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的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研究态势分析
王婷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北京 100101

作者简介:王婷(1985-),女,四川巴中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情报分析和图书馆学研究.E-mail:wangting@itpcas.ac.cn

摘要

青藏高原以其独特性及其对全球环境、生态、气候的重要影响,成为国际科学重点关注的地区和研究对象。回顾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的发展历程,以1980—2014年35年来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的SCI论文为分析对象进行定量统计和数据挖掘。总结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研究从萌芽到快速发展到趋于成熟的发展阶段、国际合作已经成为青藏高原领域研究的主要组织模式;分析青藏高原国际合作学科领域从单一化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变化;比较主要国家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研究和自主研究的变化;并提出中国在今后继续加强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国际合作研究; SCI论文; 文献计量
中图分类号:P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2016)06-0650-13
A Bibliometrical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Wang Ting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Center of Institute of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First author:WangTing(1985-), female,Bazhong City,Sichuan Province, Intermediate engineer. Research areas include information analysis, library science research.E-mail:wangting@itpcas.ac.cn

Abstract

Tibetan Plateau, with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impact 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 ecology and climate,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reg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unity.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was reviewed and the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and dat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CI paper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were analyzed during the 35 years of 1980-2014. The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from starting stage to rapid development to tend to mature stage of development was summarize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research has become the main organization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Tibet Plateau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changing from single academic discipline to multi academic disciplines was analized. Changes in major countrie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research and independent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were compared and suggestions for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for China in the future were put forward.

Keyword: Tibetan Plateau;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research; SCI papers; Bibliometrical.
1 引 言

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 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平均海拔高度在4 000 m以上, 有“ 世界屋脊” 和“ 第三极” 之称[1]。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几百万年以来地球历史上最重大的地质事件, 构成了东亚乃至全球独特的年轻高原, 也是全球最独特、最重要的地质— 地理— 资源— 生态耦合系统之一, 在长时间尺度和大空间范围上对中国、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环境、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2]。由于青藏高原的独特性及其对全球的重要影响, 国际社会对这一地区非常关注, 是众多国际合作研究计划的关键区域, 青藏高原的国际合作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科学数据和资料, 已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汤森路透联合发布的《2015研究前沿》报告中, 地学十大前沿领域之一是区域冰川与水资源及其气候变化科学前沿, 该前沿是以国际合作研究为基础的青藏高原冰川与水资源及其气候变化的关系[3], 此外在《自然— 气候变化》上发表的环境领域的高被引论文《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冰川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关系》也是国际合作研究的成果[4]

本文首先梳理了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研究的发展历程, 再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青藏高原研究国际合作论文进行定量分析和内容挖掘, 剖析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这既是青藏高原领域发展态势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为深入了解青藏高原研究国际学术交流的现状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对我国青藏高原国际合作未来的发展提出科学建议。

2 我国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研究发展历程

1980年, 我国召开的第一次青藏高原国际科学讨论会, 开启了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研究的新局面, 有关青藏高原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得到迅速发展, 形成了“ 国际青藏热” [5]。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 青藏高原的国际合作方式经历了合作科学考察、合作建立观测站、合作科研项目、开展长期国际计划4个阶段, 合作方式也由双边合作向多边合作发展。

20世纪80年代, 青藏高原的国际合作以联合科学考察为主, 如中法喜马拉雅联合考察(1980— 1982 年)、中英拉萨— 格尔木综合地质考察 (1985年)、中德青藏高原考察 (1981年、1985— 1989年)、中日西昆仑山联合考察(1987年)、中法喀喇昆仑— 西昆仑山考察(1989— 1990年) 等[5]

20世纪90年代, 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研究进一步发展, 合作的方式也转向合作建立观测站和开展科研项目。1992年我国举行第二次青藏高原领域大型国际会议“ 喀喇昆仑山— 昆仑山国际学术讨论会” , 吸引了法国、德国、美国、瑞士、英国、巴基斯坦、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的71名科学家参加[5]。1992年, 中美科学家开启“ 国际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深剖面及综合研究” (International Deep Profiling of Tibet and the Himalayas, INDEPTH)项目[6]。1996年中国与日本、韩国开展“ 全球能量水循环之亚洲季风青藏高原试验研究” (GAME/Tibet)项目, 在西藏那曲地区建立了多个野外观测站和气象站, 并于2000年加入 “ 全球协调加强观测计划” (Coordinated Enhanced Observing Period, CEOP), 开始执行“ COP亚澳季风青藏高原试验研究” (CAMP/Tibet)项目[7]

进入21世纪以后, 青藏高原合作研究逐渐深入, 合作方式以项目研究为主, 合作国家也有所增加。2003年, 由德国科学基金会批准了一项为期 6年的青藏高原研究计划— — 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及生态系统研究计划(Tibetan Plateau-Uplifting,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Ecosystem-TiP), 中国、瑞士等国参与了该研究项目[2]。2007年, INDEPTH 项目开启第四阶段, 德国、英国等国家加入其中[8]。2008年, 欧盟第七框架项目“ 青藏高原水文气象及亚洲季风” 启动, 参与国家包括中国、荷兰、法国、德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等[7]

2009年,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倡议, 中国科学家主导的“ 第三极环境(Third Pole Environment, TPE)” 国际计划正式启动, 旨在联合中外相关科研机构和科学家, 对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地区进行系统科学研究, 以解决第三极地区环境变化方面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该计划由姚檀栋担任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 美国伯德极地研究中心朗尼· 汤普森(Lonnie Thompson)院士和德国国家自然博物馆馆长福克· 莫斯布鲁格(Volker Mosbruger)教授共同作为联合主席。成员国分别来自美国、德国、瑞士、意大利、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尼泊尔、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度等青藏高原周边国家[9]

3 青藏高原国际合作发展态势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次分析以美国Thomson公司的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数据库为数据源, 以TS=tibet* or himalaya* or qomolangma or “ mteverest” or qinghai or karakorum or karakoram or kunlun* or qilian* or hengduan* or muztagata or tanggula or qiangtang* or yarlungzangbo or qaidam or pamir* or gangdise or gangdese为检索式, 检索范围为1980— 2014年, 检索日期为2015年7月10日, 共检索青藏高原相关研究论文30 789篇, 对这些数据清洗之后共获取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论文9 192篇。

在数据处理上首先利用Thomson Data Analyzer(TDA)进行文献数据挖掘, 其次将各类信息输入Excel进行统计计算, 最后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Pajek[10, 11]进行可视化处理。

3.2 结果分析

3.2.1 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研究论文总体趋势

1980— 2014年青藏高原领域的国际合作论文共有9 192篇, 呈逐年稳态上升趋势(图1), 其中2010— 2014年的国际合作论文总量为4 759篇, 占论文总量的51.8%, 在此期间青藏高原国际合作呈现活跃发展的态势。从论文数量的增长率来看, 在2000年之前, 国际合作论文的增长率处于不断波动状态, 2000年之后趋于稳定, 这说明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了青藏高原研究领域的常态模式。而与自主研究论文相比, 国际合作论文的增速更快, 自主研究论文的年均增长率为9.9%, 国际合作的年均增长率为15.9%, 这说明在国际化已成为当今科学发展主要趋势的大背景下, 青藏高原地区对全球环境、气候、生态系统影响越来越受到各国科研人员的重视, 正吸引着更多的研究者以国际合作的形式研究这一领域。

从论文的影响力来看, 国际合作论文在篇均引文次数和引用率(即非零被引文数量占整体的比例)2个指标都远高于自主研究论文(图2), 由此可见, 在青藏高原领域, 国际合作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是大于自主研究论文的。

图1 1980— 2014年青藏高原国际合作论文总体趋势Fig.1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80-2014

图2 1980— 2014年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论文和自主研究论文引用情况对比Fig.2 Comparison reference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apers and independent research papers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80-2014

3.2.2 青藏高原研究的国际合作网络

为了了解1980— 2014年青藏高原研究国家(地区)间合作的变化趋势, 描述世界各国(地区)在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选取了1980— 1984年、1990— 1994年、2000— 2004年和2010— 2014年这4个5年期的数据,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Pajek[10, 11]分别制作了4个时间段的国际合作网络图, 以此来比较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网络的变化和发展。

从4个统计期内均选择合作频次阈值3次以上的国家, 用球状节点代表国家, 连线代表国家间的合作, 节点间连线的粗细代表合作频次的多少, 节点颜色不同表明某国的合作国家数量的差异。图3是1980— 1984年青藏高原领域的国际合作网络,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参与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的国家比较少, 且国家之间的合作比较分散, 合作也仅在2个或3个国家中展开。中国的主要合作国家是法国, 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与前苏联和波兰合作较多。

图3 1980— 1984年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网络Fig.3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network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80-1984

1990— 1994年, 参与青藏高原研究的国家有所增加, 各国的交叉合作现象也有所加强。中国在这一时期主要是与传统科技强国进行合作, 如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合作国的数量也有所增加(图4)。作为这一时期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研究发文量最大的国家, 美国除了保持与传统科技强国德国、英国等进行合作之外, 与青藏高原周边国家中国、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的合作也逐步加强, 并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合作国家。

2000— 2004年, 参与青藏高原研究国际合作的国家(地区)数量明显增加, 非洲国家也首次参与到了青藏高原研究的国际合作中(图5)。中国首次成为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发文最多的国家, 美国次之。在这一时期, 中国的合作国家较上一时间段继续增加, 中国与德国的合作与之前相比明显加强。美国仍处于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网络的核心位置, 并依然是青藏高原周边国家的最大合作伙伴。在青藏高原周边的国家中, 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也扩大了国家合作的网络, 与中国、德国等加强了合作, 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也首次加入了青藏高原研究的国际合作网络中。

2010— 2014年, 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网络的密度显著加大, 更多国家(地区)更为频繁地参与到该领域的合作研究中, 使得这一时期的合作网络更为密集。这一时期, 中国以更明显的优势继续保持着青藏高原研究合作发文量第一的位置, 中国的合作国家较上一时期也增加更多, 合作广度大大加强。中国与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依然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同时, 中国也加强了和青藏高原周边国家的合作, 已经成为尼泊尔最大的合作国, 是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合作国。在这一时期, 虽然美国的国际合作发文量已经与中国有较大差距, 但是仍然处于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网络的中心位置。在这一时期, 中国台湾也与多个国家(地区)开展了合作, 成为该时段青藏高原领域的国际合作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图6)。

为了更精细地描述各国在合作网络中的地位, 本文引入了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整体中心度(即接近中心度, Closeness Centrelity)指标来测度在青藏高原领域各个合作国家(地区)的广泛程度, 即1个国家(地区)直接或者间接合作国家的数量越多, 该国家(地区)在合作网络中发挥的引领和编制作用就越大, 该国家(地区)的整体中心度数值就越高, 反之, 其整体中心度数值就越低[12]

表1表2列出了4个时间段部分国家的国际合作网络中心度数值, 以量化的形式测度了不同国家在整个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网络的重要程度。整体来看, 绝大部分国家的整体中心度得分都在提高, 可见青藏高原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整体呈现出不断加强和广泛的发展态势。美国在1990— 2004年、2000— 2004年、2010— 2014年这3个时段的整体中心度指标均列各国之首, 说明美国是世界各国在青藏高原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研究的主要合作伙伴。中国在这3个时期的整体中心度得分均排名第二, 但得分一直在提高(从1990— 1994年的0.636分提高至2010— 2014年的0.8分), 与美国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1990— 1994年中美分差为0.188分, 2010— 2014年中美分差为0.061分), 这说明中国在青藏高原国际合作中更积极地寻求更加广泛的合作伙伴, 中国在国际合作网络的地位也在逐步加强。此外, 在1990— 2004年、2000— 2004年、2010— 2014年这3个时段, 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几个青藏高原周边国家的整体中心度得分也在不断提高, 说明青藏高原周边国家也更加重视国际合作的研究, 在不断加强国际合作的力度和广度。

表1 1980— 1984年、1990— 1994年青藏高原领域TOP10国家的国际合作网络中心度(TOP10国家按照整体中心度遴选) Table 1 The network-centric of TOP10 countries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80-1984, 1990-1994 (TOP10 country in accordance with closeness centrelity)

图4 1990— 1994年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网络Fig.4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network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90-1994

图5 2000— 2004年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网络Fig.5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network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during 2000-2004

3.2.3 青藏高原研究主要国家的国际合作分析

国际合作和自主研究是当今科学研究工作中的2种模式。世界各国以增强本国自主研究能力作为国家科研领域发展的重要目标, 而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实现资源互补和研究能力提升, 是提高自主研究水平的主要路径。在文献计量研究中, 国际合作份额可以用于测度国家参与国际合作的论文产出的相对规模, 而自主研究份额则反映了国家自主完成成果数量占该国全部论文的情况。通常来说, 当一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处于起步期, 通过国际合作来汲取他人之长是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这在文献计量指标上表现为国际合作论文份额持续上升; 而当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入相对快速发展阶段时, 提升本国自主研究能力的需求被强化时, 国际合作论文的份额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而当本国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 学科发展进入相对成熟和平稳阶段时, 通过国际合作求得突破性进展会再次成为国家需求[13]

表2 2000— 2004年、2010— 2014年TOP20国家(地区)的国际合作网络中心度(TOP20国家按照整体中心度遴选) Table 2 The network-centric of TOP20 countries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during 2000-2004, 2010-2014 (TOP20 country in accordance with closeness centrelity)

图6 2010— 2014年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网络Fig.6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network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during 2010-2014

表3 1980— 1999年青藏高原领域TOP20国家的自主研究与合作研究(TOP20国家按1980— 2014年青藏高原领域SCI论文总量遴选) Table 3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research and independent research of TOP20 countries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80-1999(TOP20 count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umber of SCI papers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80-2014)

表3表4列出了1980— 2014年按每5年为一个阶段对青藏高原领域TOP20国家国际合作与自主研究论文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无论是国际合作还是自主研究论文的绝对数量均在不断增长, 尤其是在2000年之后增速更快。从主要国家这35年来的国际合作和自主研究份额来看:除了俄罗斯、中国、印度之外, 其余17个国家均是以国际合作为主, 国际合作份额均在50%以上, 有13个国家的份额达到了70%以上, 绝大多数国家国际合作研究成果的数量远远超出自主研究成果。由此可见, 青藏高原研究的主要组织模式是国际合作研究, 这也是青藏高原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 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有着非常独特的地域性, 对青藏高原进行科学研究也有着更加特殊的困难, 同时青藏高原对中国、北半球甚至全球的环境和生态系统都有着重要影响。

对前后7个5年期进行分析发现, 各国在青藏高原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份额和自主研究论文份额呈现了不同的发展趋势。在青藏高原的周边国家中, 中国在20世纪之前的国际合作论文强度基本保持在50%左右, 到了2000年之后, 中国的青藏高原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中国也强调了自主研究能力的提升, 这表现为2000— 2004年和2005— 2009年这2个5年期, 中国在国际合作论文数量快速增长的前提下, 国际合作论文占本国份额却有明显下降。而2010— 2014年这最近一个5年期, 中国的国际合作份额又有增加的趋势, 说明中国又开始加强了国际合作的力度。印度在35年间一直以自主研究为主, 也是所有国家中自主研究份额最高的国家, 2000年之后该国的合作研究份额呈缓慢上升趋势, 说明该国开始重视青藏高原的国际合作研究; 巴基斯坦以合作研究为主, 但在近10年, 该国的论文合作份额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国的自主研究强度在加大。尼泊尔的国际合作份额在这几个青藏高原的周边国家中是最高的, 并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 说明该国一直依赖国际合作产出成果。传统科技强国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的青藏高原研究在2000年之前基本以自主研究为主, 而2000年之后国际合作份额均有明显增幅(如美国由1995— 1999年的48.4%上升为2010— 2014年的77.7%)。这说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科研实力的提升, 吸引了传统科技强国与之开展更多的合作。

表4 2000— 2014年青藏高原领域TOP20国家的自主研究与合作研究(TOP20国家按1980— 2014年青藏高原领域SCI论文总量遴选) Table 4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research and independent research of TOP20 countries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during 2000-2014(TOP20 count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umber of SCI papers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80-2014)

许多学者对论文署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般认为, 第一作者在合作研究中的贡献相对较大[14]。由此, 作者把青藏高原领域TOP10国家发表的国际合作论文中的第一作者区分开来进行分析, 以期从另一个侧面判别各国在国际合作中的贡献程度。图7按每5年一个时间段对1980— 2014年青藏高原领域TOP10国家的第一作者国际合作论文占该国全部国际合作论文的比例进行了分析, 可以看出, 除中国和印度外, 其余8个国家作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作论文发文比例均呈下降趋势。中国虽然国际合作论文占本国份额在下降, 但中国作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作论文发文比例却以较大的比例在增加, 尤其是2000年以后增速明显。例如, 1980— 1984年, 中国第一作者论文仅占中国全部国际合作论文的22.73%, 而到2010— 2014年, 这一比例已经增长到71.58%。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青藏高原领域, 中国的科研实力在不断提升, 在国际合作中, 中国的主导地位也在不断加强。与中国的情况相反, 美国的国际合作论文占本国份额呈上升趋势, 但是以美国作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作论文发文比例却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例如, 美国在2000年之前的4个5年期内, 美国第一作者论文占美国全部国际合作论文的60%以上, 而在2000年之后这一比例持续下降, 至2010— 2014年这一比例下降至28.7%, 这说明美国虽然在青藏高原领域的国际合作非常活跃, 但其贡献度却在降低。

3.2.4 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研究的学科和主题分析

1980— 2014年, 青藏高原研究的国际合作论文中, 地学领域是最大的论文产出领域, 在发文量前十的学科领域中地学相关的学科就占据了4席、其次是气象与大气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图8)。国际合作论文的TOP10学科领域与青藏高原研究的全部发文的TOP10学科领域相同, 这也佐证了前文提出的青藏高原研究是以国际合作为主要的科研组织模式。

对1980— 2014年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发文涉及到的学科数量来看(图9), 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也反映出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研究从单一学科的研究向多学科综合化集成化研究转变的趋势, 符合当今科学研究中多学科交叉交互融合研究的潮流。

而这35年来, 青藏高原研究国际合作研究的学科领域是否有变化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将1980— 2014年以5年为节点分为7个时段, 图10和图11分别对这7个时段的主要发文学科领域进行了分析。在2000年之前, 地球科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地理学、地质学这4个地学领域的发文量占明显优势, 这和最开始的青藏高原国际合作主要以联合地质科学考察相关, 且地学类的学科领域一直呈现活跃的研究态势, 说明在青藏高原研究领域地球科学一直是国际合作研究的热点领域。从2000— 2004年开始气象与大气科学发文量激增, 这与这一时期在青藏高原建立了许多国际合作的野外气象台站有较大关系。2005— 2009年开始环境科学发展迅速并持续成为青藏高原研究的热点领域, 这主要是由于环境和气候变化是近些年来的世界科学研究热点, 而青藏地区自身变化对全球环境变化表现出了敏感的响应, 因此也成为了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最近5年来, 由于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影响、青藏高原植被的变化受到更多关注, 以及人类活动所引起的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变化也日益显著, 青藏高原生态植物科学、生态学的发文量增速很快。

从研究主题分布来看(由于1990年之前的文章信息未收录关键词, 故从1990年开始统计), 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始终是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研究的主要问题, 从2000年之后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开始广受关注, 最近几年来构建各种模型来解决气候、水文等方面的问题成为研究者的热点关注对象。从研究区域的变化来看, 西藏南部和喜马拉雅地区始终是研究的热点区域, 中国、印度是研究的主要对象国家(表5)。

图7 1980— 2014年青藏高原领域TOP10国家的第一作者国际合作论文占该国全部国际合作论文的比例 (TOP10国家按1980— 2014年青藏高原SCI论文总量遴选)Fig.7 The proportion of first author in the total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apers of TOP10 countries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80-2014(TOP10 country in accordance with number of SCI papers in the field of Tibet Plateau during 1980-2014)

图8 1980— 2014年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发文的TOP10学科类型Fig.8 The TOP10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f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80-2014

图9 1980— 2014年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发文学科数量Fig.9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quantity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f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80-2014

图10 1980— 1999年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发文的TOP10学科类型Fig.10 The TOP10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f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80-1999

图11 2000— 2014年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发文的TOP10学科类型Fig.11 The TOP10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f Tibetan Plateau during 2000-2014

表5 1990— 2014年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论文的热点主题词(热点主题词按1990— 2014年词频最高的前20个遴选) Table 5 Hot topic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90-2014 (TOP20 hot topic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umber of SCI papers in the field of Tibet Plateau during 1990-2014)
4 总结和展望

对1980— 2014年青藏高原领域的国际合作论文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后发现, 这35年间, 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研究经历了从萌芽状态到快速发展的历程, 并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 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发文量逐年增加, 1980年仅有8篇, 而到了2014年已经增加至1 194篇, 国际合作论文年均增长率高于自主研究论文的增长率。2000年之后青藏高原领域的主要研究国家多以国际合作研究论文为主。这说明, 国际合作研究已经成为当今青藏高原领域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模式, 国际合作研究的成果也成为全部研究成果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2) 35年来, 参与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研究的国家越来越多, 尤其是2000年之后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网络密度越来越大, 合作网络越来越密集, 2010— 2014年以来各国之间交叉合作越来越多, 合作网络结构更多样化, 这些都折射出青藏高原国际合作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的发展轨迹。经过1980— 1999年的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 2000年之后青藏高原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2010— 2014年更是呈现井喷式的发展。这一统计结果体现出青藏高原领域的研究在国际社会的被关注度显著提升, 相关研究成果所体现出的指导意义也逐渐被国际科研工作者所认可。

(3) 对文献的发文学科和高频主题词分析得出, 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研究发文的学科领域从地学类的单一学科研究向多学科集成研究转变, 学科领域数量大大增加, 地球科学始终是最热点的关注对象, 2000年之后气象与大气科学发文量增速很快, 最近5年来, 生态学、植物科学很受关注。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始终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2000年之后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广受关注, 通过构建模型解决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等方面的问题是新的热点问题。这一方面说明各个国家科研工作者对于青藏高原领域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 另一方面说明近年来的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热点科学问题也在影响着青藏高原领域的研究方向。

(4) 中国随着青藏高原领域的国际合作一起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在青藏高原领域, 1980年中国尚未有国际合作论文产出, 1980— 1984年国际合作论文发文总共仅有22篇, 合作国家只有5个, 而到了2010— 2014年, 中国的国际合作发文量有2 935篇, 在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 这一时期的合作国家有83个, 发文量和合作国家都呈现持续、快速的发展, 同时在国际合作网络中的地位也在逐步加强。对比中国青藏高原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发文和自主研究发文来看, 中国在研究起步阶段依靠与科技强国合作以促进自主研究, 快速发展阶段时中国在国际合作论文快速增长的前提上, 也更强调自主研究能力的提高。此外, 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第一作者的比例逐年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在青藏高原领域的科研实力在不断提升, 在国际合作中也不断加强了主导地位。2010— 2014年这最近5年, 中国又开始加强了国际合作的力度, 此外这一时期更为突出的特点是中国加强了与青藏高原周边国家的合作, 开始从科技输入模式逐步向科技输出的模式转变。这一变化过程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是紧密相关的。近年来, 国家“ 一带一路” 建设的推进, 也让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的青藏高原研究领域也正在构建一个以自主研究为主, 国际合作活跃, 促进周边国家集团化发展的合作模式。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 青藏高原领域的国际合作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并趋于成熟的阶段, 中国已经成为青藏高原国际合作成果产出最大的国家, 也即将成为国际合作网络中最核心的国家。可以预见, 更为高效的国际合作以及以中国为主导的研究成果应该是未来青藏高原领域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从国家的宏观战略来看, 中国加强与青藏高原周边国家的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此外, 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 青藏高原研究的学科领域将进一步拓宽, 科研成果也将逐步体现对我国及青藏高原周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Zhang Yili, Li Bingyuan, Zheng Du. A discussion on the boundary and area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n Chin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2, 21(1): 1-8.
[张镱锂, 李炳元, 郑度. 论青藏高原范围与面积[J]. 地理研究, 2002, 21(1): 1-8. ] [本文引用:1]
[2] Ma Yaoming, Hu Zeyong, Tian Lide, et al. Study progresses of the Tibet Plateau climate system change and mechanism of its impact on East Asia[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14, 29(2): 207-215.
[马耀明, 胡泽勇, 田立德, . 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变化及其对东亚区域的影响与机制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2): 207-215. ] [本文引用:2]
[3]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 Frontiers of Research” Report Official Release[EB/OL]. (2015 -11-03)[2016-04-03]. http: //www. cas. cn/sygz/201511/t20151103_4453411. shtml.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015研究前沿》报告正式发布[EB/OL]. (2015-11-03)[2016-04-03]. http://www.cas.cn/sygz/201511/t20151103_4453411.shtml,2015-11-03. ] [本文引用:1]
[4] Yao T, Thompson L, Yang W, et al. Different glacier status with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in Tibetan Plateau and surroundings[J].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2, 2(9): 663-667. [本文引用:1]
[5] Zheng Du. Actively promot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f Tibet Plateau[J].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995, (2): 181-183.
[郑度. 积极开展青藏高原的国际合作研究[J].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5, (2): 181-183. ] [本文引用:3]
[6] Zhao Wenjin, Nelson K D, Brown L D, et al. International interdisciplinary deep profile of Tibet and the himalaya(INDEPTH)[J]. Acta Geophysica Sinica, 1993, 36(1): 124.
[赵文津, Nelson K D, Brown L D, . 喜马拉雅和西藏高原深地震反射剖面(INDEPTH)概况[J]. 地球物理学报, 1993, 36(1): 124. ] [本文引用:1]
[7] Ma Yaoming, Yao Tand ong, Hu Zeyong, et al. The cooperative study on energy and water cycl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9, 24(11): 1 280-1 284.
[马耀明, 姚檀栋, 胡泽勇, . 青藏高原能量与水循环国际合作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11): 1 280-1 284. ] [本文引用:2]
[8] Zhao Wenjin, Wu Zhenhan, Shi Danian, et al. Comprehensive deep profiling of Tibetan Plateau in the INDEPTH project[J]. 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2008, 29(3): 328-342.
[赵文津, 吴珍汉, 史大年, . 国际合作INDEPTH项目横穿青藏高原的深部探测与综合研究[J]. 地球学报, 2008, 29(3): 328-342. ] [本文引用:1]
[9] Yao Tand ong. TPE international program: A program for coping with major futur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of the Third Pole region[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4, 33(7): 884-892.
[姚檀栋. “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应对区域未来环境生态重大挑战问题的国际计划[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7): 884-892. ] [本文引用:1]
[10] Meng Wei, Pang Jing’an. The application of Pajek in the study of network visualiza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cooperation[J]. Information Studies: Theory & Application, 2008, (4): 573-575.
[孟微, 庞景安. Pajek在情报学合著网络可视化研究中的应用[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8, (4): 573-575. ] [本文引用:2]
[11] Wang Xiquan, Zhao Ning, Gao Shan. Knowledge sharing study of the university research team coauthor network based on Pajek: A case study of th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a university[J]. Value Engineering, 2012, (15): 221-222.
[王希泉, 赵宁, 高山. 基于Pajek的高校科研团队合著网络的知识共享研究——以某高校经管院为例[J]. 价值工程, 2012, (15): 221-222. ] [本文引用:2]
[12] Yang Liying, Yue Ting, Ding Jielan. Medical sciences during 2002-2011: China in the world—Based on bibliometrics[J]. Science Focus, 2015, (2): 1-16.
[杨立英, 岳婷, 丁洁兰. 医学十年: 世界与中国——基于2002—2011年SCI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J]. 科学观察, 2015, (2): 1-16. ] [本文引用:1]
[13] Jin Bihui, Yang Liying, Qunyan, et al. Situation analysis of immunology during 2000-2009—Based on bibliometrical and data[J].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2012, (13): 15-20.
[金碧辉, 杨立英, 吕群燕, . 2000—2009年免疫学领域发展态势分析——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及数据(Ⅱ)[J]. 科技导报, 2012, (13): 15-20. ] [本文引用:1]
[14] Xue Lei. Problems of the first author of an academic paper and the ways to deal with them[J]. Acta Editologica, 2012, (15): 33-34.
[薛镭. 关于学术论文第一作者的署名问题[J]. 编辑学报, 2012, (15): 33-34. ]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