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和干旱灾害风险特征与管理策略
张强1,2, 韩兰英3, 张立阳4, 王劲松1
1.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甘肃兰州 730020
2.甘肃省气象局, 甘肃兰州 730020
3.西北区域气候中心, 甘肃兰州 730020
4.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作者简介:张强(1965-),男,甘肃靖远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干旱气候与环境、大气边界层与陆面过程等研究. E-mail:zhangqiang@cma.gov.cn

摘要

干旱是全球影响最广泛的自然灾害, 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近百年气候显著变暖使干旱灾害及其风险问题更加突出。目前, 对干旱和干旱灾害风险的内在规律理解并不全面, 对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和干旱灾害风险的表现特征认识也比较模糊。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已有干旱和干旱灾害风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归纳了干旱灾害传递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干旱灾害的本质特征, 综合分析了干旱灾害风险关键要素的主要特点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讨论了气候变暖对干旱和干旱灾害风险的影响特点, 探讨了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干旱灾害防御的主要措施及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重点策略。

关键词: 干旱灾害; 风险评估与管理; 气候变暖; 干旱灾害传递过程; 干旱防御措施
中图分类号:P426.616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1-8166(2014)01-0080-12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of Drought Disaster and Risk under the Climatic Warming
Zhang Qiang1,2, Han Lanying3, Zhang Liyang4, Wang Jingsong1
1.Key (Open) Laboratory of Arid Climatic Change and Reducing Disaster of Gansu Province/ Key Open Laboratory of Arid Climatic Change and Reducing Disaster of China Mete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of Arid Meteorology, China Mete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Lanzhou 730020, China
2.Meteorology Bureau of Gansu, Lanzhou 730020, China
3. Northwest Regional Climate Center, Lanzhou 730020, China
4. College of Atmospheric Science,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drought is a most severe natural disaster worldwide, which leads to great risk in human being. The drought disaster and risk have more prominent because of obvious climatic warming in the last hundred years. At presen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l laws of the occurrence of drought and drought risk is not comprehensive, and the recogni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ought and drought risk under climatic warming is obscure.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d systematically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drought and drought disaster risk, introduced the principle of the drought disaster transfer process and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drought disaster, analyzed synthetically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actions among the key factors of the drought disaster risk, discussed the effect of climatic warming on drought and drought disaster risk, and probed into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drought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Above all, we provide the main protective measurements of the drought disaster and the main strategy of drought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Keyword: Drought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Climatic warming; The transport process of arid disaster; Protective measurements of the drought disaster
1.引言

干旱灾害与地球环境相伴而生, 是致灾因子和社会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也是地球上空间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和长期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人类从诞生伊始就遭受干旱灾害的困扰[ 1]。干旱与干旱气候区的永久性干气候状态不同, 它是指某个时段的暂时干旱。因此, 无论是湿润地区还是干燥地区都会发生[ 2]。而且, 与洪水等自然灾害相比, 重大干旱灾害会引起更大量的人员死亡, 迫使大规模人群背井离乡, 甚至还造成文明消亡和朝代更迭, 是地球上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干旱还与土地退化和荒漠化密切关联, 对许多发展中国家造成了特别惨痛的后果。尽管, 由于各地地理环境差异使得干旱灾害特性很不同, 但全球已普遍认识到干旱会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生态退化、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重大影响。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影响区, 也是一个干旱灾害频发的国家[ 3]。在我国, 干旱灾害是造成农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气象灾害。研究表明[ 4], 我国每年干旱灾害损失占各种自然灾害总和的15%以上, 在1949~2005年发生的5种主要气象灾害中, 干旱灾害频次约占总自然灾害的1/3, 平均每年干旱受灾面积约为2188万hm2, 占自然灾害受灾总面积的57%, 均为各项灾害之首。粮食因旱减产占总产量的4.7%以上, 干旱灾害的影响比其他任何自然灾害都要大[ 5]

研究还表明[ 6], 20世纪70年代以来, 气候变暖不仅增加了大气水分的要求, 而且还改变着大气环流格局, 使全球干旱不断加重。如今, 干旱灾害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气候常态, 其出现的频率更高、持续的时间更长、波动的范围更大, 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也更为严重[ 7]。尤其, 自1980年以来, 干旱已经造成全球约56万人死亡, 干旱引发的战争或冲突造成的影响也特别突出, 农业、牧 业、、水资源、渔 业 、工业、供水、水力发电、旅游业等许多社会经济部门正在因干旱灾害遭受越来越重的经济损失。比如, 1990年发生在非洲南部的干旱就造成津巴布韦水电量减少2/3左右, 农业生产下降约45%, 导致其在股票市场上损失62%, 国民生产总值也因此降了约11%。美国2012年遭遇的20世纪30年代“尘暴”灾害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粮食减产和粮价飙升, 玉米和小麦价格分别暴涨了60%和26%, 牲畜和畜牧产品的价格及肉和奶制品的价格也大幅攀升, 不仅引发了全球性的粮食安全危机, 也引起了人们对干旱问题的新思考[ 8]

干旱作为一种自然灾害会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财产和生存环境等带来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这种不利影响发生的强度和频次可称为干旱灾害风险[ 9], 它客观反映了干旱灾害对人类的直接危害和潜在威胁的可能性大小。干旱灾害风险服从干旱灾害形成规律和统计学的概率分布规律, 受干旱致灾因子、干旱承灾体脆弱性与敏感性、干旱孕灾环境和干旱防灾能力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影响[ 8]。事实上, 全球许多地区处于干旱灾害风险之中, 并遭受着干旱灾害的直接或间接威胁。我国是全球经常暴露于干旱灾害危险区人口最多的国家, 也是干旱灾害风险比较高的地区, 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受干旱灾害风险制约, 我国和印度加起来有高达1亿人左右人口受干旱灾害威胁[ 2]

许多发达国家正在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方案, 建立干旱灾害风险分析评评估系统, 对干旱灾害风险进行客观评估和及时预警, 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防御行动和应对措施, 以达到预防、控制和降低干旱灾害风险的目的[ 10]。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缓解干旱灾害引发的高风险影响, 特别是持续性和破坏性干旱带来的巨大风险, 正在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框架下建立一系列干旱灾害风险应对措施[ 11]

气候变暖不仅使干旱灾害形成和发展过程更加复杂[ 12, 13, 14], 而且也使干旱灾害风险影响因素变得更加多样。气候变暖背景下, 干旱灾害及其风险形成过程正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15, 16, 17], 也引发了一些令人困惑的新问题[ 18]。应该说, 目前对干旱灾害形成过程及干旱灾害风险的内在特征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 19, 20, 21, 22, 23], 也取得了一定研究进展[ 24, 25, 26, 27], 对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及其风险问题也有所关注。但总体而言, 对干旱灾害及其风险的内在规律理解并不系统, 对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及其风险的新特征认识也不全面, 这在客观上影响了目前干旱灾害防御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此, 本文试图在总结归纳国际上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 综合分析干旱灾害的本质特征, 更加系统认识影响干旱灾害风险的关键物理要素, 探讨气候变暖对干干旱灾害及其风险的影响特点和规律, 为提高干旱灾害防御和风险管理水平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2.干旱灾害的传递过程及主要特征

干旱灾害是一种发源于降水异常偏少和温度异常偏高等气象要素变化, 而作用于农业、水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等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并能够对生命财产和人类生存条件造成负面影响的自然灾害[ 28]。在国际上, 通常将干旱分为4类:即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28, 29]。如果再详细一些, 还应该加上生态干旱。它虽然类似与农业干旱, 但又有别与农业干旱。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 把生态干旱分离出来是十分必要的。气象干旱实际上主要反映了降雨强度及其概率特征, 而农业干旱、生态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则分别表征了气象干旱对农业、生态、水资源和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程度。

2.1 干旱灾害传递过程

从本质上讲, 这五类干旱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它们反映的是从干旱发生到产生灾害或影响的链状传递过程, 五类干旱实际上就是干旱传递到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即使出现了气象干旱, 如果不再向下传递也不一定会发生农业干旱、生态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任何单一干旱类型只是从不同侧面描述了干旱的影响特征, 并不能全面反映干旱灾害特征[ 2, 3, 4, 5, 6]

图1所示, 气象干旱发生后, 在合适的条件下, 会向农业干旱、生态干旱和水文干旱并行传递, 当农业干旱、生态干旱和水文干旱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向社会经济干旱传递。农业干旱、生态干旱和水文干旱一般是并行发展的。但在依靠河流或水库灌溉的地区, 水文干旱可能要更早一些, 它发生后再向农业干旱和生态干旱传递。而且, 农业干旱、生态干旱、水文干旱的内部过程也存在明显的传递过程[ 28, 29]。比如。农业干旱内部是最先由土壤干旱传递到作物生理干旱, 再由作物生理干旱传递到作物生态干旱, 最后由作物生态干旱传递到粮食产量形成;生态干旱内部也有类似的传递过程;而水文干旱内部则最先由积雪干旱传递到冰川干旱, 再由冰川积雪干旱传递到河流干旱, 由河流干旱传递到水库干旱, 最后由水库干旱传递到水资源减少。当然, 在较小流域, 水文干旱内部不一定要经过冰川和积雪干旱传递过程, 可最先直接由河流干旱传递到水库干旱, 再由水库干旱传递到水资源减少。对农业和生态干旱而言, 如果干旱在传递到作物生理干旱或植被生理干旱之前就缓解, 基本上对作物机体没有实质破环, 不会有本质性灾害影响。但如果传递到作物或植被生理干旱阶段, 灾害影响就是必然的了, 而且越往后传递灾害的影响越难以逆转[ 18, 19, 20, 21, 22, 23]

正是由于干旱灾害的这种逐阶传递特征, 可以原则上根据干旱灾害的传递规律对干旱灾害进行早期预警。具体而言, 可以由气象干旱监测对农业干旱、生态干旱和水文干旱进行早期预警, 由农业干旱、生态干旱和水文干旱监测对社会经济干旱进行早期预警。在一定程度上, 还可以通过水文干旱监测对农业干旱和生态干旱进行早期预警。而且, 还可以根据农业干旱、生态干旱和水文干旱内部的发展规律, 通过监测其内部的前期发展阶段来进行早期预警。比如, 在农业干旱内部, 可以通过监测土壤干旱来预警作物生理干旱, 由作物生理干旱监测来预警作物生态干旱, 由作物生态干旱监测来预警作物产量损失。同样, 在水文干旱内部, 也可以由高山积雪监测来预警高山冰川干旱, 由积雪和冰川监测来预警河流干旱, 由河流流量监测来预警水库干旱, 由水库和河流流量监测来预警水资源减少情况[ 28, 29]

因此, 对干旱监测而言, 不仅需要通过分析干旱程度和频率来区分干旱的等级, 还需要通过针对其影响的对象区分其类型和发展进程。气象干旱一般比较容易通过降水发生强度和频率区分其等级, 而对农业干旱、生态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的概率和强度确定要复杂的多, 需要对气象干旱影响农业、生态、水文和社会经济的特征和规律具有深刻认识。仅就农业干旱而言, 其干旱影响程度不仅取决于降水量和降水期及气温环境, 还取决于农业系统的脆弱性等干旱向下传递的环境条件[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由于农业或生态系统的水文条件不同, 气象干旱向农业或生态干旱传递的进程常常会有三种典型情况出现:①对雨养农业或生态系统而言, 水分储存的主要形式是根区附件土壤水分或临近的毛细上升水, 它们只能帮助农作物或自然植被渡过几周长的干旱期。所以, 干旱向下传递得很快, 仅短期气象干旱就对农业和生态比较致命。②对有小型水库的灌溉农业或生态系统而言, 由于全年周期性水分蓄存的贡献, 可以渡过几个月的较长干旱期, 即使在有效降雨结束后仍然可以使生长季节延长几周。所以, 干旱向下传递得相对比较慢, 短期气象干旱对农业和生态并无大碍。③对有大型水库或上游有大量冰川和积雪可以提供足够径流的农业或生态系统而言, 如果水库和土壤水储存比较充分, 一般只有历史罕见的多年连续干旱才会对农业和生产有本质的影响。所以, 气象干旱向下传递得更慢, 即使连续几年的气象干旱也可能不会有显著灾害。这主要是由于水库或冰雪的储水深度比平均年蒸发量要大好几倍, 从而使跨年水分储存贡献占据主导地位所发挥的作用, 西北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实际上就属于这种情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图1 干旱的传递过程及其相互作用Fig.1 Drought transfer processes and interactions

可见, 对旱作农业系统即雨养农业系统而言, 几个关键时期的降雨量及作物生长季节的第一场透雨可能就是干旱是否发展的关键[ 30]。对于灌溉农业系统而言, 生长季节前几个月或几年的长期降雨量及农业系统存储水分的时间长度可能才是干旱是否发展的关键;对畜牧系统或草原生态系统而言, 放牧周期的关键时段降水及所能动用的土壤水分可能才是干旱是否发展的关键;而对森林生态系统而言, 几年的长期降雨量及地下水埋深可能才是干旱是否发展的关键。

同时, 由于干旱影响对象的生理结构和生态特征不同, 其传递的时间进程也会很不同。对有些水分依赖性较强且根系较浅的植被来说, 可能短期的气象干旱就会表现出显著影响;而对有些水分依赖性不太强的植被来说, 较长期的气象干旱也不会有太大影响;甚至对有些根系很发达的植被来说, 比如有些树木, 由于能够有效利用地下水, 对气象干旱并不太敏感, 反而对地下水位降低等水文干旱更敏感[ 14, 15, 16, 17, 18, 19]

另外, 气候变化额外增加了干旱问题的复杂性。首先 由于气候变暖对降水的影响, 使衡量降水距平的参考态发生了改变, 比如正常降水量减少将会使干旱的降水量阈值降低。其次, 由于气候变暖对降水量和温度的改变, 改变了干旱发生的频率, 极端干旱事件会有所增加。第三, 气候变化还使干旱传递所依赖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等因素发生了改变, 从而影响了气象干旱向农业干旱、生态干旱和水文干旱传递及发展的进程。一般而言, 气候变暖会加快传递进程。第四, 气候变化还会使干旱分布格局发生改变, 干旱灾害的分布范围会有所扩展。第五, 气候变暖会使干旱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不确定性增加, 表现出许多反常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 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更加难以把握。

2.2 干旱灾害主要特征

在气候变暖背景, 干旱灾害具有一些比较显著的特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主要表现在:①干旱灾害具有蠕变性。与地震和暴雨等突发性灾害不同, 干旱灾害是气候自然波动引起的蠕变性灾害, 它的发展是一个渐变过程, 很难明确区分其时间和空间界限, 其特征也比较模糊和复杂。所以, 对干旱的灾害性往往难以及时察觉, 到发现时一般已十分严重和难以逆转。②干旱灾害具有系统性。干旱灾害系统包括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等4 个子系统, 各个子系统又包含着一些次级子系统, 比如, 孕灾环境包括空间、时间及人文社会背景等次级子系统, 而空间子系统又可分为大气环境、水文气象环境以及下垫面环境等多个方面, 它们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及信息传递和转换互相耦合, 其整体过程具有比较系统的内在驱动、反馈、发展和变化机制。③干旱灾害具有非线性。从混沌理论来看, 系统状态处于分叉点时即使小的扰动都可能会引起非线性变化, 放大其效应。干旱灾害系统由于其随机性、动态性和多层次结构及各子系统间的关联性, 蕴含着多重互动与耦合关系, 任意一个子系统的变化都可能会逐渐累积、放大和突变, 并波及和牵动其他子系统连锁反映, 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 24]。这也是干旱灾害多样性、奇异性及复杂性的根源。④干旱灾害具有不可逆性。这一方面表现在干旱灾害虽然发展比较缓慢, 但解除却要快得多, 也许只要有一场透雨就很快可以结束, 甚至会出现旱涝急转, 这是由于蒸散的约束性特征[ 31]和降水的发散性特征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干旱灾害的不可逆性还表现在干旱一旦发展为灾害就会逐渐渗透和蔓延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32], 到那时再多的降水也难以挽回损失。⑤⑥干旱灾害具有多尺度性。干旱灾害是个多时间尺度和多空间尺度的科学问题[ 33]。由于降水和大气水分循环具有短期异常、年循环、年际波动、年代际异常和长期气候变化等不同时间尺度, 干旱灾害也会表现出短期干旱、季节性干旱、干旱年、年代性干旱和干旱化趋势等不同时间尺度特征。一般, 季节性性干旱是周期性发生的, 短期干旱经常发生, 干旱年会时而出现, 年代性干旱则比较罕见。一般, 年代性干旱和干旱化趋势的灾害性最强, 尤其是多时间尺度迭加在一起的干旱往往是灾难性的。同时, 干旱的发生和发展也往往表现在不同空间尺度上, 地形和土地利用等局地因素引起的干旱尺度范围往往较小, 而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引起的干旱空间尺度也一般只能达到区域尺度, 外强迫引起的干旱往往可以达到洲际空间尺度, 而天文因素和全球变暖引起的干旱可能会达到全球尺度。另外, 干旱的空间尺度有时也是动态的, 随着干旱的发展, 其空间尺度可能会由局地尺度发展为区域尺度。不仅如此, 干旱还往往随环流异常信号传递而扩展, 或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开始爆发而后再向周边扩散。⑥干旱灾害具有衍生性。干旱灾害通常并非独立发生, 而是在干旱灾害发生后会诱发或衍生出沙尘暴、土地荒漠化和风蚀等其他自然灾害[ 34], 这些自然灾害之间彼此相互作用, 会形成复杂的以干旱为主导的灾害群。⑦干旱灾害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干旱灾害损失涉及农业、水文、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等许多方面, 社会关联性强, 社会影响面大, 社会关注度高。

3.干旱灾害风险及影响因素特征

正是由于决定和影响干旱灾害的因素和环节比较复杂, 干旱灾害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所以从风险性角度来认识干旱灾害是十分必要的。而且, 由于干旱的常态化, 及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在干旱灾害中的角色逐渐加重, 干旱灾害造成生命、经济和生态损失的风险性在逐渐加大。过去单纯以被动回应性的危机管理方式来应对干旱灾害不仅影响应对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造成应对失当(要么应对过度, 要么应对缺失), 导致较大的资源浪费;而且还会使干旱应急体系疲劳化, 干旱应急意识消弱。因此, 在干旱减灾防灾体系中, 需要突出风险管理的思想理念, 这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国家对干旱灾害风险的脆弱性, 而且还可以保障灾后重建基金的有效使用。从危机管理向风险管理为主转变是干旱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3.1 干旱灾害风险的主要因素及风险评估

实际上, 从干旱灾害危机管理转向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 不仅需要建立一套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体系, 而且还必须形成一系列以干旱灾害风险评估能力为基础的预防措施。其复杂性在于干旱灾害风险是一个受多因素控制的综合性指标, 它包含了干旱致灾因子、干旱承灾体、干旱孕灾环境和干旱防灾能力等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

从本质上讲, 降水和温度是最主要的干旱致灾因子, 它不仅是干旱灾害风险的主导因素, 也是干旱灾害风险中最活跃的因子, 直接控制着干旱灾害风险的分布格局和发展趋势。干旱孕灾环境是干旱灾害风险形成的环境条件, 能够对干旱灾害风险性起到缩小或放大的作用。一般, 稳定性较差、抗干扰能力较低及容易传递干旱信息的孕灾环境其干旱灾害风险性会更显著, 生态环境脆弱带大多是干旱灾害的高风险区。干旱承灾体是干旱灾害的作用主体和风险对象, 是指暴露在干旱危险之下的生命、财产和人类生活环境。一般, 暴露在干旱危险区概率较高及自身适应性较差和恢复能力较弱的承灾体, 其干旱灾害风险较大。干旱防灾能力是干旱灾害风险中的主观作用力, 是人类主动干预干旱灾害能力的表现。相比较而言, 干旱承灾体和孕灾环境是干旱灾害风险中相对比较被动和稳定的因素, 干旱防灾能力是干旱灾害风险中相对比较主动和活跃的因素, 而干旱致灾因子虽然是受自然因子变化控制的被动因素, 但却是十分活跃和波动性很强的因素。

图2所示, 干旱致灾因子、干旱承灾体、干旱孕灾环境和干旱防灾能力等影响干旱灾害风险性的四种主要因素可以分别由干旱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度和脆弱性、孕灾环境的敏感性和防灾能力的可靠性等来表征和度量, 其中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与气象干旱的发生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干旱承灾体暴露度与暴露在干旱危险区的生命和财产数量和时间有关, 干旱承灾体脆弱性与承灾体自身的耐旱性和恢复力有关;孕灾环境敏感性与干旱危险区的植被状况、地理条件、土壤性质和水文环境有关;干旱防灾能力可靠性则与干旱危险区的抗旱资金投入、抗旱防旱技术水平、公众教育水平和社会对干旱的关注度等有关。

图2 干旱灾害风险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受气候变暖的影响Fig.2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factors of the drought disaster risk and the effect of climate warming on them

然而, 干旱灾害风险影响要素之间并不是独立的, 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关系, 并且它们还会不同程度受到气候变暖的作用。所以, 干旱气象灾害风险的形成过程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图2表明, 干旱致灾因子即气象干旱的频率和强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干旱灾害承灾体、孕灾环境和防灾能力, 导致承灾体和孕灾环境发生变异和防灾能力发生改变。一般而言, 随着干旱频率和程度加重, 干旱承灾体会更脆弱, 孕灾环境会更敏感, 而防灾能力会有所提高。不仅如此, 气候变暖也会影响到干旱灾害风险性的四种主要因素, 而且影响程度在不断加剧。总体来看, 气候变暖会使气象干旱更加频发和加重, 使承灾体的暴露度和脆弱性增加, 使孕灾环境的敏感性加大, 这些都会增强干旱灾害的风险性。不过, 气候变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社会对干旱的关注程度来间接提高干旱防灾能力, 从而对干旱灾害风险性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即使我们对影响干旱灾害风险性的因素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但要科学、准确、及时地评估干旱灾害风险仍然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从图3给出的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风险分析评估技术流程图可以看出,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不仅需要依赖3S技术, 而且还要用到气象、水文、农业、生态及干旱灾情和社会经济数据等多种资料, 尤其要获得比较可靠的干旱灾情和社会经济数据是比较困难的。并且, 我们在开展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前, 还必须充分了解干旱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及气候变暖的规律等前提条件。

图3 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风险分析评估技术流程Fig 3 The flow chart of drought disaster risk analyses and assessment under climate warming background

在此基础上, 我们需要用多种先进的分析方法或模型来综合分析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干旱承灾体脆弱性(暴露度)、干旱孕灾环境敏感性和干旱防灾能力可靠性的特征, 从而确定出干旱危险性阈值及脆弱性(暴露度)、敏感性和防灾可靠性指标。并通过对各种因子物理机制及影响规律的认识, 建立估算干旱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暴露度)、孕灾环境敏感性和防灾能力可靠性的物理模型, 模型不仅要反映内在固有因素的作用, 还要包含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等外强迫因素的影响。然后, 再根据四种主要因素的贡献和作用特征, 进一步构建干旱灾害风险性模型。这部分是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的关键技术环节, 也是科学问题最突出的部分。

建立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之后, 进而分析干旱灾害风险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 由于自然环境时刻发生着变化, 干旱灾害风险的最大特点就是动态性和空间格局的不稳定性, 这需要对干旱灾害风险的各种因素及时进行动态分析和科学调控。正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了干旱灾害风险的动态性, 干旱灾害风险性中反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风险系数”贡献会比较突出[35, 36], 并与其本身变化趋势相互影响, 使干旱脆弱区的固有弱点进一步暴露出来。

3.2 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对干旱灾害及早进行风险预警, 并科学指导个体、社会和政府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以实现通过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更加有效减缓干旱灾害影响的目的。按照UNISDR2009版“减轻灾害风险术语”的定义, 干旱灾害风险管理(DRM)实际上是一个包括行政指导和组织机构作用的发挥、干旱防御政策、策略和措施的实施及干旱灾害应对能力的提高等在内的系统化过程, 也是通过预防、减缓和防备等行为和措施避免、减少或转移干旱灾害不利影响的综合实践行为。其核心在于以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 对干旱灾害进行科学有效地分类防御。对风险性程度一般的干旱, 可以采取干旱灾害损失保险、抗旱技术应用、公众干旱防范意识提高、饮食结构多元化及社会救济制度建立等日常性措施, 并直接纳入农业制度之中, 由个体农户和家庭的常规策略来应对。对干旱的高风险区, 则需要采取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启动各级地方政府或国家干旱灾害防御预案, 动用社会和国家力量来帮助高风险地区防御干旱灾害, 由公共风险防御方式来处理。对风险性超出预警能力的意外性严重干旱, 则需要采取应急性危机管理模式, 临时启动地方政府甚至国家或国际救援机制, 调动社会、国家和国际资源来共同救援干旱灾害地区, 一般要以社会和国家为应对主体。

干旱灾害危机管理主要着重于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救援或灾后的恢复与重建, 而旱灾风险管理则应该强调从准备、预测和早期预警到应对和恢复等干旱灾害防御全程的重视。当前, 应该将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主流理念融入到干旱灾害防御规划和实践活动中, 加强地方、国家、区域和全球的合作, 提高公众对干旱的认识和防备能力, 制定抗旱政策和策略, 并将政府和个人综合保险及财政战略纳入干旱灾害防御计划, 建立干旱灾害紧急救助机制和安全联络网。尤其, 要将抗旱救灾与防备和适应相结合, 推行保护和修复森林等具有增强干旱适应性潜力和减缓干旱不利影响的土地管理行为;要将抗旱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相结合, 降低社会、经济和环境对干旱影响的敏感性;并且由于环境条件不断变化, 应对干旱灾害风险进行持续的和动态化的管理。

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目标不仅要使干旱灾害风险的总成本对整个国家或大多数人来说是最小的, 而且还应该对不同社会角色均具有激励性, 引导全社会采取整体利益最大化和经济最优化的抗旱措施[ 37, 38, 39, 40]。不恰当的干旱风险管理要么只对某些社会成员具有激励性, 而违背了社会共同利益, 社会成员往往采取高风险行为方式, 让政府或社会承担其冒险行为的后果;要么, 由于没有干旱灾害风险分担机制, 每个社会成员都过于谨慎以避免干旱风险, 生产方式缺少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从而导致总体收益降低。

4.干旱灾害防御和风险控制

虽然, 干旱发生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类永远无法回避或彻底消除干旱, 但干旱的影响和灾害损失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人类采取的干旱防御措施和风险管理策略是否得力。

4.1 干旱灾害防御措施

随着人类抗旱经验的积累和抗旱技术的发展, 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或适应干旱, 以达到预防和减轻干旱灾害的目的。目前, 防御干旱灾害的主要措施有:①实施干旱灾害风险管理, 有效降低干旱灾害风险。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在干旱发生前就已进行预测、早期警报、准备、预防等工作, 对降低随后而来的干旱影响更加有效。②建立科学有效的干旱指数, 定量监测干旱灾害的范围和程度, 及时开展针对性的应对行动。虽然目前还没有哪个单一干旱指数能够十分令人满意地监测干旱强度和危害, 但我们至少能够知道在哪种情况下那种干旱指数比其他干旱指数更适合。例如, Palmer干旱指数适用于地形一致的大平原地区, 而在多山地区则需要与地表水供应指数相结合才会有效。 ③发展干旱预测和评估方法, 准确预测干旱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客观评估干旱的影响程度, 采取恰当的干旱灾害预防措施。应该对干旱进行旬、月、季、年和年代等不同时间区间的预测, 并与干旱监测预警无缝隙衔接。④构建国家统一的干旱灾害综合信息系统, 提高对干旱灾害的反应速度和统一行动能力。该系统能够充分集中全国监测、预报、灾情和其他数据信息资源, 对干旱灾害进行综合预测、追踪、评估和应对, 并开展针对干旱灾害的国民教育和网络互动。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科学调配水资源。可以通过建库蓄水, 对水资源实现时间调控;通过跨流域调水, 对水资源实现空间调配;通过地下水开发, 对水资源实现结构调整, 将近期不能直接利用的地下水转化为可以直接使用的地表水。⑥开展人工增雨和露水收集工程, 科学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大气中的云水资源只有小部分被转化为降水或露水, 可以通过开展人工增雨和露水收集工程, 提高大气中云水转化为降水和露水的比例, 从而增加可利用水资源总量。⑦发展新的灌溉和耕作技术,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可以通过发展喷灌、滴灌、覆膜、沟垄、套种及控制播种等技术措施[ 8], 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甚至可以将无效水资源转化为有效水资源。⑧开发生物抗旱技术, 增强对干旱灾害的适应能力。培育能够在极端干旱条件下存活并生长的转基因植物, 提高作物或生态植被的抗旱能力。科学家已经研究出缓慢枯萎性的高级大豆品种, 其在干旱条件下比传统品种产量高141—282L。⑨完善以客观评估干旱灾损为依据的干旱灾害救援制度。该制度既对受灾地区恢复生产和稳定生活起到实质性的保障和机理作用, 又对利用制度漏洞或技术缺陷骗取国家救灾物质和资金的行为起到限制作用。

4.2 干旱灾害风险控制策略

风险控制是应对和防御干旱灾害的重要措施。可以通过实施干旱灾害风险管理, 采取干旱风险评估、缓解、转移、分担和应急准备等一系列措施[ 41], 减少脆弱性, 提高适应能力, 有效控制干旱风险, 实现对干旱灾害管理从被动向主动、从救灾向防灾、从临时应急向全程防御的系统转变。针对干旱灾害风险形成的特点, 干旱灾害风险控制有如下主要策略和步骤:①制定科学合理的干旱灾害风险管理规划, 保证风险管理政策的有效性和执行力及财务预算的早期响应能力。 比如, 成立由具有政治影响力单位牵头的、由部委、民间团体及利益相关单位组成的干旱防御联盟, 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确保其持续性和运行效果。②建立干旱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系统, 提高对干旱灾害风险的早期预警水平, 为采取针对性的防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③有效影响干旱致灾因子。通过增强人工增雨能力和提高露水利用水平, 减少气象干旱的频率和强度, 从而降低干旱危险程度。④综合提高干旱承灾体的抗旱机能。通过开发抗旱植物品种, 提高对干旱的适应性;通过实施产业多样化战略, 减少社会经济的干旱脆弱性;通过退耕或移民工程等措施减少干旱承灾体的暴露度;通过改变作物生长期缩短干旱承灾体的暴露时间。⑤科学改善干旱孕灾环境的条件。通过改善生态环境, 降低无效蒸散量, 提高水分涵养能力;通过改进水文条件, 增强水资源综合保障能力;通过改进土壤条件, 提高土壤保墒能力。这些方面都能够有效降低干旱孕灾环境的敏感性。⑥多方面增强干旱防灾能力。可以通过提高政府和社会重视程度、加强干旱减灾防灾技术开发、加大抗旱工程建设、提高公众抗旱科学素养等多方面措施来提高干旱防灾水平。⑦建立干旱灾害风险共担和转移制度。干旱灾害风险共担制度可以降低个体的干旱灾害风险性, 干旱灾害风险转移制度可以降低短期的干旱灾害风险性, 从而提高全社会整体对干旱灾害风险的承担能力。

5. 结束语

虽然气候变暖及大规模土地利用和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加剧了干旱灾害, 但实际上很多干旱的发生发展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干旱灾害风险是人类永远无法避免的问题。对人类而言, 重要的是要能够认识干旱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 对干旱灾害风险做出早期预警, 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干旱灾害防御措施, 降低干旱灾害风险, 减少干旱灾害损失。

干旱的发展进程不仅在于有多少降水量, 而且还取决于雨水从降落到被作物根吸收期间有多少能够被利用和存储以及干旱影响的对象是什么。从气象干旱发生再向农业干旱、生态干旱和水文干旱及社会经济干旱发展甚至最终形成干旱灾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但这种过程蕴含着信息和能量传递的某些规律, 可以为预警干旱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原则上讲, 只要干旱还没有发展到不可逆转的破环性阶段, 就可以通过早期预警及时采取措施来避免或降低其灾害损失。

就目前技术水平而言, 虽然仍然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通用干旱监测指数, 但在某些方面或某些地区应用效果比较好的干旱监测指数已经不少, 干旱监测预警技术已经相对比较成熟性, 基本上可以客观定量监测干旱的强度和范围, 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采取针对性的干旱灾害防御措施提供了比较可靠的科学依据。不过, 干旱预测技术虽然随着气候预测模式的发展有了较大提高, 但干旱预测的不确定性仍然非常明显, 干旱预测产品还不能够作为采取防灾措施的重要依据使用, 只能在某种程度上作为制定规划和发展战略的参考材料。但气候预测模式的不断发展及在季节性、跨年度和数十年气候预测方面取得的科学进展为持续开发新的干旱预测方法提供了前景。

过去将干旱灾害防御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通过增强组织机构能力、提高监测预警水平、明确抗旱措施的决策权限及改善政府内部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协调等方面来提高政府对干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上。由于干旱灾害的全球化和常态化, 及提高干旱灾害防御的效果和快速反映能力的需要, 现在应该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干旱灾害发生前就着手准备、预防和干预等干旱灾害风险防控能力上, 实现对干旱灾害防御从被动向主动、从救灾向防灾、从临时应急向全程防御转变。

干旱灾害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 应该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视角来认识干旱灾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也要在深入认识干旱气候规律的同时, 重视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研究, 干旱风险评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也要将气象学与其他科学相融合。干旱灾害风险管理要在遵从干旱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的基础上, 体现干旱风险共担原则和经济最优化原则等社会学规律。

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影响干旱灾害及其风险的新因素。气候变暖不仅会改变从干旱发生到灾害形成的各个环节, 而且还会影响形成干旱灾害风险的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和防灾能力等多个因素。所以, 干旱监测预警和干旱灾害风险评估都应该充分考虑气候变暖因素, 并且要做好应对和适应气候变暖引起的干旱灾害风险加剧及其格局不断变化的各方面准备。

虽然, 由于干旱灾害表现出多样性、蠕变性、系统性、非线性、不可逆性、多尺度性、衍生性和社会性等多种特点, 使得干旱灾害问题显得十分复杂, 对其进行准确及时监测预警、预测和有效防御往往比较困难。但随着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及突变理论、协同理论、耗散理论、非线性理论和分形理论等新理论的不断发展, 为干旱灾害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Ashok K M, Vijay P S. A review of drought concepts[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0, 391(1/2) : 202-216. [本文引用:1] [JCR: 2.964]
[2] Zhang Qiang, Zhang Liang, Cui Xiancheng, et al. Progresses and challenges in drought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11, 26(7): 763-778.
[张强, 张良, 崔县成, . 干旱监测与评价技术的发展及其科学挑战[J].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7): 763-778. ] [本文引用:4] [CJCR: 1.388]
[3] Tu Changwang, Huang Shisong. The advances and retreats of the summer monsoon in China[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1944, 18: 1-20.
[涂长望, 黄士松. 中国夏季风之进退[J] . 气象学报, 1944, 18: 1-20. ] [本文引用:3] [JCR: 0.799] [CJCR: 0.363]
[4] Li Maosong, Li Sen, Li Yuhui. Studies on drought in the past 50 years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 2003, 24(1): 7-10.
[李茂松, 李森, 李育慧. 中国近50年来旱灾灾情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03, 24(1): 7-10. ] [本文引用:3] [CJCR: 1.474]
[5] Gu Ying, Liu Jingnan, Lin Jin.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situation of drought disaster[J].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2010, 41(1): 71-74.
[顾颖, 刘静楠, 林锦. 近60年来我国干旱灾害情势和特点分析[J]. 水利水电技术, 2010, 41(1): 71-74. ] [本文引用:3] [CJCR: 0.2989]
[6] Dai Aiguo. Drought under global warming: A review[J]. WIREs Climatic Change, 2010, 2: 45-65, doi: 10.1002/wcc.81. [本文引用:3] [JCR: 3.462]
[7] Lu Aigang, Ge Jianping, Pang Deqian, et al. Synchronous response of droughts to ENSO in China[J].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2006, 28(4): 535-542.
[卢爱刚, 葛剑平, 庞德谦, . 40a来中国旱灾对ENSO事件的区域差异响应研究[J]. 冰川冻土, 2006, 28(4): 535-542. ] [本文引用:2] [CJCR: 1.301]
[8] Zhang Qiang, Chen Lihua, Wang Runyuan, et al. Climate change and food, food safety in Northwest China[J]. Journal of Arid Meteorology, 2012, 30(4): 509-513.
[张强, 陈丽华, 王润元, . 气候变化与西北地区粮食和食品安全[J]. 干旱气象, 2012, 30(4): 509-513. ] [本文引用:4]
[9] UGS.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for slopes and land slides-the state of the art[C]//Cruden D, Fell R, eds. Land slide Risk Assessment. Rotterdam: A A Balkema, 1997. [本文引用:2]
[10] Zhe Lun. The strategy and experience of drought in the worldwide[J]. Resources Inhabitant and Envivanment, 2010, 14: 61-63.
[哲伦. 世界各国应对干旱的对策及经验[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0, 14: 61-63. ] [本文引用:3]
[11] Zhu Zengyong, Nie Fengying. Measures for tackling with drought crisis in USA[J]. World Agriculture, 2009, 362(6): 17-19.
[朱增勇, 聂凤英. 美国的干旱危机处理[J]. 世界农业, 2009, 362(6): 17-19. ] [本文引用:3] [CJCR: 0.712]
[12] Lu J, Vecchi G A, Reichler T. Expansion of the Hadley Cell under global warming[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7, 34: L06805, doi: 06810.01029/02006GL028443. [本文引用:3] [JCR: 3.982]
[13] Neelin J D, Munnich M, Su H, et al. Tropical drying trends in global warming models and observation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6, 103: 6 110-6 115. [本文引用:3]
[14] Sheffield J, Wood E F. Projected changes in drought occurrence under future global warming from multimodel, multi-scenario, IPCC AR4 simulations[J]. Climate Dynamics, 2008, 31: 79-105. [本文引用:4] [JCR: 4.231]
[15] Feyen L, Dankers R. Impact of global warming on stream flow drought in Europe[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09, 114: D17116, doi: 17110.11029/12008JD011438. [本文引用:4]
[16] Tol R S J, Leek F P M. Economic analysis of natural disasters[M]//Downing T E, Olsthoorn A A, Tol S J R, eds. Climate, Change and Risk. London: Routlegde, 1999: 308-327. [本文引用:4]
[17] BohleH C, Downing T E, Watts M J. Clmiate change and social vulnerability[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994, 4(1): 37-48. [本文引用:4]
[18] Wu Shaohong, Pan Tao, He Shanfeng. Primary study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on climate[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1, 7(5): 363-368.
[吴绍洪, 潘韬, 贺山峰. 气候变化风险研究的初步探讨[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1, 7(5): 363-368. ] [本文引用:5] [CJCR: 1.3396]
[19] Young D. Risk concepts and measures in decision analysis[M]//Barry P J, ed. Risk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e. Iow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4: 31-42. [本文引用:4]
[20] Tang Ming.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n the drought risk[J]. China Flood & Drought Management, 2008, (1): 38-40.
[唐明. 旱灾风险分析的理论探讨[J]. 中国防汛抗旱, 2008, (1): 38-40. ] [本文引用:4]
[21] William J P, Arthur A A. Natural Hazard Risk Assessment and Public Policy[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Inc, 1982: 27-29. [本文引用:4]
[22] King R P, Robison L J. Risk efficiency models[M]//Barry P J, ed. Risk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e. Iow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4: 68-81. [本文引用:4]
[23] Huang Chongfu, Liu Xinli, Zhou Guoxian, et al. Agriculture natur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 disaster data[J].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1998, 7(2): 1-9. [本文引用:4] [CJCR: 0.911]
[24] Yang Shuaiying, Hao Fanghua, Ning Datong. New advances on drought risk assessment and its prospects[J]. 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2004, 4(2): 79-82.
[杨帅英, 郝芳华, 宁大同.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J]. 安全与环境科学, 2004, 4(2): 79-82. ] [本文引用:4] [CJCR: 0.6347]
[25] Yang Zhiyong, Liu Lin, Cao Yongqiang, et al. Advances in risk assessment and forecast warning of agricultural drought disasters[J]. Journal of Economics of Water Resources, 2011, 29(2): 12-18.
[杨志勇, 刘琳, 曹永强, . 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及预测预警研究进展[J]. 水利经济, 2011, 29(2): 12-18. ] [本文引用:3] [CJCR: 0.5776]
[26] Task Group of the Chinese Drought Management Strategic Research on Asian Development Bank Technique Help. The Strategic Research of Drought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in China[M]. Beijing: Chinese Hydraulic and Hydroelectricity Press, 2011.
[亚行技援中国干旱管理战略研究课题组. 中国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战略研究[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1. ] [本文引用:3]
[27] Ren Luchuan. Advance in risk analysis for regional natural disaster[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1999, 14(3): 242-246.
[任鲁川. 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14(3): 242-246. ] [本文引用:3] [CJCR: 1.388]
[28] Houghton J T, Ding Y. The scientific basis[C]//IPCC. Climate change 2001: Summary for Policy Maker and Technical Summary of the Working Group I Report.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98. [本文引用:5]
[29] Wilhite D A, Glantz M H. Understand ing the drought phenomenon: The role of definitions[J]. Water International, 1985, 10(3): 111-120. [本文引用:5] [JCR: 0.705]
[30] Zhang Qiang, Wang Youmin, Yao Peizhen. Determination of indices for the first soaking rain in spring in north of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rology, 2003, 24(2): 28-30.
[张强, 王有民, 姚佩珍. 我国三北地区春季第一场透雨指标的确定[J]. 中国农业气象, 2003, 24(2): 28-30. ] [本文引用:1] [CJCR: 1.474]
[31] Zhang Qiang, Zhang Zhixian, Wen Xiaomei, et al. Comparisons of observational methods of land surface evapotranspiration and their influence factors[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11, 26(5): 538-547.
[张强, 张之贤, 问晓梅, . 陆面蒸散量观测方法比较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5): 538-547. ] [本文引用:1] [CJCR: 1.388]
[32] Eriyagama N, Smakhtin V, Gamage N. Mapping Drought Patterns and Impacts: A Global Perspective[M]. Colombo, Sri Lanka: International 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e, 2009. [本文引用:1]
[33] Ma Zhuguo. The interdecadal trend and shift of dry/wet over the central part of North China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 52(10): 1 199-1 206.
[马柱国. 华北干旱化趋势及转折性变化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关系[J]. 科学通报, 2007, 52(10): 1 199-1 206. ] [本文引用:1] [CJCR: 0.95]
[34] Zhang Zhixian, Zhang Qiang, Tao Jichun, et al. Climatic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ceptional debris flow outburst in Zhouqu, Gansu Province, on 8 August, 2010[J].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2012, 34(4): 898-905.
[张之贤, 张强, 陶际春, . 2010年“8. 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的气候特征及地质地理环境分析[J]. 冰川冻土, 2012, 34(4): 898-905. ] [本文引用:1] [CJCR: 1.301]
[35] Kunreuther H. Mitigating disaster losses through insurance[J].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1996, 12(2/3): 171-187. [本文引用:1]
[36] Tan Haili. Method on the agriculture drought disaster-insurance and reinsurance[J].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2, (4): 292-293.
[谭海丽, 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规避途径——保险与再保险[J]. 现代商贸工业, 2012, (4): 292-293. ] [本文引用:1] [CJCR: 0.2742]
[37] Litan R E. Catastrophe insurance and mitigating disaster losses: A possible happy marriage[M]//Kreimer A, Arnold M, eds. Managing Disaster Risk in Emerging Countries.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2000. [本文引用:1]
[38] Cheng Jing, Peng Biyuan. Construction of drought disaster safety net: Strategic change from crisis management to risk management[J]. Journal of Xiaogan University, 2010, 30(4): 79-82.
[程静, 彭必源. 干旱灾害安全网的构建: 从危机管理到风险管理的战略性变迁[J]. 孝感学院学报, 2010, 30(4): 79-82. ] [本文引用:1] [CJCR: 0.2028]
[39] ISDR. Living with Risk: A Global Review of Disaster Reduction Initiatives[M]. Switzerland :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2004. [本文引用:1]
[40] Fisher A C, Fullerton D, Hatch N, et al. Alternatives for managing drought: A comparative cost analysi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5, 29: 304-320. [本文引用:1]
[41] Wang Chenghai, Wang Zhilan, Guo Yipeng. Appl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drought index in meteorology drought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12, 27(9): 957-968, doi: 1011867/j. issn. 1001-8166. 2012. 09. 0957.
[王澄海, 王芝兰, 郭毅鹏. GEV干旱指数及其在气象干旱预测和监测中的应用和检验[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9): 957-968,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2012.09.0957. ] [本文引用:1] [CJCR: 1.388]
[42] Andersen T J, Masci P. Economic exposures to natural disasters, public policy, and alternative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es[J]. Infrastructure and Financial Markets Review, 2001, 7(4): 1-12.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