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进展 ›› 2002, Vol. 17 ›› Issue (4): 620 -623.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2002.04.0620

简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活动构造、环境与自然灾害———香山科学会议第 167次学术讨论会观点摘要
赵生才   
  • 出版日期:2002-12-20
  • Online:2002-12-20 Published:2002-08-01
[1] 杨雄, 祝意青, 申重阳, 赵云峰. 2019年甘肃夏河 MS 5.7地震前后重力场异常特征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5): 510-519.
[2] 吕红华,李有利. 不断融入新元素的我国构造地貌学研究:以天山为例[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 35(6): 594-606.
[3] 白玲,宋博文,李国辉,江勇. 喜马拉雅造山带地震活动及其相关地质灾害[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6): 629-639.
[4] 黄稳柱,张文涛,李芳. 基于光纤传感的多参量地震综合观测技术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4): 424-432.
[5] 毛经伦, 祝意青. 地面重力观测数据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 33(3): 236-247.
[6] 刘轶男, 孙凤霞, 崔月菊, 盘晓东, 马铭志, 张昕, 杜建国. 吉林省松原地区地震监测台站水化学特征[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8): 810-817.
[7] 周晓成, 石宏宇, 陈超, 曾令华, 孙凤霞, 李静, 陈志, 吕超甲, 黄丹, 杜建国. 汶川 M S8.0地震破裂带土壤气中H 2浓度时空变化[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8): 818-827.
[8] 李安, 冉勇康, 刘华国, 徐良鑫. 西南天山柯坪推覆系西段全新世构造活动特征和古地震[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4): 377-390.
[9] 夏少红, 曹敬贺, 万奎元, 范朝焰, 孙金龙. OBS广角地震探测在海洋沉积盆地研究中的作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11): 1111-1124.
[10] 崔月菊, 杜建国, 李营, 刘雷, 周晓成, 陈扬, 陈志, 韩晓昆. 张渤地震带高光谱气体地球化学特征[J].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1): 59-65.
[11] 丁文龙, 王兴华, 胡秋嘉, 尹帅, 曹翔宇, 刘建军. 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5, 30(7): 737-750.
[12] 杨扬, 马劲风, 李琳. CO 2地质封存四维多分量地震监测技术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5, 30(10): 1119-1126.
[13] 魏晓琛, 李琦, 邢会林, 李霞颖, 宋然然. 地下流体注入诱发地震机理及其对CO 2地下封存工程的启示[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11): 1226-1241.
[14] 夏阳,张立飞. 中源地震脱水脆变机制的岩石学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3, 28(9): 997-1006.
[15] 李永祥,鄢全树,赵西西,全体船上科学家. 剥蚀型汇聚板块边缘大地震成因机理研究:来自国际综合大洋钻探344航次的报告[J]. 地球科学进展, 2013, 28(6): 728-736.
阅读次数
全文


摘要