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增长支撑系统领域研究的进展
陆大道, 孙东琪*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作者简介:陆大道(1940-),男,安徽桐城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生产力布局、国土开发、区域发展和城镇化问题研究.E-mail:ludd@igsnrr.ac.cn*通信作者:孙东琪 (1985-),男,山东单县人,博士后,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E-mail:sundq@igsnrr.ac.cn

摘要

中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但面临着一系列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支撑的突出问题。主要从地理学视角综述了经济增长及其支撑系统(资源、环境)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经济增长支撑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支撑系统; 资源环境; 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
中图分类号:P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2016)06-0555-05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the Support System for Economic Growth
Lu Dadao, Sun Dongqi*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First author:Lu Dadao(1940-), male, Tongcheng County, Anhui Province,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Research areas include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research.E-mail:ludd@igsnrr.ac.cn

Corresponding author:Sun Dongqi(1985-),male, Shanxian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Post-Doctor. Research areas include economic geography and regional planning.E-mail:sundq@igsnrr.ac.cn

Abstract

China has achieved a long-term and high-speed growth in terms of national economy, but faces a series of highlighted problems concerning economic growth and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uppor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support system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y, and puts forward the main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e support system for economic growth in future.

Keyword: Economic growth; Support system;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uman-land relationship.
1 引 言

我国长期高速经济增长造就了奇迹,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不平衡和不和谐。最为突出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对此, 政府和学术界都在思考:今后国家经济增长的趋势将如何?但是, 人们往往都是从近期考虑, 即如何深化改革、提高国内消费、扩大社会投资、增加国家出口等方面来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或较高速增长, 而很少从影响乃至决定经济增长的支撑系统因素来考虑。而这些因素又是相当稳定的、不容易在短期内得到大幅度改善。影响乃至决定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因素有:资源和能源供给、水土资源保障、环境和生态系统承载力等以及建立在这些因素之上的产业增长潜力和发展模式等。不考虑这些重要的支撑因素的供给能力, 其结果必然是透支这些因素的不可持续的增长。

长期以来, 人们已经习惯于高速(指数)经济增长。指数增长具有强大的诱惑力。但持续的较高指数增长会产生惊人的结果:突然接近一个“ 极限” 。这说明指数增长具有欺骗性。长时期维持一定幅度的指数增长, 需要增长的基本要素和支撑系统因素的相应增长和扩大。例如, 我国如果保持7%的高增长率, 10年后(2024 年)我国经济年总量就将达 130 万亿元人民币[1]。保持这样高的增长率, 能源、原料、耕地、淡水、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 市场等会不会有相应规模的增长?还有, 各主要经济部门的增长潜力如何?生态系统、环境容量及环境治理等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又如何?会不会面临增长“ 极限” 的挑战?可以肯定的说, 支撑系统的各要素和因素的供给不是无限的, 在巨大的经济总量和社会总量下也将是无法承受的。

我们必须从中长期来考虑全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支撑因素。未来增长因素的支撑和保障是变化的。每一个增长因素在发展过程中, 又会随着另一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首先要明确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明确其中哪些因素不能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它们是如何作用于(保障、支撑)经济增长的, 又是如何起限制作用的?与此同时, 还要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影响这些因素的更深层次因素的作用。

国际“ 未来地球过渡小组” 2012 年编制的《未来地球: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文件中提出倡议, 进行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研究, 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我国学者长期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2], 但至今没有进行国家尺度研究。国家处在经济发展转型期, 开展国家尺度的经济增长及其支撑系统的相关研究来揭示经济增长的长期规律, 具有重大意义。

2 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及其支撑系统的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进展

发展与环境的研究在地理学发展长河中具有悠久历史。早期是用因果关系来解释不同发达程度国家的地理环境及其关系, 产生了地理决定论和环境可能论。直到现代, 才以相互作用论来解析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论在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观念的形成、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组合的区域分异、动力过程、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的形成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凝练和发挥。支配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当然要强调社会经济发展与支撑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解释相互作用需要有系统的方法。

1972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位科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家聚集于罗马, 共同编写出版了《增长的极限— — 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3]。 书中深刻地阐述了地球上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将使地球的支撑能力达到极限的原理, 提醒人们要调整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来达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1992年出版了修订版, 论证了第一版出版以来的20年世界经济发展已经超越了某些增长的极限。2014年又出版了第三版。这一版以更加详细的系统分析, 论证了人类发展已经大大超过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即“ 过冲” 现象的出现, 并再一次对人类发展提出了严重的警告, 需要我们尽早改变行为、政策和技术。

20世纪 80 年代, 与罗马俱乐部的学者们相呼应, 许多学者总结了地球表层系统中最重要的变化, 认为这种变化集中在由自然支配的生态系统变化演变到由人类支配的生态系统变化, 前国际地理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IGU)主席麦赛里对此做过详细的论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变化研究, 注意力已经转移到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类活动过程(特别是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过程)间的相互作用方面。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愈来愈表明地球上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 人— 地” 地域系统又都是与外部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的, 这构成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和整体性。“ 人类改造世界的思想激发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并根据结果修正其行为… …, 人类改造环境和适应环境的纷繁复杂的方式创造了作为人类家园的地球的大千世界, 该世界是一个被编织出来的相互依存的网络体系。”

“ 未来地球” 框架文件是一项倡议, 更是一个宏大的研究纲要。2012年2月一个“ 未来地球过渡小组” 研究出了一份框架文件— — “ 未来地球: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 。 其中强调:“ 人类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以至于它可能对地球系统造成急剧的、不可逆转的变化, 这种变化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人类福祉。” 面对这样严重的问题, 框架文件强调 “ 需要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深化我们的知识, 并帮助我们理解和实现转型。这一领域应专注于科学、技术、制度、经济和人类行为等多方面的、实现全球可持续性的办法和选择, 并帮助我们做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决策。” 他们呼吁学者们开展地球系统的综合研究, 既包括以往各项研究的综合, 更特别强调了要与社会科学家一起对于当代地球面临的问题进行交互研究即交叉研究。其中, 特别不寻常的是, 研究的中心议题是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达此目标, 他们提出要对地球环境变化态势进行科学监测、评估和预测, 倡导并推动全球各国政府开展行动, 制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政策[4]

在地理学的学术研究领域, 集中体现在“ 人— 地关系” 及其对发展的影响方面。“ 人” 、“ 地” 2组要素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就是社会和自然基础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如何影响国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学者已经广泛地研究了环境与发展及其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即“ 人地关系区域动力学” 。在美国10年前出版的《对地理学的再审视》中将地球表层系统分解成3个系统:自然系统、人— 地关系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而且认为地理学观点的核心是刻画人— 地关系系统运行特点的社会— 环境动力学机制。

在过去20年间, 可持续发展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主题。在经济学方面, 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是以国家为单位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人口增长、人均收入增长以及收益分配、投资、储蓄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区域经济学重点研究地区发展的要素作用、地区间要素流动与平衡发展以及区域政策等。在地理学方面, 主要是经济地理学, 从区域描述发展到区域分析直至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 发挥了学科方法论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 经济学、地理学以及系统科学的学者们在共同合作解决重大区域发展实际问题过程中, 创立了“ 区域科学” 。这是一门以区域发展问题为对象的交叉性学科。这门学科的特点是将区域发展看成是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几十年来“ 区域科学” 研究领域获得丰富的成果, 在理论方法上取得了系统进展。可以说, 这是一个学者们和政治家合作的领域。由此, 共同解决当代面临的区域发展问题的局面已基本形成。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变化和国家发展研究, 注意力已经转移到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类活动过程间的相互作用方面。在这些过程的研究中, 学者们强调无论国家发展还是区域发展, 都应该考虑到人的全面需要, 考虑到自然基础提供的可能。也因为如此, 研究内容也愈来愈聚焦在国家或者区域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方面的作用在日益增强。在这个过程中, 学科发展的交叉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大量资源环境领域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 需要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找到“ 出口” 。为此, 需要将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方向由包括资源和环境2个主体部分延伸到包括可持续发展在内的3个方面。主要理由是:①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 这3个重大方面本来是密切联系而且是顺乎延伸的部分。只研究资源环境问题, 不利于对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途径。②科学发展和人类重大实践都要求突破纯自然科学研究的理念:当今一系列重大的科学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都是交叉和综合性的, 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要求多学科特别是自然和人文学科的交叉和合作。③国际上一些有关的重大计划和研究机构都是包括自然和人文在内的综合性的和多学科的。我国许多研究机构和大学也日益整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的资源, 开展交叉领域其中包括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个领域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进展

在我国, 地理学关于区域发展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 在此之前, 地理学者参与了大量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性的发展战略研究, 奠定了区域发展研究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 有部分地理学者参与了当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 2000年的中国” 的大型综合性的国民经济长期预测研究。20世纪80~90年代地理学者开始了较为广泛的区域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但这些研究涉及到自然和人文的跨学科研究很少, 基本上都是经济地理学者承当完成的[5]

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最后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我国政府在 1994年发布了“ 中国 21 世纪议程” , 由此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热潮。

大量的研究聚焦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的区域性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及规划。在全国性的研究中, 中国科学院编制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系列)在政府和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科技部的“ 21 世纪议程研究中心” 的学者对国外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研究成果和政府行动作了大量的分析和介绍, 编写出版了《可持续发展原理》[2]

对于我国经济长时期的高速增长, 不少学者认为付出的代价高昂, 提出要改变现行的核算体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过高的生态占用也价值化, 计算在GDP的成本中。 这样可以真实反应经济增长的实际绩效。但由于“ 价值化” 在科学上和实践中都难以操作, 始终没有能实施。世界银行在20世纪90年代有2位学者对印度尼西亚做过独立的分析研究, 其结果显示出扣除生态和环境成本后的净GDP比政府统计公布的 GDP少很多。

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 在2008— 2020年将区域可持续发展作为19个大的领域之一, 研究编写今后50年的发展路线图。该项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联合南京、成都、长春、乌鲁木齐等中国科学院地理学研究机构, 进行了2年多的工作。最后出版了《至 2050年中国区域发展研究发展路线图》。其中, 将“ 人地关系” 地域系统动力学即“ 社会— 环境动力学” 作为区域发展理论研究的方向, 将“ 建设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模拟与决策支持系统” 作为面向国家需求的应用方向。这具有引领学科发展的重大意义[6, 7]

但是, 近10年来, 由于科学界过分强调“ 国际前沿” 和发表 SCI 论文的评估指标, 对于结合实际的发展与环境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相当薄弱。对于我国大区域综合治理的研究和规划, 在20世纪80~90年代曾经做出许多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现在只有很少学者和课题在研究。因此, 在长时期内我国学者对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特别是如何估价高速增长的代价及如何确定我国不同时期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方面, 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践中, 前瞻性不足, 有“ 事后诸葛亮” 之嫌, 基本上没有在经济增长的模式和速度方面做深刻分析。

3 研究展望

在全球尺度上, 学术界对环境与发展关系问题更加关注, 会有诸多国际学者遵循“ 未来地球” 框架文件的倡议, 将焦点集中在联合观测、预警和协助政府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等方面, 进行广泛深入的工作。但各国学者在研究目标和产出方面并不相同。

在我国经济取得了连续 30 年高速增长的背景下, 环境与发展关系问题正在成为学术界和社会日益增加的关注焦点。地理学家将会更加广泛地参与其中的研究。我国各类区域的经济发展和资源与生态环境状况之间的关系, 如何使高速经济增长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真正的改善, 特别是如何使这类研究促进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 也将会逐渐成为学者们价值观的体现。

关于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及支撑系统研究的几个重点方向如下:

(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历程, 长期高速增长及取得的辉煌成就, 以及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产生原因等。

(2) 在中长期范围内,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资源、市场、地缘政治等) 及其对经济增长支撑系统各个因素供给(保障)的影响。

(3) 在综合分析产业、发展模式、资源及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四类支撑系统因素的支撑能力基础上, 揭示未来经济增长率可能的方案(高速或中速)及其对支撑系统(各主要因素)的最低要求, 能不能得到满足?如何才能得到满足?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众多, 矿产资源(包括能源)、水土资源、交通运输等曾经是中外大多数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这些因素曾经影响乃至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和生产力布局的基本特征。但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及我国的现实条件下, 经济增长模式、产业结构演变、环境状况、生态系统等都是影响经济增长(率)的重要因素。对这些影响乃至决定经济增长(率)的中长期支撑系统因素,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和目标达成, 可以揭示经济增长各个阶段(规模、结构、增长方式)如何引起环境(矿产资源、能源、耕地、水土气环境、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的变化, 提出如何判断支撑系统的支撑能力及其极限。总体来讲, 建立中国经济系统的子系统互动模式, 应包括劳动力人口、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等子系统, 确定总体与子系统的反馈机制。

(4) 总结关于发展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及过程, 揭示地球表层系统变化的驱动力和“ 人— 地系统” 动力学的基本内涵。在总体模型的基础上, 划系统的子块, 分析各子块变量的种类和主要变量, 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回路及其之间的反馈耦合关系, 并分析系统主回路及其性质, 和主回路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由此在全国尺度上揭示我国“ 人地关系系统” 动力学特征、主要支撑因素与环境要素之间作用的方向、强度和参数。这些特征、机制和参数可以说明、刻画我国以往和未来(中长期内)人类活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协调, 或冲突)关系, 提出国家和社会如何调整我们人类活动即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增长的预期速度、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来实现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5) 在深入分析我国国情并参考国际经验的基础上, 在以下方面向政府提出分析与建议: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中长期经济增长率, 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重点区域的综合治理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中速增长— 通向世界经济强国的重要途径。

(6) 以往只是小尺度地进行地球表层系统变化的驱动力研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应该推进地理学研究的尺度转换, 在全国的尺度上推动研究它们相互作用的机理、功能、结构和整体调控的途径和对策, 并揭示新常态的科学内涵, 为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和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建设与区域治理、制定合适的开发整治国土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服务。

(7) 在学术上, 确定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战略重点和研究方向, 这将为国家解决重大国土开发和区域问题提供科学基础和方案。同时, 也为地理科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机遇, 为未来我国地理科学的任务提供新的框架, 它是地理学的立足点, 是地理工作者的用武之地, 也是促使这门学科向前发展的最大动力。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Lu Dadao. Moderate-speed grow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10): 1 207-1 219.
[陆大道. 中速增长: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 地理科学, 2015, 35(10): 1 207-1 219. ] [本文引用:1]
[2] Zhou Hailin.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2004.
[周海林. 可持续发展原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 [本文引用:2]
[3] Meadows D, Rand ers J, Meadows D. Limits to Growth: The 30 Year Update[M]. Chelsea: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2004. [本文引用:1]
[4] Lu Dadao. The framework document of “Future Eart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The foresight of Academician HUANG Bingwei’s statement[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8): 1 043-1 051.
[陆大道. “未来地球”框架文件与中国地理科学的发展——从“未来地球”框架文件看黄秉维先生论断的前瞻性[J]. 地理学报, 2014, 69(8): 1 043-1 051. ] [本文引用:1]
[5] Lu Dadao.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Its Spatial Structure[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5.
[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 [本文引用:1]
[6] Lu Dadao, Fan Ji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2050[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9.
[陆大道, 樊杰. 2050: 中国的区域发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 [本文引用:1]
[7] Lu Dadao, Fan Jie, Liu Weidong, et al. Regional Space, Fun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M]. Beijing: China Land Press, 2011.
[陆大道, 樊杰, 刘卫东, . 中国地域空间功能及其发展[M]. 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11. ]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