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干旱区水资源管理调控模式
邓铭江1, 石泉2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2.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新疆 库尔勒 841000

作者简介:邓铭江(1960-),男,湖南耒阳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和水资源规划研究. E-mail:xjdmj@163.com

摘要

在干旱区,由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普遍,水危机和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对于一个内陆河流域,究竟经济社会系统能用多少水?给河流生态系统应该留多少水?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加速社会经济发展,走出贫困,摆脱水—生态—经济系统的恶性循环,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以新疆为例,阐述了社会水循环影响下的内陆河流水循环演变的格局、趋势和面临的挑战,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地表水资源允许开发利用率的合理阈值,并在中国工程院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等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内陆河流实现 “五五分账、三七调控”的水资源合理配置、调控管理模式,旨在为西北干旱区创新水资源管理并促进水—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阈值;水循环;格局演变

关键词: 干旱区; 水资源; 合理阈值; 水循环; 格局演变
中图分类号:P3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2014)09-1046-09
Management and Regulation Pattern of Water Resource in Inland Arid Regions
Deng Mingjiang1, Shi Quan2
1.Water Resources Bureau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830000, China
2.Xinjiang Tarim River Basin Management Bureau, Korla 841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excessiv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 number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arisen in many rivers in arid regions. The effect has been particularly severe for many of the rivers, leading to the probl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develop the social economy, we focused on two problems: ①How much water does the society need; ②How much water does the river needs.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of studying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eco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Northwest of China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we studied the changing patterns and trends of water circulation of inland river in Xinjiang under the effects of social economic water cycle and the challenges we face in the future. We also studied the appropriate threshold of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rate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We proposed a management and regulation patter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wo aspects. The water consumption divide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economic water consumption each 50% to 50%. The 30% of runoff in the river should be retained to maintain the basic natural water cycle. The maximum volume of water diversion from the river is no more than 70% of the runoff. This pattern provides reference for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 of water, economy, and ecology in arid region in Northwest of China.

Keyword: Arid regions; Water resources; Appropriate threshold; Water circulation; Pattern evolution.

干旱区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且集中了大部分贫困人口,是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点区域之一。我国的干旱区主要包括新疆、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贺兰山以西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别占全国的3.3%和5.5%,而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4.5%[ 1],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

“绿洲经济,灌溉农业”是内陆干旱区经济的显著特征。长期以来,不断扩张的灌溉农业、耗水量巨大的绿洲生态系统、快速发展的工业和城镇,早已使不堪重负的水资源入不敷出。由于对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出现了上下游用水矛盾突出、地区间用水矛盾突出、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用水矛盾突出、工农业发展用水与生态用水矛盾突出,以及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消失、土壤盐渍化、土地沙化、植被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使脆弱的生态环境更趋恶化。最为典型的是新疆塔里木河流域[ 2]、艾比湖流域[ 3],河西走廊的黑河流域[ 4]、石羊河流域[ 5]和中亚咸海危机[ 6]。内陆干旱区以挤占生态用水、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让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001年中国政府批准实施“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和“黑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分别投资107亿元、20亿元对两河流域开展旨在生态修复的综合治理。咸海危机已使中亚五国深陷利益矛盾、外交冲突的深渊。

当前,受全球气候变化因素和人口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跨界河流分水谈判的影响,新疆水资源问题的复杂性增强,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之间的相互耦合与作用趋于复杂,冲突和矛盾逐渐显现或加剧,不确定性及风险水平增加,面临的挑战极为严峻。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或超过极限的干旱区,如何让社会经济用水不再挤占生态环境用水,既保障生态环境不再恶化甚至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又能加速社会经济发展,走出贫困,摆脱水—生态—经济系统的恶性循环,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本文基于干旱区供水安全及水资源配置系统设计原理,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并在中国工程院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等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疆维护河流自然水循环和严格控制社会水循环通量的“五五分账、三七调控”水资源合理配置、调控管理模式,旨在为干旱区创新水资源管理并促进城乡协调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1 社会水循环影响下的水循环格局演变
1.1 水循环格局演变

(1)水资源及环境禀赋条件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周边有高山环抱,形成极其典型的大陆干旱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年平均降水量154 mm,其中南疆平原区在70 mm以下,东疆仅为7~15 mm。蒸发能力为1 500~3 400 mm,平均干旱指数达到7以上。新疆自产水资源量835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789亿m3,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46亿m3。计入境外入区水量90亿m3,水资源总量为925亿m 3[ 7]。人均水资源量4229m3,居全国第4位,但是单位面积径流深仅50 mm,为全国倒数第3位。若扣除多年平均出境、出省水量229亿m3,区内水资源消耗总量为650亿m3。全疆共有大小河流570余条,有约800个相对独立的绿洲,国土面积虽大,但90%以上的区域为渺无人烟的瀚海荒漠和高山,绿洲面积仅为12.9万km2,其中天然绿洲仅占绿洲总面积的29.7%[ 8]。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光热水土资源的特殊组合,使得引水灌溉形成的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成为新疆生态经济系统的独特景观。

(2)社会水循环通量扩张

随着社会水循环的形成并不断扩张,特别是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流域,社会取、用水通量过大,严重破坏了自然水循环系统的基本生态和环境服务功能。经过60多年大规模的水土开发,新疆的灌溉面积已由解放前的1800万亩,发展到了2012年的9226万亩[ 4],形成了规模庞大、独具特色的绿洲农业。2011年社会经济总用水量590亿m3,扣除伊犁河与额尔齐斯河两河出境水量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总体达到81%,大多数河流的地表水开发利用率已超过90%,河道径流在出山口后基本上被“吃光喝尽”。早已严重超采的吐哈盆地、天山北坡、塔城盆地情势进一步恶化,南疆地区2008年以来地下水开采力度不断加大,也已全面步入超采状态。近10年的粗略统计表明,新疆全区产出了我国40%的棉花、90%的工业用西红柿、60%的甜菜、15%的牛羊肉等大宗水密集型农产品,人均粮食产量约超过同期全国人均(为408kg)的70%,达693kg,农业用水量长期占总用水量的95%以上。新疆2012年单方水GDP产出量为13.7元,而同为西北地区的内蒙则达到86.1元。以色列单方水GDP产出量为634元,而新疆则不及其2%。农业产值单方水增加值全国为12.7元,内蒙为9.6元,甘肃武威市为5.4元,而新疆仅为2.5元。无论是用水结构,还是用水效益,新疆已然成为全球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

(3)格局演变

新疆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本底十分脆弱,60多年来,随着灌溉农业的大规模发展,大量的水被截流于人工绿洲内,使得“渠库结构”组成的人工侧枝水循环不断膨胀,同时造成“河湖结构”组成的自然水循环衰竭、荒漠生态系统恶化、水环境污染加剧。人工绿洲建立和发展是通过:人工渠道代替天然河流—人工水库代替自然湖泊—人工耕作土壤代替自然土壤—人工栽培植被代替自然植被—人工生态代替自然生态,最后形成以人工水系为支撑的社会水循环体系。荒漠化扩大和发展是经由:地表径流减少、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河流丧失健康生命—耕地次生盐碱化、过度放牧、樵采开垦—荒漠植被衰败枯死,土地荒漠化加剧—地面失去保护,风力侵蚀加强,造成荒漠化扩大。由此可见,社会水循环是改变流域水循环格局的主导因素,而绿洲化和荒漠化是其演化的两种相反趋势。

1.2 水循环演变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1)未来气候变化可能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并显著影响水资源分布。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疆气温和降雨年际变化均呈现出增多趋势,特别是近10年以来更为明显,21世纪可能仍呈持续增温趋势,降水和蒸发水量将会同时增加。气候变暖引起降水量重新分配,加速冰川消融,过去40年,新疆冰川面积减少5%~34%[ 9]。以小冰川(<1 km2)为主的河流,如天山北麓、吐鲁番、哈密盆地诸小河,由于冰川总面积和单条冰川的规模都很小,气候变化已经对该地区的水资源产生了明显影响。随着冰川和积雪进一步消融,其补给的径流量可能逐步减少,冰川和积雪的“固体水库”调节减弱,不仅水资源总量初步衰减,年际变化会加大,年内分布也会更加不均,加剧水资源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水资源利用和防洪抗旱的难度,极端性水事件突发概率增多。山区温度升高会加大径流形成区的蒸发消耗,对径流形成不利,平原区气温升高将会增加各种植物的蒸腾消耗,据有关研究:气温升高1℃,农业亩均灌溉水量将增加5%~10%[ 10],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会大量增加。气候变化对新疆水资源影响已显现,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新疆水资源偏丰是一种表象。应利用水资源偏丰的有利时机,加紧调整水资源利用模式,合理规划工业与城镇发展布局,加快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和防洪减灾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同时,加快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尽快恢复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储量,并逐步建立水资源安全储备制度。[ 11]

(2)经济社会用水总量将受到大幅压减,且引发的问题和矛盾更加尖锐。

干旱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竞争性用水始终是难以调和的一对矛盾。当社会水循环通量确定后,通过对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措施,来促进用水零增长目标的实现,这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调控管理的重要目标。美国和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国用水总量一直分别维持在5 700亿m3和900亿m3左右[ 12]。我国1998年用水量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年均用水量约为6 000亿m 3[ 13]。近10年新疆用水总量呈年均0.63%的增长态势,其中农业年均增长0.43%,工业用水年均增长为2.7%,退耕还水,消减社会水循环通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确定2030年新疆经济社会用水总量为526亿m3,其中地表水456亿m3,地下水70亿m3;据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统计,2012年新疆直接从大河口引水617亿m3,其中地表水494亿m3,地下水开采123亿m 3[ 14];再据已批准的相关规划,2030年可从跨界河流净增62亿m3的地表水可开发利用量(扣除输水损失和生态用水),且主要用于北疆地区[ 11]。这样一来,在社会经济总用水量已界定的情况下,南疆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的总用水量则要做大幅度压减,北疆增水与南疆减水、减地的矛盾将非常突出,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3)用水结构将逐步调整优化,但区域与城乡差异将更加突出。

用水结构主要从属于产业结构和城乡发展格局。2012年全疆总人口2 233万,城镇化率44%。预计2030年全疆人口将达到2 56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工业和城镇总用水量将由现状的26亿m3增加到70亿m3。由于受资源禀赋条件的制约,南疆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已远远落后于东疆和北疆地区。目前正在实施的调水工程将为北疆和东疆的工业和城镇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届时,东疆、北疆、南疆地区农业用水占社会经济总用水量的比例将维持在70%,80%和90%的水平[ 11]。新疆与内地发达地区的差距,南疆与北疆、东疆地区间的差距将会逐步扩大,而且目前仍然存在众多加剧区域差异的因素。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根本性扭转,区域发展不均衡及由此所引发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矛盾将更加尖锐。

表1 新疆社会经济系统供用水结构统计预测分析表 Table 1 The predictive analysis of water supply 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of socioeconomic system in Xinjiang

(4)山区水库建设提高了水资源调控能力,但对自然水循环产生的负面影响难以避免。

进入本世纪以来,新疆山区水库建设快速发展,目前已建、在建和拟建的大坝共有105座[ 15]。毫无疑问,这些水库电站的建成将提高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调控能力,但对河流水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也是难以避免的。届时“电调服从水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能否得到顺利实施?灌溉与发电的矛盾如何协调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能否做到不以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为代价?河流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完整性能否得到很好的保全?过多地注重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发电效益是否会严重破坏下游河流所需的生态径流过程?科学有力的保障维系河流生命健康的自然水循环过程,并在水资源配置、生态调度中确保其最小需水量及其径流过程,是内陆干旱区水资源管理的热点问题。

(5)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得到重视,但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仍将继续增加。

关于水质拐点问题有学者研究认为[ 16, 17]:中国水环境状况现阶段处于转折期,预计到2020年左右,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达到顶峰后开始下降,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逆转;到2030年,水环境得到全面改善,进入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新疆工业、城镇化水平尚不够发达,大部分河流、湖泊、水库水质良好,可以满足生活、工业、农业、渔业等多种用途的水质要求。但在局部地区受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水污染仍很严重,如:河流下游水量枯竭、湖泊萎缩干涸,加上污染水体的排入,水体富营养化加剧,遭致水生态环境破坏;耕地盐污染问题突出,农业面源污染影响较大;工业化发展造成的水环境污染事件急剧增多,城市及其近郊区域废水的治理率和达标率较低,约有40%的废水排入城市水体,造成城市水环境质量持续下降。今后在工业加速发展、城市扩张的大背景下,水污染物排放量仍将继续增加,对河流物质输运能力、水体自净能力、水环境容量、生境破碎化、水体的生物栖息地功能、水生态系统恢复力和抵抗力、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与全国水环境治理的时间表相比,新疆预计会延期10~20年。

2 生态需水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阈值

对于一个流域,究竟人类社会系统能用多少水?给河流生态系统应该留多少水?这个问题不仅是众多学者长期以来一直在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科学确定社会水循环通量的上限值或最低生态与环境需水量,是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良性共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命题。在逐渐认识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与驱动作用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尝试探讨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标准,即水资源开发利用到何等程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胁迫作用、胁迫强度如何,何种程度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驱动作用、改善程度如何等问题。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阈值、生态环境需水或与之类似的概念不断出现并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

2.1 生态环境需水研究

(1)研究进展

确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阈值,首先要计算出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然后根据地表水资源总量和已经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来准确判断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目前,国内外已经从理论、方法与实践等多个层面对生态环境需水进行了大量研究[ 18],提出了河道外和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的多种方法[ 19, 20]。我国学者对干旱区各大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基本上都进行过研究和具体的测算[ 21~ 23]。无论是河道内,还是河道外生态需水,均系指河流自然生态系统需水量。但结合干旱区水资源的科学配置与管理实践,人工绿洲内部、灌区周边、过渡带等都存在大量的生态用水,这部分水量从耗水机理的角度,应当纳入生态环境需水的计量范围。

(2)河流生态系统需水

河流生态系统需水量是指:满足维持河道基本功能、维护河谷及河道两侧天然植被生存、保持通河湖泊湿地水量平衡等的最小用水需求。根据相关研究[ 7]:新疆河流生态系统需水总量为203亿m3,其中:被列为保护目标的7处湿地、14处湖泊生态需水量为58亿m3,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和河道外两侧天然植被需水145亿m3。基本满足河流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不超过70%的通量控制要求,也就是说,在干旱内陆河流,至少要用30%的水量维系其健康生命的自然水循环过程。这与王浩[ 24]、贾宝全[ 25]等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但流域生态需水总量,还需加上绿洲内的人工生态耗水量。

(3)生态调度与自然水循环调控

生态调度其实质就是将生态因素纳入到现行水库调度和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中,进行多目标综合调度[ 26~ 27],在确保生态用水总量和水质的同时,还必须满足生态径流过程的要求,对河流自然水循环进行有序调控。当前,在大规模农业开发给流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危机和积重的矛盾尚未得到化解的情况下,又适逢大规模的水电开发,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河流生态系统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威胁。将生态系统需水纳入到流域或区域水资源配置及调度管理中,是未来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必然趋势。开展生态调度及其立法研究,对于实现水资源优化调度和河流生态健康保护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阈值讨论

(1)国际上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阈值研究。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流域地表水合理开发利用率为30%,并以40%作为警戒线,如果一个国家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过40%,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将会遭到破坏[ 1]。Tennant[ 28]在研究了美国西部19条河流后,得出以下结论:在50%来水频率下维持河道60%的流量,可为大多数水生生物在主要生长期提供优良至极好的栖息条件;而保持30%~50%的流量,可提供良好和一般的栖息条件;而在50%来水频率下保持河道流量为来水的10%(即90%为河道外耗水),是大多数水生生物在全年生存的最小径流量。

(2)国内七大江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阈值研究。

王西琴等[ 29]研究认为: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七大河流,如果仅从量的角度考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阈值应分别界于57%~89%之间,如果从水量与水质相结合的角度综合考察,七大河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阈值分别是34%,38%,45%,36%,38%,31%和32%。说明,目前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阈值主要受水质的约束。目前除松花江、长江、珠江等3条河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在其阈值范围内之外,其他4条河流的开发利用率均超过了允许开发利用率。何海[ 30]研究认为:太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阈值为53.1%。沈珍瑶[ 31]、李春晖[ 32]等研究认为:不考虑或考虑污染,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阈值为54%或40%。

(3)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阈值研究。

在内陆干旱区,人工绿洲扩大的同时,伴随的是天然绿洲因水源减少而萎缩,甚至部分沙漠化,因此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阈值的确定尤为重要。一方面要防止无节制、掠夺性地开发利用,造成生态环境不可控、不可逆的毁灭性破坏;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把生态平衡看成静止不变的,平衡是相对的,而发展变化是绝对的。在阈值范围内进行保护性开发,也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必需。钱正英等专家学者研究认为[ 33]:“在西北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耗水以各占50%为宜”、“按社会经济平均耗水率为用水量的70%折算,今后内陆河流的最高开发利用率应不超过70%”。这就为新疆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五五分账,三七调控”管理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3 内陆干旱区水资源调控模式
3.1 水循环通量“五五分账,三七调控”模式

(1)五五分账。根据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形成、转换、消耗规律及耗水平衡原理,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耗水以各占50%为合理阈值。生态环境耗水包括两部分,一是河流自然生态系统耗水,二是人工生态系统耗水。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由于灌区内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在人工绿洲内形成大量的次生林草地和坑塘沼泽,主要包括:林地、草地、河渠湖泊、水库坑塘、滩地沼泽、盐碱地等耗水。而人工绿洲内的各种防护林、绿化建设应包含在社会经济系统的耗水指标中。

(2)三七调控。其中包括2层含义,一是指内陆河流域地表水最高开发利用率应不超过70%,即:保留30%的河川径流量,维护流域自然水循环,供自然生态系统耗水;严格控制人工侧枝水循环通量,从河口的最大引水量不能超过该断面地表径流量的70%。二是指引入人工绿洲的水,由于利用效率和循环、转化机理等客观原因,其中30%的水量直接或间接转化为人工生态系统耗水,70%直接消耗于社会经济系统,这也是维护人工绿洲生态系统的需要。以上2个层面的“三七调控”模式,基本确保了“五五分账”的水资源配置和实际消耗的框架格局。

(3)调控的原则和目标。通过上述调控,将使干旱区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增长,社会发展不断进步,生态环境得到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2 供水系统设计与水循环调控模式的协调关系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在河道天然来水径流量中可引用水量(过程)以满足农业适时、充分灌溉用水的保障程度。根据规范要求[ 34],干旱区常规地面灌溉设计保证率基本采用75%,牧区饲草料地及部分丘陵地区补充灌溉采用50%灌溉设计保证率,高效节水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取85%~95%。生态用水设计保证率取50%,城镇和工业供水一般取95%。

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与灌溉设计保证率,其概念和内涵均不相同,但其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开展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干旱区灌溉农业的发展与调控、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现实且重要的意义。由于干旱区灌溉农业用水比重大部分在80%甚至90%以上,因此水资源的调控研究多集中在农业领域。从规划设计理论上讲,远期水平年在 P=75%灌溉保证率情况下,所对应的供水工程规模、灌溉系统布局、灌区种植规模及结构、供水过程线及用水总量等,原则上都是确定了的。因此由图1可知: P=95%保证率的城镇工业用水量,加上 P=75%保证率的农业灌溉用水,等于流域社会经济系统总用水量的阈值,而且这个阈值基本接近并以地表水最高开发利用率不超过70%作为控制条件。

图1 内陆干旱区水资源系统及供水设计保证率关系图Fig.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ter resource system and probability of water supply of inland river in arid region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合理规划灌溉系统、科学防范风险、有效控制灌溉农业发展规模的重要理论基础。然而,新疆灌溉面积早已突破了设计保证率所控制的规模,这样一来就引发出2个问题,一是在常规地面灌溉设计保证率75%情况下,绝大多数灌区处于缺水状态,只有通过大量开采地下水、节水或修建山区水库增加地表水引用率来解决。二是在大面积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水利用率提高的前提下,仍采用设计灌溉保证率75%,节出的水将会用于继续扩大灌溉面积。因此,随着高效节水技术推广普及,目前部分高效节水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开始采用85%。

4 问题与讨论

(1)总体适用性评价。①现状新疆天然绿洲河流生态系统需水总量为203亿m3,加上人工绿洲内生态耗水110亿m 3[ 24, 35],生态总需水量为313亿m3,占区内水资源消耗总量650亿m3的48%。②2030年,东疆吐哈盆地,北疆天山北坡东中段、艾比湖流域和塔额盆地,南疆塔里木河流域等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地区,应退还被挤占的生态水量。特别是塔里木河下游、艾比湖流域、塔额盆地中的库鲁斯台草原,需采取工程措施或通过跨流域调水工程,实施生态补水。要维持和恢复现有天然绿洲稳定,还需退还和新增生态供水33亿m 3[ 35]。届时,生态总需水量将达到346亿m 3[ 21, 36],通过国际河流开发增加可供水量后,生态耗水占区内水资源消耗总量的比例仍可达到50%左右。因此本文研究认为:“五五分账,三七调控”水资源配置模式,总体适用于内陆干旱区,其阈值的确定充分考虑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高度依赖关系,同时也顾及到了自然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最低依存关系。当然,针对具体的情况也可做适度调整,如阿克苏河、和田河、开度—孔雀河除了满足其支流生态需水外,还需给塔里木河干流下泄必要的生态、生产和生活用水,因此这些河流地表水最高开发利用率应控制在60%~65%。

(2)可行性分析。新疆除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外,大多数河流都存在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问题,情况比较严重的河流有:玛纳斯河、奎屯河、乌鲁木齐河、渭干河、克孜河、开度—孔雀河、塔里木河等,以及吐哈盆地、塔城盆地、天山东部等诸小河流域。在这些河流中保留30%的径流用于维护河流自然水循环及自然生态环境,从引入绿洲的水量中再拿出30%用于维护绿洲人工生态系统,为人类营造宜居的城镇和农村生存环境,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耗水“五五分账,三七调控”,这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充分必要之前提条件,这不是可不可行的问题,而是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新疆水—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已经表明,“高效节水,退地还水,农转非”等措施,是解决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问题的必然出路,虽然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但通过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协同努力,实现社会经济需水零增长或负增长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例如:我国1949年国民经济用水总量为1031亿m3,农业、工业、生活用水分别占97.1%、2.3%、0.6%;1980年为4437亿m3,农业、工业、生活用水分别占83.4%、10.3%、6.3%;2011年为5995亿m3(不包括生态与环境补水),农业、工业、生活用水分别占62.4%、24.4%、13.2%,经济用水总量已由高速增长向缓慢增长和零增长过渡。即便是这样,我国农业用水占总水量的比重,距离欧美等发达国家20%~40%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

(3)体制机制和政策层面的支撑。随着“三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新疆绿洲将会发生深刻的变革与转型,绿洲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民族文化、经济结构的分散性和封闭性开始解体,经济向多元化、工业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农耕游牧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以游牧农耕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向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转变[ 37]。绿洲现代农业、绿洲新型城市、绿洲新型工业等三元结构为主体的绿洲经济模式的市场化发展,将极大的改变产业用水结构和水资源利用效益。但在压减用水总量、调整用水结构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4个方面:①在“三条红线”控制指标总框架内明晰水权,打破部门分割行业管理的界限,建立水资源综合管理新体制,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措施,对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进行全面的调控管理。②实施虚拟水战略,稳粮、减棉、增林草,减少大宗水密集型农产品(主要是棉花)虚拟水的净流出量,发展特色林果业和农区畜牧业,提高农业用水效益。③建立农业退水和中水回用生态补偿机制,为了不降低农民收入,对退耕、退水、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行为政府应施以一定的补偿,近期中央政府已着手在华北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西北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区实施生态补偿计划。④建立“农转非”联动补偿机制,对于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地区,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长将更多地依赖于农业退水,按照“谁受益、谁补偿”以及“谁付出、谁得偿”的原则,让非农部门采取补偿措施,保证农民收入增加和农业持续发展,通过城乡用水结构调控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38, 39]

5 结语

(1)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阈值的科学确定和严格调控,是水—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新疆内陆河流实现“五五分账,三七调控”水资源配置调控管理模式,是在总结中国工程院多位院士系统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 33],符合西北干旱区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应当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治水思想,并以此对每个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重新做出规划评价。

(2)本文提出的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阈值和调控模式,是以满足“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中纳污总量不超标为前提的,在现实当中,必须同时满足河道生态需水量与质的标准,才能实现保护生态系统的目标。回归水量及其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对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阈值影响重大,因此对于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节水和治污应该放在同等地位。

(3)“五五分账,三七调控”水资源配置模式的研究推行,应充分考虑各流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一些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目标大、需水量多的河流,可视情增加生态环境用水的比例,而对那些水量少、流程短、无尾闾湖泊、无重要环境保护目标的中小河流,也可酌情降低生态环境用水的比例。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Bao Chao, Fang Chuanglin. Impact of water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n eco-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Progress and prospect[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8, 27(3): 38-42.
鲍超, 方创琳. 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27(3): 38-42. [本文引用:2] [CJCR: 1.388]
[2] Deng Mingjia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ater Treatment in Tarim River, China[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9.
邓铭江. 中国塔河治水理论与实践[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本文引用:1]
[3] Fan Yahui, Tashpolat Tiyip. Dynamic monitoring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of the area of lake Ebinur[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 25(7): 161-167.
樊亚辉,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艾比湖地区土地沙漠化遥感动态监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7): 161-167. [本文引用:7] [CJCR: 0.861]
[4] Tang Deshan, Jiang Xiaohui. The Assessment of Water Diversion and Management in the Near Future in Heihe River[M]. Beijing: China Water Power Press, 2009.
唐德善, 蒋晓辉. 黑河调水及近期治理后评价[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 [本文引用:2]
[5] Feng Qi, Li Zongli, Gao Qianzhao. Ecosystem water needs and ecosystem rehalibitation of Minqin Oasis in Shiyang River Basin[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12, 27(7): 806-814.
冯起, 李宗礼, 高前兆. 石羊河流域民勤绿洲生态需水与生态建设[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7): 806-814. [本文引用:1] [CJCR: 1.388]
[6] Deng Mingjiang, Long Aihua. Water resources issue among th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round the Aral Sea: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J].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2011, 33(6): 1 376-1 390.
邓铭江, 龙爱华. 中亚各国在咸海流域水资源问题上的冲突与合作[J]. 冰川冻土, 2011, 33(6): 1 376-1 390. [本文引用:1] [CJCR: 1.301]
[7] Zhang Shuming, Wang Zhijie, You Pingda, et al. Research of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M]. Beijing: China Publishing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2008.
章曙明, 王志杰, 尤平达, . 新疆地表水资源研究[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 [本文引用:2]
[8] Cao Qifang. Recycling development: In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Oasis economy[J].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2009, (11): 60-65.
曹其芳. 循环发展: 新疆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视角[J]. 新疆农垦经济, 2009, (11): 60-65. [本文引用:1] [CJCR: 0.2525]
[9] Li Zhongqin, Li Kaiming, Wang Lin. Stydy on recent glacier changes and their impact on water resources in Xinjiang, north Western China[J]. Quaternary Sciences, 2010, 30(1): 96-106.
李忠勤, 李开明, 王林. 新疆冰川近期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J]. 第四纪研究, 2010, 30(1): 96-106. [本文引用:1] [CJCR: 1.911]
[10]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Xinjia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ater Resources Strategy Research (Comprehensive Part) [R]. Beijing: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2012.
中国工程院. 新疆可持续发展中有关水资源的战略研究[R]. 北京: 中国工程院, 2012. [本文引用:1]
[11] Deng Mingjiang, Li Xiangquan, Long Aihua, et al. Regul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structure of the water resources and support economic and social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of protection measures[J]. Arid Land Geography, 2011, 34(3): 379-390.
邓铭江, 李湘权, 龙爱华, . 支撑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水资源供需结构调控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11, 34(3): 379-390. [本文引用:3] [CJCR: 1.445]
[12] Jefferies D, Munoz I, Hodges J, et al. Water footprint and life cycle assessment as approaches to assess potential impacts of products on water consumption: Key learning points from pilot studies on tea and margarine[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2, (33): 155-166. [本文引用:1] [JCR: 3.398]
[13]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Group.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port: Conservation Culture in the Next Decade[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3.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未来10年的生态文明之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本文引用:1]
[14] Xinjiang Water Resources Bureau. Xinjiang Water Resource Bulletin in 2012[R]. Urumqi: Xinjiang Water Resources Bureau, 2013.
[新疆水利厅. 2012年新疆水资源公报 [R]. 乌鲁木齐: 新疆水利厅, 2013. ] [本文引用:1]
[15] Deng Mingjiang, Yu Haiming. Dam Construction in Xinjiang[M]. Beijing: China Water Power Press, 2011.
邓铭江, 于海鸣. 新疆坝工建设进展[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1. [本文引用:1]
[16] Wang Yahua, Hu Angang. The road of China water development: Retrospect and prospect(1949-2050)[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11, 26(5): 99-112.
王亚华, 胡鞍钢. 中国水利之路: 回顾与展望(1949—2050)[J].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26(5): 99-112. [本文引用:1] [CJCR: 0.737]
[17] Zhang Jing, Li Yunsheng, Liang Tao, et al. China’s water quality inflection point analysis and the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trategy formulation[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 2012, 34(8): 94-98.
张晶, 李云生, 梁涛, . 中国水质“拐点”分析及水环境保护战略制定[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2, 34(8): 94-98. [本文引用:1] [CJCR: 0.725]
[18] Yang Zhifeng, Cui Baoshan, Liu Jingling, et al.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3.
杨志峰, 崔保山, 刘静玲, . 生态环境需水量理论、方法与实践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本文引用:1]
[19] Su Xiaoling, Kang Shaozhong. Concept of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and its estimation method[J].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2003, 14(6): 740-744.
粟晓玲, 康绍忠. 生态需水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J]. 水科学进展, 2003, 14(6): 740-744. [本文引用:1] [CJCR: 1.23]
[20] Zhong Huaping, Liu Heng, Geng Leihua, et al. Review of assessment methods for instream ecological flow requirements[J].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2006, 31(7): 430-434.
钟华平, 刘恒, 耿雷华, . 河道内生态需水估算方法及其评述[J]. 水科学进展, 2006, 31(7): 430-434. [本文引用:1] [CJCR: 1.23]
[21] Wang Fang, Wang Hao, Chen Minjian, et al. A study of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s in northwest China: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and GIS[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2, 17(2): 129-137.
王芳, 王浩, 陈敏建, . 中国西北地区生态需水研究——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区域生态需水计算及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2): 129-137. [本文引用:2] [CJCR: 2.407]
[22] Cheng Guodong, Zhao Chuanyan. Study on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in arid area of northwestern China[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6, 21(11): 1 101-1 108.
程国栋, 赵传燕. 西北干旱区生态需水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21(11): 1 101-1 108. [本文引用:1] [CJCR: 1.388]
[23] Chen Minjian, Wang Hao, Wang Fang, et al.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analysis in arid region[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4, 24(10): 2 136-2 142.
陈敏建, 王浩, 王芳, . 内陆河干旱区生态需水分析[J]. 生态学报, 2004, 24(10): 2 136-2 142. [本文引用:1]
[24] Chen Zhikai, Wang Hao. The Research of Water Resource Alloc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Northwest China[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4.
陈志恺, 王浩. 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水资源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本文引用:2]
[25] Jia Baoquan, Ci Longjun. The primary estimation of water demand by the eco-environment in Xinjiang[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0, 20(2): 243-250.
贾宝全, 慈龙骏. 新疆生态用水量的初步估算[J]. 生态学报, 2000, 20(2): 243-250. [本文引用:1]
[26] Dong Zhere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s for damed rivers[J]. Engineering Science, 2006, 8(1): 5-10.
董哲仁. 筑坝河流的生态补偿[J]. 中国工程科学, 2006, 8(1): 5-10. [本文引用:1] [CJCR: 0.658]
[27] He Chansheng. Watershed science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12, 27(7): 705-711.
贺缠生. 流域管理与水资源管理[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7): 705-711. [本文引用:1] [CJCR: 1.388]
[28] Tennat D L. Instream flow regimens for fish, wildlife, recreation,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C]∥Orshorn J F, Allman C H, eds.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and Specialty Conference on Instream Flow Needs II. Maryland , Bethesda: American Fisheries Society, 1976: 359-373. [本文引用:1]
[29] Wang Xiqin, Zhang Yuan. The allowable exploitation rate of rivers water resources of the seven major rivers in China[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8, 23(3): 500-506.
王西琴, 张远. 中国七大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阈值[J].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23(3): 500-506. [本文引用:1] [CJCR: 2.407]
[30] He Hai, Ye Jianchun, Lu Guihua. Study on water resources threshold of the Tai Lake Basin[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12, 21(9): 1 080-1 086.
何海, 叶建春, 陆桂华. 太湖流域水资源阈值探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9): 1 080-1 086. [本文引用:1] [CJCR: 1.536]
[31] Shen Zhenyao. The Scenario Analysis of Water Resources Exploitation by Using Threshold Model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D]. Beij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2004.
沈珍瑶. 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阈值的情景分析[D].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2004. [本文引用:1] [CJCR: 1.241]
[32] Li Chunhui, Yang Zhifeng, Zheng Xiaokang, et al. Threshold model of water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8, 27(2): 39-46.
李春晖, 杨志峰, 郑小康, . 流域水资源开发阈值模型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J].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27(2): 39-46. [本文引用:1] [CJCR: 1.959]
[33] Qian Zhengying, Shen Guofang, Pang Jiazheng.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the West Region and Its Research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4.
钱正英, 沈国舫, 潘家铮. 西部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综合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本文引用:2]
[34] GB50288-99, Code for Design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S].
GB50288-99,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S]. [本文引用:1]
[35] Deng Mingjiang. The discussion of the irrigation farming development and regulation in Xinjiang[C]∥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The Actualit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in China.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13.
邓铭江. 新疆灌溉农业发展与调控及若干问题的讨论[C]∥中国工程院.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状与发展前景(中国工程科技论坛).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本文引用:2]
[36] Liu Guimin, Wang Genxu. Some issues of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in the arid regions of China[J].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2004, 26(5): 650-656.
刘桂民, 王根绪. 我国干旱区生态需水若干问题评述[J]. 冰川冻土, 2004, 26(5): 650-656. [本文引用:1] [CJCR: 1.301]
[37] Huang Fojun, Zhang Yongming, Jin Hailong. Oasis transformation and its influence[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 22(9): 5-9.
黄佛君, 张永明, 金海龙. 绿洲的形成、发展与转型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22(9): 5-9. [本文引用:1] [CJCR: 0.861]
[38] Bao Chao, Fang Chuanglin, Liu Wenhua. Water utilization modes linked with urban and rural arid areas restricted by eco-environments —A case study of Zhangye City in the Hexi Corridor[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0, 25(11): 1 949-1 958.
鲍超, 方创琳, 柳文华. 生态环境约束下的干旱区城乡用水联动模式——以河西走廊张掖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11): 1 949-1 958. [本文引用:1] [CJCR: 2.407]
[39] Wang Xueyuan, Han Hongyun, Deng Qiming. Diverging water from countryside to urban use and its impact on rural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7, 24(1): 130-137.
王学渊, 韩洪云, 邓启明. 水资源“农转非”对农村发展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24(1): 130-137. [本文引用:1] [CJCR: 0.5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