地名特别是删除冲大东海槽和新月海穴2个负地貌的名称, 可能是为其下一步沿着冲大东海脊往东延伸其大陆架作铺垫。

2012年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对日本冲之鸟礁相关区块做出的决议, 说明冲之鸟礁不具有主张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权利。日本下一步可能采取2种方式扩展其外大陆架:一种是顺着九州— 帕劳海脊往南延伸; 另一种是以冲大东岛为基点顺着冲大东海脊往东延伸。海槽是大陆架划界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2]; 海穴属于一种显著的负地貌, 会影响大陆架在地形上的连续性。冲大东海槽与冲大东海脊的延伸方向一致, 其对日本往东延伸大陆架的影响难以评估; 新月海穴正好位于冲大东海脊的东端, 在地貌上阻隔了海脊往东的延伸。

3.4 半月海槽

半月海槽位于九州— 帕劳海脊之上, 冲之鸟礁以北约180海里(图1)。实体北北东走向, 长约57 km, 宽约28 km, 最小水深4 900 m, 最大水深5 850 m, 高差接近1 000 m, 是一个明显的洼陷地貌, 2001年由日本命名。2011年日本提出删除该实体, 理由是该实体规模太小[14]。事实上, 日本2012年提交的位于冲绳海槽中线附近的Yanbaru圆丘的规模小得多, 该海丘呈圆锥状, 基座面积仅8.4 km2, 直径不足3 km[16]。所以, 日本以实体规模小删除半月海槽的理由是不成立的。日本之所以删除自己命名的半月海槽, 目的是为其下一步沿着九州— 帕劳海脊往南扩展其大陆架扫清障碍。如前所述, 海槽是大陆架划界中的重要影响因素[2], 半月海槽的存在意味着九州— 帕劳海脊往南延伸并不连续, 将会阻碍日本往南延伸其大陆架。

4 结论和建议

通过分析日本在相关海区的命名和更名活动与其大陆架划界之间的关系, 我们得出如下几点认识:

(1) 日本在伊豆— 小笠原海沟中命名坂东海盆, 违背了同一级别地貌类型不能相互隶属的一般原则, 其目的是借此强调茂木海山在海沟中凸起的地貌特征, 为茂木海山区划界提供佐证。

(2) 日本不顾小笠原区域东西两侧显著的地貌差异, 一再坚持将整个区域命名为小笠原海底高原, 试图干扰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对东部地貌属性的判断, 以扩大其在该区的外大陆架范围。

(3) 日本为使其划界案中冲大东海脊南部区域的主张合理化, 在2010年提出将原仅代表冲大东岛所在隆起区的冲大东海隆的坐标进行修正, 使其范围覆盖整个西部地区。

(4)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没有认可冲之鸟礁是岛屿, 更没有认可日本以冲之鸟礁为基点主张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日本下一步扩张该区外大陆架的方案有2个:一是沿着九州— 帕劳海脊往南延伸; 二是以冲大东岛为基点, 顺着冲大东海脊往东延伸。但是九州— 帕劳海脊上的半月海槽、冲大东海脊中部的冲大东海槽以及冲大东海脊东部的新月海穴都可能对其划界的延伸构成阻碍。为此, 日本在2011年提出删除上述实体名称, 试图掩盖上述实体存在的客观事实。

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工作的初衷是建立统一的海底地理实体命名标准, 使用统一的命名方案, 构建统一的交流平台[17]。大陆架划界则是当前沿海国海洋权益争夺的焦点。二者看似毫无关系, 但日本将两者结合起来, 使海底命名工作服务于其海权扩张, 具有极大的隐秘性。为此, 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整合国内现有的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和大陆架划界专家团队, 建立以海洋科学和海洋法学为理论支撑, 以海洋权益维护为核心利益的综合团队。

(2) 必须跨出邻海, 加强对西太平洋区域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 为大陆架划界提供更科学和更丰富的理论和指导依据。

(3) 加强对我国周边邻海国家的海底地理实体命名的动态跟踪。对划界争议区已有海底地理实体名称可能对划界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 对划界争议区新提交的海底地名, 应快速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论证评估, 必要时制定反制方案。

(4) 对半月海槽、冲大东海槽和新月海穴开展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收集地质地球物理证据, 评估其可能对日本扩展冲之鸟礁区外大陆架的影响, 未雨绸缪, 提前制定反制方案。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Wang Qi, Luo Tingting. Disputes and legal effect of undersea feature naming[J]. 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2012, 29(9): 10-15.
[王琦, 罗婷婷. 海底地形命名背后的权益争端及其法律效力之辨[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2, 29(9): 10-15. ] [本文引用:2]
[2] Zhang Dongqi, Ai Wanzhu.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a trench or trough in continental shelf delimitation[J].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1994, 13(5): 84-89.
[张东奇, 艾万铸. 海沟和海槽在大陆架划界中的地位和作用[J]. 海洋通报, 1994, 13(5): 84-89. ] [本文引用:3]
[3] Li Mingbi, Li Jiabiao, Fang Yinxia, et al.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Continental Margin and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Outer Continental Shelf beyond 200 Nautical Miles[M]. Beijing: China Ocean Press, 2015.
[黎明碧, 李家彪, 方银霞, . 大陆边缘地质特征与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界限确定[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15. ] [本文引用:5]
[4]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EB/OL]. [2016-06-20]. http://www.un.org/Depts/los/clcs_new/submissions_files/jpn08/jpn_execsummary.pdf. [本文引用:3]
[5] Advanced and Unedited Reporting Material[EB/OL]. [2016-06-20]. http://www.un.org/Depts/los/clcs_new/submissions_files/jpn08/com_sumrec_jpn_fin.pdf. [本文引用:4]
[6] IHO-IOC. Stand ardization of Undersea Feature Name(B-6)[M]. Monaco: Bathymetric Publication, 2013. [本文引用:1]
[7] Li Sihai, Li Yanwen, Fan Miao, et al. Research on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the generic names of undersea feature[J].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13, 32(2): 160-163.
[李四海, 李艳雯, 樊妙, . 基于海底地貌分类的海底地名通名分类体系研究[J]. 海洋通报, 2013, 32(2): 160-163. ] [本文引用:1]
[8] Zhou Chenghu, Cheng Weiming, Qian Jinkai. Digital Geomorp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and Mapping from Remote Sensing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9.
[周成虎, 程维明, 钱金凯. 数字地貌遥感解译与制图[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 [本文引用:1]
[9] Intergovernmental Oceanographic Commission(of UNESCO). Fourteenth Meeting of the GEBCO Sub-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 Names (SCUFN)-Summary Report[R]. Tokyo, Japan: Sub-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 Names (SCUFN), 2001. [本文引用:2]
[10] Intergovernmental Oceanographic Commission(of UNESCO). Nineteenth Meeting of the GEBCO Sub-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 Names (SCUFN)-Summary Report[R]. Bremerhaven, Germany: Sub-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 Names (SCUFN), 2006. [本文引用:1]
[11] Intergovernmental Oceanographic Commission(of UNESCO). Twentieth Meeting of the GEBCO Sub-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 Names (SCUFN)-Summary Report[R]. Monaco: Sub-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 Names (SCUFN), 2007. [本文引用:1]
[12] Intergovernmental Oceanographic Commission(of UNESCO). Twenty Third Meeting of the GEBCO Sub-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 Names (SCUFN)-Summary Report[R]. Lima, Peru: Sub-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 Names (SCUFN), 2010. [本文引用:2]
[13] Intergovernmental Oceanographic Commission(of UNESCO). Fifteenth Meeting of the GEBCO Sub-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 Names (SCUFN)-Summary Report[R]. Monaco: Sub-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 Names (SCUFN), 2002. [本文引用:1]
[14] Intergovernmental Oceanographic Commission(of UNESCO). Twenty Fourth Meeting of the GEBCO Sub-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 Names (SCUFN)-Summary Report[R]. Beijing, China: Sub-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 Names (SCUFN), 2011. [本文引用:4]
[15] Intergovernmental Oceanographic Commission(of UNESCO). Undersea Feature Name Proposal[EB/OL]. [2016-06-20]. http://www.iho.int/mtg_docs/com_wg/SCUFN/SCUFN24/SCUFN_proposals/Japan/28_Shingetsu_Hole_to_be_removed.pdf. [本文引用:1]
[16] Intergovernmental Oceanographic Commission(of UNESCO). Twenty Fifth Meeting of the GEBCO Sub-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 Names (SCUFN)-Summary Report[R]. Wellington, New Zealand : Sub-Committee on Undersea Feature Names (SCUFN), 2012. [本文引用:1]
[17] Huang Wenxing, Zhu Benduo, Liu Liqiang, et al. A case study of naming disputes of undersea features[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16, 31(1): 78-85.
[黄文星, 朱本铎, 刘丽强, . 国际海底命名争端案例研究及其启示[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1): 78-85. ]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