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夏季风爆发的研究进展
邵勰1,2, 黄平1, 黄荣辉1

A Review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Onset
Shao Xie1,2, Huang Ping1, Huang Ronghui1
图4 1979—2011年平均的南海夏季风爆发期间3月1日至8月31日U 850 变化功率谱分析
Fig4 Spectrum analysis of U 850 in the SCSSM onset season Mar1 to Aug31,based on the years of 1979-2011
越来越多的气象学家认识到大气内部的季节内振荡是影响东亚季风系统的一个重要因子 [ 86 ] 。很多的研究 [ 87 ~ 89 ] 指出在亚洲季风区季节内振荡具有向北传播的特点,在印度季风区,季节内振荡的位相与印度季风的爆发和中断是锁相的。而这种向北传播的季节内振荡也同样发生在东亚及西北太平洋地区,南海地区季节内振荡的传播更为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有研究发现季节内振荡模态可以触发南海夏季风爆发,影响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时间。这种季节内振荡的模态可以包括东传的MJO和与之相联系的Kelvin波,以及北传的季节内振荡系统 [ 90 ~ 94 ] 。一方面,季节内振荡可以通过自身的位相变化调节东亚地区的大气环流,从而影响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另一方面,季节内振荡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系统的联合作用,比如向东北方向传播的30~60天振荡可以和向西北方向传播的10~20天振荡模态联合作用,通过减弱南海地区的副热带反气旋,触发南海季风爆发 [ 95 ] 。向东传播的MJO也可以与来自中纬度地区的锋面系统等相互作用,形成有利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尺度环境 [ 51 , 96 ] 。最近,Shao等 [ 28 ] 指出在南海夏季风的爆发过程中,30~60天振荡起主导作用,并且指出ISO的发展位相是触发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必要条件,是ISO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关键 图5 。这一研究区别于前人提出的关于ISO的暖位相、湿位相、以及垂直运动的上升位相等ISO正位相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揭示了ISO位相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的本质。 Fig.5 Composite of the 30~60-day filtered OLR Unit:Wm 2 of the onset-ISOs The blue, red and green thin circles denote the monsoon onset phases and the thick circles denote the averaged onset phases for the early-onset years, the late-onset years and the normal-onset years respectively. The shadings indicate th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the 30-60-day filtered OLR [ 28 ]
图5 季风爆发周期内30~60天滤波后OLR 单位:Wm 2 ISO位相演变合成图 蓝色阴影表示30~60天OLR变化的标准差蓝色,红色和绿色圆圈分别表示爆发早年,爆发晚年和爆发正常年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