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进展 ›› 1998, Vol. 13 ›› Issue (5): 474 -480.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1998.05.0474

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恢复生态学及其发展
赵晓英,孙成权   
  1.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兰州 730000
  • 收稿日期:1998-06-25 修回日期:1998-08-11 出版日期:1998-10-01
  • 通讯作者: 赵晓英
  • 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九五”重点项目“资源环境科学信息网络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KZ952-J1-012) 及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主任基金资助。

RESTORATION ECOLOGY AND ITS ADVANCE

Zhao Xiaoying,Sun Chengquan   

  1. The Scientific Information Centre fo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S, Lanzhou 730000
  • Received:1998-06-25 Revised:1998-08-11 Online:1998-10-01 Published:1998-10-01

简述了国内外恢复生态学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我国在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生态学过程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方法和生态学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我国在恢复生态学研究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恢复生态学研究的建议。

In this paper, research advance in restoration ecology was analysed, especially in reasons and ecological progress of ecosystem degradation, and the mechanics, approach and technology of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for degradation ecosystem in China. Based on analysing problems of restoration ecology research and restoration practices for degration ecosystems in China, it suggested five proposals to promote restoration ecology research in China.

中图分类号: 

[1] 杨朝飞. 中国生态危机的挑战与思考. 中国环境管理, 1998, (1): 7- 10.
[2] 慈龙骏. 我国荒漠化发生机理与防治对策.第四纪研究, 1998, (2): 97-105.
[3] 余作岳, 彭少麟. 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7.
[4] Jordan W R, Gilpin J D, Aber J D, et al. Restoration ecology: A synthetic approach to ecological resear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5] Hobbs R J. 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restoration ecology. Restoration ecology, 1996, 4( 2) : 93- 110.
[6] Higgs E S. What is goo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onservation Biology, 1997, 11(2): 338-348.
[7] 宋永昌. 生态恢复是生态科学的最终试验. 中国生态学会通讯, 1997, (4): 4-5.
[8] 周国逸. 关于恢复生态学.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8, 20(1): 52-54.
[9] 章家恩, 徐琪. 生态退化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水土保持通报,1997,17(6):46- 53.
[10] 彭少麟. 恢复生态学与植被重建. 生态科学, 1996, 15(2): 26-31.
[11] 马世骏主编. 中国生态学发展战略研究第1集.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1.
[12] 赵桂久, 刘燕华, 赵名茶.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恢复技术研究(第1集、第2集).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1995.
[13] 中国科协学会部编. 中国土地退化防治研究.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14] 陈领. 生命学科资助项目与环境科学研究. 生命科学, 1997, 9(5): 231-232.
[15] 沈善敏.我国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提高生产力途径研究.应用生态学报, 1996, 7(3): 332- 336.
[16] 曹月华, 赵士洞编. 世界环境与生态系统监测和研究网络.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
[17] 吴钦孝, 杨文治.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持续发展.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18] 周国逸. 生态系统水热原理及其应用.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7.
[19] 史德明. 关于侵蚀土壤退化及其机理. 土壤, 1996, 28(3):140-144.
[20] 赵其国. 我国红壤的退化问题. 土壤, 1995, 27(6): 281- 285.
[21] 金争平,史培军.黄河黄甫川流域土壤侵蚀系统模型和治理模式.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2.
[22] 李建东, 郑慧莹.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治理及其生物生态机理.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
[23] 张新时, 高琼主编. 信息生态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7.170-196.
[24]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5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
[25] 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第4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26] 朱震达, 刘恕. 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9.
[27] 刘新民, 赵哈林. 科尔沁沙地风沙环境与植被.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7.
[28] 刘新民, 赵哈林主编. 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研究. 兰州: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29] 黄培佑.重建以胡杨为主体的荒漠植被,整治塔里木河流域生境.塔里木河流域资源、环境及其管理.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1998.
[30] 黄培佑.塔里木盆地胡杨分布区的消退和林地更新复壮的初步研究.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86, 10(4): 302-309.
[31] 张鹤年.塔克拉马干沙漠南缘——绿洲过渡带生态环境区综合治理技术与试验示范研究.干旱区研究, 1995, 12(4): 1-9.
[32] 任继周, 朱兴运.中国河西走廊草地农业的基本格局和它的系统相悖——草地退化的机理初探.草业学报, 1995, 4(1): 69-79.
[33] 任继周, 万长贵.系统耦合与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草业学报, 1994, 3(3):1-8.

[1] 王奕佳,刘焱序,宋爽,傅伯杰. 水—粮食—能源—生态系统关联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7): 684-693.
[2] 苏绕绕, 赵珍. 16世纪末以来北运河水系演变及驱动因素[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4): 390-398.
[3] 王翔宇, 王元慧, 高培超, 宋长青, 程昌秀, 沈石. “可持续社会指数”的研究综述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3): 317-324.
[4] 梁承弘, 鹿化煜. 风成沉积物叶蜡氢同位素在揭示东亚季风区干湿变化中的原理及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1): 45-57.
[5] 于德永,郝蕊芳.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8): 804-815.
[6] 陈明星,周园,郭莎莎,黄莘绒. 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意义、目标与任务[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9): 974-983.
[7] 陈立雷,李凤,刘健. 海洋沉积物中 GDGTs和长链二醇的古气候—环境指示意义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8): 855-867.
[8] 刘小茜,裴韬,舒华,高锡章.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7): 765-777.
[9] 侯笛,张俊杰,邢磊,周阳. 长链烷基二醇在海洋环境重建中的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2): 140-147.
[10] 党皓文,马小林,杨策,金海燕,翦知湣. 重建高分辨率深海环境变化:冷水竹节珊瑚无机地球化学方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12): 1262-1272.
[11] 张宸嘉, 方一平, 陈秀娟.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9): 969-982.
[12] 宗秀兰, 宋友桂, 李越. 蚯蚓方解石颗粒——一种新的古气候信息记录载体[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9): 983-993.
[13] 宋晓谕, 高峻, 李新, 李巍岳, 张中浩, 王亮绪, 付晶, 黄春林, 高峰. 遥感与网络数据支撑的城市可持续性评价:进展与前瞻[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10): 1075-1083.
[14] 魏彦强, 李新, 高峰, 黄春林, 宋晓谕, 王宝, 马瀚青, 王鹏龙.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及中国应对策略[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10): 1084-1093.
[15] 周洪建. 当前全球减轻灾害风险平台的前沿话题与展望——基于2017年全球减灾平台大会的综述与思考[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7): 688-695.
阅读次数
全文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