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进展 ›› 1989, Vol. 4 ›› Issue (6): 21 -36.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1989.06.0021

学科发展与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超大型矿床密集区的成因及预测
  • 出版日期:1989-11-01
  • Online:1989-11-01 Published:1989-11-01

首次提出地球上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匀主要与太阳系的起源有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的慢,主要分别由E群、H群,L群、LL群和C群陨石物质组成的星子装合而成、由此造成行星性横向不均匀性及馒表层矿产资源不均匀性的基础。由于不同元素在各类星子中分布的不均匀性程度不同,它们对超大型矿床密集区的控制也不一样。富含成矿元素的星子被吸积于上地慢表层,形成了原始矿源区。当地壳形成后,大陆岩石圈没有被软流层的甘流作用均匀化,虽经几十亿年的地质作用改造,这一原始矿源区依然存在.通过分析不同群的球拉陨石组分等特征,并结合成矿时代、成矿带及成矿作用改造特征等,可以甘超大型矿床密集区进行远景预测。

1、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矿床地质研究所主编,1987,国外主要有色金属矿产,冶金工业出版社。
2、地质部情报研究所,1980,国外矿产资源概况,内部资料。
3、吉林陨石雨论文集编辑组,1979,吉林陨石雨论文集,科学出版社.
4、李春显、郭令智、朱夏等,1986,板块构造基本问题,地震出版社。
5、胡受奚等,1982,矿床学,地质出版社。
6、涂光炽等,1984,地球化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7、南京大学地质系,1979,地球化学(修订本),科学出版社。
8、柳志青,1980,脉状钨矿床成矿预测理论,科学出版社。
9、柳志青,1987,太阳系化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10、Brian  Mason,1979,Data  of  Geochemistry  Sixth  Edition,United States  Goverment  Printing  Office,Washington.

[1] 熊国庆,江新胜,蔡习尧,伍皓. 藏南白垩系泥、页岩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及氧化—还原环境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7): 730-745.
[2] 沈文杰,林杨挺,王道德,周永章,缪秉魁. 天然富勒烯及其在P-T界线地层的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21(9): 903-910.
[3] 徐伟彪;赵海斌. 小行星深空探测的科学意义和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11): 1183-1190.
[4] 倪怀玮,郑永飞. 火星生命研究的进展与前景[J].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17(4): 515-520.
[5] 赵振华,刘秉光,李朝阳. 我国与寻找超大型矿床有关的基础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16(2): 184-188.
[6] 侯渭,谢鸿森,周文戈. 陨石含水矿物成因评述和地球水来源的探讨[J].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16(2): 209-214.
[7] 侯 渭,谢鸿森. 陨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地学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15(5): 534-540.
[8] 侯 渭,谢鸿森. 陨石矿物种类的研究进展和矿物表[J].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15(2): 228-236.
[9] 曹荣龙,朱寿华. 地幔流体与成矿作用[J]. 地球科学进展, 1995, 10(4): 323-329.
[10] 侯渭,欧阳自远. 对南极类C1陨石成因和星云水化作用范围的几点看法[J]. 地球科学进展, 1995, 10(4): 373-377.
[11] 欧阳自远. 天体化学[J]. 地球科学进展, 1994, 9(2): 70-74.
[12] 侯渭,谢鸿森. 太阳星云早期演化过程中的成岩问题与凝聚岩石学[J]. 地球科学进展, 1990, 5(6): 33-36.
[13] 李任伟. 生物成矿作用和超大型矿床的成因[J]. 地球科学进展, 1990, 5(3): 8-11.
[14] 王道德. 南极陨石的收集和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1990, 5(1): 21-27.
阅读次数
全文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